我们所遇到的那些外表光鲜、内在出众的好书,带给了读者无限的精神愉悦,它们给作者罩上耀眼的光环,它们承载着传播知识与文明的光荣使命。
而我们却很少想到:好书是如何产生的?一本好书,从作者完成创作、把书稿交付出版方开始,经历了怎样的出版过程?在这个再创造的过程中,编辑付出了怎样的劳动?在这个幕后操作的过程中,发生了怎样的故事?读一本好书,受益匪浅;编一本好书,感慨良多。让我们听一听编辑的声音,听一听,好书背后的故事……三十多位著名或非著名编辑,或书写自己编书的过程,或陈述做编辑的甘苦心得与宝贵经验,他们所讲述的图书背后的故事,并非我们日常所见“前言后记”之类索然无味的“序跋”文字,也不是什么冠冕堂皇的“应景儿”之作,而是编辑从幕后走向台前,倾诉以往真正想说而不便说、不能说的真话。
我曾以赞赏口吻对资中均谈及她在《公务员》中的一段译文,让她好生高兴。这既说明我曾认真对照原文研读她的译文,也证实她的努力没有白费。因为我分外赞赏的,恰好也是她曾下过功夫的地方。一次,我说张冠尧能把《塞拉菲塔》译到这种程度实在不易。张不无得意地笑道:“你遇上难办的事,自然会找到我。”又一次,我请编译局施康强用明清话本的语言翻译古法语的《都兰趣话》,译得非常成功。当时*高翻译稿酬不过千字28元,经过争取,我付给他千字30元。虽仅增加了区区两元,却让施康强格外高兴,感到你理解他的难处,肯定了他的成果。记得我曾帮助译者联系住院手术,还曾去医院探望住院的译者亲人……这类事与业务并无直接关系,却使你和译者之间建立了人与人之间有血有肉的亲密关系,而不是干巴巴的工作关系。尽管我现已退休十余年,而译者与我仍然如朋友般有来有往,无话不谈,并不因工作联系的减少而疏远。
尊重作译者,注意发挥作译者对出版社建设的积极作用,是文学出版社的老传统。过去每年岁末,出版社都会召开作译者团拜会,由社领导向众作译者汇报出版社一年来的重要工作。出版社的样书——出版社生产成果的主要体现,必定分赠重点作译者,从不在编辑室内部瓜分,这已成为“老文学”的传统惯例。时任社长的韦君宜曾在报告中明确提出:“作译者是我们的衣食父母。”对译者的这种尊重不完全是一种工作方法,而且是一种“观念”。在那个时代,作译者提任何意见或建议,出版社都会认真对待。外编室收到某个人的来信,相关编辑必及时草拟复函,外编室主管业务的副主任蒋路亲自修改、定稿,誊清后立即寄出。来信迟迟(甚至好几年)不予答复,根本是不可想象的事。许多译者感觉,如今译者越来越“不受待见”了,有时应出版社之约如期交出的译稿,十多年还没个交代,正式写信询问,也得不到回音。有的译者只好从此不再和出版社来往。
“一本图书的产生与质量高低,实际上是编辑决定的。”也许不能概括所有的书,但这是对站在幕后“为人做嫁衣”的编辑付出的辛勤工作所作的最有力的肯定。
——高艳华
假如有一天我失忆了,要重建记忆,有什么东西可以证明我曾经当过编辑?
——马学海
摄影卷-中国百年新闻经典 内容简介 丛书系统汇编了从1900-2010年以来,中国近现代的具有代表性的优秀新闻作品。包括消息体裁作品80篇、评论体裁作品70篇、...
回族历史文化典籍与文献检索研究 本书特色 《回族历史文化典籍与文献检索研究》以回族文化典籍与文献检索为主要研究对象。著者站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基线上,运用历...
中国民俗学古典文献辑论 内容简介 我国民俗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民俗思想古典文献,浩如烟海蔚为大观,为世界注目。中国民俗文化是我国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中华人民...
《钱钟书家族:嵚崎磊落的人生(中国故事·南方周末)》内容简介:钱基博、钱锺书、杨绛、钱媛……回首过去的一个世纪,饱览群书、
书色斑斓 本书特色 《书色斑斓》:中国古代的出版权保护中国近代版权的演变中国古代剽窃史论(先秦至宋篇) 历代稿酬知多少——中国稿酬史考略古代的征文征稿古代的书业...
★ 时隔20余年再版的政治学经典名著★ 关于美国官僚体制如何运作,以及为何如此运作的经典研究指南【本书获誉】威尔逊是我们的韦伯,本书是他的综合性论著……作者笔调...
族群的共生属性及其逻辑结构-一项超越二元对立的族群人类学研究 本书特色 本书针对当代人类学的缺陷以及后现代主义方法论的困境,基于人类学作为一门为人类提供福祉的学...
大家小书-乡土中国 本书特色 “大家小书”是北京出版社的学术品牌。本次出版的图书共有18种,有一半的图书增加了图片。典雅而大方,宜读且怡心!大家小书-乡土中国 ...
周伟驰,男,湖南常德人,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所研究员,北京大学哲学博士。研究领域为:教父哲学、中世纪哲学、当代西方宗教哲学及中国基督教思想史。学术著作有:《彼...
刘尊志,1971年12月出生,江苏丰县人。1995年毕业于南开大学历史系博物馆学专业,后在徐州博物馆从事田野考古及相关研究工作,主持或参与多处古遗址、数百座古墓...
上海职业妇女口述史:1949年以前就业的群体 本书特色 都市文化研究论丛是上海师范大学都市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杨剑龙先生主编的该中心近期研究成果汇编。丛书作者集合了...
湘西苗族调查报告 内容简介 本书聚焦于湘西苗族文化的展示,通过实地摄影、图画素描、民间文物的搜集等,再现了当时湘西苗族社会文化的真实图景。湘西苗族调查报告 目录...
新闻采写教程:如何挖掘完整的故事 内容简介 这本综合入门教程将新闻学中的”为什么”和“怎样做”结合起来。作者在引导学生走向报道、跑口采访和新闻写作的高超技巧的同...
中国档案保护史论 本书特色 本书是作者在其博士论文基础上,经过不断修改、充实而完成的。该专著是他多年来在档案保护史学方面研究的凝练与升华。全书以通史的体裁,从档...
中国古代社会-文字与人类学的透视 内容简介 中国与其他较古老文明的文字都起源于图绘。象形的文字可以反映创字时的生活环境、使用的工具、生活的方式,甚至是处理事务的...
中国女性主义。2005春 内容简介 中国女性主义是犀利的,但并不咄咄逼人。它探讨女性问题,关怀两性的和谐发展,并*终关注“人”这一永恒命题。本书以历史与当下,译...
作品目录主编寄语 引子 薰血异俗,化为蔬饭之乡;宰杀邦家,变为劝善之国 一 摩尼的生平 1 亲受明尊清净教命 2 宣说正法 二 文献
1993-2002-解码中国形象-《纽约时报》和《泰晤士报》中国报道比较 本书特色 《解码中国形象(纽约时报和泰晤士报中国报道比较1993-2002)》:中国报...
田仲一成,1932生,文学博士,先后任职于熊本大学法文学部、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金泽大学文学部、东洋文库。现为东京大学名誉教授,日本学士院会员,东洋文库理事...
新闻文本与文化生态-媒介话语的框架性解读 本书特色 《新闻文本与文化生态:媒介话语的框架性解读》:国家985工程Ⅱ期资助项目,“科技进步与人文精神”研究丛书。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