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到了最后,是为了让我们更宽容地去理解这个世界有多复杂。世界有多复杂,书就有多复杂,人有多少种,书就有多少种。
我总告诫年轻人,在你事业落败的时候绝不能读太多励志书籍,读励志书有时候会把一个人读傻。因为此后你会相信你走的路一定正确,即便偶遇失败,也会视其为一时的困惑,你坚信最终还是会赢的。这样的人其实很可怕。
读书到了最后,是为了让我们更宽容地去理解这个世界有多复杂。
大家通常以为辩论是以赢为目标,却没想到辩论真正的目的是要学习真理。
喜欢读书的人常常容易有一种情绪,用我的朋友、台湾出版家詹宏志先生的话来说,叫“人文沙文主义”。所谓“人文沙文主义”是有一种知识分子、读书人、学者,他们认为只有符合他们心目中某种理念、某种理想、某种品位的书才是真正的好书,比如有人说在书城或读书杂志上看到的那些书才是好书,而对一般大众看的那些书会很瞧不起,不屑一顾。
简式阅读
任何时候都要搞清楚,作为读者,我们是主动的,我们应该清楚自己的目的,知道自己看书的时候是什么样的状态。
任何一本书被一个读者拿起来的时候,他心底都有一种或许连自己都不知道的欲望,就是要改变自己、提升自己,这是一个很伟大也很卑微的欲望。
世界有多复杂,书就有多复杂,人有多少种,书就有多少种。
分析性阅读
“一个人如果30岁前不相信社会主义的话,他就没有良心;一个人如果过了30岁还相信社会主义的话,他就没有大脑。”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一个年轻人应该要有广博的同情心,要有改变世界的热血,要有远大的理想,而社会主义完全能够代表这一切。但是如果他到了一定岁数,知道了人世的艰难,现实的困苦,人生中各种各样所不能够推卸的责任之后,他仍然相信这些东西,仍然相信这些价值,仍然相信社会主义,那他就是一个傻瓜了。
读书读得越多,越发现真正要读懂我们心目中所谓的经典名著,可能要有一点运气。
我们好辩,而好辩时往往是为了胜利、为了赢而辩,忽略了辩论的根本出发点。
哲学不是书面上的学问,哲学是一种生活的方式。
所以读书首先要有一种谦卑的态度,这个谦卑不是要放下自己,完全泯灭自己的意见,而是要重新想到什么叫读书,什么是学习。
知识分子不是为了要指出一条更正确的道路给大家,知识分子要做的就是希望大家都能够继续有思维的乐趣,都能够继续活出自己的人生,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自由。
我们依旧阅读,因为阅读更能巩固和丰富我们的道德想象力,通过阅读我们才发现这个世界上有那么多种不同的人,有那么多不同的生活方式。你要把自己设身处地地投入进去,想象你就是他,感受他的欢喜和悲伤。
人不能只求善良,还要思维上面自由。如果在当一个好人和当一个有自由思维的人之间选择,他宁愿选择后者。
自由主义的精髓在于你没有权利把你的那一套理想的人生境界强加到我身上,我也不能强迫你跟我过酒池肉林的生活,因为没有任何人掌握真理,没有任何人有把握确定世界上哪一种理想的人生境界是完美的,是绝对真实的。
我们常常把创作想得太浪漫,认为这是个人灵感的迸发,是一个爆发的过程,从而忽略了真正的创作不能只靠灵气和才气,还要靠别的。村上春树就说得很好:“才华于质于量,都是主人难以驾驭的天分。”
所谓学习就是从不懂到懂的过程,如果我们读书只是读我们已经知道和懂得的东西,那何为学习呢?
一个人如果每天都很有纪律地去干一些事情的话是让人尊重的。比如每天早上去跑步或者练瑜伽、打太极拳或是修行,我对这种人特别有好感,总觉得他们这种有纪律的生活方式会带给他们额外的哲理上的领悟,甚至会达到一种修行的境界。
第一是我们的无知,第二是我们的恐惧,我们总是对无知的东西感到恐惧。
“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阅读的最后一个层次叫做主题阅读或者比较阅读。
在这本书里你会发现阅读实在不只是个人的事情,阅读这本书,看过去30年来中国人读什么,最爱读什么,掌握的其实是整个社会的脉动。
一个人在失意落败甚至坐牢的时候如果读人物传记,想励志,他的视野和心胸就很容易变得狭迫。或许最后他会觉得自己志气远大,那是因为在这种情况下越读越觉得自己是对的,“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于是就死命一条,一门心思往一个角落钻过去,而绝不会客观反省自己的问题所在。
过去闹“文革”的时候,大家没有个人的自由思想,现在投入市场经济大潮,天天被大众媒体洗脑,难道你就自由了吗?未必如此。
他说:“人世间令我徒叹奈何的事情多如牛毛,使尽吃奶的力气也无法战胜的对手亦不计其数。”
以一开始不相等的理解程度为基础开始看书
他们曾经非常勇敢地想要改变世界,但是到了后来发现自己无能为力。为了不让自己良心不安,要么就断然否定自己的过去,觉得自己完全是愚蠢无知的,认为现在还相信那一套的人都是笨蛋;要么就像这本书一样,变成一种犬儒式的嘲讽:“哎呀,理想是该有的,我怎么样表达我的理想呢?我买件T恤或者有时间捐点钱吧,你真要我干革命,那就免了,谢谢了,因为那是注定会失败的。”这本书表达的就是这种犬儒的情绪。
戴锦华教授曾评论王小波写的性从来不是一个简单的性,绝不只是描写政权或社会怎样压抑了人的性爱自由和恋爱自由,他是把性关系写成一种权力关系。
他所谓的自由主义精神指的是:与其做一个跟所有人想法一样的,千人一面的所谓的人,倒不如做一只生活不被人设置,不被人摆布,坚持自己一套的猪。
原始的自由主义在道德上主张这个世界上有很多种不同的生活方式,多种不同理想的人生境界。
“所谓结束,不过是暂时告一段落,并无太大的意义。就同活着一样。并非因为有了结束,过程才具有意义。”
很多人不求深思,只求思考的姿态。
共存与包容就是自由主义的精髓
一个东西的定义要看它的位置在哪里,这就是伟大的人类学家玛丽·道格拉斯的创见之一。
作品目录一九〇一年重订《徐霞客游记》目录及跋一九〇三年中国地质略论一九〇八年破恶声论一九一二年《越铎》出世辞军界痛言辛亥
钱钟书集-(全十册)-限量典藏版 本书特色 《钱钟书集(共10册限量典藏版)(精)》作者钱钟书先生是当代中国著名的学者、作家。他的著述,如广为传播的《谈艺录》、...
鲁迅著作分类全编日记全编(上下卷)/鲁迅著作分类全编 本书特色 《鲁迅著作分类全编》共十五卷,由北京鲁迅博物馆原副馆长兼研究室主任陈漱渝、上海鲁迅纪念馆原馆长王...
梅花鹿:普里希文散文集 内容简介 只有对大自然的描写来说,普里希文的观察和体验也要比前人细致得多。作者以画家的锐利眼光,特别注意光线的作用,如:“在这些朝向大海...
你的怀抱是我生命的终点 本书特色 《你的怀抱是我生命的终点》是催泪率96.5%的中国**奇书。本书在北京、上海、西安、丽江、绍兴等城市抽样调查1000人,仅有3...
《甜心天使1》内容简介:喜欢甜点的女孩木糖衣,在一次甜点大会上偶遇帅气甜点师戌枫。而在戌枫的邀请下,甜心来到了一个神奇的国度
《微反应》内容简介:本书是心理应激微反应科学院院长姜振宇的代表作,是经过15年研究积累,25家司法机构联合支持,超过1000小时刑
辛弃疾:从来诗剑最风流 本书特色 从来诗剑*风流。他是真正纵横过疆场的文人,以血作墨,以笔当枪,吟出宋词的强音,每个人都曾经有过的书生意气,在这里变成永恒的星光...
与共和国同行:《人民铁道》报获奖作品选 上下 本书特色 本书共收录的234篇作品,是从《人民铁道》报创刊以来荣获全国好新闻奖作品中精选出来的。它们忠实记录了中国...
集外集拾遗补编 本书特色 本书收入1938年5月许广平编定的《集外集拾遗》出版后陆续发现的佚文,其中广告、启事、更正等编为附录一;从他人著作中录出的编为附录二。...
2007中国散文排行榜 内容简介 为了梳理和总结2007年我国散文创作的实绩,中国散文学会在浩如烟海的散文创作中,推荐编选了64篇散文佳作,并经过专门组成的评选...
《英文科技论文写作的100个常见错误》内容简介:本书针对中国作者在写英文研究论文时易犯的错误,用易于理解的实例,对正确的和错误
浊世清流 本书特色 《世说新语》表现的是魏晋士人的精神风貌,“唯大英雄能本色,是真名士自风流”,魏晋风度一直让人神往,再加上行文隽永优美,这部古典名著的艺术魅力...
流年似水三十春-我与意大利的一段不解之缘 本书特色 《流年似水30春我与意大利的一段不解之缘》一书的作者回忆了自己在意大利的时光和岁月。作者一方面深入介绍了意大...
叶赛宁书信集::: 本书特色 本书是俄罗斯著名诗人叶赛宁的个人书信集,这数十封信件曾寄给作者的亲人、朋友、出版商等等,从中可以亲切地感受到生活中的叶赛宁的样子,...
名家注评古典文学丛书--王维孟浩然诗选评 内容简介 本书以陈铁民的《王维集校注》和李景白的《孟浩然诗集校注》为底本,从中选出王维诗168首、孟浩然诗117首。选...
作者简介威廉•莫里斯(William Morris,1834—1896),英艺术家、诗人、翻译家、家具和纺织设计师,也是活动家、革命者。他是复兴英国传统纺织艺术...
瓦尔登湖-经典珍藏版 本书特色本书记录了作者隐居瓦尔登湖畔,与大自然水乳交融,在田园生活中感知自然、重塑自我的奇异历程,它与《圣经》等作品同时被称为“塑造读者人...
郑板桥诗词文选 本书特色 郑板桥(1693—1765),名燮,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清代著名画家、书法家、诗作家,是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他与同时...
儒林外史-世界文学文库-插图本-(全本.无障碍阅读本) 本书特色 胡须花白才考中举人,欢喜得发疯的范进;六十岁而未进学,见了贡院门板便一头撞进去,满地哭着打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