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风世象》分成三个部分。**部分——古风底蕴,展现的是以北京(北平)、上海、天津为主的,包括全国各地的年节风俗及旧式生活方式。读者不仅可以从中了解许多已经逝去了的旧时代生活习俗,而且,还可以从字里行间读到当时人们对浓浓乡情的恋恋回忆。
在第二部分——新习勃兴中,我们会看到一个“新”的民国,一个在强劲西风吹拂下,躁动不安的民国;一个鱼龙混杂、新风与旧俗冲突不断的民国。西餐、洋装、汽车、电影、广告、化妆品等物质文明的引入,直接导致了人际关系、特别是男女社交关系的变化;男女社交公开又影响到婚姻礼俗的革新;西式教育也随之兴起,从托儿所、幼稚园,到小学、中学、大学,初步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近现代化教育体系。“洋学生”们的生活也就成了平民百姓的热门话题之一…… 第三部分为“说古论今”。它主要包括两个内容:一是对旧传统、旧习俗的批判和反思;一是对现实社会问题的分析与研究。
奇异的民风民习,多趣的遗闻轶事,万变的众生画相,丰富的市井风情。由汪冰编著的这本《时风世象》所选的散文作品,像一本用文字作成的旧影集,力求忠实而全面地再现民国时期社会各阶层人们的生活情况,以及他们当时的真情实感。
北平的风趣 江寄萍 昨天夜睡,不觉不知为什么却想起许多北平的旧事来。
我离开北平已竟有六七年了,从来没有想过它,当时我住在北平的时候,并不如何感到兴趣,不晓得为什么昨夜在床上睡不着,却想起它许多的好处来,大概这事也同恋爱一样,两人天天见面,握着手谈天,当时并不觉得如何,到了两人一分离,十年八年不见,忽然有一天想起当年两人曾握手谈天,便晓得那时的握手真是难得,真是富有神秘性,于是一种似怅惘而非怅惘的情绪,在心里直打滚。我对于北平大概也有这样。
前天一个朋友来闲谈,一直谈到深夜,送他出大门的时候,已是星斗满天了,天河很低的,天上的繁星,仿佛一抬手就可以摘下来,四外非常的清静,一开门,邻人的狗叫了几声,正赶上胡同内的灯也熄了,只可以望见马路外边的一盏昏黄的灯,而胡同内却是异常的黑暗。这时我忽然想到北平的胡同,假使这地方再能听得见一声梆子响,我就会忘记我是在天津的。
在天津很难使人注意节季的变迁,顶多不过棉衣易夹衣,夹衣又易单衫而已;而在北平却不然,北平的胡同是十足的表现着春夏秋冬的不同,一到春天,胡同里*易起小旋风,薄薄的一片土卷着柳絮,非常的富有诗意。下起小雨来,胡同内就不易走人,没有事*好不出门,打几个子儿的烧酒,买一包落花生一吃,坐在家里听门口卖青菜萝卜的吆喝,是另有一种风趣的。到了春末夏初的时候,就有卖青杏的,卖樱桃桑葚的,还有卖各种花的,尤其是落过雨之后,花儿更显着鲜艳,再加上卖花的富有艺术味的嗓子,颤颤的一声:“买架竹桃来,石榴花来!”真令人想起放翁的名句:“小楼昨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一到夏天,人们热得四体流汗的时候,正午却有小孩子卖冰核(音胡)的,挑着两块冰,一边喊:“冰核来,冰核来!”一边却飞也似的跑出胡同那头去了,因为卖冰非跑不可,如果像卖花的那样文诌诌的,卖不了几个主顾,冰也就融化完了。这也是一种趣味化的买卖,因为卖冰既赚不了多少钱,而在夏天正午的时候,还要担着冰快跑,在我们看来当然是很受罪的,然而小孩子们却以为跑跑玩玩是够趣味的。
秋天一来,更易落雨,落过几场雨之后,树上的叶子几乎就像随着雨也落完了,憔悴的黄叶零乱的在胡同内滚来滚去,假若有诗人要想“独寻黄叶路”的话,不必到什么郊野的地方去,在北平的胡同内就可以有这种风趣了。黄叶飒飒的一声,跟着卖玉米花,凉炒豆的就来了,还有卖新落花生的,这几种卖东西的声音,无异就是告诉人“预备棉袍子吧。”果然秋天没有多少时候就过去了。我记得仿佛是鲁迅先生说过,北平没有春秋,颇有点道理,假若冬天一延长,夏天一提早,把这春天却无形之中越过去了;冬天提早,夏天延长,秋天也就很短了。虽然是这样,然而北平的卖东西的,对于季候,是一点也错不了的。
北平的冬天更能令人领略出一种特殊的况味。现在差不多的人家大概都装上洋炉子了,在从前却没有,都是小白炉子,如果在彤云欲雪的黄昏,屋中不必点灯,小白炉子内的煤球红红的,可以照见人的须眉,屋内充满了淡红色的光,薄薄的窗纸“席席飒飒”的一响,跟着就是风门子被风吹开,“邦”的一声,又关上了。这种特殊的风趣在当时多不注意,而我们几个朋友却正在围着炉子烤手,有的手里抱着茶壶:作诗,大概谁也没有那种闲散的心情,下一盘围棋,倒可以使人忘了冷,再不然早早的钻进大棉被里去,躺着看书,躺着吸纸烟,这时不晓得外面是否落了雪,也更不注意外面的风,然而在很远很远的地方,却被风吹来一声“萝一卜来一赛梨”的尖厉的调儿,有时还会同火车的哨子成一个合奏调,这时我们躺在被窝里的心情,真不知是什么滋味,怅惘吧,谈不到;悲哀吧,更不是,喜悦吧,绝没有一点,只是心里空空的,觉得有点迷惘,大概这种情绪是在喜怒哀惧爱恶欲的七情之外的,所以没有法子可以形容当时的心里是一种什么滋味。
再其次的就是我领略出北平胡同的不规则的美,比如一个大红门楼旁边,就许有一个小黑门,小黑门里就许有两棵大枣树,而胡同又都是弯弯曲曲的,比如说狗尾巴胡同,真的弯的像一条狗尾巴,铁狮子胡同,虽然没有铁狮子,然而却有一对石狮子。北平胡同的名字,大概都是名副其实的,而天津却不然,无论大小的里,不以德名,就以义名,比如说崇德里,而这里面的人,未必就真崇德。房子都是一样的形式,排得密密的像鸽子笼,令人见了,便有一种不快之感。
还有令我感到兴趣的,就是北平胡同内的打灯谜的,和说书的。每到夜间,许多斗方名士,无聊的文人都聚在墙根下,两眼死盯着灯笼上的白纸条子,猜中的还可以有两小包茶叶的希望,然而谁都不希望抢一点微物,*主要的还是兴趣问题。有三次猜不中,就嘴巴子撅起来,微微的感觉着有点失望了。说书的场,我也有十几年没去了,在桃花扇上看到柳敬亭的说书,总是令我想起那个说书的拍醒木的神情。这种大众的娱乐场所,假若我现在再去,一定可以令我想到许多的社会问题。然而,这些都跟我远远的离去了! 《申报·自由谈》1935年2月18日 P2-4
文化学大义-钱穆先生全集-[新校本] 内容简介 钱穆先生全集,在台湾经由钱宾四先生全集编辑委员会整理编辑而成,台湾联经出版事业公司一九九八年以「钱宾四先生全集」...
契约·神裁·打赌:中国民间习惯法则 本书特色 “五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中国历史悠久,国土辽阔,民族众多,各地区、各民族殊风异俗,形形色色,蔚为大观。 对于中...
热风学术-第三辑 本书特色 这是一本社会科学文集,但它又不只是针对当下问题的阅读和了解,还有对如:如何认识和整理社会主义的历史和经验教训,是谁、又怎样去回忆学界...
跨文化对话14 内容简介 新世纪**个十年的三分之一就这样在希望、失望、战争、仇恨、焦虑中过去。如何在强权与复仇中为我们共居的世界寻求一个较安定的未来,人们逐渐...
被劫持的私生活-性、婚姻与爱情的历史 本书特色 男人的欲望,女人的诡计,鬼神对我们性生活的看法,道德:别人对你性生活的看法,三位一体的婚姻、爱情和性,很多人想出...
传播学概论(第2版)(许静) 本书特色 许静编著的《传播学概论(第2版)》简明而系统地介绍了传播学各基本分支领域,如内向传播、人际传播、小群体传播、组织传播、语...
《朗润园观点》内容简介:《朗润园观点2016》以国家发展为中心议题,系统总结一年来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专家、学者对国家
中国城市安全警告 本书特色 城市灾害的全景图,综合减灾的警示篇。中国城市安全警告 内容简介 这是一本让中国4亿多城市市民全面认知家园“灾事”的普及读物。湖南衡阳...
会说一口漂亮话-成功闯天下全集 内容简介 本书内容包括漂亮话巧妙应对千面人、漂亮话助你驰骋职场、漂亮话让你跟客户感觉是一家人、漂亮话帮你化解千千结、漂亮话甜透爱...
岛薗 进(Shimazono Susumu)上智大学神学系教授,Grief Care研究所所长。1977年获得东京大学研究生院博士课程学分后退学。曾任筑波大学哲...
视觉档案——无锡老桥 内容简介 《视觉档案 —— 无锡老桥》收录的古桥大多现存于世, *早的是建于宋代的惠山寺金莲桥, 建于宋代的还有无锡阳山的陆墟桥、江阴南闸...
作者:西兹维亚·胡尼奥迪(Szilvia Hunyadi)出生于匈牙利,在布达佩斯和阿姆斯特丹学习英语和艺术史。曾在匈牙利艺术杂志担任外国记者15年。儿子的诞生...
世界广播电视发展史-视听传媒的历史变迁 本书特色 《世界广播电视发展史:视听传媒的历史变迁》:新闻与传播学应用系列丛书世界广播电视发展史-视听传媒的历史变迁 目...
现代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为了让孩子拥有更好的未来,很多父母不仅对孩子的学业抱着高期待,还不惜重金培养他们的各项才能,而在日常生活的事务上则大包大揽。但这样做,真...
《不平等社会》内容简介:自从人类开始耕种、放牧,并把财产代代相传,经济不平等就一直是人类文明的显著特征。进入21世纪后,贫富
中华民族的人格 本书特色 这本书是张元济先生1937年编著的,书中记述了中国古代八位义士的故事。他们的境遇不同,地位不同,举动也不同,但是都能够表现出一种至高无...
辽宋西夏金社会生活史 本书特色 作者全面展示了10-13世纪整个中国范围内各民族、各地区人们社会生活的具体风貌及其发其演变过程。深入分析了不同民族和群体各自的生...
人文与社会译丛-妇女在经济发展中的角色 内容简介 本书在时间上贯穿整个人类历史,在地域上横跨全球,以独特的视角,考察了不同生产方式和社会制度中妇女在经济社会发展...
中国社会调查简史 内容简介 《中国社会调查简史》在浩如烟海的史料中,筛选出345项史料,从社会调查视角简介或评述了189位人物和177件作品,引用了427种文献...
开国财经统帅陈云 本书特色 开国之初,毛泽东对陈去在稳定特价、统一财经中的突出表现称之曰“能”,并说:平抑特价、统一财经,其意义“不下于淮海战役”。“大跃进”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