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丹编著的《女性潮汐(民国民报撷珍)》讲述了:民国女性是怎样生活的?她们曾经想了些什么?做了些什么?她们当时是怎样看待自己而男士们又是怎样看待她们的?这些疑问就像我们想知道自己的母亲、祖母或曾祖母年轻时是什么样儿一样,来得亲切而自然。当您打开这本《女性潮汐(民国民报撷珍)》,看到我们从民国几大报纸的文艺副刊、社会纪实等专栏勾勒出的有关民国妇女生活的文章,您也许会感慨良多的。
“五四”新文化运动曾挟着冲击旧的“诗教”文化的狂飙,给中国大地带来思想的解放和“人”的觉醒,也为现代文艺的春天的到来廓清了传统的氛围。汪丹编著的《女性潮汐(民国民报撷珍)》透视民国时期女性世界,解读女性人生。
民国女性是怎样生活的?她们曾经想了些什么?做了些什么?她们当时是怎样看待自己而男士们又是怎样看待她们的?这些疑问就像我们想知道自己的母亲、祖母或曾祖母年轻时是什么样儿一样,来得亲切而自然。当您打开这本小书,看到我们从民国几大报纸的文艺副刊、社会纪实等专栏勾勒出的有关民国妇女生活的文章,您也许会像我们一样感慨良多的。
在以帝王为中心的封建社会中,“天有十日,人有十等”,男人们无论被压迫在哪一等,总还是有比他更卑微的妻子做他的奴隶。妇女们遵从着三从四德的礼教,两千年来未曾有过大的变化,男子视为当然,女子自己也视为当然。
只有到了民国,特别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妇女地位这个根本问题,才在中国破天荒地提了出来。各大报刊杂志纷纷刊登有关女性问题的论文、杂文,当代妇女纪实、访问录及妇女自述、散文、杂感等也纷纷登场亮相,一时间,妇女问题成了当时社会关注的热点之一。
这本《女性潮汐》就是在这一基础上编辑而成的。它汇集了民国时期天津《大公报》、上海《民国日报》、《申报》及北京《晨报》这四种在当时具有代表性的大报中的相关文章,以散文、杂文、随笔、杂感、纪实、通信、讲演为主,兼及一些有特色有深度的论说文,真实地反映了新文化运动后二三十年中民国社会妇女的生存、思想、情感状态及与之密切相关的女性潮汐历程。
本书共分四大部分:一、女性生活;二、女性生命感悟;三、女性问题杂谈;四、女子解放探索。
我们所以以“生活”开头,是想让不太熟悉民国社会的朋友们能先从感性上对民国女性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有一具象的了解。这里面包括了民国时期的妇女们虽身为民国国民而仍受封建家庭压迫的哀婉诉说;也包括了身为职业妇女的新女性对自己新生活的平实陈述。总之,它收取了民国时期妇女们一个个真实的生活片断,无论是自述、他述抑或采访录,读来都如向面对谈,就像听邻家的姐妹、大嫂在讲她们自己的故事,真实感人。
在“女性生命感悟”中,我们把一些男人对女人、女人对自身生命音符的审美(审丑)的散文、杂文、随感汇集成章:有审读母亲一生的;有审读妻子心态的;有审读自己婚姻生活的;也有审读女士们的脸以及她们为什么好打扮的……总之,虽五花八门,却都围绕着一个主题——发现女性,它可以称作是一部“发现女性”的交响乐章。这种发现有两层意思:即发现女人和男人是同等的人;发现女人和男人是不一样的人。有人曾说“五四”时期对层发现比较关注,对第二层发现注意较少。但当您读完姚印写于40年代中期的《一幅素描——审读妻子》之后,您会发现他对妻子内心世界的关照,早已步入第二个层次,无愧为一篇发现女性性格及内心世界的佳作。可见自“五四’’以后.对女性的发现和认知还是在不断深化着的。
“女性问题杂谈”收录了民国时期有关妇女问题探讨的杂文及小论文,它们广泛涉及妇女的经济、婚姻、贞操、独身、禁娼、自杀及教育等问题。尽管这些问题在“五四”之前和“五四’’期间已有人谈过,但当“五四”的热潮冷却后,人们对这些问题明显地有了较为客观、冷静的再思考。像娜拉出走与妇女经济独立这样的话题,人们已从昔日近乎百目的崇拜与近乎狂热的倡导转向对娜拉出走后生活的担忧、设计及对妇女是否具有经济独立实力的理性分析上。另外,如果您还记得妇女生活纪实部分的内容,再反观这一部分的文章,您会觉得它们即或是老生常谈,也有谈下去的必要,因为其中涉及的许多问题就是在今天,我们也未必解决得很好。
小时候,住在幽僻的村间。每年初冬,祖母总要到十几里外,那热闹的市镇上去住一阵子的,我是大孙女,所以有机会跟她一同去。钻进那顶狭窄的轿门,靠在祖母裙膝旁,一路上抬进城去,是件挺威风的事。
在没有到达祖母娘家的石库门前,必定要走过一条异样的石板路:长长的石道旁,竖立着一座石柱搭成的东西,门不像门,楼不像楼,顶上一块长方的石块上还凿刻着好些字迹,以前一定是飞过金的,可是日子一久,日晒雨打的,到现在也看不出写些什么?每隔十数步,就是一座,这样连续不断地排在石道旁,总有几十来座模样,那是什么呢?……于是祖母就告诉我:这些叫做“贞节牌坊”,一座牌坊就是纪念一个伟大的女人的。女人们如果可以得到这座东西,非但对自身是件了不起的光荣,并且可以光祖耀宗,流芳百世,直到永远永远……。
接着,她还絮絮不断地说下去:“……那第四座和第十八座,特别高大的牌坊是我姑母和一位姊姊的。”原来她姑母在未婚前,订好的丈夫,忽然在妓院里得了暴症死亡了,她就成个“望门寡”,抱牌位做亲,嫁过去,领养一个承继儿子,就这样忧愁地过了一辈子。她姊姊呢,因为丈夫死亡,也就绝食殉节而死。所以族里的人,就为她俩建筑了这二座牌坊。
祖母叙述了这些凄艳的故事往往会显露出那无限羡慕的眼光,抬起头,向轿外那林立的石柱注视着,她轻轻地说:“记着,孩子,做女人吃一世的苦,都不要紧,能得到个贞烈的名节——一座光光辉辉的牌坊就什么全给补偿了!”以后我长大了些,每次祖母进城的轿子里,裙膝旁又换了一位幼小的女孩伴着她——聆听那凄凉的故事。虽然很久,我没有走过这条鬼气逼人的怪阴森的石道了,但是我记得,那石柱下被杀害了的每一个绝艳的青年女尸,她们在从前,在冷静的黄昏和雨夜,俯着头,流干了泪,滴尽了血,为着一个仅仅爱上了她一点儿的男人到死……。
自私的贞节牌坊所有的、新旧的传统的落伍思想在炮火中全倒了,塌了——凄艳动人的传奇,该是属于前一个世纪的“光荣的痕迹”。
现在,这一代中国妇女该走上的是一条光明的路,她们挺着胸,带着微笑,穿过这用松柏绿彩扎成的凯旋之门,祖国的凯旋门——健康地进行着,为了她们自己,和更多的人群在迈进!
陈衡哲散文选集 本书特色 陈衡哲从1917年到1926年这十年中所写的新文学作品,大多数是寓言、童话、白描、特写等,可说是小品散文时期。这十年的作品,经作者自编...
纽约客随感录 本书特色 书精选收录了作者近年发表的部分随笔和文学评论。文章有的批评或引介西方文学作品及文坛翘楚,如对v.s.奈保尔和诺曼?梅勒的生平轶事的全面描...
大国之魂 本书特色 处于历史和政治的原因,就是这样一只英勇善战的远征军,慢慢的淡出了历史的舞台,在人们的记忆中淡忘。这也是当时一代军人的悲哀,回国无门,台湾当局...
加西亚·洛尔卡诗选 内容简介 本书内容包括:风标、伤心谣、明天、魂影、如果我的手能将叶子摘取、宝石、夏日情歌、新歌、黎明、预感、月亮谣等。加西亚·洛尔卡诗选 目...
朝花夕拾 呐喊 本书特色 他的一生都在践行“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志向,他的文字唤醒了一代麻木愚昧的国人!想要更深刻地理解他作品背后蕴藏的深沉内涵吗...
元曲三百首译注评 本书特色 《元曲三百首译注评》,是中国传统文化经典读本系列中的第三本。本书是对《元曲三百首》一书的译注评,经作者毕宝魁和尹博数十年对元曲的研究...
2017.1-草堂-总第14卷 本书特色 《草堂》诗刊以“传承大唐风骨,繁荣当代诗歌”为宗旨,立足成都,面向海内外,是成都诗意的城市文化...
作者简介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Mario Vargas Llosa,1936— )拥有秘鲁与西班牙双重国籍的著名作家,创作小说、剧本、随笔、文学评论、政论杂文...
慢抒情-中国诗歌-2014.11-第59卷 本书特色 本书为“中国诗歌”系列丛书之一(第59卷),收入杨康等一百多位诗人的诗歌原创、转载作品四百余首,及近十位诗...
南北朝诗文雅析 本书特色 南北朝文学在我国文学史上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但是历来人们对它的评价却褒贬不一,分歧较大。总的说来是赞扬的少,指责的多。韩愈说“齐梁及陈...
薛砺若-宋词通论-典藏 本书特色 您*近查看的商品和相关推荐查看或编辑你的浏览历史记录查看产品详情页面完毕后,在此处了解返回您感兴趣的页面的方式。薛砺若-宋词通...
世说新语 本书特色 本书主要记述士人的生活和思想,及统治阶级的情况,反映魏晋时期文人的思想言行,和上层社会的生活面貌,记载颇为丰富真实,有助于读者了解当时士人所...
格林兄弟:雅各布•格林(Jacob Grimm,1785—1863)和威廉•格林(Wilhelm Grimm),德国语言学的奠基人,民间童话和传说的采集者、整理...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本书特色 1. 《一切都是*好的安排》:这不是一本“心灵鸡汤”,而是“心灵鱼汤”,营养丰富,同时也要小心刺。2. 《一切都是*好的安排》,这...
《红楼梦》与诗性智慧 本书特色 《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与诗性智慧》观研究,包括观念、方法论、新观点的评析等,作者具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和开阔的视野,能够把握历史...
边城-全本 本书特色 ★沈从文先生一生写下很多部小说和散文集,但是在他众多的著作之中,《边城》则占据着*重要的位置。 ★《边城》奠定了沈从文先生在文学史上的历史...
义山杂篡 内容简介 本书全面周详地阐述了立身处世、立志成才和处理家庭关系以及人际关系的一系列准则,更涉及到为官、治国、治学、修身、养性各方面内容和对社会、自然、...
时间的女儿 本书特色 如果你仅仅知道阿加莎·克里斯蒂,那说明你只是侦破推理小说的初入门者,直到开始阅读约瑟芬·铁衣,你才有可能推开智力与人性的另一道门。她生得比...
南国梦 本书特色 本书是黄宗江和黄裳在民国时期合作的话剧剧本,剧本讲述了南唐后主李煜的故事,有他跟大周后和小周后的爱情纠葛,笃信佛教至家破人亡,被押入汴京后受尽...
非常魏道 本书特色 《非常魏道》是当代作家魏剑美先生的一本杂文集。在内容上分为四辑:**辑为“非常魏道”,针对交友、婚姻、饭局、球迷、表演等作了不同角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