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学评论(第4辑)》主要反映的就是这次论坛的主要成果,其中对于儒商问题、和合经济学的问题等的阐发,均有非常重要的创发。20世纪90年代之后,中国大陆的经济发展,逐渐展现出其强大的力量,儒家与经济发展的问题,再度引起人们的兴趣。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中国人民大学孔子研究院与韩国高等教育财团合作,将2007年的议题设计为“儒家与经济发展”,试图对这个问题进行一些专题的研究。
20世纪90年代之后,中国大陆的经济发展,逐渐展现出其强大的力量,儒家与经济发展的问题,再度引起人们的兴趣。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中国人民大学孔子研究院与韩国高等教育财团合作,将2007年的议题设计为“儒家与经济发展”,试图对这个问题进行一些专题的研究。这个《儒学评论(第4辑)》(作者张立文)主要反映的就是这次论坛的主要成果,其中对于儒商问题、和合经济学的问题等的阐发,均有非常重要的创发。
在我看来,以下方面是值得注意或者应当努力的方向:**,在思想文化的层面,使其成为当代文化价值体系的内容之一;第二,成为社会主要阶层特别是公务员阶层、知识分子阶层和企业家阶层的文化自觉意识;第三,通过传媒等的力量,使儒家文化的经济价值成为社会大众的基本认识;第四,成为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的一种精神力量,成为当代中国企业文化的重要构成。
儒家文化在历史上的影响,主要是在思想文化的层面。儒家文化的合理成分,要在今天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助力,就应当通过合理的诠释,赋予新的时代精神,并使其成为当代文化价值体系的内容之一。按照已经“成文”的说法,当今的思想文化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是: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在这样一个价值体系中,儒家文化合理成分能够契合的部分,主要在中华民族精神方面。同样按照已经“成文”的说法,中华民族精神的特质和基本内容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从学理的层面考察,中华民族精神是指: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心理、意识、观念、习俗、制度等方面的精神风貌、精神特征,是中华儿女对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的自我认同、自我归属感的高度反映,它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性格。
春秋前审美观念的发展 本书特色 为什么人民普遍感到对先秦诸子美学思想的研究不易深入而流于一般呢 原因之一,就在于对春秋前的审美观念的发展缺乏必要的研究和了解。为...
古希腊的民主和科学精神 本书特色古希腊哲学是激发西方思想文化活力的火种,是西方哲学的源头。要理解西方哲学甚至西方知识系统的演进,必须回溯到古希腊哲学。《古希腊的...
易经64卦384爻故事-古代名人用易启示-中 本书特色 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这部*伟大的宝典中,与历代名人用《易》的故事中,双重吸取到中华民族传统人生智慧的精华,使...
傅佩荣,1950年生,祖籍上海。台湾大学哲学研究所硕士,美国耶鲁大学哲学博士,现任台大哲学系教授。曾任台湾大学哲学系主任兼哲
新世纪古代哲学经典读本--论语选评 内容简介 《论语》是一部记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及其弟子言论的语录体历史文献。研究《论语》,实际上是研究孔子的生平行事...
思想文化的传承与开拓:何世明博士文化讲座 本书特色 本书收录的,是1999年9月至2000年7月前来《何世明博士文化讲座》讲演的专家们在讲演稿的基础上修订而成的...
哲学导论(21世纪哲学系列教材)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部论述哲学本身、引导人们进入哲学思考的专著性教材,系统探讨了哲学与宗教、哲学与艺术、哲学与常识、哲学与科学的...
中国庄学史 本书特色 ★ 16开平装,福建人民出版社、人民出版社出版★ 本书是一部专门探讨、论述庄子学说发展历史的著作,具有“填补空白”的意义★ 本书是国家社科...
疯癫与文明 本书特色 疯狂不是一种自然现象,而是一种文明产物。没有把这种现象说成疯狂并加以迫害的各种文化的历史,就不会有疯狂的历史。——福柯在现代安谧的精神病世...
华林·第3卷 内容简介 本书收录了“印度早期佛教的部派比丘考索”、“唐宋时期道教的投简”、“梵汉本《遗日摩尼宝经》词语札记”、“论两晋佛教僧侣的文学创作”等40...
环境美学译丛-环境之美 本书特色 本书分为三部分:首先,介绍了美学中三个研究传统;其次,着重讨论了本体论及元批评。*后,通过使用一些实例来验证并阐明在对环境描述...
徐梵澄英语著作首次翻译成汉语。20世纪60年代,侨居南印度琫地舍里的徐梵澄先生,开始向印度乃至西方全面介绍中国文化传统之菁华
人生儒释道 本书特色 人们在研究古代文人思想时,往往喜欢界定某人为某家。其实,在文人中,特别是在后来的文人中,是很难找到纯粹的儒家人物,或道家人物,或其他各家人...
梁启超家书:1898-1928 本书特色 《梁启超家书(1898-1928典藏版)》收录了梁启超从1898年流亡日本时开始,至1928年底病危,三十年中写给妻子...
本书出版于1932年,是柏氏最重要的著作之一,是作者经过多年潜心研究而推出的有关道德和宗教问题的专著。这是柏氏哲学思想在人文
辩证法的生存论基础:马克思辩证法的当代阐释 本书特色 历史常常出现这样一种奇特的现象,即一个伟大哲学家的某些理论以至整个学说往往在其身后,在经历了较长时间的历史...
易经的智慧 本书特色 《易经》为儒家经典。“六经”之中,它因其体例和内容而被特别列为占卜之书,散发着一股神秘气息。《易经》在普通人眼中之神秘,在于它从江湖术士滔...
论优美感和崇高感 内容简介 本书的主要内容有以下两点:一是优美与崇高的对立与统一,一是强调美的主观性。本书内容另外几个重要的论点。**,美感不是快感,但也不是思...
乌托邦困境中的希望 本书特色 本书是在作者通过答辩的博士学位论文“具体乌托邦的实现难题——布洛赫希望哲学的文本学解读”的基础上修改而成的。全书共分6个章节,主要...
本书是李零教授的代表作之一,第一次结合考古材料,系统总结了中国早期的方术知识,对中国科技史、中国思想史乃至中国文化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