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儿流浪记》这部作品蕴含了许多为人处世之道,小说的小主人公雷米在流浪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健康的体魄和坚毅的人生品格。他的爱心、孝心、坚强、勇敢、有毅力、懂得感恩、对朋友真诚等优秀品质教育着一代又一代的读者。正如作者埃克多·马洛在《苦儿流浪记》扉页上写的那样,这本书是写给他的女儿露西的,他在写这本书的时候,每时每刻都在想着他的女儿,他希望这本书能够给露西带来快乐,他希望这本书对露西来说可以是一笔精神财富。
埃克多·马洛(1830.1907) 埃克多·马洛是苦难童年小说的代表作家,他把法国l9世纪的儿童小说创作推向了一个艺术高峰。马洛1830年5月20R出生在法国滨海塞纳省。l907年7月18日在位于瓦勒德马恩省的法国城镇丰特奈一苏布瓦去世。埃克多·马洛是一位多产作家,一生创作了六十多部小说。他的大部分作品是写给成年读者的,如果说这些作品今天被遗忘了,那么它们在20世纪30年代则曾经辉煌一时。马洛流传至今最有名的小说是专门为少年儿童读者创作的,包括《罗曼·卡尔布里历险记》(1869)、《苦儿流浪记》(1878,原名《无家可归》)、《孤女投亲记》(1893,原名《在家里》,一译《孤女寻亲记》)等。《苦儿流浪记》曾获得法国法兰西学院奖,是为马洛赢得世界声誉的一部苦难童年小说的代表作。这部小说问世后曾被译成英语、德语、意大利语、俄语、日语等多国语言,受到全世界读者,特别是青少年朋友的喜爱。直到一百多年后的今天,它还在法国被重印出版,并多次被搬上电影银幕,受到观众的普遍欢迎。
《礼拜五或太平洋上的灵薄狱》是一篇“现代文明衰亡记”的寓言,它戏仿笛福的名著《鲁滨孙漂流记》的题材,在主题上却反其道而行
红与黑 本书特色 《红与黑》是法国著名作家司汤达的代表作,是19世纪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作品。小说围绕主人公于连个人奋斗的经历与*终失败,尤其是他的两次爱...
本书是一部寓意丰富的幻想小说,渗透着对人类心灵和思想的深刻透视。作者借非现实世界的描述表现现实世界的真实,从吸血鬼的内心
飘(套装共2册)(全译典藏) 内容简介 思嘉是塔拉周边五县首屈一指的美人,身边追求者无数,却独独无法忘记当年在塔拉树下策马而过的金发少年艾希礼。可南北战争来了,...
傲慢与偏见 本书特色 台湾旅居欧美著名学者全新翻译,奉献原态文学名著的不朽魅力。特别策划:作品导读及延伸阅读环节,全方位了解作者创作思想、时代背景及文学特色;轻...
复活 本书特色 本书写于1889至1899年,是托尔斯泰晚年的一部杰作,一部不朽的史诗。它通过对女主人公卡秋莎·玛斯洛娃被涅赫留多夫公爵诱奸后沦为妓女及...
本书包括正式结集的全部标准版本的叶芝抒情诗的中译文,共计374首;并附有详尽注释,以及一些相关的背景材料。译者对自己早先
莎乐美道林·格雷的画像 内容简介 《莎乐美》和《道林·格雷的画像》均为建国后首次出版,加上比亚兹莱为前者所作的插画,都是十九世纪唯美主义的代表作,堪称“为艺术而...
《韩非子》内容简介:韩非生年不详。根据《史记•老庄申韩列传》记载,韩非是韩国的宗族公子,“为人口吃,不能道说而善著书”。他
《草叶集》是19世纪中期美国时代精神的真实写照,代表着美国浪漫主义文学的高峰,也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珍品。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
日本当代文坛超人气天后疗伤系文学代表人物吉本芭娜娜作品《雏菊人生》最新出版著名艺术大师奈良美智亲绘17幅原版插图文学、绘画
第四十一.虹-难以忘怀的经典.俄罗斯文学卷 本书特色 经典作品成就一代人的记忆。俄语文学、苏联文学曾经是中国一代人年轻时重要的读物,是窥见欧洲文化和文明的狭小窗...
1978年生。本名安達寬高,筆名是根據他使用的工程用計算機名字「Z-1」(卡西歐的16位元口袋型電子辭典「FX890P/Z1」)。被譽為日
那年夏天,大海透过椰林吹来清爽的风,他们的爱情从这里开始。那是她的初恋,也是他的。然而命运的捉弄让他们离散,时隔九年,在
《卧底经济学4》内容简介:全球金融动荡,经济学不再受人冷落。从政治家到对冲基金经理,再到中产阶级个人退休账户持有人,每个人都
查泰莱夫人的情人 本书特色 ★英国著名小说家劳伦斯轰动世界的封山杰作,获评西方十大情爱经典小说。★1928年在佛罗伦萨秘密出版。小说出版后,因为其中的性描写和阶...
人间喜剧 第十六卷 内容简介 奥诺雷·巴尔扎克(1799一1850)是十九世纪法国*伟大的小说家,塑造典型的巨匠,举世公认的现实主义大师。他以二十年的辛勤工作,...
《演员自我修养(第一部)》内容简介:《演员自我修养(第1部)》是俄罗斯、苏联杰出的戏剧艺术家K.C.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最重要的作品
《傲慢与偏见》内容简介:《傲慢与偏见》主讲了奥斯丁的讽刺艺术,不仅表现在某些人物的喜剧性格上,也不仅表现在众多情节的喜剧性
《阴阳师》是梦枕貘最负盛名的作品,他以幽暗遥远的平安时代为背景,虚构了一个神秘典雅的人鬼共处世界,被誉为“日本的《聊斋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