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江花月夜 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①。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②。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③。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④。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⑤。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注释】①滟滟:水波摇动的样子。②甸:原野。霰:天空中降落的小雪块或小冰粒。③空里流霜:指月光在空中向大地撒下一片像霜露一样的银辉色。④文:同“纹” ,波纹,涟漪。⑤碣石潇湘:碣石在海边,一般指秦皇岛外海边的巨石;潇湘即潇水和湘水,在内陆,指湖南境内的长江二支流。碣石潇湘连在一起用,比喻天各一方,路途遥远。【鉴赏】被闻一多先生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宫体诗的自赎》)的这首《春江花月夜》,一千多年来使无数读者为之倾倒。一生仅流传下来两首诗的张若虚,仅因这一首诗“孤篇横绝,竟为大家”。诗的题目就十分令人心驰神往。春、江、花、月、夜,这五种事物集中体现了世间*为动人的良辰美景,构成了诱人探寻的奇妙的艺术境界。为便于欣赏,我们把全诗分为五个部分。前八句重点描写春江月夜的自然景色。作者入手擒题,开篇便就题生发,勾画出春江月夜的壮美图画:江潮连海,月共潮生。“海”是虚指,江潮浩瀚无垠,仿佛和大海连在一起,气势宏伟。这时一轮明月随潮涌生,景象壮观。一个“生”字,就赋予了明月与潮水以活泼的生命。月光照耀万里之遥,哪一处春江不在明月的流照之中!江水曲曲弯弯地绕过花草遍生的春天的原野,月色泻洒在花树上,像给花树撒了一层洁白的雪霰。作者可谓妙手丹青,轻轻地挥洒运笔,便点染出春江月夜中的奇异之“花”。同时又巧妙地缴足了“春江花月夜 ”的题面。作者对月光的观察细致入微。月光荡涤了世间万物的五光十色,将大千世界浸染在梦幻一样的银色光辉里;因而,“流霜不觉飞”,“白沙看不见”,浑然只有皎洁明亮的月光存在。细腻的笔触创造了一个神话般美妙的境界,使春江花月夜显得格外幽美恬静。八句中的景物由大到小,由远及近,笔墨逐渐凝聚在一轮孤月上了。次八句续写春江月夜的景色并引出了“人”。清明澄澈的天地宇宙,仿佛使人进入了一个纯净的世界。这就自然地引起了作者的遐思冥想:江边的什么人*先见到月光,月光*先照见的又是什么人?作者神思飞跃,但又紧紧联系着人生,探索着人生的哲理与宇宙的奥秘。探索中他又翻出新意:个人的生命是短暂即逝的,而人类的生存则是绵延长久、代代无穷的。因此,这 “代代无穷”的人生就和“年年相似”的明月得以共存。这是作者从大自然的美景中感受到的一种欣慰。其中虽带有对人生短暂的一定伤感,但并没有颓废与绝望,而是侧重于对人生的追求与热爱,使我们得以聆听到初唐到盛唐的时代之音。“江月待何人”是紧承上句“只相似”而来。既然人生代代相继、江月年年如此,那么江月徘徊中天,像是等待什么人似的愿望,是永远也不能实现的。月光下,只有大江里的急流咆哮奔腾而去。随着江水的奔流,诗篇亦生波澜,将诗情推向更高的境界。江月有恨,流水无情,作者自然地把笔触引向下半篇男女相思的离愁别恨了。再四句总写春江花月夜中闺妇与游子的两地情思。“自云”与“青枫浦”寄物寓情。白云飘忽不定,象征“扁舟子”的行踪不定,“青枫浦”为地名,但在这里又使我们深切感受到了景物及色彩。“谁家”与“何处”二句互文见义。正因不止一家、一处在离愁别恨,作者才提出“相思明月楼”的设问。同一种相思,牵出了两地的离愁,一往一复,诗情荡漾,曲折含蕴。以下八句承“何处”句,写闺妇对离人“扁舟子”的思念。但作者不直接描写闺妇的悲和泪,而是扣紧主题,用“月光徘徊”和“鸿雁不度”来间接烘托她的思念之情,悲泪自出。“徘徊”二字极其传神:一是浮云游动,故光阴明灭不定;二是月光怀着对思妇的怜悯之情,在楼上徘徊不忍离去。它要和思妇做伴,给她安慰,为她解愁,因而把柔和的清辉轻洒在妆镜台上、玉户帘上、捣衣砧上。岂料闺妇触景生情,反而思念尤甚。她想赶走这恼人的月光,可是月光却怎么也赶不走,玉户的窗帘卷之不去,捣衣石上揩了它仍然再来。这里的“卷”和“ 拂”两个痴情动作,生动地表现出思妇内心的惆怅和迷惘。月光引出的情思在深深地搅扰着她,此时此刻,月光不也照耀着在江上荡扁舟的爱人吗?共望月光也无法相知,只好托付明月遥寄相思之情。望长空,鸿雁远飞,飞不出月的光影,飞也徒劳;看江面,鱼在跳跃,跃不过三尺水面,只是激起阵阵波纹,跃也无用。“尺素在鱼肠,寸心凭雁足”,一向以传书为任的鱼雁,如今也无法替我传递音讯,这又该平添几重愁闷和痛苦! *后八句承上八句,写游子的思归之情。作者用落花、流水、残月来烘托扁舟子跋涉他乡,连做梦也在念叨归家:花落闲潭,春日已半,弄舟人还远隔家乡,只身天涯,情何以堪!江水流春,流去的不仅是自然的春天,也是游子的青春、幸福和憧憬。江潭落月,更衬托出他凄苦、寂寞和辛劳之情。沉沉的海雾隐遮了落月;碣石、潇湘,天各一方,道路是多么的遥远。“沉沉”二字加重渲染了他的孤寂;“无限路”也就无限地加深了他的乡思。他在想:在这美好的春江花月之夜,不知有几人能乘月回到自己的家乡!他那无着无落的离情,伴着残月之光,洒满了江边的树林。结句的“摇情”指摇曳生姿的多种感情。如月光之情、游子之情、作者寄托之情,皆是不绝如缕,这些思念之情交织成一片,洒落在江边树上,也洒落在读者心上,情韵袅袅,摇曳生姿,令人心醉神迷。本诗在思想与艺术上都大大超越了前人单纯地模山范水的景物诗、爱情诗及哲理诗。它将这些屡见不鲜的传统题材注入新的含义,融诗情、画意、哲理为一体,凭借对春、江、花、月、夜的描绘,尽情地赞叹大自然的奇丽景色,讴歌人世间的纯洁爱情,把对闺妇和游子的同情心扩大开来,与对人生哲理的追求、对宇宙奥秘的探索结合起来,从而汇成一种情、景、理水乳交融的幽美而邈远的意境。在惝恍而迷离、空灵而苍茫的月色里,隐藏着深邃而美丽、绚烂而多彩的艺术世界,吸引后来人去探寻其中美的真谛。在写作技巧上,全诗以“月”为主体,紧扣春、江、花、月、夜的主题。“月”是诗中情景兼融的背景之物,它跳动着作者的脉搏,犹如一条生命之线贯通上下,触处传神,诗情则随着月轮的升落而起伏曲折。月亮在一夜之间经历了升起——高悬——西斜——落下的过程,在月光照耀下,江水、沙滩、天空、原野、枫树、花林、飞霜、白云、扁舟、高楼、镜台、砧石、长飞的鸿雁、潜跃的鱼龙、不眠的思妇以及漂泊的游子,组成了完美无缺的诗歌形象,展现出一幅充满了生活中喜怒哀乐的多彩画卷。这幅画卷在色调上以淡寓浓,虽像水彩勾勒,但黑白相辅,虚实相间。宛如一幅淡雅的中国水墨画,充分体现了“春江花月夜”清幽的意境美。全诗的韵律节奏也饶有特色。诗的感情旋律极其苍凉激荡,但那旋律既不是哀丝豪竹,也不是急管繁弦,而是像小提琴奏出的小夜曲或梦幻曲,显得那样的含蕴而隽永。诗的内在感情是那样的热烈、深沉,看起来却极其自然、平和,犹如脉搏跳动般有规律、急徐。而诗的韵律节奏也相应地抑扬回旋。全诗共三十六句,每四句一换韵,共换九韵。其中阳辙韵与阴辙韵交互杂沓,高低音节相间。随着韵脚的变化,平仄的互用,其韵律一唱三叹,前呼后应,既回环往复。又层出翻新,节奏感强烈而优美。这种语音与韵味的变化,又是切合着诗情的起伏,令声情与文情丝丝入扣,婉转谐美。《春江花月夜》本是乐府曲的旧题,隋唐时期有若干诗人题作,但均不及张若虚这一篇。这一旧题在张若虚手里焕发异彩,获得了千载不朽的艺术生命力。时至今日,人们甚至不再去考察旧题的原创人是谁了,竟然把《春江花月夜》这一诗题的创作权归之于张若虚了。他实属站在巨人肩膀上的佼佼者。……
本书正是我们在学习、借鉴前贤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博采众长,精选唐诗宋词名家中流派杰作近六百首,精华毕呈。本书编撰体例安排除原诗外,特有诗人简介、注释、鉴赏及插图。
老人与海 本书特色 ★ 超值赠送英文原版,原汁原味的阅读体验★ 附带权威注释,精确理解原版英文名著。★彰显海明威“硬汉形象”的代表作之一。★同时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瓦尔登湖 本书特色 《瓦尔登湖》记录了作者梭罗隐居瓦尔登湖畔,回归自然,在躬耕自足的简单生活中深入思考与重塑自我的历程,是一部蕴含了深刻哲理的散文集。在他笔下,...
人民日报2012年散文精选-2014年最美散文读本-陌上何时花开 本书特色 人民日报散文精选系列”系人民日报文艺部主编的年度散文读本,精选人民日报副刊美文,荟萃...
《梁漱溟日记(上)》内容简介:《梁漱溟日记》是有“最后的儒家”之称的梁漱溟先生现存全部日记(近80万字)的汇编, 并附数十张首
《随性而至》内容简介:《随性而至》是一部风格多样、精彩迭出的随笔集,也是毛姆备受推崇的一部文艺批评的代表作,笔下的人物和主
失踪者 本书特色 现代主义文学的经典之作 卡夫卡“孤独三部曲”之一 重温卡夫卡未完遗作,解读卡夫卡内心世界卡夫卡,其人不可做寻常看,其作品不可做寻常读。 在充满...
《神秘岛》内容简介:故事叙述在美国南北战争时期,几个被困在南军中的北方人,中途被风暴吹落在太平洋中的一个荒岛上,他们团结互
先秦诗赏析 内容简介 《先秦诗赏析》以《诗经》和《楚辞》作为研究和赏析的对象,对每首诗歌加以注释并对每首诗歌进行赏析,对每首诗歌的作者做了简要的介绍,是一部普及...
唐宋词审美文化阐释 内容简介 唐宋词的发展流程由小而大:由晚唐西蜀的艳情之作,而至李煜、冯延巳“士大夫之词”的堂庑渐开。是一大;柳永由小令而大量创作慢词,由抒情...
最后的触摸:淹没前对峡江文明的抢救性记录:永恒的三峡 内容简介 本书图文并茂,以通讯的笔法,记录了从2002年12月到次年4月,赶在峡江蓄水前对独特的峡江文明,...
凡人画传--肉体与精神的痛·生命的故事 本书特色 当代*优秀的纪实摄影,普通中国人的真实生活,一个时代的表情与内心。我们的不兴趣不在于关注苦难和丑陋,我们之所以...
沉沦的国土{中国当代报告文学精品书系} 内容简介 《沉沦的国土》乃由徐刚所撰写,有关中国大陆环境污染问题之作品。本书内容分三部分:「沉沦的国土」、「江河并非万古...
生命的追问-[修订本] 本书特色 《生命的追问》(修订本)以散文的形式回忆作者自己的人生经历,亦虚亦实,文字很美。“假如我能站起来吻你,世界该有多美啊!”“即使...
鲁迅散文杂文鉴赏 内容简介 鲁迅的散文、杂文、内容博大精深,艺术完美精湛,实属我国现代革命史、思想史、文学史上的瑰宝,是民族文化中无比珍贵的不朽的艺术宝库。注释...
赵益,1965年2月出生,祖籍江苏南通。文学博士。现为南京大学中文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古典文献学,古典文学及中国文化史相关专题。曾出版著作四种,发表学术论文...
《先锋之刃:一份新世纪文学备忘》内容简介:本书是由文学先锋性这一主题延伸出的一系列文章,主要形式是作者木叶与八十年代以来的
《警世通言》由四十篇白话文短篇小说组成,内容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婚姻爱情与女性命运。其二,功名利禄与人世沧桑。其
《中国城市公共服务与政府效能公众满意度研究》内容简介:本书以我国10个具有代表性的城市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对城市公共服务
《王佐良译爱情与自由》内容简介:本书隶属“中国翻译家译丛”第三辑,收入苏格兰文学史上最伟大的诗人罗伯特·彭斯的六十首诗歌。
正红旗下 本书特色 《正红旗下》是老舍的自传体小说。清朝末年,社会动荡,民风腐化,旗人们的生活也日见窘迫。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作者以自己的出生成长为线,为读者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