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藏学研究的历史与现状(代序)
汉藏走廊的羌族
《黑头矮人》出世
《汉藏史集》初探
《四天子理论》在吐蕃的传播
《圣神赞普》名号考
吐蕃统治结束后在甘肃和于阗官府中使用藏语的历史
回鹘吐蕃于789-792年的北庭之争
西藏的噶伦协札旺曲结布
吐蕃编年史辨析
吐蕃王朝政治史
吐蕃王朝时代告身中对隐喻的使用
两卷敦煌藏文写本中的儒教格言
新发现的吐蕃僧净会汉文档案写本
吐蕃僧净问题的新透视
有关吐蕃僧诤会的藏文文书
达摩多罗考
老工夹布仪礼考
摩诃衍之后的吐蕃禅宗
8至9世纪唐蕃会盟条约中的盟誓仪式
敦煌藏文写本中的六字真言
《8世纪吐蕃官员呈文》解析
西藏的金矿
西藏瓷器制造考
吐蕃佛教起源的传说
《祖拉》与吐蕃巫教
生死轮回史
西藏的印度神话
藏传佛教发展史
古代吐蕃和于阗的密教特殊论述法
丽江版的藏文《甘珠尔》
布达拉宫的红色和黑色护法神
吐蕃的佛教
西藏的苯教
……
★《法国藏学精粹》全4册,总达1470页
★ 所属丛书曾获第四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图书提名奖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出品
★ 译者耿昇,法国汉学研究的杰出学者,著名翻译家,中外关系史学会名誉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主要从事有关中法关系史、法国汉学诸方面的翻译与研究
丛书简介
“法国汉学研究丛书”共含3部:《法国西域史学精粹》《法国藏学精粹》《法国敦煌学精粹》。本次团购为其中的《法国藏学精粹》(共4册)。
敦煌莫高窟藏经洞作为20世纪古文献四大发现之一,在国际上引起巨大的轰动。众所周知的原因,敦煌文献主要部分流散到国外,分别收藏在英国、法国、俄国、日本等国家,劫余部分收藏在原北京图书馆即今中国国家图书馆等单位。由于敦煌文献收藏的国际性,因此敦煌学研究一出现就成为一门国际显学,一直领导着学术潮流。敦煌文献博大精深,敦煌石窟艺术内容丰富,作为敦煌学研究的对象一直引起中外学术界的极大关注。
法国敦煌学研究,一直受到国内外敦煌学界的关注。从伯希和起,法国敦煌学研究一直领先西欧诸国,出现了一批敦煌学研究的著名专家,有从事汉藏佛教关系研究的戴密微,从事敦煌经济史研究的谢和耐和童丕,从事敦煌文化史研究的戴仁、茅甘和侯锦郎,从事壁画研究的苏鸣远,从事研究人数之多,涉及领域之广泛,研究水平之高,都是西欧其他国家无法比拟的。
上个世纪80年代,在将法国敦煌学研究成果介绍给中国敦煌学界方面,本丛书的译者耿昇先生做出了巨大的努力和贡献,我们大部分人研究中接受、利用法国敦煌学界的研究成果,基本上都借助于耿昇先生的译著。他不仅致力于法国敦煌学研究成果的译介,同时还在敦煌学、藏学、西域史的研究上成绩卓著,他的成果是从事这些研究所必须参考的论著。耿异先生兼职于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承担基地重大项目《法国敦煌学研究成果译介》(10JJD 770017) 。这套“法国汉学研究丛书”, 就是该项目的*终成果。“法国汉学研究丛书”的出版,不仅仅是将法国汉学的研究成果介绍给中国敦煌学界,供中国敦煌学研究之参考,而且具有总结展望法国敦煌学研究的学术史,指导中国敦煌学研究进一步发展的意义。
《法国藏学精粹》(全4册)简介
法国的藏学研究具有悠久的历史,前后出现过数代著名藏学家。他们的成果甚为丰硕,在欧洲的藏学研究中处于领先的地位,在整个国外的藏学研究中也名列前茅。但由于国内藏学界偏重研究英、美、日等国藏学家们的学术成果,对于法国藏学界的情况,基本知之甚少。国内藏学界甚至还通过英语和日语国家学者的转述与评介文章,了解法国藏学界动态。
法国的藏学研究,基本上是公正的,属于其考据派传统范畴。大多数法国藏学家还是坚持科学态度,实事求是地论述西藏传统文化,对西藏人民,乃至对整个中国人民满怀着深厚感情。他们处理资料的手段、观察问题的角度、以他方的观点来看待西藏传统文化的态度。都值得我们借鉴,会对我们产生不少启发。
本译文集的论文,全部译自法文。其绝大多数作者为法国藏学家。但也有个别其他国家的藏学家在法国工作和学习时发表的文章,或者是在法国参加学术会议与作学术报告时提交的论文,也有在法国攻读博士或进修期间的著作。事实上,它们也形成了法国藏学界的组成部分。翻译这样一部文集也实属不易。首先是藏学本身的复杂性,再加上外国学者们的广泛博引。其中涉及的领域极其广泛,每一篇论文都是作者长期的研究成果,每个标题都代表着藏学的一大领域。
西藏在中国,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西藏山川巍峨,人杰地灵,文化积淀深厚,西藏文化吸引了全世界。读者通过这部《法国藏学精粹》,可以窥见塞讷河畔、卢浮宫旁的藏学研究的点点滴滴。
近代汉语探源 内容简介 本书是作者十几年来致力于近代汉语研究的主要成果,共收录研究论文27篇,内容包括语法、词汇和专书语言三部分。语法方面,主要探寻虚词来源和语...
基于EGG的吴语阻塞音发声研究 本书特色 宋益丹的研究专著《基于EGG的吴语阻塞音发声研究》是以吴语为研究对象,利用了先进的语言发声研究方法和技术,深入研究了吴...
炎黄文化研究:第十二辑 本书特色 《炎黄文化研究》是由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黄帝陵基金会、炎帝陵基金会主办,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赵德润主编,以研究炎...
古汉语词汇讲话 内容简介 本书用丰富的资料、浅白的语言,讲述了古汉语词汇的一些基本知识。如词汇的历史发展、构成,词的书写形式,词的引申义,演变的规律,以及怎样学...
论文卷-翁偶虹文集 本书特色 《翁偶虹文集(论文卷)(精)》由翁偶虹著,主要内容:幸我一生并未“不务正业”,在戏班、剧社、剧团和许多戏曲表演艺术家的行列里,厮混...
汉语成语精华辞典 本书特色 本书脱胎于被吴小如先生盛赞为“近年学术界扛鼎之伟制”的《汉语成语源流大辞典》,以更严谨的渊源考证、更精练典雅的释义、更丰富的词汇信息...
宫泽伊织2011年凭借《我的魔剑废话很多》出道,2015年以《诸神的步法》斩获了日本科幻文学的重要奖项“第6届创元SF短篇奖”,从而转型创作科幻小说。他的作品吸...
“这”、“那”系词语的篇章用法研究 本书特色 《"这"、"那"系词语的篇章用法研究》是由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出版的。“这”、“那”系词语的篇章用法研究 内容简介 ...
门神传说 内容简介 辞旧迎新之际,家家户户贴门神祛灾祈福,这是我国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的风俗。门神信仰习俗形成的年代久远,流传的地域广阔,至今被人们所传承。门神人...
中国文化的优良传统 本书特色 蔡尚思编著的《中国文化的优良传统》以三十个问题为线索,讲述了中国文化人立身治学的宝贵经验。这些经验是中国文化精华的一部分,尤其是值...
维吾尔民俗与文化生态研究 本书特色 《维吾尔民俗与文化生态研究》内容简介:当流动不居的民俗文化与不停运转的生态场域相交叉时,必然产生许多空白和未定点,如果说维吾...
国学概论新编 本书特色 在国学方面,谭正璧继1933年的《国学概论讲话》出版之后,1936年又推出了《国学概论新编》,为中高等学校提供教育与参考之用。《国学概论...
現代小說大家吉本芭娜娜盛讚!-「她是最能展現日本泡沫經濟時代浮華與虛無的作家。」國際攝影師蜷川實花感嘆!-「時代終於追上她,如今再看更有真實感。」──她是「岡崎...
首街:东大街浮世绘 本书特色 东大街,曾是成都跨出盆地、走出四川的标志! 由著名作家凸凹和80后新锐作家魏亦合著的人文地理图书《首街:成...
欧洲外交史:1494-1925 本书特色 欧洲文化源自“两希”文化,“两希”文化是指希腊罗马文化和源于希伯来人的基督教文化,这两种文化构成了现代欧洲文化的精神家...
季羡林论印度文化 内容简介 本书收录了季羡林先生有关论述和介绍印度文化的代表作16篇,这16篇文章也是中外学者和广大读者所关注和爱读的佳作。通过这16篇佳作,既...
读库-1203 本书特色 《读库》为“京城著名文化名人”(圈内语)张立宪主编的综合性人文社科读物,取“大型阅读仓库”之意,一般每两月推出一期。丛书侧重对当今社会...
龙图腾-中华龙文化的源流 本书特色 每个炎黄子孙都要看的一本图书龙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标志,我们每个炎黄子孙都把自己视作龙的传人。但是,什么是龙?为什么称中华儿女为...
克雷洛夫寓言全集(插图本) 内容简介 伊·安·克雷洛夫(1769-1844)是俄国*杰出的寓言作家。他写过诗、喜剧、讽刺性散文,当过进步刊物的编辑,只是在晚年才...
礼乐01:大学之道 本书特色 ★ 16开平装,金城出版社出版★ 清华大学中国礼学研究中心主任彭林教授、香港能仁书院副校长单周尧教授、嘉礼堂主人张颂仁主编★ 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