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体现了历史发展的顺序;其缺点是一事常常隔开若干年后再接续叙述,记事前后割裂,即“或一事而远隔数卷,首尾难稽”,对于了解历史事件的完整性很不方便。纪传体史书以人物为中心,能兼顾时间、事类,实为一种综合性的史书体裁;其缺点是各部分之间相互重复或脱节,即“一事而复见数篇,宾主莫辨”。
★ 16开精装,辽海出版社出版
★ 《通鉴纪事本末》基本上沿袭了《资治通鉴》的封建主义思想观点,专以记事为主,每一事详书始末,并自为标题,共记239事,开“纪事本末体”之先河
★《宋史纪事本末》以中华书局本为底本,取材审慎,剪裁得当,用109个标题,以四十余万宇的较小篇幅,将北宋三百余年的史事加以整理,集中突出大事件
★每篇译文后均附“精评”,对其历史事件发生的意义,当时和后世的影响,作出具有学术价值的评价
《通鉴纪事本末》
本书系宋代著名史学家袁枢编著,共42卷,是袁枢根据司马光主编的《资治通鉴》改编而成,如《宋史.袁枢传》所说:“枢常喜读司马光《资治通鉴》,苦其浩博,乃区别其事而贯通之,号《通鉴纪事本末》。”改编时,既改变了司马光因袭过去编年体以年代为纲的体例,又不因袭历代正史以人物为纲的纪传体体例,而是另树一帜,创立了一种以历史事件为纲的新体例即纪事本末体。《通鉴纪事本末》共42卷,始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元前403年)的“三家分晋”,终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的“周世宗平淮南”,凡一千三百六十二年间史事,归纳为239篇,其体例如《四库提要》所说:“每事各详起讫,自为标题,每篇各编年月,各为首尾,经纬明晰,节止详具,前后始末,一览了然。”在此以前,我国史籍不外编年、纪传两种体例。这两种体例,虽各有所长,但缺点也很严重。编年体往往一事跨越数卷,不相衔接;纪传体记事又多是一事散见各纪传中,不免支离破碎,如《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所说:“或一事而隔绝数卷,首尾难稽”;“或一事而复见数篇,宾主莫辨。”因而这两种体例很难把历史事件的全貌集中地反映出来;而且卷帙浩繁,这就给读者带来很大的困难。纪事本末体以历史事件为纲,不仅眉目清楚,首尾分明,使读者对历史事件的全貌一目了然;而且简明扼要,分量不大,便于阅读,正如清代学者章学诚《文史通义》所说:“因事命篇,不为常格”;“文省于纪传,事豁于编年。”由于纪事本末体具有很多长处,可以弥补编年体和纪传体的不足之处,因而在史学领域中迅速地发展起来,自从《通鉴纪事本末》问世之后,后代仿效此书编著各代纪事本末者相继不绝,目前历朝纪事本末已经连续起来,从古代直至清代,于是纪事本末体遂与编年体、纪传体鼎足而三,正如《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所说:“古之史策,编年而已,周以前无异轨也。司马迁作《史记》,遂有纪传一体,唐以前亦无异轨也。至宋,袁枢以《通鉴》归文,每事为篇,各排比其次第,而详叙其始终,命曰纪事本末,遂又有此一体。”所以纪事本末体的创立,是袁枢对中国历史编纂学的重大贡献。当然,纪事本末的形式,自古有之,比如我国*早的史籍,就已经有专门记载地理的《禹贡》和专门记载阴阳灾异的《洪范》,它们都是原原本本有头有尾的;但它们仅仅是一部完整的史书中的个别篇章,不足以概全貌,只是编年体的一种补弃形式。纪事本末之成立独立的历史编纂体例,还是从袁枢的《通鉴纪事本末》开始的。
《宋史纪事本末》
本书共109卷,明代陈邦瞻撰,是继袁枢《通鉴纪事本末》问世后的又一部纪事本末体史书,记载了宋代(960—1279年)三百余年的历史。
《宋史纪事本末》一书取材审慎,剪裁得当,用109个标题,以四十余万宇的较小篇幅,将北宋三百余年的史事加以整理和集中,突出大事,比起《宋史》以及《续资治通鉴长编》、《三朝北盟会编》、《建炎以来系年要录》等大部头史书来说,确有简明扼要的长处,体现纪事本末体的“前后始末,一览了然”的特色。宋代三百余年的重大历史事件,可从这部四十余万宇的史书中得到大致的了解。同《通鉴纪事本末》相比,该书除记载重大的政治事件外,对有关礼乐、营田、封祀、灾祥、盐茶专卖、治河、学校科举、官制、道教等都设有专题叙述,对辽和西夏以及金和蒙古早期历史,几次重大的农民起义,都有较为简要的专题记载,表明该书所包括的内容反映了宋代社会历史的诸多方面,是一大进步,体现了陈邦瞻作为一名史家在见识上的高明之处。在《通鉴纪事本末》问世后陆续问世的十来种纪事本末体史书中,陈邦瞻的《宋史纪事本末》、《元史纪事本朱》,被后世公认为是质量较好的两部纪事本末体史书,对于我们今天初学宋史的人来说,仍然具有它的长处和价值。
陈邦瞻所处的是时代,理学在学术思想领域居于统治地位,他不能不受到程失理学的影响,把理学作为评价历史的理论根据。在对待李顺、王小波、方腊、钟相、杨太等农民起义的态度上,陈邦瞻当然是站在封建统治阶级立场上,称义军为盗贼,推崇镇压农民起义的官员。更有甚者,书中还诬蔑杨太与刘豫伪政权相勾结,而连官修的《宋史》也没有说杨太与刘豫联合攻宋的事,以上这些,都是在阅读时需要加以鉴别和批判的。
《宋史纪事本末》问世后,从明末到清末,先后流传的版本大约有十余种。中华书局出版的标点本,以同治十三年(1874年)江西书局刻本为底本,并参照其他版本,改正不少错误,是目前*便于阅读的较好版本。因此,我们的白话《宋史纪事本末》即以中华书局本为底本。
袁枢,字机仲,南宋建州建安(今福建建瓯县)人,生于宋高宗绍兴元年(1131年),卒于宋宁宗开禧元年(1205年),终年75岁。他历任孝宗、光宗、宁宗三朝,孝宗隆兴元年(1163年),考取进士,历任温州叛官、礼部试官、严州教授、太府丞兼国史院编修官、大理寺少卿、工部侍郎兼国子监祭酒、右文殿修撰、知常德府、知江陵府等宫职。他的主要著作《通鉴纪事本末》,就是在孝宗乾道九年(1173年)任严州教授期间完成的。
陈邦瞻,字德远,高安(今江西高安县)人,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进士,曾任南京吏部稽勋司郎中,官至兵部左侍郎,《明史》卷二四二有传。在陈邦瞻之前,山东临朐人冯琦曾起草编写宋代纪事本末体史书;南京侍御史沈越也曾用同样体裁编录宋代史事,并取名《事纪》。冯、沈二入所编录的书,都未能完稿。后来,由冯琦的弟子监察御史刘曰梧、应天府丞徐申创议,请陈邦瞻将冯、沈二书加以增订,合为一编,大约经历一年左右的时间,于万历三十二年完成全书。《四库总目提要》说这部书“大抵本于琦者十之三,出于邦瞻者十之七”(漏略了沈越的《事纪》),可见陈邦瞻为编纂此书付出了大量的精力。
传统典籍中汉文西夏文献研究 本书特色 在西夏学研究中,文献资料是重要基础,汉文西夏文献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但长期以来学术界对汉文西夏文献的研究较为薄弱。这项成果以...
中国文化史(套装全3册) 本书特色 本书可算是中国文化史的开山之作,传授*广,解放前各种中国文化史无不滥觞于此,全书引用资料自六经、诸子、二十五史、历代各家著述...
国家图书馆藏珍贵革命历史文献图录 本书特色 本图录编排按照馆藏文献特点,分为四大类;即图书、期刊、手稿和部分外文真籍,每类里大致以出版年代顺序排列。国家图书馆藏...
MilitaryAdaptationinWaraddressesoneofthemostpersistentproblemsthatmilitaryorgani...
《采购4.0(第2版)》内容简介:这本采购专著是姜宏锋老师多年潜心研究,经过理论—实践—再理论—再实践不断探索得到的精髓,大量
《中文版AutoCAD 2012机械制图培训教程》内容简介:本书以 AutoCAD 2012 为基础,结合机械制图的特点,以机械零配件、机械设备、夹
在外寇入侵,中华民族最危险的时刻,中国人民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幼,以巨大的牺牲捍卫了民族的尊严。《国破山河在》一书以全新
夷夏先后说 本书特色 易华编写的这本《夷夏先后说》以著名历史学家傅斯年《夷夏东西说》论据内容为起点,分别从历史人类学、考古人类学、体质人类学、语言人类学...
《听肌肤的话2:问题肌肤护理全书》内容简介:作者拥有私人非营利性皮肤学实验室,从事皮肤问题研究近十年,日常收集了大量皮肤问题
中华文明读本 本书特色 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刘东教授主编!上至宗法礼乐,下至饮酒品茗,文学艺术,兵法武备,大都市,小器物,近百篇有机相联的文章构成了一部中华文明的...
经济论雅典的收入 本书特色《经济论雅典的收入》是研究奴隶主家庭经济问题的著作。《经济论》是用记录苏格拉底和别人对话的体裁写出的,有人据此把它算作《苏格拉底言行录...
帝国的正午 本书特色 作者以独特的视角观察隋唐五代这一历史上的黄金时代,向读者展示了四百年间中华帝国的无上光荣与血雨腥风,并阐释出历史进程中,“偶然性”和“英雄...
《聪明女人的投资理财课》内容简介:一生能够积累多少财富,不取决于你能够赚多少钱,而取决于你如何理财。想要做一个独立自主的现
博雅史学论丛·中国史系列战国诸侯疆域形势图考绘 本书特色 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疆域犬牙交错,且时有盈缩,历来没有一本较为详细的能够反映战国各诸侯国面貌的考释性地图文...
阳明学刊(第6辑) 本书特色 《阳明学刊(第6辑)》由张新民编著,本辑阳明学研究专栏隆重推出二十篇重要论文,也可看成是学术纪念活动的再继续。全书分为七篇,分别介...
《政治学核心概念》通俗易懂地介绍了政治分析中最主要的近百个概念。每一个概念都得到了清晰且充分的阐述,对于政治争论与实践的
《公文写作高手速成》内容简介:《公文写作高手速成:格式要点+写作技巧+模板案例》通过“案例+技巧”,从两条线帮助读者速成为公
清末新知识界的社团与活动1899―1905是中国世纪之交的过渡时期,社会结构与社会思潮都在急剧变化中。桑兵从新知识界社团活动这一
张氏父子与近代东北铁路建设 内容简介 本书是关于张氏父子与近代东北铁路建设历史研究方面的学术著作。近代东北的铁路建设在中国近代历史上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由于地...
历史不忍细看大全集-超值金版 本书特色 追寻历史真相的工作是坎坷艰难的,在现在这个浮躁的时代里,将历史用理性的眼光层层从废墟中挖掘出来,冲破重重障碍,让后人能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