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分为4章,共20篇电影史论文章。
作者以“细读文本”作为电影学研究的态度和方法,对作品、人物、文献、现象、历史片段、口述历史等做了微观研究。著者为中国电影资料馆资深研究人员,本书资料丰富、角度新颖、见解独到。在研究方法上,跨越了多个学科,且想象力丰富,不拘泥于现成理论。
正如作者序言中所说,批评必然是主观化的,“主观是好东西”,关键是它出自于真实的发现和感悟。本书的多篇文章,不但细读了对象的表面特征,也深入到作品给与解读者的“意味”层面。
电影史学研究也需要想象力,《行走镜中》是为典范。本书是李镇先生多年学术论文遴选而成,其中《<勋业千秋>残本细读》、《<迎春花>:满洲伪国之密语》跨多学科研究,史料丰富、思路开阔,弥补了早期电影史学研究的空白。《丰富的痛感》、《张一白的浪漫美学》、《尹力电影的叙事维度、影音策略及文化立场》、《镜中的行者》等当代电影人物研究条缕分明,见解独到;《当历史被消费》、《1950-1954年<长城画报>办刊策略初探》、《诗尽人间味纸上意无穷》等微观研究亦颇见功力。《灰太狼的秘密:儿童卡通片中的狼以及它所代表的成人世界》、《中国动画60年“观念系统”浅议》在国内的动画电影批评中,在可读性和理论水准上都属上乘佳作。《口述历史本体属性初探》等文字无论在口述历史的理论建设还是实践指导上都具有开拓意义。
《<迎春花>:满洲伪国之密语》节选
《迎春花》拍摄于1942年。这是个特殊的年份,因为就在1941年12月8日,日本偷袭美国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了,日本关东军一手炮制的“满洲国”成为军国主义者缓解国内战时矛盾、满足后方供应的“生命线”。这个阶段,为了加紧备战和对殖民地的控制,“满映”反而加大了投入,正经历着自身发展的黄金时期。“满映”对“日本发动的太平洋战争是配合得很紧的”,启民映画部很快编辑制作了几部时事报道片,“这时已经把注意力转到宣传太平洋战争上。”
在战争初期取得的暂时胜利,使日本国内充满了高涨的情绪,所以1942年“满映”的故事片没有太受影响。比如《迎春花》里就看不到关于战争的任何信息。在制片方的构成上,《迎春花》是“满映”和日本松竹公司的合拍片,影片的技术力量,以及作品中的日本人角色几乎均由“松竹大船”的电影人完成。在战争初期,日本“国策电影”一直受东宝公司的协助,和东宝公司积极投靠军部形成对比,属于思想自由派的松竹公司则显得比较“保守”,一直坚持拍摄自己的艺术片和娱乐片。这种状况在1939年发生了根本的改变,日本第74次帝国议会通过了“电影法”,政府完全控制了国内的电影公司;紧接着,1940年12月,情报局主管电影事务,将“电影界新体制”强加于电影界,加紧了对电影界的彻底统治,对电影实施纳粹式的国家管理,一切电影的私营行为都被视为自由化和个人主义的“犹太人”式的行为,会受到当局的制裁。尤其日本国内在太平洋战争爆发以后,包括一些原来的自由知识分子在内的民众对战争的态度发生了复杂的变化,因为同英美开展,仿佛意味着日本在亚洲的战争是一场“把亚洲民族从百年来一直在白人统治下解放出来的名正言顺的民族战争”,结果“过去对战争采取旁观和不合态度来保持自己良心的人们在内,几乎所有的国民都积极地参加了战争”。“满映”的一部分日本人,也深感电影是“思想的武器,所以,胶片也是要负着与枪弹同样的使命。”可以想见,在这种非常形势下的“合作”,松竹公司很可能身不由己。
松竹公司领导人城户四郎是个自由主义者,虽然谈不上反对军部和官僚,“但总希望自己对战争的帮凶行为止于*小限度,所以即使在战争时期也要尽可能坚持摄制娱乐性影片。”《迎春花》正是这样一类作品,从故事类型看,它很像日本“松竹大船”一直擅长拍摄的浪漫爱情片。
《迎春花》的编剧之一清水宏被称为日本的“导演奇才”,他也是一个自由主义者,在战争期间,因为不想与军方合作,曾一度致力于儿童电影的创作。此外,不得不提的还有影片的监制,他就是日本著名的左派电影评论家、理论家、史学家——岩崎昶,他始终反对日本的侵华战争,并由于自由言论而被日本军国主义分子视为“异己者”,他曾因为“反对日本电影法”和“唯物论研究会”等事件数次被捕入狱,在来到满映之前,他刚刚被监狱释放。
然而,此时“满映”的实权人物甘粕正彦是个臭名昭著的极右分子,他居然可以容忍两个在自己的政治立场上从不曾妥协的文化人士参与《迎春花》的制作。无论从时局需要、还是创作者的构成,《迎春花》都像是一部不该存在的作品。但是从资料看,这部电影不但顺利完成了,还实现了公映。这让人匪夷所思,为了解开谜团,我们不妨先到作品里去找找答案……
李镇,笔名小镇、雷震子。
男,1973年4月出生,上海人。1994年参加工作。2001年考入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电影学专业,师从吴迪(启之),2004年毕业,获文学硕士学位。
曾任《当代电影》杂志社编辑,现供职于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电影研究室,研究方向为中国电影史、现当代电影人物研究;旁涉动画史与理论,并有外国电影理论的译作问世。
曾在多部纪录片中担任撰稿和艺术指导,获得过省级鲁迅文学奖、“五个一”工程奖等。2004年参与策划“时光网”。2007—2011年参与国家项目“中国电影人口述历史”的第一期工程,为主要组织、策划者之一。主编《中国电影人口述历史丛书•学人卷:银海浮槎》(50万字),已由民族出版社2011年出版发行。
《考古学导论》是柴尔德1956年出版的一本小册子,曾由安志敏和安家瑗两位先生翻译成中文在2000年的《考古与文物》上连载。虽然这
《写给大家的世界艺术史》内容简介:本书是一部享誉世界的艺术史权威著作,被西方评论界称为“隽永的史诗”“瑰丽的画卷”。作者集
《周鸿祎自述:我的互联网方法论》内容简介:在很多方面,周鸿祎都是互联网领域的颠覆者。他重新定义了“微创新”,提出从细微之处
中国电影诞生已经整整一百年了,1905年,中国人靠自己的聪明才智拍成了第一部中国电影《定军山》。当我们仔细回首中国电影百年历
京剧卷-京剧花脸唱腔百年品鉴-(上下册) 本书特色 ★ 16开软精装,封面古朴、典雅,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 《中国戏曲艺术大系》被列为国家“十一五”重点图书规划...
发生于20世纪初的现代性萌芽,到20世纪70年代对现代主义的自我吸收调试,直至今日与全球化与多元化的共存,西班牙建筑慢慢找到了
【亚德里安·斯莱沃斯基(Adrian Slywotzky)】,国际管理顾问公司奥纬(Oliver Wyman)的合伙人。获选为伦敦《泰晤士报》五十大商业思想家、...
六吉盦印存 内容简介 印谱的大量刊行,是明、清两代,特别是清代中国艺术繁荣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仅比较常见的各类印谱就达四五百种之多。这些印谱一方面为篆刻爱好者提...
《西洋住居史:石文化和木文化》内容简介:我们在街上步行的时候,经常看到建造中的或出售中的房屋,这些是建筑中的“住宅”,贩卖
高更艺术书简 内容简介 《高更艺术书简》:他叫保罗·高更,这个名字在世界艺术史上,与塞尚、梵·高一样辉煌。他有着双重性格,他是一个野蛮人,也是一个小孩,...
《春秋》三传书法义例研究 本书特色 《<春秋>三传书法义例研究》由人民出版社出版。《春秋》三传书法义例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以《春秋》三传及其注疏为文本研究对象,...
往事总如烟。古人的世界和我们自己的世界完全不同.我们如何不用自己的标准和后见之明来理解他们?人们在结果还不确定时如何看待事物?我们如何复原不确定因素7对具有转折...
《超级实习生》内容简介:毕业才择业?晚了!在大三、大四选好助跑线——实习,才能在毕业之际顺利起跑——入职。本书作者曾任职智
《清新之旅》内容简介:生活处处见美好:在友人相聚的惬意春光里见到花瓣纷飞;在宁静的街道散步偶见探出窗口的盆栽花枝……用最清
《倦倚碧罗裙:明清女性词选》内容简介:明清是女性文学蔚为繁兴的时期,而女性词人的创作在主题内容、艺术风格等方面也取得了不俗
颜真卿祭侄文稿 本书特色 《祭文稿》是颜真卿为追悼在『安史之乱』中因平叛被杀的儿颜季明而写的一篇祭祀手稿。行书麻纸本,纵二十八点二米,横七十五点五米。颜真卿,字...
甲骨文书法 内容简介 中国的书法是文字的书写艺术,要研究书法必先了解文字的起源和构造。甲骨文是我国*早的可识文字,是书写或隽刻在龟甲、兽骨上的卜辞,亦有少许的记...
《早期夏文化与先商文化研究论文集》收录有关早期夏文化与先商文化研究论文40余篇,包括:二里头一期文化是早期夏文化;二里头文
电影审美人类学的理论研究 本书特色在当代文化出现了重大的视觉转向的背景下,唐迎欣主编的《电影审美人类学的理论研究》对电影这一艺术进行了深入的考察和研究,从电影的...
西尔维·吉拉尔-拉戈斯,法国艺术学者,GEO合作作者。出版过若干艺术类和生活类图书,如《拉斐尔:柔美与和谐》《克里姆特:变形的真实》《莫奈:光的印象》等。 译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