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分为4章,共20篇电影史论文章。
作者以“细读文本”作为电影学研究的态度和方法,对作品、人物、文献、现象、历史片段、口述历史等做了微观研究。著者为中国电影资料馆资深研究人员,本书资料丰富、角度新颖、见解独到。在研究方法上,跨越了多个学科,且想象力丰富,不拘泥于现成理论。
正如作者序言中所说,批评必然是主观化的,“主观是好东西”,关键是它出自于真实的发现和感悟。本书的多篇文章,不但细读了对象的表面特征,也深入到作品给与解读者的“意味”层面。
电影史学研究也需要想象力,《行走镜中》是为典范。本书是李镇先生多年学术论文遴选而成,其中《<勋业千秋>残本细读》、《<迎春花>:满洲伪国之密语》跨多学科研究,史料丰富、思路开阔,弥补了早期电影史学研究的空白。《丰富的痛感》、《张一白的浪漫美学》、《尹力电影的叙事维度、影音策略及文化立场》、《镜中的行者》等当代电影人物研究条缕分明,见解独到;《当历史被消费》、《1950-1954年<长城画报>办刊策略初探》、《诗尽人间味纸上意无穷》等微观研究亦颇见功力。《灰太狼的秘密:儿童卡通片中的狼以及它所代表的成人世界》、《中国动画60年“观念系统”浅议》在国内的动画电影批评中,在可读性和理论水准上都属上乘佳作。《口述历史本体属性初探》等文字无论在口述历史的理论建设还是实践指导上都具有开拓意义。
《<迎春花>:满洲伪国之密语》节选
《迎春花》拍摄于1942年。这是个特殊的年份,因为就在1941年12月8日,日本偷袭美国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了,日本关东军一手炮制的“满洲国”成为军国主义者缓解国内战时矛盾、满足后方供应的“生命线”。这个阶段,为了加紧备战和对殖民地的控制,“满映”反而加大了投入,正经历着自身发展的黄金时期。“满映”对“日本发动的太平洋战争是配合得很紧的”,启民映画部很快编辑制作了几部时事报道片,“这时已经把注意力转到宣传太平洋战争上。”
在战争初期取得的暂时胜利,使日本国内充满了高涨的情绪,所以1942年“满映”的故事片没有太受影响。比如《迎春花》里就看不到关于战争的任何信息。在制片方的构成上,《迎春花》是“满映”和日本松竹公司的合拍片,影片的技术力量,以及作品中的日本人角色几乎均由“松竹大船”的电影人完成。在战争初期,日本“国策电影”一直受东宝公司的协助,和东宝公司积极投靠军部形成对比,属于思想自由派的松竹公司则显得比较“保守”,一直坚持拍摄自己的艺术片和娱乐片。这种状况在1939年发生了根本的改变,日本第74次帝国议会通过了“电影法”,政府完全控制了国内的电影公司;紧接着,1940年12月,情报局主管电影事务,将“电影界新体制”强加于电影界,加紧了对电影界的彻底统治,对电影实施纳粹式的国家管理,一切电影的私营行为都被视为自由化和个人主义的“犹太人”式的行为,会受到当局的制裁。尤其日本国内在太平洋战争爆发以后,包括一些原来的自由知识分子在内的民众对战争的态度发生了复杂的变化,因为同英美开展,仿佛意味着日本在亚洲的战争是一场“把亚洲民族从百年来一直在白人统治下解放出来的名正言顺的民族战争”,结果“过去对战争采取旁观和不合态度来保持自己良心的人们在内,几乎所有的国民都积极地参加了战争”。“满映”的一部分日本人,也深感电影是“思想的武器,所以,胶片也是要负着与枪弹同样的使命。”可以想见,在这种非常形势下的“合作”,松竹公司很可能身不由己。
松竹公司领导人城户四郎是个自由主义者,虽然谈不上反对军部和官僚,“但总希望自己对战争的帮凶行为止于*小限度,所以即使在战争时期也要尽可能坚持摄制娱乐性影片。”《迎春花》正是这样一类作品,从故事类型看,它很像日本“松竹大船”一直擅长拍摄的浪漫爱情片。
《迎春花》的编剧之一清水宏被称为日本的“导演奇才”,他也是一个自由主义者,在战争期间,因为不想与军方合作,曾一度致力于儿童电影的创作。此外,不得不提的还有影片的监制,他就是日本著名的左派电影评论家、理论家、史学家——岩崎昶,他始终反对日本的侵华战争,并由于自由言论而被日本军国主义分子视为“异己者”,他曾因为“反对日本电影法”和“唯物论研究会”等事件数次被捕入狱,在来到满映之前,他刚刚被监狱释放。
然而,此时“满映”的实权人物甘粕正彦是个臭名昭著的极右分子,他居然可以容忍两个在自己的政治立场上从不曾妥协的文化人士参与《迎春花》的制作。无论从时局需要、还是创作者的构成,《迎春花》都像是一部不该存在的作品。但是从资料看,这部电影不但顺利完成了,还实现了公映。这让人匪夷所思,为了解开谜团,我们不妨先到作品里去找找答案……
李镇,笔名小镇、雷震子。
男,1973年4月出生,上海人。1994年参加工作。2001年考入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电影学专业,师从吴迪(启之),2004年毕业,获文学硕士学位。
曾任《当代电影》杂志社编辑,现供职于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电影研究室,研究方向为中国电影史、现当代电影人物研究;旁涉动画史与理论,并有外国电影理论的译作问世。
曾在多部纪录片中担任撰稿和艺术指导,获得过省级鲁迅文学奖、“五个一”工程奖等。2004年参与策划“时光网”。2007—2011年参与国家项目“中国电影人口述历史”的第一期工程,为主要组织、策划者之一。主编《中国电影人口述历史丛书•学人卷:银海浮槎》(50万字),已由民族出版社2011年出版发行。
张激 白莲社图-国宝档案 本书特色 姜帅主编的《张激白莲社图》描绘东晋元兴年间,惠远在庐山东林寺同18位贤士建白莲社专修净上法门,并与陆修静、陶渊明、谢灵运相善...
中国京剧昆曲剧目导读-壹 内容简介 《中西名剧导读》共选中西舞台演出剧本80个。其中戏曲剧本60个,中西话剧剧本20个。编选原则以时间为纵线,上承古代,侧重近现...
醉打蒋门神 本书特色 适读人群 :大众罗希贤先生为著名连环画家,至今从艺逾半个世纪,创作作品超过一百六十种。《醉打蒋门神》是罗希贤先生从《水浒传》中选取家喻户晓...
唐.孙过庭书谱-中国书法名碑名帖原色放大本 本书特色 《唐孙过庭书谱》是“中国书法名碑名帖原色放大本”系列之一,精选了唐代著名书法家孙过庭的小草长卷《书谱》,采...
故事策略 电影剧本必备的23个故事段落 本书特色 2012年亚马逊剧本类畅销新书,《故事策略——电影剧本**的23个故事段落》教你如何用故事塑造人物,又通过人物...
毛君炎,字重辉,号文焕,1949年出生于上海,籍贯江苏无锡,自幼爱好美术, 1978年考入北京中央美术学院师资班,随邵大箴教授专修西方美术史专业。1993年移民...
中国艺术史(龙凤的足迹 插图本) 本书特色 《龙凤的足迹——中国艺术史》是一本将系统性、学术性、知识性与欣赏性、可读性、可视性结合起来的通俗读物。该书以中华民族...
文房一品(木盒装) 本书特色 ★ 8开木盒装,410mm*195mm*46mm★ 高档礼盒,优质水写布宣卷轴,自用送礼皆宜★ 颜真卿《多宝塔碑》、欧阳询《九成宫...
波波乌作文新工具王初中生作文一本全畅销升级版 本书特色 本书内容丰富,涵盖了初中生作文所有常见题材。优秀范文紧跟时代脉搏,充满新意;“我是高手”让技法融入学生的...
沟口健二,日本早期著名导演之一。本书介绍了他的艺术生涯,并对其作品进行了研究。作者简介 佐藤忠男,日本电影评论家、电影史
历代碑帖经典 (册页版):唐怀素自叙帖 本书特色 ★8开经折装,安徽美术出版社出版★《自叙帖》是怀素流传下来篇幅长的作品,也是他晚年草书的代表作★书前有书家简述...
南戏论丛 内容简介 本书是戏曲研究家孙崇涛先生的有关南以戏的论文集,共收集论文、书信、书评、剧评共23篇,集中反映了作者数十年来研究南戏的学术成果。南戏论丛 目...
《有花为伴》内容简介:本书提供了庆祝性植物装置艺术和插花的想法和指导,包括美丽的季节性花束、送给朋友的花、餐桌上的插花和头
吴东龙的东京设计生活100+ 本书特色 我们*想知道的东京! 生活×享乐×美感×设计力设计东京观察家*细腻的设计观察!众多名人、万名粉丝团引颈期盼的*新力作!看...
书法漫步 本书特色 一部中国书法史,其实就是一部中国精英人物的心灵史。书法是反映生命的艺术,人的喜怒哀乐这些内心情感也能在中国书法里表现出来,像在诗歌音乐里那样...
周啸天谈艺录 本书特色 周啸天编著的《周啸天谈艺录》是中国一部集传统文学和经典文学之大成的书,也是**部广采西方人文、社科新学来诠评中国古典文学诗艺的书。书中对...
妙严寺记-历代碑帖传世经典-10 本书特色 《妙严寺记》,又称《湖州妙严寺记》,牟巘撰文,赵孟頫书并篆额,未署年月,当在书《胆巴碑》之前,以文敏官阶考之可得。原...
电影审美人类学的理论研究 本书特色在当代文化出现了重大的视觉转向的背景下,唐迎欣主编的《电影审美人类学的理论研究》对电影这一艺术进行了深入的考察和研究,从电影的...
“杉全流”爆笑艺术史绘本第二卷,以“插画+图解+作品原画”详解法国印象派发展进程,以及艺术史上赫赫有名的印象派大师,欢笑中走进印象派的黄金时代,给高冷的艺术加点...
中国历代应用艺术图纲 内容简介 本书内容分建筑、雕刻及工艺美术三编,每编各冠以简略的史实,以说明各代艺术的演进轨迹,由此来理解该时代的发展现象。本书的编纂以图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