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学术文化名著:通俗社会科学二十讲》分二十篇,其中一部分是作者曾在《通俗文化》半月刊发表过的,内容大致可分为社会、家庭、国家、民族四部分。作者试图运用谈话的形式,将此四方面的内容娓娓道来,于行文中好似重复冗赘,却使文章趋于通俗化,作者旨意在通俗化运动上的抛砖引玉。
《民国学术文化名著:通俗社会科学二十讲》分二十篇,其中一部分是作者曾在《通俗文化》半月刊发表过的,内容大致可分为社会、家庭、国家、民族四部分。作者试图运用谈话的形式,将此四方面的内容娓娓道来,于行文中好似重复冗赘,却使文章趋于通俗化,作者旨意在通俗化运动上的抛砖引玉。
鲁滨孙是不是孤独的人?(什么是社会)世上有没有一个孤独的人,完全不和别的人发生关系,他还可以生活下去呢?这样的人我们没见过,不过读小说的时候,好像碰见过这样的人。从前英国有一部有名的小说,叫做《鲁滨孙飘流记》——这部书,中国人老早翻译过来了——那里面的主人公鲁滨孙,是一个航海家,他在海船中遇着大风,飘流到一只孤岛的旁边,船身沉没,同船的都葬到水里去,他独自一个人泅水到了岛上,侥幸保了残生,回头找着破船露出的一部分,拾得一些吃的东西,用的东西,比方猎枪等等,他把这些工具,武器和粮食搬到岸上,独自一个人生活起来。鲁滨孙在那个孤岛上,时而做猎人,时而做木匠,时而做农夫,总而言之,各种样式的劳动,他都去做,因为他自己要靠自己做,才能把穿衣吃饭住房子几个问题解决。但是我们可不可以根据鲁滨孙的故事,就说一个人只要自己高兴尽可以和随便什么人都不发生关系,过他一个人的清静日子呢?这是不可以的。因为从鲁滨孙的故事,我们就不能证明鲁滨孙是一个完全孤独的人。为什么说鲁滨孙不是完全孤独的人呢?因为鲁滨孙在孤岛上所利用的粮食工具等项;都是别人做的——鲁滨孙过去是在海船上做事,当然不会同时去打铁种田的。照这样看起来,就是小说家编造故事,也不能造出一个完全孤独的人来。世界上哪里还有真正孤独的人呢?但是,或者有人要说,我们不妨再造一个新的鲁滨孙,这个鲁滨孙,我们不要他利用现成的粮食,工具和武器,让他去过原始时代的野蛮生活。这样,他准可以完全孤独了。好!这个原始时代的鲁滨孙就算制造出来,但以后的故事就很难写下去。假使有狮子虎豹来了,鲁滨孙还是抵抗呢?还是逃跑呢?要抵抗,就应当有尖锐的牙齿和脚爪,有加几十倍的体力。要逃跑,就应当跑得特别快,应当会下水,或者会上树。而且,鲁滨孙应该是毛深皮厚,才可以抵御风寒暑湿的侵害。甚至于他的肚肠,他的口味,都要和野兽一样会吃生东西。鲁滨孙把所有的时间,所有的精力,都用到找寻食料方面去。仅仅维持得生命,他没有多余的力量去发明工具。这样,鲁滨孙就完全回到了野兽的时代。鲁滨孙一离开了野兽的时代,就不能孤独地生活了。为着抵御猛兽的侵害,为着解决食料的问题,为着性欲的引诱,原始的野蛮人不得不成群结队的过日子。野蛮人的身体虽然具备了和野兽不同的手和脑,但是想要运用手和脑来制造石刀石斧等等的工具,他们不能不联合几十,百把人做一起,共同生活,使得寻找食料以外,还剩出一点力量来。有了工具,又需要大家一同去做事,比方打猎,采集果实等等,男女老少,各人按照各人的能力,担任一部分工作,这样合多数人的力量,才能够扩大食物等项的生产力。现在澳洲美洲等等地方的土人,有些极其野蛮的,他们都是成群结队地生活,从没有孤孤单单地做工作的,就是做过工作之后,他们把大群分散,也是分成许多小队,各自回去,也不是一个人的行动。可见他们野蛮人,比文明人更不能脱离团体生活。实在野蛮人的脑子里面,简直不会产生鲁滨孙的故事,因为他们不能想像,一个人离开团体还可以生活。如果有人遭了团体的驱逐,等于宣布了死刑。鲁滨孙的故事是从文明人的头脑里产生出来的。文明人为什么会想出一个人孤独地生活着的事呢?因为文明时代,人和人的关系,比较野蛮时代复杂得多,不容易看出来。即如刚才说的,飘流海岛上,带着猎枪粮食等项的鲁滨孙,并不是孤独的,这是从他所带的东西看出来的。如果不从物品上面去看人的关系,单单是直接地去考察,我们就决定不能否认鲁滨孙是一个孤独的人。文明时代人和人的关系,大半都是这样间接地发生的。但是,我们只要从穿、吃、用的东西上面去看人的关系,就看得出这种关系,比较野蛮人的范围来得大。我们现在吃的麦子,也许是美国农夫耕种出来的;穿的布匹,也许是英国织工织出来的。我们乡下取的蚕丝,也许要给巴黎的舞女作衣裳;采的茶叶,也许给纽约的商人作饮料。总而言之,人生在世,少不了穿、吃、用。一个人穿的吃的用的,不能都归一个人弄。不管是野蛮人也好,文明人也好,单单一个人总活不来。只有结成一伙,大家去生产穿的吃的用的,大家才得活命。不管是大家一块儿弄,一块儿吃也好,或是各人在各人的地方弄,我替你生产谷子,你替我生产布匹也好,总而言之,各人做的都是公众的一部分工作,换句话说,就是社会的生产。人们参加这种社会的生产,是为着要活命。当生活逼迫着你的时候,你就是不高兴-也不能不做。换句话说,就是人们参加社会的生产,和本人的意志毫无关系。人们既然在社会的生产当中,或者一块儿劳动,或者互相工作,就会直接地间接地发生关系。这种种的关系,都叫做生产关系。加入了这种生产关系的一切个人,构成了一个总体,这就是所谓社会。一般人常说,社会是由个人集合而成的。但是,仅仅有许多个人站在一处,也不能成为社会。这好比八个齿轮,要按照一定的关系组织起来,才成为一架钟。各个人要依照一定的生产关系结合起来,在整个的组织中占得一定的位置,那末,这种个人的集团,才成为社会。人类是社会的动物。随便什么人,从生到死,没有一天可以脱离社会关系。因此,就是到海中孤岛上去做鲁滨孙,也不能成为一个真正孤独的人。……
《无锡时期的钱基博与钱锺书》,以把钱氏父子同列为研究对象而独出一帜。书名“无锡时期”,极显著者的章思与匠心。一方面,国内对钱基博先生的研究似刚起步,还远未深入和...
中国网络通史:首部全面系统展现中国网络生态的恢宏巨著(全6册) 本书特色 中国网络的20年,从商业化的角度看,貌似群雄四起,实则浑水摸鱼;从生活化的角度看,熟人...
财富们怎么想:中国富二代调查报告 本书特色 这真是个拼爹的时代吗?含金钥匙出生到底有错没错他们可能会决定中国未来三十年民间经济走向他们可能是未来福布斯排行榜上的...
《人生是一次未知的旅行》内容简介:“每天读点好英文”系列升级版是专为有提高英文水平需要和兴趣的年轻朋友们量身打造的一套“超
郑大华,男土家族人,湖南永顺人。1990年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毕业,获历史博士学位。长期从事中国近现代思想文化史,尤其是民国思想文化史研究,先后出版《梁漱溟与现代...
作品目录杰克・韦尔奇序前言短平快疏离的词汇管理上司的小贴士第一章 融洽好奇心女士和计算失误大哭一场完全投人缘分小贴士第二
从某种意义上说,所有的人口都是移民。.有人说,历史是胜利者书写的,但我认为,历史首先是由那些并非身在其中的人书写的。.牧羊人说,你也会逃离,但如果我留下呢?如果...
《Python开发技术标准教程》内容简介:本书是面向编程零基础读者的Python入门教程,内容涵盖了Python的基础知识和初步应用。以比较
《曲子的发生学意义》内容简介:本书以曲子的从业群体——乐人作为切入点,这必然涉及一系列与之相关的社会因素,由此,人类学、艺
版面构成 内容简介 本书包括:21世纪的版面艺术、版面构成的原则、版面构成的造型要素、版面构成的形式原理、文字的版面构成、图片的版面构成、图形的版面构成、招贴广...
在当今“全球化”的国际局势中,文化意识和文化战略的地位已越来越突出,而在文化发展、文化建设和文化交流中,宗教研究是其*为重要的领域之一。宗教学与其他学科一样,受...
文史杂谈-周策纵作品集-2 本书特色 本书由“文史宗哲篇”与“五四及近代思潮”两部分组成。“文史宗哲篇”涵盖了周策纵教授探讨古代社会思想、“人与大自然”观念,以...
两性社会学:母系社会与父系社会之比较 内容简介 这本书很简略地尝试着讨论的问题,或者对于近代的中国社会有些兴趣。家,特别是宗教一方面,曾是中国社会与中国文化的强...
吕思勉中国民族史 本书特色 吕思勉与陈垣、陈寅恪、钱穆被人推崇为现代史学四大家、其一生刻苦钻研,勤勉著书,尽瘁于国学,尤殚精于历史研究和教学,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史...
钟泰学术文集-思勉文库 本书特色 这本《钟泰学术文集》由钟泰著,是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主持的《思勉文库》的一个部分,由于条件等限制,这里收入的只是钟泰先生著述的部...
社会学家茶座(总第十七辑)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本以社会学知识分子为读者对象的学术论文著作。本期刊自开办之初,以轻松、休闲、高雅为独特定位,其清闲新的风格,平实的...
人文经典名著导读 内容简介 这本《人文经典名著导读》由刘方建和江佳惠主编。编者们在参考国内外一些著名学者分类选目的基础上编制了这本经典著作导读,并在广泛...
托跋廛丛刻 本书特色 ★ 16开精装,中国书店出版★ 陶湘以精校精刻闻名,是民国以来著名的大刻书家,《托跋廛丛刻》是以其斋号托跋廛命名的丛书★ 其中《髹饰录》乃...
市民社会理论的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包括:建构中国的市民社会、市民社会与国家、台湾民间社会语式的研究、中国发展研究的检视、国家社会等内容。市民社会理论的研究 目录...
《联华影业公司发展背景下的孙瑜早期电影(1930-1937)》内容简介:本书主要以20世纪三十年代上海著名的电影导演孙瑜及其所属的联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