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生命仅此一次》收录的文章有很多都已在月刊《泉畔》发表过了。我要在这里感谢泉畔出版社的李英姬女士,五年前是她*早邀我用母语写作,并且鼓励我盲目地扇动翅膀。另外,我还要向我的学生表达诚挚的谢意,他们是我的文章中仅次于我的主人公,只因为是我这个活动能力和想象力都欠缺的老师的学生,他们很无辜地动不动就得变成我的素材。
教育也就是偷窥学生的灵魂,因此我就是他们的灵魂小偷。我从他们年轻而清澈的灵魂之中寻找给生活以价值、给未来以希望的写作素材。
顺境逆境都是人生,跌到人生谷底又如何?只要不放弃希望,就能活出无限可能的人生:连续28周稳居韩国图书畅销榜,重印64次,200位作家学者“*想送给家人的书”,九年问三战癌症,为6000万普通人带来希望和力量,她的故事比《假如绐我三天光明》更激励人心。
我的希望太大声了吗?
每次接受采访时,无一遗漏都会被问到有一个问题。那就是,我从何处获得了克服小儿麻痹症带来的身体障碍以及三次与癌症作斗争的巨大力量。
这种时候,我便会感到难堪,只能以“本能的力量”敷衍了事。其实,我是多么希望这种力量并非凭借意志与努力获得,而是我内心自然而然产生的力量,以及人世间*美好的祝福所带来的啊。经历过这些事情,我才明白,心中没有希望的人是**愚蠢的。大家一定要发自内心地充满希望。
这里介绍一段小插曲。取两个水缸,分别放入一只小白鼠,将这两个水缸密封起来,保证完全是一个不透光的黑暗环境。之后,在其中一个水缸上钻一个针尖般大小的孔洞。在相同的条件下,生活在完全黑暗环境中的小白鼠在一周后死亡,而能够见到一缕光线的小白鼠则比它多活了两个星期。也许,正是这隐隐的一缕光线带给那只小白鼠以逃出水缸的希望。希望的力量延长了生命的长度。
大学二年级时,我曾读过亨利•詹姆斯的《美国人》一书。该书的前半部分在介绍一位男性人物时这样描述道:“他像是害怕惊动挫折的命运而蹑手蹑脚地前进”。那时,我暗自下定决心。如果因为害怕吵醒挫折的命运而蹑手蹑脚地前进,那么顺利的命运也同样不会被唤醒。我们应当唤醒全部命运,不论它是挫折还是顺利,然后堂堂正正地迈着大步前进。
我的脚步声极大,哪怕十米之外都能听得一清二楚。再加上老旧的拐杖上附有铁质的腿部矫正器,不停地发出锃楞楞、锃楞楞的声响,即便再想不发出声音也是做不到的。回顾往事,我人生中无论是顺利还是挫折的命运可能都是被这喧吵的脚步声惊醒了,混乱地搅在一起。然而,人生就好比塞翁失马。仔细想想,黑白分明的好运与厄运又能有多少呢?好事可能变成坏事,坏事也可能变成好事……在不停交互更替的命运轨迹中,我还是勇敢、毅然地生活了下来。
可以算是真正厄运的恐怕还要数2001年我被查出患有乳腺癌。虽然通过几个阶段的放疗,医生判定我的病情基本痊愈,但在2004年,癌症又转移到了脊柱。
经过两年痛苦的抗癌治疗,病情终于有了好转。于是2006年5月,我凭借日刊专栏“清晨窗边”又回到广大朋友身边。正如我在《活过来的奇迹,活下去的奇迹》一文中所描述的,这种感觉就像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一样,三年后的我又“突然”出现在大家的视线中。
我认为这就是希望的力量。我将自己的病情看做向更优秀的人迈进的“美好”经历。我想学习身患胰腺癌却奇迹般重新站起来的史蒂夫•乔布斯,用对死亡的思考重塑我的生活,继续更有价值的人生。
即便到了现在,我的想法也没有丝毫改变。回顾过去,我总是独享着自己的希望故事。美国人相信,大声说出好的事情能够驱逐空气中漂浮的邪恶灵魂。而我,从不去理睬它是不是邪恶灵魂,只是大声喊出来而已。
然而,诊断结果证明,癌细胞再次从脊柱转移到了肝脏。现在,我不得不重新踏上前往战场的道路,回到医院继续治疗。原本应该小心翼翼看着生活的眼色行事,我却总锃锃嚓嚓地发出吵人的脚步声,这才再次惊醒了坏运气吧。
首次注射强度更高的抗癌剂时,我内心充满了恐惧。比起正式名称“汞溴红”,“红药”这一名称更加广为人知。据说很多患者只要一看到红色便会惧怕不已,因为注射后,眼泪、尿液,甚至连汗水都会变成红色。抗癌剂正是这种毒性极强的药物。我被包裹在刺鼻的化学气味中,红药在身体中蔓延,双眼仿佛遭遇催泪弹一般火辣辣的刺痛。
当天晚上,我从睡梦中惊醒。头脑中突然充满恐惧。两个妹妹躺在旁边狭窄的看护床上睡着了,还不时传来均匀的呼吸声。我就这样静静地躺着,呆呆凝望着天花板。门外透进的稀疏光亮在天花板上留下斑驳的投影,就像雨滴的印记。
但是,这斑点却又深情得疯狂。我竟要这样离开这个连肮脏斑点都如此深情美丽的世界,这个能够听到我所爱的人呼吸声音的世界。那一瞬间,我感到床在摇晃。我惊慌失措地紧紧抓住床栏,仿佛有个人正欲将我带离这个世界。哪里在摇晃,我掉下来了吗?所幸我顽强地坚持了下来。
我过着既不很好也不很差的平庸生活;无论发生什么事情,都应该有着不长也不短的平均寿命。我没能尽到种族繁衍的义务,未留下一个自己的孩子,我应该更加努力,留下一片张英姬的痕迹。“如果以后赚了很多钱,那么……”我总是这样想着。尽管如此,没有一件事做成功的张英姬也应该在人们心目中留下哪怕手指般大小的记忆吧。
曾有一位深陷困境的学生这样问我:“一位双眼失明的少女坐在小岛的山顶。她一刻不停地弹奏着琵琶,等待船舶前来解救。少女弹奏的琵琶曲是美丽而浪漫的希望之歌。哗哗的海水常常上涨,浸没小岛。少女所坐的位置也不时陷入滔滔海水之中。然而,失明少女仿佛并不清楚自己所处的危险命运,依旧继续那美妙的琴声。不久,少女在不知不觉中离开了人世。老师,这种虚幻的希望实在太可悲了,不是吗?”
我这样回道:“不,少女并不悲惨。只有亏本后才能意识到本钱的重要。既然无论是否弹奏乐曲,海水都会逐渐上升,那倒不如一展歌喉。也许水位不知何时会突然下降,再或者头顶经过的直升飞机会发现少女的踪迹救她离开。希望的力量就是这样一种能够延长生命、改变命运的伟大力量。”
这话看起来更像是对我自己的说教。因此,我一如既往地相信这种伟大的力量,大声说出希望,等待生机勃勃的春天。
本书中收录的文字均为连载于月刊《泉畔》中的文章。其中包括我在美国休养一年的经历、与病魔斗争的间隙短暂回归正常生活时刊登的连载,以及当年放弃美国之行决定留在韩国的往事。
再一次开始与病魔展开斗争时,我决定出版本书。我希望与读者朋友一起分享生活中的奇迹。其实,奇迹无处不在。我们的生命本身就是一个*大的奇迹,而我们生活的每一天也都是奇迹不同形式的展现。现在,我的生命和生活正以一种特殊的方式经历、诠释和验证着这种真正的、实实在在的奇迹。因此,我衷心希望这本书能够成为大家创造奇迹、品味奇迹的奇迹之书。
是为序。
现在,我就站在父亲的灵像前。这不是梦,而是现实。我痛哭流涕地对父亲说:“父亲,对不起,真的很对不起。”太不可思议了。
父亲有六个孩子,为什么只有我在梦中预知到了父亲的去世。也许是天主给了我十天的机会让我和父亲亲近,要么就是天主让那个和父亲共同度过时间*多的孩子提前做好告别父亲的准备。
父亲去世之前,我和父亲合译了几本书。但是和翻译相比,给我印象更深刻的却是和父亲一起编写的中学英语教材。翻译的时候是分头翻译,然后交换过来看对方翻译的部分。编写教科书的时候,我们不但要编写和挑选阅读材料,还要编写各种辅助材料,因此几乎每天都要一起工作很长时间。
去世那天,父亲在下海之前从束草打来的电话,如今已经变成了遗言。这句话就是:“明天三点出版社见,一起编写第11课。”
父亲去世后,我度过了噩梦般的一个月。这时,跟我们签约的出版社打来电话催稿。教材编写不同于其他书籍,属于高难度的工作,由教育部严格管理,所以不但必须严格遵守截稿时间,还要通过激烈竞争和严格审查后,才能知道是否合格。
距离交稿日期没有几天了,代表作者却突然离世,出版社也很尴尬,又不忍心催促悲恸不已的我,只好选择等待。等来等去,终于还是等不及,不得已才给我打了电话。
身体的不自由限制不了她坚毅想飞的心灵,这是一本用真实生命写出来的伟大作品。我从这本《我的生命仅此一次》中读到很多力量!
——李欣频(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十四堂人生创意课》作者)
这是一本关于活着的书。它告诉我们,不管生活有多困苦,我们不仅要活下去,还要活得精彩。
——张国立(《时报周刊》社长兼总编辑、作家)
很早以前我只知道张英姬女士是深受学生爱戴的教授、英语翻译家,以及著名的专栏作家。读过她在《泉畔》连载的文章,我又知道她还是非常独特的随笔作家。不仅如此,明快的思考、洞穿虚伪的慧眼和字里行间流露出来的体温无不令人心驰神往,让我也成了忠实的读者。张英姬的文字正直而苍劲,就像寒冬腊月里依然茁壮生长的大麦一样,播种进身无长物却渴望活出尊严的人们的心田,我相信必将给人们带来真正的美丽。
——丁埰璋(韩国著名童话作家)
在这个不特别不奇怪就不会引人注目的世界上,我更信任写作者的端正和善良。她既不试图隐藏困难,也不想过分暴露,这样的成熟之中蕴涵着久远的文学芳香。近看只是破布头,然而随着制作者的诚意和眼光的不同,最后却成了谁也无法模仿的包袱皮……如果坐在温暖的炉火边阅读这样的文字,我的心也会变得无比温暖。
——朴婉绪(韩国著名小说家)
张英姬,韩国西江大学英文系教授、随笔作家和翻译家。1952年出生于首尔,一岁时患小儿麻痹症,凭借对生活的乐观和激情克服逆境,实现了英美文学专家之梦。西江大学英美文学专业毕业之后,留学于美国纽约州立大学,获得英美文学博士学位,又在哥伦比亚大学进行了为期一年的翻译学学习。后以英文系教授、中学英语教材编写者、翻译家的身份进行积极活动。
张英姬还是卓尔不群的随笔作家。凡是阅读过她的文章的读者,无不被她明晰的思考、洞穿虚伪的智慧和渗透在字里行间的人性之美所深深吸引。她的第一部随笔集《我的生命仅此一次》于2000年出版之后,十余年来始终深受读者的喜爱。她为解读英美文学而创作的随笔集《漫步文学之林》《生日》和《祝福》等也纷纷登上畅销书排行榜。她也因此获得了“文学传道士”的美誉。为纪念父亲张旺禄博士,她还特别编著了一本书《爱会留下来》。
即使在与癌症抗争的日子里,她仍然通过文字向人们传递希望和勇气,她不幸于2009年5月9日辞世,享年57岁。张英姬在病床上完成的书稿同样包含着积极的信息:“艰难活过来的今天就是明天活下去的希望。”在她去世之后以“活过来的奇迹,活下去的奇迹”为题出版。
大脑大搜查 本书特色 本书可以帮助读者对人类大脑的运作有更好的了解,也为读者指出了一些实际上为伪知识的普遍认知。书中提到,即使是成人以后,我们也能从根本上改变我...
最有趣的智慧故事全集 内容简介 不知深浅的老鼠 古时候,永州有一个人迷信得厉害,不管做什么事,总要看看吉不吉利。 这个人生在子年,属相是鼠,于是他就把老鼠当成是...
是留在大城市孤身打拼,还是回老家找一份安逸稳定的工作?是继续坚持对感情不将就,还是找个差不多的人结婚过日子?是找到自己感
吃透曾国藩 用活胡雪岩-经典典藏版 本书特色 《吃透曾国藩用活胡雪岩(经典典藏版)》由朱立春编著:吃透曾国藩,人生不平凡;用活胡雪岩,命运能改变!这是一本汇集曾...
108个青年必须通过的能力测试 内容简介 本书为青年朋友概括了来自生活中的八类难题,共分108条道测试。你若能打通这八道难关,相信在生活中就一定是个了不起的成功...
《细节:如何轻松影响他人》内容简介:对纳税通知单上的一句话进行修改,原来可以使政府获得亿万英镑的补缴纳款;超市以0.99元结尾
傅佩荣-自我的觉醒 本书特色 影响全球华人的国学大师、身心灵整合导师,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主讲人,凤凰电视台《国学天空》栏目主讲专家。从《易经》中寻源觅泉,为...
输不起的莎莉-教孩子如何面对输赢 本书特色 ★专业性——美国心理学会资深儿童心理学家撰写,专业插画家绘图,心理学背景和翻译水平兼备的妈妈们担任翻译。书后附有“写...
人间失格(25.00) 本书特色 日本战后文学代表人物,“无赖派”大师太宰治的绝笔之作精选太宰治代表作品权威译本,多部*新译作首次收录我完全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一定...
一个女人说我成长 本书特色 处在这个“多元化角色”时代,女性一方面甩不掉传统的贤妻良母角色,一方面又要奋勇地跻身于发挥自我的新时代女性行列,这不但需要有极好的适...
《Photoshop+CorelDRAW平面设计案例实战从入门到精通(视频自学全彩版)》内容简介:本书以平面设计的典型应用为主线,通过多个精心
《我是即将来到的日子》内容简介:本书辑录了熊培云对生命、爱欲、媒介、美和正义等方面的思考。不曾毫无节制地抒情,也未沉迷于意
弗洛伊德心理学全书 本书特色 弗洛伊德——心理学界响当当而又充满争议的人,他开创的潜意识研究,促进了动力心理学、人格心理学和变态心理学的发展,奠定了现代医学模式...
世界500强高效沟通方法与技巧 本书特色 在节奏快速的当今世界,人人的时间都很宝贵,商务职场更是如此,往往几分钟的时间就可以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何快速简洁地处...
《普通人的成事方法论》内容简介:成功是一个人身世、运气、学识和努力程度等因素综合的结果。谁的成功都不可复制,能够复制的只有
《特别的女生萨哈拉》内容简介:萨哈拉?这不是地名,是人名!这个女孩心中的秘密也有撒哈拉沙漠那么大、那么宽。在老师和同学眼中
《厨房太平记》内容简介:★谷崎润一郎唯一喜剧小说 ★昭和变动期小说家宅邸女佣的日常生活 ★几家欢喜几家忧的“昭和女佣列传”《
浮燥与静心-让你爱不释手的心灵小故事 内容简介 现代社会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竞争的压力也日益剧增。在面对人生中一个又一个的挑战的同时,金钱、权力的...
服务的细节095餐饮创业实战1:来,开家小小餐饮店 本书特色 适读人群 :餐饮店创业者、经营者、从业人员1、《来自日本“一点就通”的餐饮创业实战蓝宝书套装》 日...
《计算机病毒原理与防范(第2版)》内容简介:随着计算机及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伴随而来的计算机病毒的传播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