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在《文化不会老(名家对谈录)》里的各对谈话,除*后一篇陈丹青与小宝的对话作于二○○七年,其余皆成于二○○○至二○○一年两年中,那时我正服务于《艺术世界》杂志,专设“谈话”栏目,邀各路俊才,特别错开他们的专业,让他们为普通读者谈论艺术。
由俞雷庆主编的《文化不会老(名家对谈录)》主要内容包括台北的错,上海能不能少犯一些?、拿起镰刀,看见麦田、从柳树开始、建筑是不适合幽默的、与昆曲结缘、艺术就是错觉与偏见吗?等。
这书中二十一对谈话作于2000至2001年,是为当年《艺术世界》“谈话”栏目的内容。这些谈话者皆是文学、绘画、音乐、戏曲、影视、建筑等各领域有成就的人物,每篇谈话均两个不同领域的人两两相对。阿城、陈丹青、王安忆、白先勇、瞿小松、林怀民等诸多人物,还有三位已去世的大家:王世襄、吴冠中、章培恒,他们的思想敏锐先锋,情感丰富张扬,艺术家不羁的个性特色跃然纸上,两下交锋更具有可看性。他们的言说皆从实践出发,绝不空泛,谈论问题切中时弊,即使在十年后的今天看,仍极具现实意义。这是一本非常有价值的高雅艺术通俗论谈。
俞雷庆,1985年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中文系,同年进上海文艺出版社工作至今。长期从事艺术杂志和艺术图书的编辑策划工作,泊学渐悟。
难忘的书与插图.续篇 本书特色 “果戈理开手做《死魂灵》**部的时候,是1835年的下半年,离现在足有一百年了。幸而,还是不幸呢,其中的许多人物,到现在还很有生...
2003-2012-时代流言大全集-格言-中国好声音-10年全景版 本书特色 1.10年潮语说出范儿 2.爆笑热语说出达人派 3.新新语言演绎时尚style20...
尔雅 本书特色 由郭璞注的《尔雅》是我国*早的一部解释词义的专著,是中国古代*早的词典,也是**部按照词义系统和事物分类来编纂的词典。“尔”是“近”的意思,“雅...
◎聯合推薦:小S、陶晶瑩、貴婦奈奈、凱洛(CAROL)英美總銷量超過1,000,000冊售出20多國版權快給我丟掉那些無聊又沒用的瘦身書,因為,瘦婊子的時代來臨...
桔子樹自稱為新型植物人,低碳環保,活潑嚴肅,和諧有愛。喜愛陽光和水,喜愛溫暖的文字,喜愛廣闊的天地,喜愛分享這一切。堅持寫有愛的故事,偶爾禁忌情色。她擁有著出神...
论天人之际 本书特色 余英时先生是旅居海外的著名华人学者,克鲁格奖和唐奖两大奖项得主。《论天人之际——中国古代思想起源试探》是余先生*新的重要著作。《论天人之际...
对酒当歌-古今酒人酒事酒情 本书特色 斗酒诗百篇,醉卧文中眠,这等放浪残形既是名篇巨作的催化剂,又是思想对自身的逸离,那激情飞扬的诗词,哪一首不是由酒酿成。对酒...
国学概论 本书特色 《国学概论·外一种:国学讲演录》:我在东京曾讲演过一次国学,在北京也讲演过一次,今天是第三次了。国学很不容易讲,有的也实在不能讲,必须自己用...
中外文化交流史(2009/1) 本书特色 《中外文化交流史》注重实录,不尚理论空谈。书中配有百余幅实物图片,增强了历史的真实感。是国内**部贯通古今、全面系统且...
刘仲彬,毕业于高雄医学大学,资深心理师、临床教师、实务督导,“临床心理师的脑中小剧场”粉丝专业主编。于执业第九年惊觉自己有一肚子“非常人”故事,以风趣、幽默的笔...
《调解学教程》内容简介:本书主要围绕如何提升调解员的综合素质,展开全面、系统的研究。调解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独特的理念原则
城市季风-北京和上海的文化精神 本书特色 1994年初版的《城市季风》影响了一代中国人对城市的认知,它突破了“国家”的笼统观念,开启了地域文化和城际文化个性及特...
新书--2020年《咬文嚼字》合订本 本书特色 这是《咬文嚼字》杂志2020年度合订本(平装)。《咬文嚼字》有着广泛的社会影响,其合订本经过长期积淀,具有一定的...
汉语生命范畴初论 内容简介 人们对于有生命的东西的特别直觉开始得非常早。(因为)……有生命的东西都有一个看不见的本质,而这个看不见的本质又受制于一个看不见的过程...
回望古城-第一卷 本书特色 从古都卫士梁思成开始,关于古建筑保存的话题一直存在。古老的北京城城墙、宫殿、寺庙、公园等文明的象征横遭破坏。老北京人曾生活的古都家园...
中国民俗地理 内容简介 本书比较系统地论述了民俗地理学的基本理论,从地理学、历史学的角度阐述了我国居住、饮食、服饰、农业生产、交通、婚姻家庭、社会、丧葬、民间体...
礼俗之道-中国古代的风俗礼仪 内容简介 精神的成长,是灵魂的健全,是人格的生成,是公民意识的培育,是对人的生命的自由实现的自觉意识的形成。既不同于传统的老中国,...
源場,才是我們的來處,也是終將回歸的地方。所有的證據顯示,有一股看不見卻無所不在的力量,正在帶領人類意識的提升,以便與宇宙意識接軌,其實人類早就知曉這個秘密旋轉...
中国民间文化 内容简介 文化不仅是上层的、精英的,也是下层的、民间的。然而,在大学的课程体系中,似乎完全被精英文化所覆盖,几乎没有下层文化的位置。随着非物质文化...
精彩摘录人的一生是万里山河,来往无数客,有人给山河添色,有人使日月无光,有人改他江流,有人塑他梁骨,大限到时,不过是立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