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观念,丧事是凶事,平民百姓颇多犯忌,传统的丧制又多充满着“迷信”色彩,并为“提倡科学者”所唾弃,于是乎中国几乎没有关于丧仪的刊物,普通刊物,也不愿登载关于丧事的研究文章。著名上海史专家薛理勇的这本《丧葬习俗》,却是系统介绍中国丧葬发展史的一部专著,分别为:丧仪与丧事程序;宗法制度与守丧制度;形形色色的祭祀风俗;丧具的源起与发展;近代丧事之嬗变。每个章节内容详尽,引证充分。《丧葬习俗》从丧葬的制度、程序、风俗等等多个角度剖析中国文化史中丧葬习俗的演变进步,是文化史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著名上海史专家薛理勇的这本《丧葬习俗》为系统介绍中国丧葬发展史的一部专著,分别为:丧仪与丧事程序;宗法制度与守丧制度;形形色色的祭祀风俗;丧具的源起与发展;近代丧事之嬗变。每个章节内容详尽,引证充分。从丧葬的制度、程序、风俗等等多个角度剖析中国文化史中丧葬习俗的演变进步,是文化史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说文解字》“殡,死在棺,将迁葬柩。宾遇之。”译成白话——尸体已经放进棺材,在入葬之前,活人们像对待宾客一样送他出行,所以写作——殡。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也有一段表述:按《士丧礼》:“主人奉尸,由阼阶向西阶,敛于棺。”棺先在肆中矣。所谓殡也,在西阶。《檀弓》曰:“殡于客位。”又曰:“同人殡于西阶之上,宾之也。”《释名》亦曰:“于西壁下涂之曰殡,殡,宾也,宾客遇之……”段玉裁引用了长段的古文献,无非就是要说明,“殡”就是从人断气以后,入葬之前一段时间的丧事活动,亲人们像对待宾客的礼遇送别亲人,所以叫作“殡”。当亲人被确定断气后,家人或委托代理操办丧事的“执事”就立即在丧家的厅堂里挂起布帏,设立一个停尸和供人们吊唁的场所,也就是所谓的“灵堂”,千百年来,中国人一直遵守这一种制度。但是,到了近代以后的上海,由于社会结构,房住环境,商业进步等多种因素的制约,传统的“灵堂”不得不发生变化,*终被商业化的“殡仪馆”替代。本书中已多次提到,上海是一个移民城市,尤其是进入近代以后,高度的城市近代化使上海向周边地区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吸引周边地区的人民大量涌入上海,使在较短的时期内城市人口以很快的速度增长。到20世纪初,上海已经成为一个百万人口的大城市,而且移民人数远远多于本地居民。大量的移民首先打破了中国以宗法制为基础,宗族世代集中居住的居住形式,邻里之间已不再是传统居住形式中的亲属、亲戚关系,邻里之间可以以朋友的方式交往,但也可以“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人们已不必如宗法制下的“礼尚往来”;其次,都市化的另一个麻烦就是人口密集,居住条件困难,办丧事要有足够的空间,而上海人*缺少的就是生活和活动空间,人们希望有谁能出租“空间”,以解决生活中必须会遇上的“红白喜事”,*早举办公共性、商业性的殡仪服务是分散在城市中的同乡会馆、公所。一般认为,中国的会馆始于明朝。几千年来,通过科举考试是政府选拔官吏的主要方法和手段,同样也是学子走上仕途的主要途径。古代交通十分落后,进京赶考是十分艰难的,住在偏远地区的人赶考,也许要提前半年从家里出发,而且还不知何时能抵达京城,如提早抵达京城,就须在京城住下来等考试,同时,考试结束到正式公布考试成绩又得需要一段时间,对不少学子来讲可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而参加会试的学子又随时可能从中冒出一位大官,于是,有的省或府城或县城就在京城设立一个“会馆”,它似乎是一个地方政府驻京办事处或招待所,主要接待进京会试的同籍“举人”,“会馆”也因此而得名。明刘侗于、奕正《帝京景物略·稽山会馆唐大士像》:尝考会馆之设于都中,古未有也,始嘉(靖)隆(庆)间……用建会馆,士绅是主。凡出入都门者,藉有稽,游有业,困有归也。地方政府在京城设立会馆的另一作用是,京城是消息*灵通的地方,皇宫中的大小事情都可能被朝廷官吏和为皇宫服务的工作人员传出来,犹如今天北京人喜欢“侃大山”一样,会馆就可以将皇宫中的事抄成“邸报”送到省里,供省政府参考。上海不是京城,只是一个滨海的商业城市,所以,上海会馆的一大作用是“仕宦商贾之在他乡者,易散而难聚,易疏而难亲,于是,立会馆以联络之,所以笃乡谊也”(光绪癸未上海《重修建汀会馆碑》)。中国古代实行土葬,“树高千丈,落叶归根”,即使客死他乡的人,家人也会想方设法把亲人的灵柩运回家乡人葬,而靠个人的力量要将棺木运回家乡又是十分困难的,于是,会馆的另一作用就是代同乡人暂厝、运柩,帮助无力下葬的“困难户”处置殡葬事宜,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上海《四明公所义冢碑》(此“四明”指浙江宁波府,以宁波位于四明山下而得名)中讲: 四明襟山带海,地狭民稠,乡人耕读外,多出而营什一之利。久客他乡,死生莫必,或年(下缺)远,子若孤,莫知其所,良可悼叹。余自昭文移任上海县事,上海为东南一大都会……知有四明公所,为同乡停厝旅梓之区……撰此碑文者自称“加同知衔知上海县事定海蓝蔚雯”。蓝氏祖籍广东大埔,寄籍浙江定海(今舟山)。字子青,号蔗生。初以诸生援例捐知县,任江苏丹徒知县;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调署理上海知县,二十六年九月(1846年10月)离任,次年六月又复任署理上海知县;1853年9月上海爆发小刀会起义,上海城市遭到严重破坏,外交上也出现诸多困难,蓝氏于1854年7月任署理上海道台,一方面与英法等国达成协议,联合镇压小刀会,悬赏追捕义军头目,并宣布江海关恢复征税。1859年奉命赴天津,听候直隶总督差遣,次年在北京逝世。该碑文应该是他1846年即将离任署理上海知县时所撰。文中提到的“旅梓”就是暂厝在四明公所内等候运往宁波的棺柩。……
薛理勇,祖籍福建省福清市。1947年出生于上海。长期任职于上海市历史博物馆,从事上海历史、中华文化史、风俗史研究。主要社会职务有:上海市规划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委员、上海食文化研究会副会长、上海地名学会常务理事、上海道教协会常务理事等,并担任SMG纪实频道嘉宾主持。已出版的著作有:《文以兴游——豫园楹联碑刻赏析》、《上海路名地名拾趣》、《上海滩地名掌故》、《上海沧桑百年》、《上海俗语切口》、《上海妓女史》、《外滩万国建筑博览》、《上海老城厢史话》、《上海老学校》、《上海闲话》、《上海闲话碎语》、《上海租界史话》、《外滩的历史和建筑》、《消逝的上海风景线》、《食俗趣话》等,主编《上海文化源流辞典》、《上海掌故辞典》。
《游戏改变人生》内容简介:玩游戏可以让你多活10年,你相信吗? 如果面对人生每个挑战和玩游戏一样充满激情,该有多好? 《游戏改
读库1002 本书特色 文丛书《读库》吸纳较少被报刊和图书收入,但又深具出版价值和保留价值的中篇读本,内容主要涉及当代文化事件、文化人物和文艺评析,为读者提供珍...
云髻凤钗:中国古代女子发型发饰 内容简介 女子的满头乌发隐含着女性自身的骄傲,它是青春年华的代表,爱情的梦想,牵系着许多文化上的深厚意蕴。东方女性的一头长发,如...
论语智慧解读-(上.中.下三册) 本书特色 《论语》被公认为儒家*具代表性的典籍,是中 华传统文化的智慧结晶和**之作,历来不乏各种解 读,其中涌现了许多大家。...
刺殺大周皇帝一案,元澄被拘押禁見。在墨紫的運籌帷幄下,搶救元澄行動,正式如火如荼的展開!對內,先遣散元府僕從,安排好退路;對外,則讓門下食客聯絡與元成交好的官員...
文化关键词 本书特色世界著名文化人类学家镜味治也力作,日本金泽大学文科类大学生必修课程教科书。文化关键词 内容简介《文化的关键词》是镜味治也教授的一本力作。 镜...
典藏世界(全六卷) 本书特色 ★ 16开精装,吉林出版集团出版★ 全书展现了世界*具代表性的美景奇观、度假天堂、风情小镇、魅力城市、世外桃源以及文明奇迹★ 讲述...
鼓楼文化丛书:第一辑(全4册) 本书特色 《鼓楼文化丛书》以综述的形式全方位地介绍了区境内名胜景点的古今风貌,历代名人在区域内生活、工作发生的趣闻逸事,辖区内的...
非常语文-典藏版 本书特色 这本书,文化程度不高的“引车卖浆者流”可以看,看得懂,一看就喜欢,而饱读诗书的高校文科教师也不妨参阅,想必会觉得新颖有趣。这本书的读...
丘庭傑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哲學博士,現於同系擔任講師。研究興趣包括二十世紀中國文學及文化、跨文化研究、魯迅研究、香港文學等。發表多篇學術論文於《漢學研究...
古文字研究(第六辑) 内容简介 本辑包括《中国古文字研究会第三届年会纪要》、《甲骨刻辞狩猎考》、《试论卜辞中的师和旅》、《商周甲骨和青铜器上的卦爻辨识》、《卜辞...
城市学:香港文化笔记 内容简介 “文化浪荡者”潘国灵近年来踏着细碎的脚步,游走于香港的大路小路,弯路直路,以迷失而又清醒、投入而又疏离的目光看着这座城市,更把晃...
不可不知的民俗全书-升级版 本书特色 中国是一个拥有几千年文明的国家,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在世界文化中宛如一颗明珠,璀璨夺目。而在这绵延几千年的中华文化中,由广大...
颐和园传说 本书特色 崔墨卿和甄玉金编著的《颐和园传说》围绕着颐和园的修建历史、园林建筑、人物风情、趣闻逸事,曾经产生过大量民间传说和故事。民间传说是人类文化的...
古汉语句读 内容简介 汉语知识丛书是商务印书馆推出的雅俗共赏的知识性读物。它由我国著名语言学家撰写,既有一般的汉语知识介绍,又有语言学方面的科研成果;既体现出学...
挚诚情缘-千古遗恨《长生殿》 本书特色 《挚诚情缘(千古遗恨长生殿)/文化中国边缘话题》编著者周锡山。《挚诚情缘(千古遗恨长生殿)/文化中国边缘话题》尤揭示出此...
起名手册 内容简介 姓名决定一个人的运程。我们无权决定自己的命运,不能决定自己的风水之势,唯一可以选择和决定的就是姓名。起个好名字至关重要。那么,如何起名字才是...
人生礼俗 内容简介 几千年悠久的华夏文明,在人们的生活当中产生了众多的风俗习惯:从对刚出生不久的娃娃的剃发挪窝、周岁试儿到结婚时的纳征下聘、请期定日,再到人死之...
阉上坊-口述.文字和图像-[修订版] 本书特色本书以山东安丘一座清代石坊“庵上坊”为考察对象,从追溯它的建造缘由入手,讲解它的建筑式样和...
《城市公共事业企业绩效研究》内容简介:本书科学、全面地评价了我国城市公共事业企业绩效对深化城市公共事业的市场化改革,推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