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抉择时刻》是一部具有开创性的、令人耳目一新的总统回忆录,从没有一本国家领导人的自传写得如此诚恳,它将令支持者动容,令批评者惊诧,它将改变世人对美国历史这不平凡的8年及对乔治·沃克·布什本人的看法。
在这部坦诚率直的自传中,乔治·沃克·布什总统并没有按时间顺序写自己的人生历程,而是别出心裁,挑选了决定其总统生涯和个人生活的14个重大决策,详述了每个重大决策幕后的细节。
从现在开始几十年之后,我希望人们把我看成是这样一位总统:他意识到了我们这个时代所面临的中心挑战;他兑现了让这个国家变得更加安全的承诺;他在追求自己的信仰时没有丝毫的动摇,只是在有必要的时候略有调整;他信任每个人,让他们作出生命中的选择;他也利用美国的影响力在全世界推进自由事业。
——乔治·沃克·布什(本书作者)
抉择即人生
人生就是由一个又一个抉择组成,不同的抉择造就了不同的人生。一个总统的抉择关乎着国家的命运,你我的抉择塑造着自己的人生。站在抉择时刻,你与小布什一样,需要同样的胆识、智慧、气魄!人生因抉择而不同!
一、别样自传
在这本书里,小布什不想按时间顺序平铺直叙自己的一生,而只选择记录他人生中重要的“抉择时刻”。同时,这也是卸任后,小布什选择用回忆录的方式**次公开其白宫生涯。
二、真实披露
小布什重点披露了他在任期间的14个重大决策,如9·11、总统大选、两次战争、金融危机等。同时他也直率地写出了自己身上的缺点、发生过的糗事和犯下的错误。
认错误:承认在伊战中犯错,发动伊战是布什任内一道迈不过的坎。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情报究竟来自何方?在《抉择时刻》中布什详细地阐述了这一点。
爆内幕:揭秘14项重大事件决策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首次公布从未听说的细节:
是他,授权中情局使用水刑虐囚;是他,曾下令击落9·11被劫持的客机;他曾计划换掉美国副总统……
聊糗事:他曾经是个酗酒成性的酒鬼。
三、个性视角:
在回忆录中,小布什轻松描述了中美关系;并对胡锦涛、普京、希拉克、施罗德等各国领袖做出了评价。
轻松描述中美关系
大谈与中国两代领导人的交情,首次公开私下谈话。
中美尚未建交,老布什任美国驻华大使。小布什暑假来北京看望父母。他骑着自行车逛北京,见到“文革”期间,人们都穿着同样的衣服,觉得无法想象。
携全家及老布什一家出席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同时主持美国使馆新址落成仪式,小布什谈到了美国驻华机构从联络处到巨无霸使馆的变化。
评论各国领袖
胡锦涛——处事冷静,是个实干家
普京——骄傲自大,是个冷血动物
希拉克——走到哪里都爱说教
施罗德——他说话不可靠
我写此书有两个目的:小布什自述
我打算参照格兰特回忆录的写作手法,不对我的人生或总统生涯做详尽无遗的记述,而以总统工作中*重要的部分作为切入点,讲述我在白宫的日子。作为一名总统,我*重要的任务就是决策。本书的每一章节都围绕一个重大决定或者一系列相关决定展开阐述,因此本书的行文结构是按主题划分,而非时间顺序。
我写此书的目的有两个。**,我希望绘制一幅历史画卷,展现八年的总统之路。无论是对于我自己,还是对于近几十年来的任何一任总统,给我们的是非功过做出定性结论,我认为都为时尚早。随着时间的流逝,激情将归于平淡,结果将自有分晓,学者们也将进行多重比较。但愿此书能够供研究这段美国历史的人做参考之用。第二,我希望利用此书,读者能够用一个不一样的视角了解在复杂的环境下决策是如何做出的。送到总统办公桌前的许多待定问题都异常棘手,难以取舍。在这本书中,我描述了自己是如何在各种选择之间权衡,遵循了哪些原则。我希望这能帮助读者们更好地了解我为何会在当时的环境下做出那样的决策。或许这也对大家做出自己的人生选择有些许帮助。
《抉择时刻》一书以我自己的回忆为主。在研究人员的帮助下,我把自己的记述与政府文件、同期记录、个人采访、新闻报道以及其他来源的资料进行核对,这些资料中有部分仍属机密信息。鉴于有些事情只能依靠自己的记忆,因此书中若有失实之处,责任在我。
在随后的文章中,我尽我所能描述了我做出的那些正确决定和错误决定,并反思如果再给我一次机会,我将如何重新选择。当然,身为总统,我没有回头路可走。面对复杂的时局,我必须做出自己的抉择,并接受*终的结果。八年来,在白宫的日日夜夜,我都遵循着这项做事原则。担任美国总统是我毕生的荣耀,感谢读者们给予我此次机会,与大家分享我的人生故事。
50岁后的性生活如何?
我喜欢到处与人开玩笑,但是酒精却可以让人把一句戏谑变成侮辱。喝酒时听起来好玩的话酒醒后才发现很傻。有一次在缅因州,当时已是夏夜,我们一行人钓完鱼,打完高尔夫后就聚在一起吃晚饭。我玩得很渴,于是就灌了几瓶波旁和七七解渴。晚餐时,我把头转向父母的一个漂亮朋友,醉醺醺地问了她一个傻问题:“那你告诉我,人到了50岁后,性生活的感觉如何?”
大家都默不做声地看着盘子里的食物——除了我的父母和劳拉,他们怒视着我,惊讶不已。这个可爱的女人紧张得笑了笑,然后就接着谈话。第二天起床后,我得知自己前一天晚上的言论,立刻感到宿醉的懊悔。我给那位女士打了电话,向她道歉,同时,我也开始扪心自问,这是否是我希望的生活方式。
多年之后,当我满了50岁,这位温厚和善的女士寄了一张纸条到得克萨斯州长官邸,纸条上写道:“乔治,那你现在又感觉如何?”
1975年,**次来北京
哈佛商学院的书本学习通过一个意外的实践渠道得到了强化:毕业之后,我踏上中国的土地,看望父母。两个世界的反差巨大。我从资本主义的西点军校来到了社会主义的东方前哨,从一个拥有个人选择自由的合众国来到一个满街人身穿灰色服装的国度。有时,我骑着自行车穿过北京的大街小巷,偶尔会看到一辆带有滤光车窗的黑色轿车驶过,这是政府用车。除此之外,街上很少有汽车通过,那里毫无自由市场的影子。我惊讶地看到这样一个拥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国家居然能够变得如此暗淡无光。
1975年,中国结束了“文化大革命”的十年浩劫,政府决心整顿社会,实现国家复兴。“文革”期间,一系列教条灌输系统出现,通过无处不在的大喇叭进行宣传,试图摧毁所有中国古代历史留下的遗产。年轻人猛烈抨击年长人士,攻击知识分子。整个社会分裂成两个阵营,陷入了无政府状态。
我想起了法国和俄国革命。革命的轨迹一样:人民掌权,承诺实现某些理想。一旦他们巩固了权力,有些人就开始滥用权力,抛弃曾经的信念,摧残同胞。似乎人类患有某种痼疾,这种病不断地使人类遭受痛苦。这种冷静的思考加深了我的信念:经济、政治和宗教的自由是管理社会的唯一公平和有效的方式。
9月11日那一天
9月11日,一位名叫迈克·莫雷尔的聪颖的中情局分析员向我进行了汇报,内容包括俄罗斯、中国以及位于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的巴勒斯坦暴动情况。
听取简报之后,我们动身去访问埃玛·布克小学,以强调教育改革的重要性。
下车后,在我正走向教室的时候,卡尔·罗夫告诉我一架飞机撞上了世贸中心。这听起来很奇怪,我当时以为是一架小型的螺旋桨飞机突然失控而撞上大楼。随后赖斯给我打来电话。赖斯在电话中告诉我,撞上世贸中心大楼的飞机不是一架小型飞机,而是一架商用的喷气式大型飞机。
我当时震惊了,心想那架飞机上的飞行员一定是世界上*糟糕的飞行员。他怎么可能在一个大晴天把飞机撞上一座摩天大楼呢?或许是他突发心脏病吧。我感觉身后站了一个人,安迪·卡德凑近我,悄悄对我说:“又一架飞机撞上了双子塔中的另一座大楼。”他说的每一个字都故意带着他那马萨诸塞州的口音,“美国正遭受袭击”。
我的**反应就是愤怒。竟然有人胆敢袭击美国。他们一定会为此付出代价。之后,我看着面前的孩子们那一张张无辜的面孔,这些无辜的孩子与那些残忍的袭击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即将数百万像这些孩子一样的人们需要依靠我来保护他们。那时,我下定决心决不会让他们失望。
阅读课还在继续,但是我的思绪早已飞离教室。谁会做出这样的行径?造成的损失有多严重?政府需要做些什么呢?
《抉择时刻》写得不错。从头到尾都有趣,我认为所有政治派别的人都应读这本书。
——美国前总统克林顿亲自推荐
小布什回忆录销售火爆 一周卖出77万多册
在《抉择时刻》中,布什讲述了自己任职8年期间一些重要决策的幕后细节,包括应对“911”恐怖袭击、出兵伊拉克和阿富汗等。布什先前多次在电视访谈节目中露面,为回忆录发行造势。他参加过奥普拉温弗里、杰伊莱诺等人主持的脱口秀。
——新华社
读一本回忆录的趣味在于,外在的故事我们都已经从报章和电视上看到,但这些细节,这些“其然”背后的“所以然”,只有亲历者才能告知。这些细节是
“影子写手”写不出来的。这本回忆录,借用疯狂英语李阳先生博客上的说法,是布什先生“亲笔撰写”的,写得挺有趣。
——《经济观察报》
起初,我是抱着对布什总统愤恨的情绪而没买这本书,后来发现能够了解一个需要每天做出常人无法想象的各种决定的人,也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他每天都做什么?为什么他做出那些让我愤怒的选择?为什么媒体不断地痛斥他思虑不周?这些事情我都想知道答案,而且都在这本书里,有非常多我们不曾知晓的事情,现在都变得更清晰。
——读者
如果你是小布什的粉丝,我敢保证你会喜欢这本书;如果你不是他的粉丝,你也能从中找到更多信息痛扁他。
乔治·沃克·布什(美)
生于1946年7月6日美国康涅狄格州的纽海文市
美国第43任总统
任期 :2001年1月20日——2009年1月20日
父亲是美国第41任总统乔治·赫伯特·沃克·布什
无论你爱他还是恨他,你都不可否认乔治·沃克·布什是新世纪以来,当今世界上独领风骚的风云人物之一。作为美利坚合众国历史上第43任总统,小布什的一生可谓跌宕起伏、波澜壮阔。美国人喜欢他,因为他在9·11的风暴中顶住压力,率领美国人民化悲痛为力量为美国拿下了垂涎已久的中东油田,以强硬的鹰派作风让美国世界霸主的作风深入人心。
同时,他在位期间也彻底终结了克林顿创造的经济反弹,甚至将美国乃至全世界拖入了2008金融危机的泥潭;阿富汗和伊拉克两场以恐制恐的战争也让美国人民和中东人民的生活陷入了悲哀。
《犹太妈妈不买玩具》内容简介:没有人生来就是完美的父母。家庭教育这条路,是孩子与父母共同走出的道路,找到最适合的教育方法,
向大师致敬:蒙德里安 本书特色 关于蒙德里安这位抽象艺术的主要人物,我们所知甚少。他离开阴冷潮湿的荷兰,来到艺术之城巴黎。“疯狂年代”,他住在蒙帕纳斯街区 ,每...
卡尔・波普尔是开放社会最重要的斗士。从没有一个用英语写作的哲学家,在他工作的范围和质量方面,能与卡尔・波普尔相比……人类
他们送走一个朝代-晚清五大名人 本书特色晚清是中华民族再次与世界联结的时代,波谲云诡的历史,将一些人物的背影投射在屈辱的家国大幕之上。他们或手握全权、摆弄国祚于...
作者简介帕斯卡尔•皮亚(PascalPia,1903—1979),法国作家、记者、学者,“荒诞玄学社”都督。皮亚年轻时著有诗集《发情的缪斯
贝多芬传存世已无虑几百种之多。流传最广的要数罗曼・罗兰所撰的这薄薄一本,为其别出诸家而自成一书,不溺于繁枝细节而以宏显传
当代著名华文作家王鼎钧先生的“回忆录四部曲”、“人生四书”、“作文四书”等作品在大陆出版以后,引起读者的广泛关注,影响巨
1901-1951-马连良艺事年谱 内容简介 马连良(1901~1966),字温如,回族,北京人,幼年入喜连成科班,先习武生,后改学老生。从上世纪20年代至60...
曹雪芹传 本书特色 曹雪芹是中国长篇名著《红楼梦》的作者。关于曹雪芹的民族,学术界有争议,有人认为他是满族,也有人认为他先世是汉族,后来入了汉军正白旗。他出身于...
吴湖帆年谱 本书特色 ★ 16开精装,东方出版中心出版★ 台湾知名艺术学者傅申题签★ 作者不仅查阅了大量的旧报刊、旧杂志等原始资料,还收集了许多画集、图录、名人...
张之洞的升迁之路 目录 序说:走近张之洞所谓"灵猴转世"十六岁中举,二十七岁才进士及第闲散京曹按试浙江,发现可用之才提学湖北,创办经心书院四川学政,整顿科场积弊...
我在奥林匹克山下的村野生活 本书特色 **、村野、奇情、野趣。现代快节奏的都市生活和日渐恶化的环境,让人们从未如此向往和渴求清新自然单纯的生活。旅行成为时尚,越...
世纪足音:一位近代金融学家的自述 本书特色 此书开头就是对早年求学时代的回忆,个性禀赋,时代际遇,是能从中探究中出他那源自艰难困苦磨炼的朴素理想以及情感基础,感...
跟随邓小平四十年 本书特色 张宝忠同志从上世纪50代初到小平同志身边担任卫士,1961年开始做警卫工作,直至小平同志逝世,整整40年。在这期间,他把小平同志既当...
本书书名来自齐秦的一张专辑的名字。白岩松在书中回顾了自己十年新闻人的痛苦与快乐的岁月。从1989年大学毕业分配至《中国广播报
《马克·吐温自传》内容简介:马克·吐温,世界著名短篇小说大师,美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他经历了美国从“自由”资本主义
从巴黎到里尔,从波尔多到布鲁塞尔,金星舞蹈团的现代舞剧《上海探戈》引起了广泛轰动———表现中国古代妻妾成群生活的《四喜》
牛棚杂忆-图文纪念版 本书特色 ★ 纪念季羡林先生诞辰100周年,由其子季承首次授权出版的图文珍藏版。 ★ 书中包括大量季羡林先生生前各个人生阶段的珍贵照...
《燃烧未尽的晚景》内容简介:曾经的一代代日本女性, 生养过很多孩子,照顾年迈而痴呆的父母,努力战胜贫穷,很快地过完了自己短暂
《二战经典战役系列丛书:闪击波兰(图文版)》内容简介:闪击波兰,是希特勒的“杰作”,也是纳粹德国战车的首秀。德国军队闪电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