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民族有共同的祖先,共同的文字,共同的文化背景,所以,汉民族区域的岁事活动也来源于相同的源头或著录,风俗习惯大同小异,只不过因地理、气候、物产的不同会产生一点点的差异。所以,《逢年过节》在叙述岁事风俗起源与流变时,除了尽可能寻找与江南风俗有关的著作,仍有相当一部分是古籍的常见著作。而到了清代中期以后,上海人写的“竹枝词”中有不少记录了上海地区的风俗,于是,《逢年过节》在叙述中也尽可能多地采用了上海的著录。在以往出版的著作中尚无专门介绍上海岁事风俗的著作,希望这本小书能成为这个领域的开端。本书由著名上海史专家薛理勇著。
《逢年过节》是关于中国传统节日、岁时岁事风俗的专著。从历法引起的节日、过新年、祭祀与节日、术数产生的节日、宗教形成的节日、农事活动产生的节日等方面,对中国汉民族各种传统节日的来历、逢年过节的相关风俗及含义,特别是各种岁事风俗在江南地区的变化和表现等进行了详尽的介绍。本书由著名上海史专家薛理勇著。
上海和江南地区还普遍流行立秋吃西瓜的饮食风俗。江南地区的西瓜上市旺季在小暑与大暑之间,立秋日一般在大暑之后的阳历8月7日前后。此时江南气候已告入秋,西瓜也进人末市。择西瓜落市日期吃西瓜于理不通,那么,上海和江南地区为什么会形成立秋吃西瓜的风俗呢?这还得从西瓜本身讲起。西瓜和西红柿等农作物一样,是从西域引进的品种。据《新五代·四夷附录》记载:“胡峤居契州……东行数十里,遂入平川,多草木,始食西瓜。云契丹破回纥得此种,以牛粪复棚而种,大如中国冬瓜而甘。”这是中原地区人**次在西域吃到西瓜的记载。又据明《戒庵老人漫笔》说:“西瓜可以治暑疾,基效……其种自洪忠宣使金虏移归。”至迟在南宋末年,西瓜已引人中原,因其来自西域而被叫做“西瓜”。西瓜虽从宋代传人中原,但种植并不普遍,所以也没有产生和形成立秋吃西瓜的风俗。然而在西域原西瓜产区,已存在立秋吃西瓜的风俗。西域处中国的北方,纬度较高,约在立秋时节西瓜刚进入采摘期,所以立秋吃西瓜本身就是一种尝鲜。据记载,西域少数民族在立秋西瓜将上市时,妇女们往往结伴夜出到瓜田摘瓜,夜间无法辨别西瓜的成熟程度,人们认为如果那天从田里抱回的西瓜是熟瓜,就像征女孩能找到好丈夫,而妇女能多生贵子。这种风俗称之“摸秋”,摸秋风俗显然和西瓜形象有关。古人常把妇女和瓜作形象比喻,如妇女初次性交称之“破瓜”,子孙众多为“瓜绵”等。因此“摸秋”活动开始只是妇女间一种秘密的占卜活动,但秋夜到田间摸瓜未必能保证摸到熟瓜,能摸到熟瓜者自然喜气洋洋,而一旦摸到生瓜者肯定也会垂头丧气。于是人们往往在白天选好熟瓜放在指定的地方,到入夜后再叫娘儿们去取,“摸秋”也从卜筮而演变为风俗,然而人们希望在立秋日能摘取熟瓜以祈求多子多孙的心情是一样的。髓着西瓜种植区域的扩大,立秋日“摸秋”风俗也逐渐深入人心,以后城市中也把立秋日挑选熟瓜作为喜庆的预兆。但是立秋吃西瓜风俗的含义已从妇女而演变到众生了,从原来的妇女求子而进化为众生的求福了。北方城市中立秋吃西瓜的风俗,在清代中叶流传到江南地区,人们对此风俗,找不出合理的解释,有的人讲立秋日食西瓜可消暑日积结的淤气,有的人又认为为过冬积“阳威”,而实际上是北方“摸秋”风俗的影响或仿效。立秋按历法已进人秋天,气温已开始下降,江南西瓜在立秋前已进入落市阶段,瓜的甜度和质量明显下降,所以,立秋吃西瓜作为传统节候风俗宜随君便。……
薛理勇,祖籍福建省福清市。1947年出生于上海。长期任职于上海市历史博物馆,从事上海历史、中华文化史、风俗史研究。主要社会职务有:上海市规划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委员、上海食文化研究会副会长、上海地名学会常务理事、上海道教协会常务理事等,并担任SMG纪实频道嘉宾主持。已出版的著作有:《文以兴游——豫园楹联碑刻赏析》、《上海路名地名拾趣》、《上海滩地名掌故》、《上海沧桑百年》、《上海俗语切口》、《上海妓女史》、《外滩万国建筑博览》、《上海老城厢史话》、《上海老学校》、《上海闲话》、《上海闲话碎语》、《上海租界史话》、《外滩的历史和建筑》、《消逝的上海风景线》、《食俗趣话》等,主编《上海文化源流辞典》、《上海掌故辞典》。
《《三体》中的物理学》内容简介:这是一本特别的科普书。著名物理学家李淼以刘慈欣的科幻小说《三体》为起点,介绍了令人耳目一新
咬文嚼字全集 本书特色 汉语是世界上语汇*丰富、含义*深刻、文辞*优美、节奏感*强烈的语言之一。我们应该为自己拥有这样的母语自豪。但近年来,国人汉语水平下降的现...
中国传统蒙学全书 内容简介 这套《中国传统蒙学全书》精选了《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增广贤文》、《声律启蒙》、《幼掌琼林》、《龙文鞭影》、《四字鉴略...
梁漱溟全集-第五卷 本书特色 梁漱溟先生是中国现代史上的著名学者、思想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他的学术思想和社会活动在海内外有广泛影响,深为人们所关注。梁先生一...
研究生课程记 本书特色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的一名教授在课前或课后写提要,用于自我总结,也供学生把握梗概。课程包括《文化哲学研究》《历史哲学研究》《专业文献研读》...
盖伊·朱利耶曾任教于英国里兹都会大学,主要研究建筑、景观和设计。现为英国布莱顿大学教授,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现代设计研究项目首席研究员,《视觉文化周刊》、《...
结婚礼仪完全手册 本书特色 完美婚礼**手册,新郎新娘装扮技巧,婚礼仪态的完美体现。如果说恋爱是两个人一起的修行,那么结婚就意味着修成正果。如果说恋爱是一所学校...
跨文化的诠释(经学与神学的相遇) 内容简介 本书以明末清初来华的天主教耶稣会为媒介,研究16世纪以来的中西文化交流。全书围绕天主教和儒学的关系,讨论在当时学者之...
认识东方 内容简介 克洛代尔对东方文化十分向往,,1895年他以外交官的身份来到中国,并在中国度过了他生命中的十五个年头。其间他游历了中国的许多地方,而每个地方...
《宗璞散文》内容简介:《宗璞散文》是“中华散文珍藏版”大型丛书之一,作为哲学家冯友兰的女儿,宗璞除了在小说领域的贡献之外,
《学会舍得,懂得宽心(全集)》内容简介:世俗社会,人事万千,生存、财富、爱情、婚姻、人脉交际、事业成就……这一路上,无不荆
语料库语言学的多因素分析小词置位研究 内容简介 《语料库语言学的多因素分析:小词置位研究》一书从认知——功能和心理语言学角度,运用新分析方法探讨了英语及物动词词...
《AutoCAD 2014 中文版建筑设计教程》内容简介: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普及和发展,CAD技术在建筑设计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AutoCAD
文化产业应用理论 本书特色 向勇、刘静主编的《文化产业应用理论》是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学术研究部2010年的重点项目,既是首次对国内外文化产业应用理论的一次初...
《回回馆杂字》与《回回馆译语》研究(西域历史语言研究丛书) 本书特色 《〈回回馆杂字〉与〈回回馆译语〉研究》全书共分5个部分,主要对回回馆杂字与回回馆译语作了探...
在北大听讲座:第九辑:思想的精髓 本书特色 本书是“在北大听讲座”书系的第九辑,所收文章皆为专家、教授、知名学者、社会名流在北大的精彩演讲。文章深入浅出,简练朴...
语言问题八讲 本书特色 丁力编著的《语言问题八讲》分八讲考察语言所涉及的一些重要理论问题:**讲,探讨外部感知与内部感知、可感物质与不可感物质、显性思维与隐性思...
济公传说 本书特色 世上真的有个济公吗 济公传说从哪里开始 济公传说说的是什么 翻开本书,谜底将在这里揭开!本书为“中国民俗文化丛书”中的一本,讲述民间关于济公...
中华文化与21世纪 内容简介 进入新世纪,全球环境剧烈恶化和各种文明音质冲突及非典疫情等等,给我们心灵留下累累伤痕。21世纪人类向何处去? 中国人所拥有的中华文...
作者简介MANO JAM 負責[JAM JAM]品牌中的手作兒童服和小物。發現手邊[沒有讓小孩子穿的衣服],而有了自己做嬰兒服的念頭,接著學會正統的打版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