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面教员梁漱溟》是《1949年后的梁漱溟》的增订本。
梁漱溟是20世纪中国文化名人之一,新儒家的开创者,也是颇有影响的社会活动家。
1953年9月,梁漱溟在中央政府委员会扩大会议期间,当众与毛泽东就农民问题发生激烈争辩。此后,毛泽东认为他可以继续当全国政协委员,还有充当活教材的作用,梁漱溟“反面教员”的称号不胫而走。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梁漱溟生平所作所为都堪与“反面教员”的声名相称:坚持独特的思想和学识,特立独行,讲真话,表里如一,不随大流。但发生在梁漱溟身上的种种与众不同的经历和遭遇,都有其深刻而复杂的思想和社会背景,不可简单言之。许多问题需要研究,许多认识需要更久远的时间和实践的验证。
《反面教员梁漱溟》作者汪东林曾长期在梁漱溟先生身边工作,他的讲述或许可以为您提供一些了解梁漱溟、了解中国知识分子的历史线索。
梁漱溟是20世纪中国文化思想界的一位名人,他的一生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早年参加过辛亥革命,后来成为新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他在解放前曾把教育救国视为己任,是一位著名的社会活动家,而解放之后,他作为著名的爱国民主人士被毛泽东请到北京,成为了全国政协的一名委员;1953年,在和毛泽东的一场争论之后,梁漱溟成了资产阶级反动思想的代言人,此后的二十几年里,他的头上一直有一顶无形的帽子,叫做“反面教员”。《反面教员梁漱溟》作者汪东林曾长期在梁漱溟先生身边工作,他的讲述或许可以为您提供一些了解梁漱溟、了解中国知识分子的历史线索。
1938年1月,在延安,屋外严寒逼人,屋内温暖如春,毛泽东与梁漱溟作彻夜长谈……
1937年“七七事变”,抗战全面爆发。梁漱溟在山东搞了历时7年的乡村建设工作自然也搞不下去了。抗御外敌,保我中华,同样也是梁漱溟主持的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师生们责无旁贷的任务。不久“八一三”上海抗战爆发,时局更紧张了。其时,梁漱溟在山东济宁接到老朋友张群先生转来的蒋介石邀梁去南京的电报。蒋介石在“西安事变”中答应了张学良、杨虎城和周恩来等人提出的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要求。由于日本人在卢沟桥扩大了战火,蒋介石在庐山发表了抗日宣言,全国老百姓所盼望的国共合作,停止内战,全民抗日,已成为事实。作为实际上执掌大权的国民党政府,十分需要社会各界的支持,于是就邀集了一些社会各界有代表性的人物到南京,在所谓“*高国务会议”之内,成立了一个咨询性质的机构叫“参议会”。其中亦有中共的代表,但大多数成员仍为国民党人。梁漱溟是作为无党无派的社会贤达被邀请去参加“参议会”的。这个“参议会”,就是后来在武汉成立又迁至重庆的“国民参政会”的前身。
梁漱溟立即关闭了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风尘仆仆赶到了南京。自此,他作为“国民参政会”的一员,为抗战出力。但事与愿违。国民党军队 “八一三”失利,日寇长驱直入,上海、南京相继沦陷。国民党政府搬到武汉,梁漱溟作为特邀的“参议员”(后为“参政员”)也随即到了武汉。
沿途所见,一幅流离失所、争相逃难的景象!特别是一些国民党大员,无信心抗日,有的丢弃大片国土,不战而逃;有的只顾自己逃难,甚至有人把资产、妻儿送往国外。梁漱溟对此大失所望,自己对抗战的前途也很是悲观。但得知自日本侵华后,中共提出一系列抗日主张,特别是国共合作,一致抗日,深得人心,而终于变成现实。梁漱溟想,现在国民党方面令人失望了,共产党方面又怎么样呢?再说,关于共产主义学说,梁漱溟早年就读过一些经典著作,诸如李大钊先生等中共的先驱者还是他的好朋友,但他后来根据自己对中国社会、历史的研究,认为阶级和阶级斗争的理论并不能解决中国的问题,因此不信奉共产主义学说。如今中共的领袖如毛泽东、周恩来等又搞了近20年,经过多少次失败,还在坚持奋斗,中心在陕北的延安。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于是梁漱溟产生了去延安会见毛泽东的念头。由于国共两党已经合作,从武汉去延安也较方便。梁漱溟作为国民参政员,首先把自己的这个愿望和想法向蒋介石提出,他同意了。
中共方面也表示欢迎。不几天,梁漱溟便登程北上了。
梁漱溟到达延安,接待他的是中共总书记张闻天。经张的介绍,梁才知道毛泽东是中共革命军事委员会的主席。张对梁来延安表示欢迎,并设宴洗尘。张说,毛的习惯是白天休息,夜间办公,谈话也安排在夜间。
头一天夜间的谈话从下午六时至次日凌晨。时令正是冬天,延安气候严寒。六点钟天已擦黑,屋里掌了灯。谈话的地点不在窑洞,而在延安城内的一间瓦房里,但很暖和。毛泽东告诉梁,在屋外地下烧火,地面和墙都发热。
在毛泽东首先提到1918年在北京杨怀中先生家中已多次见过梁先生之后,谈话转入正题。梁先生开门见山地提出了抗日战争的前途问题。梁说,他对目前的抗战情况甚感失望,战场上中国军队节节败退,国民党方面上上下下缺乏信心,个人心中亦十分悲观。如此下去,中国的前途如何?中华民族会亡吗?梁表示这次来延安,就是向中共领袖讨教来的。毛泽东十分耐心地听完梁漱溟的叙述,才露出笑容,十分果断而有力地回答道: “梁先生,你所听到看到的若干情况,大体都是事实。但我的看法,中国的前途大可不必悲观,应该非常乐观!中华民族是不会亡的,*终中国必胜,日本必败,只能是这个结局,别的可能没有!”毛泽东一开头语气就这样肯定,神态这样坚决,很出乎梁漱溟的意料。接着,毛泽东十分详尽地、有声有色地分析了国内、国外,敌、我、友三方面力量的对比,强弱的转化,战争的性质,人民的力量,战争发展的几个阶段,等等,*后又回到中国必胜,日本必败的光明结局上。毛泽东讲得那样头头是道,人情人理,使梁漱溟打心眼里佩服。毛泽东话音刚落。梁漱溟即说:“毛先生,可以这样说,几年来对于抗战必胜,以至如何抗日,怎么发展,还没有人对我作过这样使我信服的谈话,也没有看到过这样的文章。您今天的谈话使我豁然开朗,精神振奋!”“过奖了,过奖了,梁先生!”毛泽东连声说。梁漱溟心里不由得想起了蒋介石。蒋介石的讲话、文告,梁漱溟听过、看过多次,个别交谈也若干次了,从来没有像这一次毛泽东那样有这么大的吸引力和说服力。梁漱溟怎能想到,毛泽东这天所谈的“中国必胜、日本必败”的观点,即是不久后完稿的《论持久战》一书的主要论点。
……
汪东林,男,汉族,曾用郑直淑、郑言、汪洋波等笔名。中国作协会员,祖籍安徽徽州。1960年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1962年至2004年4月在全国政协机关工作四十余年。历任全国政协机关干事、秘书、副局长、巡视员,并担任《人民政协报》副总编辑和高级读者,现兼任《百年潮》、《群言》杂志编委。是第八届北京市政协委员。主要作品有:《李宗仁归来》(与他人合作)、《宋希濂今昔录》、《梁漱溟问答录》、《名人传记集萃》、《十年风暴中的爱国民主人士》等,约一百余万字。
杜甫传 本书特色 这部传记的目的是要把我们祖国第八世纪一个伟大的诗人介绍给读者,让他和我们接近,让我们认识他在他的时代里是怎样生活、怎样奋斗、怎样发展、怎样创作...
生命的不可思议胡因梦自传 本书特色 她是人到中年的父母辛苦求来的独生女儿,却*终忍受父亲出走,母亲威迫……她是十项全能的卫理女中高材生,却*终从大学退学……她是...
HillaryRodhamClinton’sinsideaccountofthecrises,choices,andchallengesshefacedduri...
小沃森自传 本书特色 本书作者讲述了老沃森和小沃森父子如何改变美国商业活动的面貌,使IBM成为世界上规模*大的计算机公司。作者回顾了自己与父亲一生的倾力合作——...
新凤霞传奇 内容简介 杰出的评剧演员新凤霞是中国戏曲舞台上的一朵奇花,在她不过二十多年的艺术生涯中倾倒了千千万万的热情观众。她六岁登台,十四岁主演,三十九岁被迫...
《凯恩斯传》是《世界名人传记丛书》之一,商务印书馆历来重视传记书的翻译出版工作。80年代以来,此项译事更加有计划地进行,在
陈鲁豫的这部新书记述了她生命历程中有趣的事情。从学生时代凭借骄人的英语能力获得“北京市奥林匹克英语大赛”冠军、主持中央电
在西方哲学发展史上,尼采是最不能忽略的人物,也是最富有争议的人物之一。由于观点和立场不同,人们对他毁誉不一,对他的思想作出
人生的N种活法-《名人传记》珍藏本 本书特色 《人生的n种活法》是*新推出的“《名人传记》珍藏本”丛书中的一本。从创刊已三十年的《名人传记》众多文章中精选出的这...
我的前半生 内容简介 《我的前半生》是一本举世公认的奇书。奇就奇在这本书是由中国历史上的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亲自执笔撰写的奇还奇在这本书是溥仪亲口述说自己如何当...
烽火历程-李时雨回忆录 本书特色 原国务院宗教事务局(现国家宗教事务局)顾问、党组成员兼中国佛学院副院长李时雨同志,是中国共产党一位杰出的地下工作者,在敌营魔窟...
早年毛泽东 内容简介 有人说毛泽东的一生是走出来的。他早年曾有一段不携分文,“行乞”乡间的经历;曾经手握竹伞,一身布衣地考察湖湘大地。而后毛泽东走出了湘江,走出...
苏六朋 本书特色 在中国人物画发展史上,广东画家在主流画坛并无突出地位。但也偶有在画史中可圈可点者。比如苏六朋,他极具特色的风俗、历史类人物画便在画史上占有一席...
契诃夫画传 本书特色 《契诃夫画传》编辑推荐:“一只鸢优美地掠过大地,突然停在空中,仿佛在思考活着的苦恼……”说契诃夫的作品是取之不尽的源泉还不够,那是人生旅途...
章乃器传 本书特色 在20世纪中国的政治舞台上,章乃器先生算得上一个掷地有声的人物。一般人听说他的名字,往往因为他是1936年入狱的“七君子”之一。1957年“...
亨德尔 本书特色 “假如我的音乐只能使人愉快,那我很遗憾,我的目的是使人们高尚起来。”——亨德尔亨德尔 内容简介 在各门艺术中,没有什么比音乐更能直接地打动人的...
《理性的艺术鉴赏》内容简介:灵活运用理性的方法,轻松看懂任何艺术! 日本资深策展人,经过多年策划大型艺展和提供企业咨询的实践
团购:北洋风云人物系列3册 本书特色 ★ 16开平装,北方文艺出版社出版★ 韩仲义力求真实,在创作期间曾多次到相关城市查阅资料,访知人情,以史实为依据描写★ 用...
汉末群狼 本书特色 通俗易懂地描述汉末这段乱世并不是本书的全部,作者用客观得近乎残酷的笔触将乱世军阀身上的狼性打上了现实的烙印,令人深思。汉末群狼 内容简介 本...
黄兴自述-(上.下) 本书特色 《黄兴自述》(上下册):黄兴是实干家,许多重要的革命活动由黄兴所发动并亲自参与。他出生入死多回,*终积劳成疾而中年逝世,是推翻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