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技想要什么》一书中,凯文•凯利向我们介绍了一种全新的科技观。他认为,作为整体,科技不是由线路和金属构成的一团乱麻,而是有生命力的自然形成的系统,它的起源完全可以回溯到生命的初始时期。正如生物进化呈现出无意识的趋势,科技也是如此。通过追踪这些长期趋势,我们可以对“科技想要什么”有所理解。
凯文•凯利预测了未来数十年科技的12种趋势,包括创造大脑这一得寸进尺之举。不过,为了让人类创造的世界实现收益最大化,需要对这种全球体系产生的问题和代价保持敏感。凯利详细讲述了值得我们学习的阿米什“早期使用者”和其他批判科技自我主义倾向的人所具有的智慧。
凯利的新科技理论提供了三种实践经验:通过倾听科技的需求,我们和我们的孩子可以更加出色地做好准备,迎接必将到来的科技;通过采用主动融合原则,我们可以驾驭科技,使之发挥最大作用;通过遵从这种类生命系统的长期原则,我们可以获得它的全部馈赠。
凯利令人吃惊地宣称,现在人类已定义的生命形态仅包括植物、动物、原生生物、真菌、原细菌、真细菌六种,但技术的演化和这六种生命体的演化惊人相似。技术应该是生命的第七种存在方式。技术是生命的延伸,它不是独立于生命之外的东西。
这是一部关于科技的巅峰之作,必定会成为现代思想体系中的一座里程碑。
1952年,凯文•凯利出生于美国东北部宾夕法尼亚州。19岁,他从罗得岛大学退学。接下来,他做了8年左右的独立摄影师,去过亚洲十几个国家。1979年,27岁的时候,凯利去中东的耶路撒冷,在哪里成为基督徒。之后,他骑自行车穿越美国大陆。然后,《连线》开始进入KK生命,并以一种预告未来的方式切入时代脉搏。凯文•凯利参与创建《连线》杂志,在前7年里担任执行主编。他在《纽约时报》、《经济学人》、《科学》、《时代》和《华尔街日报》以及其他许多出版物上发表文章。已出版著作包括畅销书《失控》和《新经济的新规则》。
中国人擅长摸着石头过河,但往往把石头当成了河。摸到信息技术,说这条河是信息化,摸到了生命技术,就说这条河变了。
——引自章节:序言
技术,是人的「第二肌肤」,一直是,将来也是。接下来,大约5万年前,缺的那根弦被安上了。虽然早期非洲人类的躯体没有变化,但是基因和思维发生了巨变。类猿人第一次满脑子主意和创新意识。这些新生的充满活力的现代人,或者说现代智人(我用这个称谓来区分他们和更早的智人),离开祖先在东非的家园,进入新地区。他们在草原上分道扬镳。就在1万年前农耕文明的历史即将拉开帷幕时,他们的人数出现了相对短暂的爆发式增长,从非洲的数万人猛增至全世界的约800万。哲学家丹尼尔·丹尼特(DanielDennett)用简练的语言赞美道:「在思维的进化历程中,语言的发明是所有步骤中最令人振奋、最重要的。当智人从这项发明中受益时,人类进入一个跳跃式发展阶段,将地球上的其他物种远远甩在身后。」语言的创造是人类的第一个拐点,改变了一切。有了语言的生活对那些没有语言的人来说是不可想象的。不过,语言的主要优点不在于交流,而在于自动产生。语言是技巧,让思维能够自我质疑;是魔镜,告诉大脑自己在想什么;是控制杆,将思想转化为工具。语言掌握了自我意识和自我对照的捉摸不定的无目标运动,从而能够驾驭思维,使之成为新思想的源泉。没有语言的理性架构,我们无法获知自己的精神活动,自然就不能思考我们的行为方式。按照生物学家的分类,世界上有六大类生物。前三种是微生物,后三种依次是菌类、植物和动物。「就科技而言,共同改进是最佳的办法,也是常见的,」经济学家布莱恩·阿瑟在《科技的本性》(TheNatureofTechnology)一书中写道,「一项技术的许多组成部分被其他技术共享,因此随着这些成分在主技术『之外』的其他应用上有所改进,大量进步就这样自动产生了。」不过,科技和生命在进化问题上最大的差别──比其他差别大很多──是:与生物物种不同,科技物种几乎从不会灭绝。更多的人类思想等于更多的进步。经济学...
——引自章节:全部
劳动合同纠纷处理规则与法律依据:薪酬、待遇、保障(实例解读版 本书特色 陈枝辉编著的《劳动合同纠纷处理规则与法律依据(薪酬待遇保障实例解读版)》是《劳动争议疑难...
当代废纸制浆技术 内容简介 本书是已出版的《当代废纸处理技术》和《*新废纸处理设备手册》的姊妹篇,也可以说是《当代废纸处理技术》的续集,它汇集了1999年以来有...
朱剑心(1905—1967),名建新,以字行,浙江海宁人。朱氏幼承庭训,博览群书,善诗词书法,精于篆刻金石之学。1925年,毕业于上海国民大学。1926年,奉公...
墨武:新历史小说领军人物。凭三部作品《武林高手在校园》《纨绔才子》《江山美色》(《江山》原名)建立强大墨门。因其超强的情节设计能力、生动的迎风、精美的语言质地和...
作品目录前言悟法传衣第一释功德净土第二定慧一体第三教授坐禅第四传香忏悔第五参请机缘第六南顿北渐第七唐朝征诏第八法门对示第
伊莉莎白·皮萨尼(Elizabeth Pisani),通晓印尼语、法语等多国语言,拥有中国古文、医疗人口学、传染流行病学等学位,1988至1991年间担任路透新...
新编西方法律思想史-(现代.当代部分) 本书特色 高鸿钧、赵晓力主编的《新编西方法律思想史》 是一本富有新意的西方法律思想史教材。作者阵容强 大,均是该领域的专...
临床用方十讲 内容简介 本书研讨了方剂学的历史沿革,揭示了方剂学自身的理论体系,荟萃了今人的研究成就与进展,为方剂学基本理论的整体系统研究、构建,做了开头工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注解与配套(第五版) 本书特色 法律注解+应用问题阐述+关联法规梳理。内容实用,一本书帮您解决实践难题。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
佩蒂·史密斯(Patti Smith),1973年,她在紐約高譚書店開第一個畫展。1975年,她推出首張專輯《Horses》,《滾石雜誌》票選為樂壇史上百大經典...
王洪浩,著名人才战略及猎头专家,科特杰(苛特杰)咨询公司总裁,畅销书《猎头》、《草船借箭》作者。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曾任知名跨国企业高管。学者眼中的商人,商人眼...
约瑟夫·拉达(Josef Lada,1887-1957),享誉世界的插画家、童话作家,捷克国宝级作家,童书插画之父。与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赛弗尔特同为捷克官方最高文...
看穿建筑形式里的诡-比较建筑学的可能性 本书特色 砖材的使用,包含着荷兰建筑从传统到现代的发展中所经历的争辩、质疑与坚守;犹太隔离区与犹太会堂,呈现的是犹太人在...
法边馀墨 本书特色 本书是贺卫方教授关于法治、社会、文化、生活等领域细致而独特的观察,文字优美、有趣味盎然,本书畅销近二十载,已成为学生心中不老的"贺式经典"....
时至今日,影响深远的近代第一次工业革命仍有不少蹊跷之处有待破解,为何这场涵盖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各领域的巨大变革没有发生在欧洲或亚洲的其它地方,偏偏在18世纪的英国...
作品目录第一章 走进孩子的心灵孩子不需要我们“教”孩子画画让我们教吗? / 成人的“教”只会给孩子锁上一个框框。 / 我们不教
中村 肇,日本和果子爱好者、研究者,毕业于大阪艺术大学后进入大阪艺术大学工作。他走遍日本传统老牌和果子店铺,购买、拍摄、品尝、分享那些具有代表性的和果子,只为让...
★★★四种封面应和四季,随机发货一部中国节令文化史,一部绵延千年的中国社会生活图卷……………………◎ 编辑推荐★ 融汇典籍,通俗易懂。爬梳要典、方志、笔记、文集...
干扰素的临床应用 内容简介 本书介绍新的、广谱且高效的抗病毒药物干扰素在临床各科的合理应用,充分地发挥其抗病毒等作用,并减少副作用,降低医药费用。适于医务人员特...
1939年9月1日—1945年9月2日,以德国、意大利、日本法西斯等轴心国( 及保加利亚、匈牙利、罗马尼亚等国)为一方,以反法西斯同盟和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为另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