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孔庆东2011年春夏在北大中文系开设的《中国现代文学史》课程课堂录音为底本,通过与作者的反复沟通,整理成书。整理时秉承实录精神,力求再现原汁原味的现场气氛,保留灵光乍现的思想火花。
本书首次将场场爆满的北大中文系王牌课程向大众敞开,通过生动的讲解揭示深邃独到的思想,与读者共同探讨新文化运动以来的国文、国史和国人。
本书用生动幽默的语言,讲解了从1917年到1949年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历程。穿插讲解其间重大历史文化事件,评点胡适、陈独秀、鲁迅、郭沫若、张爱玲、沈从文等一批文化精英,揭秘1917年以来文学背后的政治斗争,揭示出文学面纱背后冷酷的政治本质,指出中国文学就是中国政治的一面镜子。
**吸引眼球的是孔庆东一针见血的时局点评,看似简单、执拗,口出狂言,但掩不住其文史知识的深厚和充满哲理的独到见解,这样的点评在文中比比皆是,与市面上哗众取宠的历史解读书相比,这本书在生动幽默之外,极大地增加了深度。
本书收藏曾庆龙先生的彩色插图21幅,全部是充满思想力量的图文漫写,特别幽默而智慧。
1、史上*好看,*过瘾的现代文学史。北京大学堂堂爆满的*牛课程,常吸引校外人士打着“飞的”来听课。看看上课场面就知道有多火,同学们已经坐到讲台上去听课。2、北大王牌课程再现。北大“民选”*受欢迎的教师,孔庆东高票当选**名。3、绝非汇编作品,绝非拼凑之作。孔庆东全面系统讲解中国现代文学史,对指导现实生活特别有用,补上人生*重要一课。4、中国的文学史,就是中国的政治史。本书能让人透过中国文学的表面现象看到中国30余年政治发展的本来面目。一个领导干部光有工作热情是不够的,如果不了解国文国史的发展脉络,常常会好心办错事。5、孔庆东这个人从来不肯好好讲文学,他是在讲历史、讲政治,他用犀利的语言和对文学现象的深刻领悟,揭示藏在文学面纱背后的残酷政治本质。
这些年来,孔庆东在北大中文系主讲过现代文学史,他的课一直大受欢迎,来捧场的“旁听族”也很雀跃。据说学生“民选”北大十佳教师,孔庆东高票当选第一名,真羡煞我也。我在北大教了30多年书,也没有这个“福份”。他的课有亲和力,生动有趣,贴近学生,所以得到学生的喝彩。庆东把他讲课的部分录音稿给我发来,我看了,果然如此。如今这些精彩的讲稿出版,使更多的人可以领略孔庆东的一流课程,可以让更多的人受到难得的“再教育”,令我十分欣慰!庆东讲现代文学喜欢“穿越”,讲着讲着就联系到现实生活。他讲“五四”联想到现今对这份遗产的不重视,甚至扭曲、颠覆,太可惜了。讲鲁迅必定论及“国民性批判”至今未过时,而且还很迫切,现实社会许多乱象早在鲁迅笔下就讨伐过了,现在又沉渣泛起。讲左翼文学,他用很多精力阐述左翼精神的当下意义,联想到当今类似“包身工”的残酷现象,让人感到一种很沉重的民本情怀。孔庆东的文学史是鲜活的,思想饱满的,带有现实批判的锐气。相比之下,现今许多碎片化的、琐屑的的研究,那些 “穿靴戴帽”仿汉学的文章,就愈加显得无聊与苍白。我并不认为讲课非得处处联系现实,但作为一门时代感与思想性都很突出的现代文学课程,本来就是很“现实”的,它的生命就在于不断回应或参与社会现实,和现实对话,参与当代价值重建。孔庆东讲课思路非常活跃,他不满足于只讲文学史,同时要讲思想史、文化史、政治史,或者说,他要通过文学来讲“国史”。这个志向大了去了,未必都能实现,却也体现一种文学史观,一种叙史的方式。其实对此我是有过怀疑的。几年前,我曾写过文章表述,思想史不能取代文学史,那是考虑到当今宏大叙事仍然太多,动不动就把文学史作为思想史文化史的填充材料,忽略了文学研究审美的、个性化的探求。这种状况现今仍然很严重。但值得宽慰的是,孔庆东的文学史虽然在几种“史”之间穿梭,但基点始终还是文学,重点还是具体的作家作品分析。他对不同作家和文学史现象的分析,是紧扣着创作来进行的,这种分析并不只是为了以文证史,也为了显现各种不同的审美风致,启发与导引审美的愉悦。更显个性的是孔庆东的那种放达,他把博客文风带进了课堂,打乱了常见的有板有眼的授课系统,弱化了直线性的史的脉络,不时插入轶闻史事,又不断以“问题”冲击思维,使课堂氛围极为活跃。不只是词采的活跃,更有思想的活跃。现在大学老师的心思很多都不在教学,学生上课也往往提不起劲头,庆东能把课讲得有趣,激发学习的兴味,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北京大学 温儒敏真是亮得刺眼。孔庆东的书出的不少,也很好看,但绝少有一本像《国文国史三十年》这样下功夫的,单是里面的插图,就相当出人意料。书一翻开,忍不住先看完的并不是文章,而是里面的整整二十幅漫写。那些漫写真是许久不见的好作品。轻描淡写的幽默,却深刻得力透纸背,放射出难以抵挡的思想光芒,直看得人忍俊不禁,热血沸腾,看完了折回去还要再看,最后竟涌起一种久违的饥饿感,好像还没吃饱,要再吃上几幅才心安似的。这可是我先前绝没有想到的。有这样一幅图,讽刺的是当今的一些“官僚知识分子”既不忧国亦不忧民,每天热衷于自己找乐子的现象。画家解读了孔庆东书中的一句话“中国人多的是享乐精神,少的是侠义精神。玩弄任何东西,那个细微,不得了,鼻烟壶都能分好几百种。”画面中几个中年男人,围着看斗蟋蟀,瞪眼张嘴,得意洋洋地傻乐着。可笑的是,斗蟋蟀的地方并非只是一个小小斗盆,而是立着一只顶天立地的罐子,上面写着“弘毅蟋蟀大斗场”,可见这斗场的看客是越来越多了,斗场的生意竟是越发光大了!尤其这“弘毅”二字用的最妙。《论语?泰伯》中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弘毅,本为抱负远大,意志坚强之意。可怜这里的“弘毅”,被玩物丧志的“官僚知识分子”们忘到了九霄云外,祖国和人民,责任与义务早已在他们的心中没有了位置。如今到政府衙门里走一走,就会知道有些官僚真是“高雅”得不得了,有玩古琴的、玩玉的、玩瓷器的、玩红木的、玩闻香的,这些人,与市井小徒有何区别?他们又何尝不是玩物丧志的一代官僚呢?——媒体人
孔庆东,祖籍山东的哈尔滨人,孔子第七十三代直系传人。不把自己关在象牙塔里的北大教授,主攻现代文学,兼及家事国事天下事。平民立场,学者深度。有《47楼207》、《空山疯语》、《超越雅俗》《正说鲁迅》等著作。
英汉法律用语正误辨析 内容简介 本书从海内外近些年来已经出版、有代表性的七种英汉法律词书中,精选其美中不足或值得商榷的译名共387条(其中英译汉的295条、汉译...
走进亚洲 内容简介 和平、发展、文化交流和社会进步是21世纪的主题,也是《认识世界系列丛书》的编制出发点。仅仅依靠一套丛书就能完全反映多彩多姿的大千世界并不现实...
一千零一夜 内容简介 世界经典*新图文双色版。《一千零一夜》又名《天方夜谭》是一部流传甚广的阿拉伯民间故事。其故事形式多样,有动作的故事、神魔故事、爱情故事、惊...
中医必读百部名著:医经卷 内容简介 中医名著浩如烟海,积淀了数以千年的精华,养育了难以计数的英才,昭示着绚丽无比的辉煌。历史证明,中医的成才之路,非经典名著滋养...
大宋情怀 本书特色 《大宋情怀(宋代词人的另类解读)》以宋朝知名度较高且在个人感情生活上有故事的词人为写作对象,以词表达情感为切入点,展示他们丰富多彩的...
鲁迅诗文鉴赏辞典-袖珍典藏 目录 诗歌联句/2别诸弟庚子二月/3莲蓬人/4庚子送灶即事/5祭书神文/6惜花四律步湘州藏春园主人元韵/8自题小像/11哀范君三章/...
上海文化与上海文学 节选 节异化社会中的都市人物 “城市环境的*终产物,表现为它培养成的各种新型人格。”①由于都市独特的商业背景与...
三国小人物 本书特色 三国演义为大家所熟知,如关羽、诸葛亮等众多人物也是家喻户晓,其中的小人物却默默无闻地给于草草几笔。 小人物,是指书中那些位置低下的小吏或平...
宣传语:Totheworldyoumaybeoneperson,buttoonepersonyoumaybetheworld.刀刀疗愈系限量珍藏绘本以爱的名义致...
营养圣经:最佳营养学实用指南(最新修订版) 内容简介 在人类健康保护的历程中,“*佳营养”概念的提出堪称是一次划时代的革命。它意味着为你提供*佳的营养摄入方案,...
五号屠场 本书特色 所有这些信息之间没有任何特殊关联,但作家小心翼翼地将它们裁剪下来,这样,当你同时看到所有这一切时,它们会产生一种美丽的、出人意料的、深奥的...
甘肃近代社会史 内容简介 该书是本着区域社会研究的展开而撰写的,是社会史研究的子课题。它以微观的视角,去叙述历史,剖析历史,关怀历史,对某一时期的区域社会进行叙...
容恬終於又回到熟悉的西雷,不料卻發現百姓因新王的昏庸而民怨四起、動盪不安,光景遠不如他與鳳鳴離城時。就在他決意儘快推翻容
贞元六书(上.下册) 内容简介 贞元六书者,即“贞元之际所著书”,是新理学、新事论、新世训、新原人、新原道和新知言六种书的合称。贞元之际者,即贞下起元之际,指著...
化古为新:唐宋词对前人诗歌的接受 本书特色 在唐宋词的创作中,存在着一个很普遍的现象,即对前人诗歌的接受。唐宋词人接受前人的诗歌,其数量很多,质量也很高。他们正...
鲁迅与周作人 内容简介 《鲁迅与周作人》出版以后,孙郁沿着研究新文学一文化先驱者的思路,以鲁迅为参照,不断拓展领域,现在鲁迅,周作人,胡适和陈独秀都研究一过;又...
三年前……孤独、寂寞,对音乐的追求与向往,让白天与何岩成为密不可分的朋友。而一段越轨行为,让两人的关系急转直下。他与他背
本书是短篇小说集,主要包括:《我的弟弟康雄》、《乡村的教师》、《那么衰老的眼泪》、《第一件差事》、《夜行货车》等12篇。目
出版社/著者からの内容紹介甲斐谷の上司・藤原は、妙に色気のある男。だが甲斐谷にとってはキザでタラシの嫌なヤツだった。しかし
文学前沿(第8辑) 本书特色 本书《文学前沿》是一本具有思想性、学术性、前沿性的书籍。它主要选取了著名文学研究者对文学艺术的研究与评论及其研究。内容充实详细,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