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初期,中国人日常生活的视觉记录。
本书收录了刘香成自1976年到1983年间驻留北京时拍摄的照片200余帧,是改革开放初期中国人日常生活的视觉记录。彼时的中国,对毛泽东的个人崇拜结束了,意识形态不再铁板一块;工业化、现代化的时代悄然拉开序幕:西方的物质文化进入中国,人们接受着新鲜的生活方式。
刘香成的镜 头抓住了社会变革的初现,许多来自日常生活中幽默与感人的画面体现了时尚与保守、舶来品与原生态并存的情景。政界领导人、知识分子、文艺界的个体影像,普通老百姓的特写,也被一一定格在画面中。这些合在一起,展现了摄影师通过8年的拍摄所显示的中国从“文革”中逐渐复兴的令人震惊的证据。这些照片拍摄的时间距今已将近30年,当时画面中的人们尚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而今改革已不可逆转地将中国推向现代国家,并取得了巨大成就。
本书最早于1983年由英国企鹅出版社出版,1987年由香港Asia2000出版社再版,同年由米兰Jaca Book出版意大利文版,第四版于1997年由M. Photo图片社修订再版。本书是在之前几个外文版本的基础上,增加了相当数量未发表的照片,编辑制作首个中文版——《中国:1976—1983》。因部分读者反映《中国:1976—1983》定价较高,我们又重新制作了小开本的普及版《毛以后的 中国1976-1983》,在前一个版本的基础上,做了一些修订,添加了几幅照片。
“刘香成也拍政治人物,没有颂扬,也没有贬低,没有隔膜,他把人当作是人,认识的准确,会有一种辛辣钻到人心里,但又被幽默和寻常化解了,看他拍开会照片,中国人会有一种菀尔一笑的亲切。”
——柴静
“我多么珍视他对人民和土地的脉脉深情。他的作品朴素得像面包,明澈如水,有益如盐,新鲜如山风,勇敢如鹰,自在如无限远云。”
——黄永玉,画家、作家、诗人
“刘香成的北京之行似乎一举终结了此前西方的中国影像:他追踪这个巨大国家在毛泽东逝世之后的庞然骚动,这骚动,不但大幅度改变了中国,目下正以未知的方式与能量,改变世界。”
——陈丹青,自由艺术家
“对刘来说,中国不只是一个值得发现的真相,更是一种尚待阐明的爱。”
——帝奇亚诺·坦尚尼(Tiziano Terzani),前《明镜》(Der Spiegel)周刊北京分社社长
“刘香成怀着对中国人民的忠诚,给予我们的不是明信片式的中国,而是真正艺术家的敏锐、感人和真实的刻画。”
——包德甫(Fox Butterfield),前《纽约时报》(New York Times)北京分社社长
“刘抓住了多重矛盾的幽默与讽刺,这些矛盾使得中国的现代化有趣而难以捉摸。这个集子使得刘足以与亨利·卡蒂埃-布列松和马克·吕布比肩。”
——夏伟(OrvilleSchell),美国亚洲协会中国部负责人
“刘通过镜头把标准的‘西方的思索’带到了中国,却又不失中国气息,还通过一种特殊的方式关心政治,这样的纪实摄影在当时的中国可谓独一无二。”
——凯伦·史密斯(Karen Smith),当代艺术评论家
“这样一个摄影师,和用他的相机所解读的那个时代,对于中国来说,有多么的稀缺和重要……因为他的普遍性和独特性,我以为,他成为了迄今为止对中国一个时代的最完整、最深刻和最彻底的记录者,以前没有,以后也很难有。”
——连清川,FT中文网
刘香成,1951年生于香港,毕业于纽约市立大学亨特学院。曾作为《时代》周刊和美联社驻外通讯员、摄影记者先后驻留北京、洛杉矶、新德里、汉城和莫斯科。1997—2006年,先后出任时代华纳常驻中国代表及新闻集团中国区副总裁。
1992年,作为驻苏联首席记者,刘香成因对苏联解体的杰出报道,与他的同事一起荣膺普利策“现场新闻摄影奖”。此外,他还曾获得美联社“最佳记者奖”及密苏里大学年度“全美最佳图片奖”(1989年),“美国海外俱乐部柯达奖”(1991年),并于2004年被《巴黎摄影》杂志遴选为当代摄影界最有影响力的99位摄影师之一。
除了本书外,刘香成还于1992年出版了摄影集《苏联的解体》;2008年,由他主编的摄影集《中国,一个国家的肖像》以6种语言全球同步发行,得到世界上150多家主流媒体的高度关注,并被伦敦《星期日泰晤士报》评为2008年度最佳摄影...
(展开全部)
知识分子最怕活在不理智的年代。所谓不理智的年代,就是伽利略低头承认地球不转的年代,也是拉瓦锡上断头台的年代;是茨威格服毒自杀的年代,也是老舍跳进太平湖的年代。——王小波,1993年
——引自第141页
中国人所蕴蓄的怨愤已经够多了,自然是受强者的蹂躏所致的。但他们却不很向强者反抗,而反在弱者身上发泄,兵和匪不相争,无枪的百姓却并受兵匪之苦,就是最近便的证据。——鲁迅,1925年
——引自第194页
司法审查的合法性基础:英国话题 本书特色 本书是作者在英国杜伦大学写的法学硕士学位论文,它试图为解释司法审查的合法性并描述司法审查的边界提供一种新的视角。全书共...
Thisaward-winningexaminationoftheAmericanfilmindustryhasalreadybeenacclaimedas"A...
虞坚尔医话医案选 本书特色 医话,名医学术思想精髓的凝聚,读《虞坚尔医话医案选》医话,仿佛行走在一条探寻医理的征途上,有对中医核心热点“证”的思考和定位的构建,...
大众幻觉如何影响人类文明演变?一本书看懂人类3000年极端信仰与资本泡沫狂热史————————————————————————————————☆内容介绍☆这本书...
This incredible visual record of life and death along the Eastern Front features...
巨型建筑设计之谜 内容简介 对于巨型建筑,我们充满好奇和探索的渴望:它们是如何拔地而起的?遇到地震、台风时会不会倒掉?那么高会不会容易遭受雷击? 从金...
作品目录卷之一 游龙门奉先寺 望岳 登兖州城楼 题张氏隐居二首 刘九法曹郑瑕丘石门宴集 与任城许主簿游南池 对雨书怀走邀许主簿
医学金针 内容简介 《医学金针》为清代中医入门之书,采辑四大经典(《内经》《难经》《伤寒论》《神农本草经》)及《陈修园医书》《医宗金鉴》等书之精华,选其...
作品目录第一卷 论宗教狂热 论智慧及幽默之自由 独白或给一位作家的建议 第二卷 论德行与价值 道德学家 · · · · · ·
王天顺,1942年12月生,陕西省西安市人。早年从事新闻工作,年届不惑始研习中国史学史,宁夏大学教授,创办西夏研究所(今宁夏大学西夏学研究中心前身)。先后与人合...
精彩摘录八十名越国剑士没学到阿青的一招剑法,但他们已亲眼见到了神剑的影子。每个人都知道了,世间确有这样神奇的剑法。八十个
福尔摩斯的侦探生涯很长——这样说也许有点儿夸张。有些老年人跟我说,福尔摩斯探案是他们童年的读物,而他们并没有从我这儿得到预期的回应。一个人怎么能让别人那么不谨慎...
高性能与超高性能混凝土技术 本书特色 混凝土技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而不断更新,不断前进。高性能混凝土与超高性能混凝土从强度与耐久性方面把混凝土技术推向了一个新...
费多·迪夫思吉(Fedor Devsky),1964年生于法国。他在巴黎所学的是旅馆专业。后来作为葡萄酒和烈酒的咨询顾问,誊理着一所调酒师和侍酒师培训学校。他的...
三两三临床应用与研究 内容简介 医者,古称司命,人性命之所系,犹相之于国,故前贤有“不为良相,则为良医”之训。清代温病大师叶天士曾告诫后代子孙,非天资过人且责任...
广场设计 内容简介 广场的概念好像是在某种情况下,在某一段时期诞生的,广场在城市规划的历史进程中,是相对较新的事物。随着时间的推移,广场的特点和意义在不断地发展...
口腔面部解剖学 内容简介 本书是根据教育部关于“十五”期间教材建设的指示精神,为适应21世纪人才培养目标——知识、自学能力以及创新意识的提高而编写的系列教材之一...
“上野女士,您为何可以对男人不感到绝望?”·上野千鹤子×铃木凉美,最知名的女性主义先驱×最叛逆的人气作家历时一年,十二次通信,每次一个主题一场始于矛盾与冲突,通...
走近中医大家路志正 本书特色 人的一生,既要做人,也要做事。路志正先生,字行健。志正,所以厚德载物,行健,因此自强不息。他少年时期就步入医林,建国伊始已经开业十...
安娜特·缇森和德鲁斯·泰勒是一对图书创作夫妻档,他们合作的巴巴爸爸系列图书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使他们成为世界知名图画书创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