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初期,中国人日常生活的视觉记录。
本书收录了刘香成自1976年到1983年间驻留北京时拍摄的照片200余帧,是改革开放初期中国人日常生活的视觉记录。彼时的中国,对毛泽东的个人崇拜结束了,意识形态不再铁板一块;工业化、现代化的时代悄然拉开序幕:西方的物质文化进入中国,人们接受着新鲜的生活方式。
刘香成的镜 头抓住了社会变革的初现,许多来自日常生活中幽默与感人的画面体现了时尚与保守、舶来品与原生态并存的情景。政界领导人、知识分子、文艺界的个体影像,普通老百姓的特写,也被一一定格在画面中。这些合在一起,展现了摄影师通过8年的拍摄所显示的中国从“文革”中逐渐复兴的令人震惊的证据。这些照片拍摄的时间距今已将近30年,当时画面中的人们尚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而今改革已不可逆转地将中国推向现代国家,并取得了巨大成就。
本书最早于1983年由英国企鹅出版社出版,1987年由香港Asia2000出版社再版,同年由米兰Jaca Book出版意大利文版,第四版于1997年由M. Photo图片社修订再版。本书是在之前几个外文版本的基础上,增加了相当数量未发表的照片,编辑制作首个中文版——《中国:1976—1983》。因部分读者反映《中国:1976—1983》定价较高,我们又重新制作了小开本的普及版《毛以后的 中国1976-1983》,在前一个版本的基础上,做了一些修订,添加了几幅照片。
“刘香成也拍政治人物,没有颂扬,也没有贬低,没有隔膜,他把人当作是人,认识的准确,会有一种辛辣钻到人心里,但又被幽默和寻常化解了,看他拍开会照片,中国人会有一种菀尔一笑的亲切。”
——柴静
“我多么珍视他对人民和土地的脉脉深情。他的作品朴素得像面包,明澈如水,有益如盐,新鲜如山风,勇敢如鹰,自在如无限远云。”
——黄永玉,画家、作家、诗人
“刘香成的北京之行似乎一举终结了此前西方的中国影像:他追踪这个巨大国家在毛泽东逝世之后的庞然骚动,这骚动,不但大幅度改变了中国,目下正以未知的方式与能量,改变世界。”
——陈丹青,自由艺术家
“对刘来说,中国不只是一个值得发现的真相,更是一种尚待阐明的爱。”
——帝奇亚诺·坦尚尼(Tiziano Terzani),前《明镜》(Der Spiegel)周刊北京分社社长
“刘香成怀着对中国人民的忠诚,给予我们的不是明信片式的中国,而是真正艺术家的敏锐、感人和真实的刻画。”
——包德甫(Fox Butterfield),前《纽约时报》(New York Times)北京分社社长
“刘抓住了多重矛盾的幽默与讽刺,这些矛盾使得中国的现代化有趣而难以捉摸。这个集子使得刘足以与亨利·卡蒂埃-布列松和马克·吕布比肩。”
——夏伟(OrvilleSchell),美国亚洲协会中国部负责人
“刘通过镜头把标准的‘西方的思索’带到了中国,却又不失中国气息,还通过一种特殊的方式关心政治,这样的纪实摄影在当时的中国可谓独一无二。”
——凯伦·史密斯(Karen Smith),当代艺术评论家
“这样一个摄影师,和用他的相机所解读的那个时代,对于中国来说,有多么的稀缺和重要……因为他的普遍性和独特性,我以为,他成为了迄今为止对中国一个时代的最完整、最深刻和最彻底的记录者,以前没有,以后也很难有。”
——连清川,FT中文网
刘香成,1951年生于香港,毕业于纽约市立大学亨特学院。曾作为《时代》周刊和美联社驻外通讯员、摄影记者先后驻留北京、洛杉矶、新德里、汉城和莫斯科。1997—2006年,先后出任时代华纳常驻中国代表及新闻集团中国区副总裁。
1992年,作为驻苏联首席记者,刘香成因对苏联解体的杰出报道,与他的同事一起荣膺普利策“现场新闻摄影奖”。此外,他还曾获得美联社“最佳记者奖”及密苏里大学年度“全美最佳图片奖”(1989年),“美国海外俱乐部柯达奖”(1991年),并于2004年被《巴黎摄影》杂志遴选为当代摄影界最有影响力的99位摄影师之一。
除了本书外,刘香成还于1992年出版了摄影集《苏联的解体》;2008年,由他主编的摄影集《中国,一个国家的肖像》以6种语言全球同步发行,得到世界上150多家主流媒体的高度关注,并被伦敦《星期日泰晤士报》评为2008年度最佳摄影...
(展开全部)
知识分子最怕活在不理智的年代。所谓不理智的年代,就是伽利略低头承认地球不转的年代,也是拉瓦锡上断头台的年代;是茨威格服毒自杀的年代,也是老舍跳进太平湖的年代。——王小波,1993年
——引自第141页
中国人所蕴蓄的怨愤已经够多了,自然是受强者的蹂躏所致的。但他们却不很向强者反抗,而反在弱者身上发泄,兵和匪不相争,无枪的百姓却并受兵匪之苦,就是最近便的证据。——鲁迅,1925年
——引自第194页
圣严法师,1930年出生于江苏省南通市,1943年出家修行,2009年2月3日圆寂著名佛教道场法鼓山的创办人,分支道场遍及欧、亚、美、澳各洲,门人弟子遍天下佛教...
比尔·奎恩博士国际顶尖级营销大师、演说家和全球知名生意建造者导师,美国佛罗里达大学教授,其名著《建立你的时间资产》、《生产消费者力量》、《基本点》影响了全球成千...
混凝土高效减水剂 内容简介 本书对混凝土外加剂中应用*为广泛的产品——混凝土高效减水剂进行了比较系统和全面的介绍,具体包括:萘系高效减水剂、三聚氰胺系高效减水剂...
Java专家撰写,力求透彻讲解每个知识点,逐步建立编程知识图谱。本书以Java语言为例,由基础概念入手,到背后实现原理与逻辑,再到应用实践,融会贯通。全书共六大...
卡勒·卡尔,美国著名小说家、军旅作家。长期活跃在电影、电视和戏剧领域。多篇著作刊登在《华盛顿邮报》《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等著名报刊上。代表作有《异教徒》《暗...
Peopleusuallythinkofbooksintermsoftheircontents,theirtexts,withlessthoughtforboo...
产科病效方443首 内容简介 本书提供了治疗产科常见病、多发病的临床效方443首。书中对异常妊娠、妊娠合并症、异常分娩、异常产褥以及其他产科疾病的治疗方(法)作...
药非药 非常药-中华药膳古方精要 本书特色 《养生大智慧·药非药 非常药:中华药膳古方精要》内容简介: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中指出:“夫为医者,当须先洞晓疾源...
作品目录前言:看得见的手现代工商企业的定义几个一般论点第一部分 传统的生产和分配过程第一章 传统的商业企业机构上的专业化和
这本书,它的副标题是“历史哲学的神学前提”,这决定了本书论述的范围。“历史哲学”这一用法,一般认为开始于伏尔泰和启蒙运动,伴随而起的,是近代的理性史学,它充满了...
Themostpopularmysterywriterofalltimeconcoctedarichrecipeofintrigue,character,and...
中华医学望诊大全 本书特色 《中华医学望诊大全》博采古今望诊之精华,探讨诸家望诊之经验,从理论基础到临床各科实践,从整体到分部,以中医望诊进行了别开生面的总结、...
张小娴:香港女作家。1995年推出第一部长篇小说《面包树上的女人》而走红文坛,继亦舒之后,成为香港最受欢迎的言情小说家。她的作品善于描写都市的男欢女爱,深受年轻...
查尔斯·罗森(Charles Rosen,1927—2012):美国钢琴家、音乐著述家和批评家。罗森出生于纽约的一个建筑师之家,自幼习琴,少年时拜著名钢琴家、李...
编卞毓方著名作家,《人民日报》高级记者,北京大学客座教授。著有《长歌当啸》《寻找大师》等,文章多次选入中学语文教材和全国高考试卷。作者毕淑敏著名作家,北京作家协...
宽带移动互联网 内容简介 基于IP的无线移动宽带多媒体业务提供统一的技术平台。本书详细描述了移动通信网的技术演进、移动互联网的架构、移动互联网中的移动性管理、无...
植物类-辽宁中药志 本书特色 ★ 16开精装,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 全书总计200万字,收载了辽宁地区药用植物180余科1380余种,包含中药材1660余种...
医学博士,毕业于北京协和医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临床医学八年制北京协和医院整形美容外科主治医师中华医学会整形外科分会脂肪学组、肿瘤学组委员Bilibili科普区...
哈佛商学院只做不说的人脉搭建法!在美国有个广为流传的观念:你认识谁比你知道什么更重要!即使在哈佛商学院这样的顶尖学府,“人脉”也是政商精英们心照不宣的研习课题。...
一九七三年生,職業為腳本家與小說家。中學受到著名小說家菊地秀行的傳奇小說影響,進而開始走上寫作之路,之後並與中學友人武內崇共組成同人團體「竹箒」,於一九九九年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