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提出了“网众传播”的概念,以弥补“网络传播”、“大众传播”等概念在分析数字媒体环境中种种新兴传播现象时的不足。
“网众传播”指的是由“网众”发起和参与,由“社会性媒体”中介的传播模式、现象与行为。
网众传播是一种现实层面的新范式,体现在信息流动、人际关系形成发展、社会网络化和权力互动模式等各方面的变化。本书通过近年来一系列典型网众传播案例的分析,力图展现信息传播新范式的冰山一角。
同时,网众传播也是一种理论层面的新范式。本书围绕网众传播展开了广泛探讨,包括网众传播的语境、行为主体、媒介,以及发生在其中的信息流动、群体行为和权力博弈。由此考察媒介(数字媒体)、人(网络化用户)与社会(中国社会)三者间充满张力的互动关系,更好地理解我们身处的这个冲突与机 遇并存的世界。
------------------------
封底推荐语:
本书是近年在信息传播技术与社会这一热门研究领域中出现的一部具有开拓意义的新锐力作。在“网络社会”这一基本理论框架下,何威博士高屋建瓴,富于创建地阐明了“网众传播”这一重要概念,并从多方面和多层次系统地分析了由“大众传播”和“网众传播”共同构成的我们这个时代的传播系统与传播格局,从而为当下传播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视野。本书不但立意高远、思路清晰、论述严谨、资料丰富、行文流畅,并且在主体与结构、技术与社会的关系等问题的把握上游刃有余,体现了难得的辩证取向。本书在传播研究概念化和理论创新方面的贡献非同一般。
——赵月枝(加拿大西门菲莎大学教授,全球传播政治经济学加拿大国家特聘教授)
本书是一部有创见、高水平的新媒体著作,有关分析与论述不仅为国内学界提供了富有启发的思想,而且站在国际学术前沿贡献了中国学者的聪明才智。作者在清华新闻与传播学院攻读硕士和博士期间,我有幸见证其成长历程,又在第一时间读到这部心血之作,不禁为之感到快慰而欣然!
——李彬(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
“网众”是何威提出的一个新的集群概念。“网众”概念得自传播学研究,是从被动的“受众”,到主动的媒介“使用者”,再到积极的“网络化用户”,经逐步修正而得出的。“网众”是社会性媒体的使用者,身兼网络信息接受者与网络内容生产者等多重身份,是创造网络新世界的积极群体。“网众传播”研究是对网络社会新的传播群体和传播方式的概括和提炼。《网众传播》一书立意深远,视野宏阔,对网众群体及其传播活动的历史背景、社会条件、传播生态和结构化特征做了全面的扫描与深入的分析,案例丰富,提供了许多发人深省的见解。
——郭镇之(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
本书基于对互联网信息传播趋势的深刻了解,对这一趋势下催生的网众群体的形成原因、结构特征、演进形态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观察与分析,在此基础上,对网众为主体的网络社会与现实社会之间的相互关联与影响进行了多角度、多层面的解析。这是一项跨学科的研究, 其意义不仅在于提供了认识网络信息传播特点及规律的新视角,而且为探索人类数字文明形态与现实文明形态之间的能量交换的特点及规律提供了新思考。
——高钢(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
新旧媒体的融合影响着权力和信息如何跨越社会、地理与技术而分发。何威提出“网众”概念,强调人与人的联结,为观察数字化网络时代公共文化如何变化展现了 一个有趣的视角。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有关Web 2.0与社会性媒体的传播内涵的探讨,重新激发了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的有关网络的民主化内核的讨论。何威有关网众博弈多元模式的分析,给这一讨论提供了一种更加丰富和更加精妙的叙述。
——胡泳(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数字媒体系教师,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读博期间由国家公派赴英国威斯敏斯特大学传媒研究所访学16个月。
一个活跃的网络化用户。也是媒介与传播研究者、观察者和实践者,近期研究兴趣包括数字媒体、互联网、文化创意产业等领域。
《遗失在西方的中国史:《伦敦新闻画报》记录的晚清1842—1873》内容简介:创始于1842年的英国《伦敦新闻画报》是世界上第一份以图
作者:帕武(Pawo Choying Dorji),不丹摄影师。毕业于美国威斯康星州罗伦斯大学。目前游走于不丹和印度之间。大多数的时间与太太赖梵耘和两位孩子居住...
《对联书法创作》内容简介:对联书法历史悠久,内涵丰富。到了今天,展示空间和展示方式的变化,给创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在继承
克里斯托夫·尼曼(Christoph Niemann)1970年出生于德国,抽象艺术家、著名设计师、作家。毕业于国立斯图加特艺术学院,师从德国创意大师海因茨·艾...
何苦,重庆奉节人,正团级转业军官。1975年12月出生,1993年12月伍,先当侦察兵,再当报道员,1997年由士兵直提干。在基层连队排长和团机关宣传干事岗位上...
西西,原名张彦,广东中山人。1938年生于上海,1950年定居香港,毕业于葛量洪教育学院,曾任教职,又专事文学创作与研究,为香港《素叶文学》同人。著作极丰,出版...
InhisPrefacetoT"heLivingDead:AStudyoftheVampireinRomanticLiterature,"JamesTwitch...
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习题集.配电部分 本书特色 《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以下简称《安规》)已成为电力生产现场安全管理的*重要规程,它是保证人身...
留传世间的《向日葵》和《星夜》是怎么诞生的?真的是他亲手结束了热烈的一生吗?依托梵高博物馆档案和学术研究,取材自数千封书信和海量文献,《梵高传》收录了近200幅...
【内容简介】阿伦特是重要的哲学思想“平庸之恶”的提出者,她与西蒙娜·波伏瓦、苏珊·桑塔格一起被视为20世纪三大女性思想家。奥古斯丁说:“我爱你——我愿你是你所是...
莫菲勒,起点签约作者。在起点上发表了《暖痕》,《米露露相亲日记》等作品。
情感设计创始人唐纳德A.诺曼、创新工场用户体验总监吴卓浩推荐。荷兰设计典范,50年经验积累。彩印、精装。大型网络公开课程“代尔夫特设计方法”(Delft Des...
姥姥,在网络世界的全名为“天山童姥”,姥姥是简称。看这个封号就知不是善类,动不动就耍流氓,因此平安地在新闻媒体混过十几年。曾任报社家居线记者,并侥幸当上组长。工...
让李希贵校长激动不已、迫不及待想让全校教师研读的书。北京十一学校数位身在一线、具有多年教学经验的教师共同翻译。每个学生都是心中藏匿着“内动力”的巨人,等待着教师...
"Thebookdrawsonalotofresearch,isfriendlytothereader,andwillbeofgoodvaluetoteache...
中药生物技术-(第2版)-供中药.药学及相关专业用 本书特色 本书是全国高等医药院校药学类规划教材之一。本书是在第二版的基础上修订编写而成。本书系统介绍了中药生...
袁珂(1916—2001),当代中国神话学大师。1946年,任职台湾省编译馆,开始系统化地研究中国神话。到1949年回到四川,继续从事文学暨神话学的研究;197...
查尔斯·L. 格瑞斯沃德(Charles L. Griswold),波士顿大学哲学系教授,研究领域为古代哲学、道德与政治哲学,兼及哲学写作与风格批评,著有《柏拉...
十年的跨度,足以使两个人的关系走过一个轮回,从陌生人到情侣,再到普通朋友。夏秋和尹铭翔在高中是看起来最像偶像剧里的情侣。漂亮、聪明又爽朗的女生,帅气中带点孩子气...
"常书欣:山西人氏,国内警匪、刑侦题材代表作家。2016年,常书欣的代表作《余罪》畅销100万册,引发了阅读狂潮。2020年,有感于现实生活中的诈骗愈演愈烈,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