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姆雷特的黑莓:走出拥挤的数字房间》内容简介:网络让我们与整个世界处于连线的状态,世界上的任何人与我们可以“一线相牵”,这些本是好事,但是,电脑、手机、MP4、PSP等构成的“屏幕”(screens)世界也让我们失去了本真的生活状态。处于数字时代的我们失去了一件宝贵的东西,一种传承已久的思维和行动方式,用一个词概括起来,就是“深度”:思维的深度,情感的深度,关系的深度,工作及生活方方面面的深度……
我们向这些“屏幕”妥协得太多了,我们因为数字技术背负过多的信息,我们因为数字技术变得人情冷淡,因此陷入缺乏思考的浅薄的年代——鲍尔斯称之为“数字极端主义”的时代。
要在数字时代找回真正的生活,我们不妨回到过去,阅读哲人们的历史:从柏拉图、莎士比亚到富兰克林,再跨越到马歇尔•麦克卢汉……而作者的利器就是用这些大人物的思想,贯穿我们的生活“琐事”,告诉我们如何从这场数字时代的生活危机中金蝉脱壳。
William Powers,曾任职《华盛顿邮报》,为《纽约时报》、《洛杉矶时报》等撰写过关于媒体、技术等多个领域的文章。在写这本书期间,William Powers任职于美国哈佛大学的修伦斯坦报业、政治与国家政策研究中心。作者两度获得美国国家出版俱乐部Arthur Rowse 奖。此书是他的第一本书。
数字技术提供了无限可能,但也同时搅乱了我们的生活。这种混乱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因为我们总是一心多用,渐渐地便以为时间和精力可以无限分割。只要面对着屏幕,我们每秒钟都在给大脑填塞各种任务,久而久之,形成了这套固定的思维模式,脑内节奏变得越来越快,神经也越来越紧张。我们不由自主地开始寻找新鲜刺激和任务。后来,即使离开了电脑,我也把这种习惯带入生活中。大脑好像点击不停,无法停止片刻。
——引自第25页
……“忙疯了”正是大多数美国人如今的写照。我们每天把一袋又一袋的包袱往身上压,一袋都不肯放下来,这种生活难道不奇怪?我们忙起来忘乎所以,“忙”本身倒像成了忙碌的意义。那么,忙的意义到底何在?我们整日行色匆匆,疲于应付大小任务,归根究底又是为了什么?这类问题很难想出确切的答案,所以我们平时总是避免深究。一旦开始思索“忙”的意义,你就会很快深入思考—“这真的是我想要的生活吗?”然后,你离存在主义大师也不远了—“我们怎么会沦落成今天这样?”“我到底是谁?”这类问题鲜有人思考,就算有人愿意去想,哪里又有时间呢?我们都已经忙不过来了。更何况,在内心深处我们相信,自己这么忙是被逼的,不是个人的主动选择,所以根本就无可奈何,无能为力。我们就像经典动画片里那只达菲鸭一样,走在路上,漫不经心,不想横空掉下一只铁砧来,被狠狠地砸到头上。动画片里,达菲鸭整个被砸成了扁扁鸭,我们当然不可能被砸扁,但受到的冲击大同小异。身体毫发无伤,精神却在“忙”的重担下,喘不过气来—所谓精神,就是活在我们体内的那个神秘的灵魂,有了它,我们每时每刻才能理解、分析和感受生活。我们习惯性地认为,生活就是外界所发生的事,事情发生后,我们才能依靠感觉来得知发生了什么,但其实不然。所有的事情都是在心中感受到的,经过了大脑的思考和情绪的体验,成为我们对世界的内在认知。这个内在认知,才是每个人所知道的现实,也就是某位顶尖神经学家所谓的“脑中影像”(move-in-the-brain)。我们为内在认知赋予了各种名称:头脑、精神、灵魂、自我、神经、意识……就是这个本质的“你”和“我”,却因为要思考的太多,要做的太多,而只能在无数重负下痛苦地蠕动前行。有些人可能不以为然:“即便是这样又如何呢?”生活本来就是一场艰辛的磨难,生而为人,应付困难是分内之事。何况有些人虽然忙得不成人形,却乐在其中,有滋有味。也许,我们这样的人...
——引自章节:第一章忙得晕头转向—数字时代,深度何在?
本书收录了美国著名汉学家伯托尔德·劳费尔的三部著述,按初版时间排序,分别为《东方绿松石考释》(1913 年初版)、《中国和希腊的钻石研究》(1915 年初版)和...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注释本 本书特色 ★专业人士编写。 ★法律适用提要。 ★重点法条注释。 ★相关配套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注释本 内容简介...
Thisbookisnon-fictional.Onlysomenameswerechangedtoprotecttheguilty.
一场游戏机进化史的“视觉盛宴”呈现属于游戏玩家的回忆与浪漫◎编辑推荐入选英国《卫报》“游戏玩家不可错过的20本的经典图书”收录第一世代至第九世代(1972—20...
陈书良,湖南长沙人,生于1947年2月。1978年考取武汉大学魏晋隋唐文学研究生,1981年获硕士学位。原为湖南省社会科学院学术委员、文学所所长、研究员,享受国...
◎ 编辑推荐◆涵盖霍克尼60余年艺术生涯,多幅早期绘画作品全收录。◆畅销海外数十年,首部霍克尼传记第四次全新改版,讲述自1981年首版面世后四十年来艺术家描绘世...
♦神州数码创始人郭为首部力作!为中国企业量身打造的驾驭数字化、创新数字化的重要参考和行动指南。♦本书追溯过去,着眼现在,展望未来,对数字化的本质及其为人类发展带...
作品目录第一章 地形概要地形的表现方式地形的类型地形的实用功能小结第二章 植物材料概要植物的功能作用植物的建造功能植物的观
顾白白,杂志资深作家,专栏作家,夏七夕工作室签约作者。其首部长篇作品《余生不再为你难过》在花火杂志连载6期宣传,读者反映超级火爆,得到了夏七夕、微酸袅袅、语笑嫣...
春夏秋冬,一年12个月的倾情制作。如何健康地吃到一年四季的时令食材,如何保留当季食材的美味和营养?作者用自己20年的料理经验,告诉读者用瓶子自制美食的诀窍。果酱...
湘西土家族医药调查与临床研究 本书特色 本书是潘永华主任医师20余年潜心调查研究的成果。20世纪90年代初期,我在湘西吉首大学医学院任教期间,就听闻湘西州民族医...
为 0-3 岁宝宝营造一生安全感的睡前故事折射出幸福家庭的模样的小小兔一家◎ 编辑推荐☆ 让父母有所反思,给孩子受用一生的爱与安全感☆ 可爱的画面,丰富柔和的色...
一张中国古代绘画里头藏了多少的纠葛?如果是某大师的真迹,那么,它透露大师创作时的特征又是什么呢?创作的时空背景是如何?而作品代表了哪些典型的风格?或者是一张假画...
古龙),原名熊耀华,著名武侠小说家,新派武侠小说泰斗和宗师。古龙通过对人性的体验,细腻笔触描写,人物微妙而复杂的情感,常用生与死、幸福与痛苦这样尖锐对立的矛盾来...
一座鲜活的博物馆是如何诞生的?顶尖博物馆团队倾情讲述湘博近10年设计、建设的幕后故事。广雅出品陈建明、矶崎新、胡倩、杨晓、黄建成等行业领军人物讲述博物馆学、建筑...
李斓,毕业于天津师范大学中文系,被分配到天津管理干部学院管理系、图书馆工作,一年多后进入天津青年报社做记者、编辑。1992年年底成为自由撰稿人。出版图书:《搔首...
斯台芬·茨威格(1881—1942),奥地利小说家、诗人、剧作家和传记作家。出身富裕犹太家庭,青年时代在维也纳和柏林攻读哲学和文学,日后周游世界,结识罗曼·罗兰...
凤歌,生于夔州古城,游学天府之国,而今寄居江城武汉,编稿为生,常自恨才拙,笔耕五载,未敢疏懒,然仅得《昆仑》一部,《曼育王朝》半部,科幻短篇若干。负登天之志,乏...
机织学 本书特色 《机织学》的新编工作遵循“加强基础、拓宽专业”的原则,根据大专业平台课程的特点,在兼收并蓄已有教材精髓的基础上,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使新教材...
它起源于前清的“洋务运动”,而在近代,它一直有着“香港第一红筹”之称;之于135周年的历史,在最近的10年中,它是怎样度过席卷亚太的金融危机,又是怎样完成“静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