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海洋》一书根据中央电视台2011年12月重点推出的大型同名纪录片改编而成。
钓鱼岛争端愈演愈烈,南海油气资源被周边国家疯狂盗采,大片蓝色国土正被邻国蚕食……为什么我们在陆地上能与大多数邻国解决领土争端问题,而在海洋方向却难以突破,“搁置争议、共同开发”不时被国人提起并引发了诸多争论,本书则用大量事实证明,只有建设“和谐海洋”目标下海权,做到“主权属我”,中国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世界海洋强国。
西塞罗说“谁控制海洋,谁就能控制世界”
,然而,在历史上,中国的统治者们大多“重土轻海”,特别是近代,海上崛起的列强泛波而来,使华夏历史屡屡蒙受耻辱。
本书通过回顾几千年来中华民族“辉煌与屈辱并存”的海洋之路,重申了海洋对于一个国家的重要性,这对于促使中华民族海权意识的崛起,无疑是无疑能起到一种振聋发聩的作用,随着中国航母的首次试航,我们构建“海洋强国”的梦想不再是遥不可及。
深蓝,中华民族的底色;海洋,中华民族的未来!
《大国崛起》、《公司的力量》原班人马,历时三年,精心策划、制作!
中宣部亲自关注并深入参与指导,国家海洋局、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共同投入巨资拍摄!
同名纪录片中央电视台黄金时段强势播出,全民普及海权观!
唯一由高层认可并鼎力支持的中国海洋战略宣言!
14亿中国观众由此看到,强盛大国的未来轮廓!
深蓝,中华民族的底色;海洋,中华民族的未来!
面对世界发展大势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我们将进一步加强服务海洋经济,维护海洋权益,改善海洋生态,拓展海洋发展空间,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实现海洋事业新的跨越。
——国家海洋局局长 刘赐贵
到现在为止,我们国家的利益遍及全世界。为了保卫海外的利益,捍卫海上通道,我们国家一定要发展海上力量,包括还海军的建设。但是无论如何,我们防御的战略本质不会变,我们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
——国际海洋法法庭大法官 高之国
从历史上来看,我觉得海洋应该区分为“公权”和“私权”。所谓“公权”,就是一个主权的概念。所谓主权的概念,就是一个沿海国家必须要有领土,要有领海,要有领空,这是一个国家的主权范围。直到近代,我们才逐渐有了这样一个明确的概念。
——中国政法大学终身教授 江平
纵观中国历史,“走向海洋”多数是被逼出来的。一是内在的需要,土地资源不足了,就要走向海洋开发资源;二是外在的挑战,海洋不安全了,能走向海洋保家卫国。所以,只有变被动为主动,建立开放包容的全球视野,积极拥抱海洋,中华民族才能真正崛起于世界。
——国家海洋局海洋发展战略研究所研究员 刘容子
我们国家开展南极考察也好,北极考察也好,它标志着我们的视野已经超越了领海和专属经济区的范围,已经站在了全球的高度去看待海洋问题。
——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主任 曲探宙
在冰盖的最高点上,我们是唯一参加考察的国家;在南极内陆建站的这几个国家里面,我们是唯一的发展中国家。这就足可以让我们感到自豪了。这就像下围棋一样,不在于你棋子布多少……
——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主任 曲探宙
在我们社会的普遍公众心目当中,包括学生甚至大学生,在他们心目中,我们中国的疆域面积,往往是指960万平方公里的陆地国土,忽视了我们还有300万平方公里的主张管辖海域
——海洋出版社社长 石青峰
纪录片《大国崛起》、《公司的力量》创作团队
《走向海洋》的主创团队将由完成了《大国崛起》、《公司的力量》等央视重大选题的核心骨干成员组成,并汇聚了多位国内外著名的专家学者。
永久和平论 内容简介 本书表达了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有关战争与和平的*重要的见解,及其关于议制政府与世界联邦的构想。康德对实现永久和平提出了必要的原则,并克服在实现...
陕北闹红 本书特色《红色延安口述-历史》是一套以口述实录、访谈录、回忆录、老照片以及有关原始档案为基本内容的党史史料集成。我们试图以亲历者、当事人、知情者的讲述...
《一页纸唤醒学习力》内容简介:本书以大脑的可视化学习特点和思维模型为基础,以思维导图作为工具,让学习者借助笔记和思维导图,
轻松学点兵学 本书特色 国学是我国文化的精神与命脉所在,也是中华文化传承数千年的重要载体,蕴藏着中国五千年历史中的智慧精髓。曹金洪编著的《轻松学点兵学》包含了五...
大决战-平津战役 本书特色 解放军机动性和攻心战的代表作,诠释中国式“闪电战”。大决战-平津战役 内容简介 该书反映的是解放战争的主体——三大战役中的平津战役情...
国际关系的文化理论 本书特色 理查德·内德·勒博所著《国际关系的文化理论》明确地宣告了一种具有替代性的知识框架的出现,可称之为‘心理学的建构主义’。勒博...
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内容简介 《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册,收入从2001年3月九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后,至2002年11月中共十五届七中全会这段时间内的重...
雪莱政治论文选 内容简介 我馆历来重视移译世界各国学术名著。从五十年代起,更致力于翻译出版马克思主义诞生以前的古典学术著作,同时适当介绍当代具有定评的各派代表作...
《给孩子的历史人物故事》内容简介:★给孩子看的历史人物传记中,没有比这本更经典的了,民国流传至今,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插图+
1968年,越南人民军为了争取尽早促成战争胜利,发起了新春总攻击(持续8个月)。在这次大规模全面进攻行动中,越军把进攻重点放在
强击柏林:正义的清算(1945年4月6日-5月2日) 内容简介 1945年4月16日,苏联红军3个方面军、共计250万人向纳粹政权的巢穴--柏林发起猛烈进攻,第...
迹园文录-萧公权文集-九 本书特色 《迹园文录》为“萧公权文集”系列之一,收录了萧公权先生生前所撰散篇文字,分为“论文”、“书评、“序文”及“杂文”。末附“萧公...
《最后一百天:希特勒第三帝国覆亡记》是美国著名作家、历史学家约翰·托兰的代表作之一,被公认为20世纪最伟大的历史纪实作品。在
现代空战兵器 本书特色 ★ 24开平装,星球地图出版社出版★ 含有多幅珍贵的图片资料,内容丰富,数据翔实,图文并茂★ 思想性与科学性结合,普及世界军事知识,提高...
泰国民族国家的形成及其民族整合进程 本书特色 庞海红编写的《泰国民族国家的形成及其民族整合进程》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历史学研究方法,从民族史和民族关系...
《分岔口》内容简介:是什么让一个立志于学术的年轻人在进入美国历史学博士项目之后,迅速对学术产生动摇,甚至一步步走向退学?作
1940年,当阿道夫•希特勒决心要把苏联作为政治和军事因素从欧洲清除掉的时候,他曾设想在一次为期十周的夏季决战中将它一举灭亡。
闪击战 巴巴罗萨 内容简介 闪击战详述发生在欧洲和北非的重大战役,它从1939年9月入侵波兰开始,到1942年10月至11月的阿拉曼战役,直至盟军北非登陆驱逐德...
《数字时代的问卷调查:LimeSurvey的综合应用》内容简介:本书探讨了如何在数字时代超越传统的纸笔问卷调查,采用拥有广大全球用户
明清以来的国家与基层社会 本书特色 四大视角:赋役、财政与地域社会;水利、环境与民众信仰;渔业、渔民与水上社会;科举、教育与近代转型。明清以来的国家与基层社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