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馗文化》内容简介:钟馗为人们喜爱,代表了人们对平民神仙的喜爱,这种喜爱和对关公的喜爱不同。钟馗不是大将,也不是武圣,他是一个普通人,只是一个贫寒读书人,这使他成为古代平民知识分子的典型。故事里钟馗距离梦想仅仅一步之遥,却因皇帝个人好恶,而痛失美好前程,他的冤屈经历易于引起历代读书人的共鸣。因此钟馗的平民身份,与传说故事的通俗性相吻合,使他具有了广泛的人民性,比起高高在上的诸神,他更具有现实意义。一起来翻阅《钟馗文化》吧!
沈泓编著的《钟馗文化》全面介绍了钟馗文化源流,钟馗民俗文化和神话传说,讲述了钟馗与唐明皇的故事,对钟馗传说进行考证分析,追溯了钟馗的来历、钟馗的身份、钟馗与门神、钟馗嫁妹的来龙去脉等,并对钟馗绘画特别是各地年画进行品鉴介绍,通过作者收藏的大量钟馗题材的民间年画,解读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钟馗崇拜现象。
序言
如果说关公代表了忠义信的儒家正统文化,那么钟馗则代表了中国人精神中旁门左道的另一种文化,这就是斩妖逐邪杀鬼的文化,也是对正义平等的精神诉求。
钟馗不是正神,他是一位偏神,体现了以偏求正的中国传统文化中古典哲学的辩证法,因此他犹如中国文化史上的一支奇兵,出其不意地占据了民间审美形象的制高点,千百年来受到中国人的喜爱,成为古代文学、传说故事和戏剧中经常表现的人物,并成为中国古代民众*喜闻乐见的门神之一。
为何人们喜欢钟馗?这与中国人喜欢鬼故事的文化心理有关。民间流传着一句名言:“为了打鬼,借助钟馗。”钟馗打鬼、捉鬼,且又置身众鬼中间,役使小鬼为他抬轿举伞,随他出游、嫁妹、捉鬼、除恶,好不威风,鬼世界里平添了几分人情味,也因此使得钟馗故事多了几分趣味,在民间广为流传。
钟馗为人们喜爱,有一个原因可能就是他的丑。本书读者大多应看过作家贾平凹的散文名篇《丑石》,丑到极点就是美,大丑中有大美,这是审美心理学,也是美学辩证法。钟馗是中国古代诸神中形象*为丑陋的一位,并且总是与阴间恶鬼相伴为伍,似乎更加丑不忍睹。
然而,大丑中必有大美,丑钟馗又是美的,美在性格,他性格刚烈;美在个性,他嫉恶如仇;美在心灵,他心存感恩。好友杜平厚葬他,他则将妹嫁给杜平以报答。几乎在所有笔墨精妙的画家笔下,钟馗都是美的,他惩恶扬善,气宇轩昂,英武潇洒,宛然若生,被清代著名杨柳青年画画家钱慧安尊称为“古丈夫”,被近代美术大师吴昌硕盛赞为“美髯公”,焉能不美!
钟馗为人们喜爱,代表了人们对平民神仙的喜爱,这种喜爱和对关公的喜爱不同。钟馗不是大将,也不是武圣,他是一个普通人,只是一个贫寒读书人,这使他成为古代平民知识分子的典型。故事里钟馗距离梦想仅仅一步之遥,却因皇帝个人好恶,而痛失美好前程,他的冤屈经历易于引起历代读书人的共鸣。因此钟馗的平民身份,与传说故事的通俗性相吻合,使他具有了广泛的人民性,比起高高在上的诸神,他更具有现实意义。
当然,人们喜爱钟馗,*重要的是他能打鬼驱魔,除邪镇宅,保护民众,赐福纳祥。人们喜欢他无所畏惧、疾恶如仇、一身正气,所以,尽管他丑,尽管他的身份是鬼,人们却从来没有厌弃他。每到年节喜庆日子,家家户户都要张贴他的年画镇鬼祛邪,这种风俗源自唐朝持续至今,一千多年从未更改和间断,堪称中国年画史上的奇迹。
本书全面介绍了钟馗文化源流,钟馗民俗文化和神话传说,讲述了钟馗与唐明皇的故事,对钟馗传说进行考证分析,追溯了钟馗的来历、钟馗的身份、钟馗与门神、钟馗嫁妹的来龙去脉等,并对钟馗绘画特别是各地年画进行品鉴介绍,通过作者收藏的大量钟馗题材的民间年画,解读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钟馗崇拜现象。
沈泓
2011年8月6日于深圳
宋代是傩仪发生大转变的时代,所以宋代以后,钟馗信仰也发生了重要转变,其特点是,逐渐向着世俗化和民俗化方向发展。
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记录了北宋都城汴京宫中岁除所行的傩仪:“除日禁中呈大傩仪,并用皇城亲事官、诸班直戴假面,绣画色衣,执金枪龙旗,教坊使孟景初身品魁伟,贯全副金镀铜甲,装将军,用镇殿将军二人,亦介胄装门神,教坊南河炭丑恶魁肥,装判官,又装钟馗、小妹、土地、灶神之类,共千余人,自郡中驱祟,出南薰门外转龙湾,谓之埋祟而罢。”
从书中可见,宋代,钟馗戏开始流行:,“又爆竹一声,有假面长髯,展裹绿袍(革华)简,如钟馗像者,傍一人以小锣相招和舞步,谓之舞判。”
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还描述了在近岁节的十二月里,市面上销售的吉祥物品中有钟馗画:“近岁节,市井皆印卖门神、钟馗、桃板、桃符,及财门钝驴、回头鹿马、天行帖子。”
唐代的方相氏、十二兽等角色,在宋代汴京宫中举行的大傩中,已销声匿迹。参加驱邪的将军、门神、判官、钟馗等角色,都是由教坊人来扮演的,变成了岁除举行的只有象征作用的民俗活动。
吴越之地在五代十国时就已流传着钟馗捉鬼的信仰和除夕之夜驱傩的习俗。至宋室南迁后,汴京宫中的驱傩惯例照样保留下来,禁中驱傩埋祟的队列中也照例还有装扮成钟馗的演员。
北宋科学家沈括(1031—1095)所撰的《梦溪笔谈·补笔谈》中,钟馗其人及其传说则变得完整和丰满起来。沈括记录的这个传说,历来被学术界公认为是一个情节*丰富、*完整的异文,它标志着钟馗传说发展中的一个转折。此文的全文可见下一章。
稍后出现的有关钟馗传说的记载,还有已经亡佚的有《唐逸史》(学术界普遍认为是唐末以后的作品,明代陈耀文《天中记》卷四《梦钟馗》条注引),还有高承(1078—1085)的《事物纪原》。
《唐逸史》和《事物纪原》描写的钟馗传说情节与《梦舞钟馗赋》和《梦溪笔谈·补笔谈》基本相同,但增加了两个情节:一是明确说明钟馗的身份系终南进士,二是说钟馗所捉之小鬼名为“虚耗”。从前朝廷官员“挂钟馗”的风俗,此时也流人了民间。吴自牧《梦梁录》记载,除夕之日,“士庶家不论大小家,俱洒扫门闾,去尘秽,净庭户,换门神,挂钟馗,钉桃符,贴春牌,祭祀祖宗,遇夜则备迎神香花供物,以祈新岁之安。禁中除夜呈大驱傩仪,并系皇城司诸班直,戴面具,著绣画杂色衣装,手执金枪、银戟、画木刀剑、五色龙凤、五色旗帜,以教乐所伶工装将军、符使、判官、钟馗、六丁、六甲、神兵、五方鬼使、神尉等神,自禁中动鼓吹,驱祟出东华门外,转龙池湾,谓之‘埋祟’而散”。
周密《武林旧事》中也有大致相同的记载。据《乾淳岁时纪》记载,六甲、六丁、六神等神将,是由女童装扮的。
宋代宫中在岁除之际虽仍举行大傩仪,但这种傩仪不再是国家的“典礼”,而变成了“直以戏视之”的民俗活动,完全是娱乐活动。此时,钟馗从统领鬼众诸神的地位,变成了与灶神、将军、判官、门神等同一等级的辟邪象征角色,只作为人们祈求吉祥福祉心理的抚慰者。
于是,从产生于西晋或东晋末的《太上洞渊神咒经》,及产生于中晚唐的其他敦煌写本起,经张说、刘禹锡的简单记载,周繇《梦舞钟馗赋》的描写,到沈括《梦溪笔谈·补笔谈》《唐逸史》和《事物纪原》止,围绕着钟馗这个人物,*终形成了由四个故事情节单元构成的民间传说。
这四个故事是:唐明皇梦鬼、钟馗啖鬼、吴道子画鬼、钟馗嫁妹。故事情节层层累积,使钟馗这个传说人物,在动态的叙述和静态的描写中变得立体化了。从而,钟馗信仰风俗也变得立体起来。
沈泓,在海内多外200多家报刊发表作品800多万字,5篇报告文学在全国性评奖中分别获得一、二等奖,出版个人专著40多部。系中国收藏家协会会员,收藏投资系列丛书和文章受到收藏界关注,在读者群中产生强烈反响。
中国经典传说 目录 浅吟低唱的传说/001一 爱情传说孟姜女/003董永与七仙女/015梁山伯与祝英台/035柳毅传/052白蛇传/066二 神仙传说玉皇大帝与...
《Photoshop淘宝天猫网店美工与广告设计实战从入门到精通:超值版》内容简介:随着电商竞争的加剧,网店的装修,也就是网店的美工与
年画 本书特色 《年画》:中华民俗是炎黄子孙沟情感的的纽带,是彼此认同的标志,是规范行为的准绳,是维系群体团结的黏合剂,是世世代代锤炼和传承的文化传统。在民俗中...
西方的中国形象-(上.下册) 本书特色 本书从西方的中国形象的历史起点及生成原因、中国形象的话语传统是如何延续的、中国形象是如何在西方文化体系中运作的,这三个层...
中国俗语大辞典-新一版-辞海版 内容简介 温端政主编的《中国俗语大辞典》是在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汉语俗语语料的计算机处理与相关的语言学问题研究”(...
《孙子兵法》内容简介:《孙子兵法》成书于两千五百年前的春秋末年,是世界上最早的军事理论著作,也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军事战略思
对联评谭 内容简介 本书对对联的特点、产生、书写、张贴与欣赏及其发展历史等问题作了全面的阐释。是初学对联者的启蒙教科书,也是一部对联研究者的参考资料。作者针对同...
魔鬼的历史 本书特色 “魔鬼”是一种文化符号,渗透并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本书梳理了“魔鬼”从12世纪诞生到20世纪在西方的发展变化及影响。魔鬼的形象多变,;*初魔...
《食物语言学》内容简介:本书是一部妙趣横生,从冰激凌开始,到薯片、番茄酱,横跨欧亚,探讨食物、语言、文化传播间关系的作品。
植物在丝绸的路上穿行 本书特色 丝绸之路让东方的丝绸输往波斯和罗马,西方的珍异之物——植物、香料、水果、药材输往中国,一个文化大交流的时...
国学茶座-总第十二期 2016年3期 本书特色 山东人民出版社创办《国学茶座》这份杂志的目标是“普及国学知识,培育国学新人”。基于这样的...
天人之学 内容简介 由夏绍熙撰写的《天人之学》是张岂之先生主编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核心理念读本”系列丛书**本。天人之学是研究“天”(“天道”)与“人”(“人道...
隋唐卷-中国民俗史 节选 bsp;第 四 章 人生礼仪民俗 人生礼仪关系到传宗接代和人类自身的繁衍,自古至今为社会各个阶层所关注,受到民俗学、人...
《人工智能与价值观》内容简介:人工智能正在以润物细无声的态势,进入各个产业领域和社会方面,预示着科技与经济、社会、生活融合
汉语方位类词相关问题研究 目录 序摘要ABSTRACT1方位类词及相近概念1.0引言1.1 以往文献对古代汉语方位类词及相近概念的理解1.2 以往文献对现代汉语...
格萨尔王 本书特色 《格萨尔王》:东方的荷马史诗,世代相传、世界上*长的英雄史诗。格萨尔王 目录 前言一部活形态的英雄史诗第1章 妖风骤起百姓遭难观音慈悲普渡众...
周浩暉男,1977年11月16日出生於江蘇省揚州市。少時偏科,精通數理化,唯懼語文,尤其視作文課為心中大患,每得命題,搜腸刮肚,擠文鑿字,苦不堪言。後考入清華大...
在北大听讲座第11辑 内容简介 本书是“在北大听讲座”第十一辑,所收文章皆为专家、教授、知名学者、社会名流在北大的精彩演讲。文章深入浅出,简练朴素,既有引人深思...
行走中国人类的财富与骄傲.中国瑰宝 内容简介 2006年,世界遗产委员会将我国的河南安阳殷墟和四川卧龙大熊猫栖息地列入世界遗产,至此,包括文化遗产与自然遗产在内...
公元500年开始,罗马帝国在西地中海的统治逐渐崩溃,基督教在西欧兴起。罗马教廷成为中世纪欧洲最大的金融机构中心,与此同时,神权、君权与货币逻辑三者之间的紧张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