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馗文化》内容简介:钟馗为人们喜爱,代表了人们对平民神仙的喜爱,这种喜爱和对关公的喜爱不同。钟馗不是大将,也不是武圣,他是一个普通人,只是一个贫寒读书人,这使他成为古代平民知识分子的典型。故事里钟馗距离梦想仅仅一步之遥,却因皇帝个人好恶,而痛失美好前程,他的冤屈经历易于引起历代读书人的共鸣。因此钟馗的平民身份,与传说故事的通俗性相吻合,使他具有了广泛的人民性,比起高高在上的诸神,他更具有现实意义。一起来翻阅《钟馗文化》吧!
沈泓编著的《钟馗文化》全面介绍了钟馗文化源流,钟馗民俗文化和神话传说,讲述了钟馗与唐明皇的故事,对钟馗传说进行考证分析,追溯了钟馗的来历、钟馗的身份、钟馗与门神、钟馗嫁妹的来龙去脉等,并对钟馗绘画特别是各地年画进行品鉴介绍,通过作者收藏的大量钟馗题材的民间年画,解读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钟馗崇拜现象。
序言
如果说关公代表了忠义信的儒家正统文化,那么钟馗则代表了中国人精神中旁门左道的另一种文化,这就是斩妖逐邪杀鬼的文化,也是对正义平等的精神诉求。
钟馗不是正神,他是一位偏神,体现了以偏求正的中国传统文化中古典哲学的辩证法,因此他犹如中国文化史上的一支奇兵,出其不意地占据了民间审美形象的制高点,千百年来受到中国人的喜爱,成为古代文学、传说故事和戏剧中经常表现的人物,并成为中国古代民众*喜闻乐见的门神之一。
为何人们喜欢钟馗?这与中国人喜欢鬼故事的文化心理有关。民间流传着一句名言:“为了打鬼,借助钟馗。”钟馗打鬼、捉鬼,且又置身众鬼中间,役使小鬼为他抬轿举伞,随他出游、嫁妹、捉鬼、除恶,好不威风,鬼世界里平添了几分人情味,也因此使得钟馗故事多了几分趣味,在民间广为流传。
钟馗为人们喜爱,有一个原因可能就是他的丑。本书读者大多应看过作家贾平凹的散文名篇《丑石》,丑到极点就是美,大丑中有大美,这是审美心理学,也是美学辩证法。钟馗是中国古代诸神中形象*为丑陋的一位,并且总是与阴间恶鬼相伴为伍,似乎更加丑不忍睹。
然而,大丑中必有大美,丑钟馗又是美的,美在性格,他性格刚烈;美在个性,他嫉恶如仇;美在心灵,他心存感恩。好友杜平厚葬他,他则将妹嫁给杜平以报答。几乎在所有笔墨精妙的画家笔下,钟馗都是美的,他惩恶扬善,气宇轩昂,英武潇洒,宛然若生,被清代著名杨柳青年画画家钱慧安尊称为“古丈夫”,被近代美术大师吴昌硕盛赞为“美髯公”,焉能不美!
钟馗为人们喜爱,代表了人们对平民神仙的喜爱,这种喜爱和对关公的喜爱不同。钟馗不是大将,也不是武圣,他是一个普通人,只是一个贫寒读书人,这使他成为古代平民知识分子的典型。故事里钟馗距离梦想仅仅一步之遥,却因皇帝个人好恶,而痛失美好前程,他的冤屈经历易于引起历代读书人的共鸣。因此钟馗的平民身份,与传说故事的通俗性相吻合,使他具有了广泛的人民性,比起高高在上的诸神,他更具有现实意义。
当然,人们喜爱钟馗,*重要的是他能打鬼驱魔,除邪镇宅,保护民众,赐福纳祥。人们喜欢他无所畏惧、疾恶如仇、一身正气,所以,尽管他丑,尽管他的身份是鬼,人们却从来没有厌弃他。每到年节喜庆日子,家家户户都要张贴他的年画镇鬼祛邪,这种风俗源自唐朝持续至今,一千多年从未更改和间断,堪称中国年画史上的奇迹。
本书全面介绍了钟馗文化源流,钟馗民俗文化和神话传说,讲述了钟馗与唐明皇的故事,对钟馗传说进行考证分析,追溯了钟馗的来历、钟馗的身份、钟馗与门神、钟馗嫁妹的来龙去脉等,并对钟馗绘画特别是各地年画进行品鉴介绍,通过作者收藏的大量钟馗题材的民间年画,解读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钟馗崇拜现象。
沈泓
2011年8月6日于深圳
宋代是傩仪发生大转变的时代,所以宋代以后,钟馗信仰也发生了重要转变,其特点是,逐渐向着世俗化和民俗化方向发展。
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记录了北宋都城汴京宫中岁除所行的傩仪:“除日禁中呈大傩仪,并用皇城亲事官、诸班直戴假面,绣画色衣,执金枪龙旗,教坊使孟景初身品魁伟,贯全副金镀铜甲,装将军,用镇殿将军二人,亦介胄装门神,教坊南河炭丑恶魁肥,装判官,又装钟馗、小妹、土地、灶神之类,共千余人,自郡中驱祟,出南薰门外转龙湾,谓之埋祟而罢。”
从书中可见,宋代,钟馗戏开始流行:,“又爆竹一声,有假面长髯,展裹绿袍(革华)简,如钟馗像者,傍一人以小锣相招和舞步,谓之舞判。”
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还描述了在近岁节的十二月里,市面上销售的吉祥物品中有钟馗画:“近岁节,市井皆印卖门神、钟馗、桃板、桃符,及财门钝驴、回头鹿马、天行帖子。”
唐代的方相氏、十二兽等角色,在宋代汴京宫中举行的大傩中,已销声匿迹。参加驱邪的将军、门神、判官、钟馗等角色,都是由教坊人来扮演的,变成了岁除举行的只有象征作用的民俗活动。
吴越之地在五代十国时就已流传着钟馗捉鬼的信仰和除夕之夜驱傩的习俗。至宋室南迁后,汴京宫中的驱傩惯例照样保留下来,禁中驱傩埋祟的队列中也照例还有装扮成钟馗的演员。
北宋科学家沈括(1031—1095)所撰的《梦溪笔谈·补笔谈》中,钟馗其人及其传说则变得完整和丰满起来。沈括记录的这个传说,历来被学术界公认为是一个情节*丰富、*完整的异文,它标志着钟馗传说发展中的一个转折。此文的全文可见下一章。
稍后出现的有关钟馗传说的记载,还有已经亡佚的有《唐逸史》(学术界普遍认为是唐末以后的作品,明代陈耀文《天中记》卷四《梦钟馗》条注引),还有高承(1078—1085)的《事物纪原》。
《唐逸史》和《事物纪原》描写的钟馗传说情节与《梦舞钟馗赋》和《梦溪笔谈·补笔谈》基本相同,但增加了两个情节:一是明确说明钟馗的身份系终南进士,二是说钟馗所捉之小鬼名为“虚耗”。从前朝廷官员“挂钟馗”的风俗,此时也流人了民间。吴自牧《梦梁录》记载,除夕之日,“士庶家不论大小家,俱洒扫门闾,去尘秽,净庭户,换门神,挂钟馗,钉桃符,贴春牌,祭祀祖宗,遇夜则备迎神香花供物,以祈新岁之安。禁中除夜呈大驱傩仪,并系皇城司诸班直,戴面具,著绣画杂色衣装,手执金枪、银戟、画木刀剑、五色龙凤、五色旗帜,以教乐所伶工装将军、符使、判官、钟馗、六丁、六甲、神兵、五方鬼使、神尉等神,自禁中动鼓吹,驱祟出东华门外,转龙池湾,谓之‘埋祟’而散”。
周密《武林旧事》中也有大致相同的记载。据《乾淳岁时纪》记载,六甲、六丁、六神等神将,是由女童装扮的。
宋代宫中在岁除之际虽仍举行大傩仪,但这种傩仪不再是国家的“典礼”,而变成了“直以戏视之”的民俗活动,完全是娱乐活动。此时,钟馗从统领鬼众诸神的地位,变成了与灶神、将军、判官、门神等同一等级的辟邪象征角色,只作为人们祈求吉祥福祉心理的抚慰者。
于是,从产生于西晋或东晋末的《太上洞渊神咒经》,及产生于中晚唐的其他敦煌写本起,经张说、刘禹锡的简单记载,周繇《梦舞钟馗赋》的描写,到沈括《梦溪笔谈·补笔谈》《唐逸史》和《事物纪原》止,围绕着钟馗这个人物,*终形成了由四个故事情节单元构成的民间传说。
这四个故事是:唐明皇梦鬼、钟馗啖鬼、吴道子画鬼、钟馗嫁妹。故事情节层层累积,使钟馗这个传说人物,在动态的叙述和静态的描写中变得立体化了。从而,钟馗信仰风俗也变得立体起来。
沈泓,在海内多外200多家报刊发表作品800多万字,5篇报告文学在全国性评奖中分别获得一、二等奖,出版个人专著40多部。系中国收藏家协会会员,收藏投资系列丛书和文章受到收藏界关注,在读者群中产生强烈反响。
品读西学-希腊神话故事 内容简介 《希腊神话故事》讲述了:希腊神话故事以丰富的想象和鲜活生动的情节,把我们带入群岛环绕、海陆交错的爱琴海文明,敞开了一扇观察和认...
语义跳跃-意义建构中的框架转换与概念整合 本书特色 《语义跳跃:意义建构中的框架转换与概念整合》:西方语言学前沿书系,认知语言学丛书语义跳跃-意义建构中的框架转...
边城客 本书特色 这是一本写大理的书。全书由十几篇独立的文章构成,写了大理的风景、风物、风俗,也描写了很多慕名而来到大理的人,写了这些人在大理发生的故事,以及他...
《合作网络范式下企业集团管理控制研究》内容简介:本书内容主要包括企业集团合作网络属性的分析与其管理控制主体框架的重构问题、
语言与文化 本书特色 本书主要讲授了语言与文化之间的密切关系,介绍中西文化的主要差异以及这些差异对英汉两种语言及其运用的影响,阐述中西文化、风俗习惯在英汉两种语...
《先秦诸子中的领导智慧》内容简介:本书选取孔子、老子、庄子、管子、墨子、韩非子、鬼谷子和孙子八位圣贤先哲的思想观点进行归纳
黄平恰包懂 本书特色《黄平恰包懂》是在《苗族常用酒歌》的基础上又一本反映苗族酒歌文化的重要书籍之一。这次收集整理的苗歌,按照黄平苗族的叫法,称之为“...
2012-部级领导干部历史文化讲座 本书特色 《部级领导干部历史文化讲座·2012》介绍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丰厚的历史积淀,是我们灵魂的“根”,也是今天我...
不只是翻轉,還是讓「心」摔一跤的大翻轉!(嘴角失守、心臟痛痛,分不清是笑是哭 ( ̄▽ ̄)~*)虐童、冤罪、尊嚴死、長照、政治正確、色情漫畫……與我們相鄰的社會難...
《局部·陌生的经验》内容简介:本书是陈丹青视频节目《局部》第一季的讲稿。从少年王希孟到憨人凡·高,从早期文艺复兴的捣蛋鬼布
享受人生-我的生命美学 本书特色 作者退休后,定居海滨小城,每日闭门谢客,静心读书思考,将自己的心得体会记录下来,形成这部作品。主要倡导超然、豁达、淡泊名利、追...
现代汉语新闻语篇的结构研究 本书特色 本书是关于研究“现代汉语新闻语篇结构”的专著,是在作者博士论文的基础上改编而成的,书中具体包括了:新闻语篇结构概述、新闻语...
炎黄文化研究-第十六辑 本书特色 《炎黄文化研究(第十六辑)》主要内容包括:文明对话与文明冲突、《炎黄文化研究》与文化走出去战略、葛天氏与葛天氏之乐、炎帝文化蕴...
从《红楼梦》看中国文化 内容简介 历史和传统离我们并不遥远,它们就像空气一样环围着我们。通过对一个人、一本书、一件器物的深入发掘与考量,或许能在某种程度上把逝去...
范曾说十二生肖(范曾诗文书画集·散文卷)(精装本) 本书特色 本书首次荟萃了范曾先生近年来对中国生肖文化的精心研究,诗词歌赋、论文书画,以丰富的艺术形态生动地了...
禁忌情色的純淨唯美展現有愛的故事, 觸動人心的文字東北的大興安嶺,一場本該是普通的演習,一顆足以毀滅一座城市的髒彈……如果,如果你真的不在了,假如有一天連我都忘...
中华文明史第二卷 内容简介 本书将中华文明分为四个时期,以中华文明史上重大的转折作为分期的依据,细致地描绘了各个时期文明的特点、亮点,及其承上启下的关系,彰显那...
中国人文小史 本书特色 《小书馆》系列丛书,收入20世纪初以来绝版或者版本稀少、至今仍有很高文化价值的文史作品。名为“小”,意味着篇幅小,使读者在短时间内可获得...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概要(2019)》内容简介:本书为入选2019年“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的学术成果的概要介绍,共收录
精彩摘录陆臻发现他对这个国家的心情一直都在变。小的时候,她是伟大的;再长大些,她是崇高的;再大一些,她是落后的;再然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