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分为棒子腔系与弦索腔系、多声腔剧种、少数民族戏剧、民间小戏等八个部分, 每个部分讲述一个地方的戏剧类别, 图文并茂地展示了逐渐消失的各类地方戏曲剧种的历史和传承方式。
★ 12开平装,中国摄影出版社出版
★ 厚达311页,分为【棒子腔系与弦索腔系】【多声腔剧种】【少数民族戏剧】【民间小戏】【傩戏】【木偶戏】【皮影】【民间戏曲与民俗活动】八个部分
★ 作者把这些种类不同的民间戏剧以*鲜活*真实的状态拍摄记录下来,充分展现了我国戏曲艺术的悠久历史和丰富内涵
★ 中英双语,文字精练,内容翔实,真正是图文并茂
这本厚厚的《中国百姓戏曲印象》,汇集了摄影家于晓江精心拍摄的320余幅戏剧影像资料照片,戏剧剧种的文字介绍约6万余字。作者把这些种类不同的民间戏剧以*鲜活*真实的状态拍摄记录下来,充分展现了我国戏曲艺术的悠久历史和丰富内涵。
这是一部设计完整,图文并茂的地方戏曲类图书,用摄影艺术作品的方式展示了逐渐消失的各类地方戏曲剧种。全书分为【棒子腔系与弦索腔系】【多声腔剧种】【少数民族戏剧】【民间小戏】【傩戏】【木偶戏】【皮影】【民间戏曲与民俗活动】八个部分,每部分讲述一个地方的戏剧类别,语言精确、简练,图文并茂地展示了逐渐消失的各类地方戏曲剧种的历史和传承方式,对研究地方戏曲艺术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
本书出版之后,在国际的反响要远远大于国内,很多外国友人对中国民间戏剧这一个内容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很多外资企业购买画册作为赠送的礼品。12月2日,瑞典西哥特兰省贝克斯特伦省长夫妇为各国驻瑞典哥德堡总领事夫妇举行圣诞节聚会上,张卫华总领事亲手将这本摄影画册作为礼品赠送给了省长夫妇。而意大利和土耳其的书商也在和作者洽谈国外出版事宜,他们要把地道的中国传统民间文化,介绍给欧洲和全世界。
在十几年的拍摄过程中,*让于晓江难过的是,有些戏种随着他的拍摄而眼睁睁地后继无人,马上消失了。在河南安阳市内黄县马上乡八里庄村,扁担偶唯一继承人袁有恩,已经76岁高龄,老艺人50年来,挑一副六七十斤重的扁担四处卖艺为生。一根扁担,一头是道具,一头是舞台,一个人就是一台戏,老人能演200出戏,吹拉弹唱都是一个人完成,功力非凡。又辛苦又难学,没有年轻人愿意继承这一古老的民间戏种。拍摄结束时,老人默默地把于晓江送出5里之外,这种独特的扁担偶,也许就这样走向消亡了。
百姓戏曲,也就是民间戏曲,它具有着与文人戏曲截然不同的美学风貌,它是民间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更是民间文化的一个载体。它与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从乡间的宗祠神庙、旷地草台到城市的勾栏瓦舍和茶园酒肆,无处不有它的踪迹。上古的傩仪、俳优的智慧、百戏的纷呈、隋唐的歌舞戏弄、宋金的勾栏杂剧、明清的花部俚曲、直到近现代百花齐放的地方戏,民间的戏曲是
九州四海之内、天圆地方之间中国社会的大写意。是描摹百姓生活的无墨无笔的图画,有声有色的文章。
百姓的戏曲是百姓心中的二十五史,是承载着天理、国法、人情、良心的经史子集和春秋大义。“世上有、戏上有”,“戏园者,实普天下人之大学堂也,优伶者,实普天下人之大教师也”。
百姓的戏曲不是文人趣味的昆曲那般,没有亭台楼阁之内的顾影自怜,也不需要在画堂锦屏之间低吟浅唱,它产生于路歧艺人的冲州撞府和撂地做场,所以它在因陋就简中形成质朴与生猛的独特表现力。
无论是秧歌还是道情,也无论是灯戏还是影戏偶戏,甚至那些充满了神秘之感的祭祀傩仪……统统都没有那些轻拢慢捻的闲情悠意,更不需要丝竹管弦才能表现出来的清词丽曲。百姓戏曲,它只要怡红快绿的装饰打扮、只要锣鼓喧天的伴奏击打就足以酸心热耳、激越昂扬。
民间的戏曲是苦难而智慧的中国人的**娱乐。乡野的高台上,皇帝总是昏君、奸臣总是当道、忠良总是被杀、书生总要落难、小姐总要花园赠金、岳父总要爱富嫌贫,到头来总要来一个欢欢喜喜的大结局,忠臣孝子总要战胜奸佞小人,才子佳人总要终成眷属。也许有人会指责这些套路的迁腐和陈旧、也许有人会轻蔑这些定势的浅薄和乏味。可他们没有看到这个只是喜欢喜剧的
民族历经了多少的苦难,他们的脊梁因为生存的重压反而挺立得更为笔直,他们在黄天后土之间双脚行走,靠得就是一路看天不低头。家天下、父母官,对于老百姓来讲,儒家的弘毅与仁恕很遥远,道家的超然与淡泊做不到、佛家的许诺与救赎太空虚,只有天子的威严和民间的疾苦能够被真切地感受到。于是,他们让“公忠者雕以正貌,奸邪者刻以丑型”,在庙台之上演出那“卑贱者*聪明、高贵者*愚鑫”的理想故事。
我们那些穷苦的祖先,置身于万头攒动、锣鼓喧天的戏场之中,如醉如痴、神蓠情迷,忘却了生存的艰难和离别的忧伤、忘却了耕作的劳累和剥削的残忍,以“一日之乐”来补偿“百日之劳”,借他人酒杯浇心中块垒,一吐胸中不平之气,在覆盆不照太阳辉的朗朗乾坤中偷得浮生半日闲。他们在戏场里表达着那“二妹子想哥哥吃不下饭”的爱情,歌颂着为生民请命、为天地立心的青天大老爷。只要戏台上还有一个铁面无私的包公,他们就会继续耕自己的地、睡自己的觉、生自己的孩子、放自己的羊,连同Q都要唱一句“我手持钢鞭将你打”。这就是百姓戏曲的魅力密码。
于晓江,1969年生于大连,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民俗摄影协会硕学会士。从2000年开始,自费游走于中国十多个省份、行程数十万公里,着力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戏剧部分的研究、寻找、挖掘、拍摄等项工作,其间发现很多的戏剧种类已经消亡或濒临消亡,痛惜之余也意欲唤起国人共同参与、关注古老的中华文明,保护并传承先人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
认识东方 内容简介 克洛代尔对东方文化十分向往,,1895年他以外交官的身份来到中国,并在中国度过了他生命中的十五个年头。其间他游历了中国的许多地方,而每个地方...
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图典 本书特色 ★ 大16开精装,全彩图文,北京美术摄影出版社出版★ 本书作者在编撰过程中跑遍了东西南北的区域乡镇村落,接触了上百家传承单位和...
中国神话与民间传说 本书特色 丰富多彩的神话与民间传说是远古历史的回音,是中华民族天真烂漫的童年,它真实地记录了我们民族在成长时期的瑰丽幻想、顽强抗争以及步履蹒...
传统文化 中华传统曲艺文化常识 本书特色 《中华传统曲艺文化常识》介绍了曲艺是一种艺术形式,多数曲种有说有唱,集文学、音乐、表演三位一体,带有一定程度的综合性。...
刘香成是谁?Liu Heung Shing他是,见证者刘香成出生于新中国成立后的香港,父亲曾活跃于香港新闻业并从事国际新闻编辑一职。在福州度过童年后,刘香成返回...
追寻80年代 本书特色 这是激情流溢的年代,这是理性回归的年代;这是众声喧嚣的年代,这是暗潮涌动的年代;这是启蒙祛魅的年代,这是复兴崛起的年代;这是需要追寻与怀...
文化相聚:美国作家、学者和艺术家在中国 本书特色 本书收集的五十位作者是美国作家、学者和艺术家,他们作为美国文化的使者,来到中国进行美中文化交流。空间跨度:涵盖...
老县城 内容简介 本书是“天地人和生态文化散文书系”分册,该书就是生态建设大潮中的一朵浪花。它不仅要以文学为载体,传播生态科学的知识与*新信息,揭示生命意识和生...
《先秦诸子中的领导智慧》内容简介:本书选取孔子、老子、庄子、管子、墨子、韩非子、鬼谷子和孙子八位圣贤先哲的思想观点进行归纳
食之五味:随园食单+食疗本草+食宪鸿秘+山家清供(全4册)(函套平装) 本书特色 1.《食之五味》收录的四种图书皆为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经典之作,看《食疗本草》,...
波希米亚中国 本书特色 “波希米亚”这词,由*初的一个中欧地名,到流浪的吉卜赛,到19世纪在巴黎逐渐蜕变出来的现在的意义,身份往往是跟混...
湘学研究2013年第一辑(总第一辑) 本书特色 湖南省湘学研究院是在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王伟光提议、时任中共湖南省委书记周强亲自关心、支持下,于2012年6月4日...
诚人笃行-沈从文的人生交游 本书特色在胡适、鲁迅的眼里,他都是*有前途的中国小说家,他与这两个人的关系却一热一冷,其小说创作成就举世公认,却长期淡出世人的视线之...
宫廷活计快乐学 内容简介 《宫廷活计快乐学》是一部了解故宫、普及传统文化知识、开展儿童历史文化教育活动等方面的宣传教育性图书。该书由故宫博物院宣教部公众教育组全...
致愤青 本书特色《致愤青》是美国著名公知克里斯托弗·希钦斯的经典著作。在书中,希钦斯以写给青年的信的形式,为未来的激进主义者、独立思想者和一切“愤青”提供了必要...
孤独的真相-震惊世界的科学大骗局 本书特色 你很容易就相信特异功能、另类疗法、秘传信仰、通灵占卜吗?许多科学家研究这类玄奇之事,提出所谓的“科学根据”,可信度究...
中国文化ABC:文学与艺术 本书特色 《中国文化ABC:文学与艺术》内容涵盖“古典文学”“上古神话”&ldquo...
中国文化史-(上下册) 本书特色本书是中国文化史研究早期的一部代表性著作,考察了从上古到近古的中国文化的生成、定型、发展的历史。全书以资料丰富见长,立论也颇有深...
<內容簡介>看一個小人物如何撐起錦衣衛,與永樂大帝攜手共創光芒四射的大明盛世!月關自我超越之作,好評更勝《回朝明朝當王爺》!起點中文網 2011 年讀者票選冠軍...
行走中国-天府川西 本书特色 地处四川盆地西部的成都平原,自然条件得天独厚,物产丰富,人杰地灵,数千年来,天府子民在这片肥沃的土地上生生不息、安居乐业、孕育出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