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分为棒子腔系与弦索腔系、多声腔剧种、少数民族戏剧、民间小戏等八个部分, 每个部分讲述一个地方的戏剧类别, 图文并茂地展示了逐渐消失的各类地方戏曲剧种的历史和传承方式。
★ 12开平装,中国摄影出版社出版
★ 厚达311页,分为【棒子腔系与弦索腔系】【多声腔剧种】【少数民族戏剧】【民间小戏】【傩戏】【木偶戏】【皮影】【民间戏曲与民俗活动】八个部分
★ 作者把这些种类不同的民间戏剧以*鲜活*真实的状态拍摄记录下来,充分展现了我国戏曲艺术的悠久历史和丰富内涵
★ 中英双语,文字精练,内容翔实,真正是图文并茂
这本厚厚的《中国百姓戏曲印象》,汇集了摄影家于晓江精心拍摄的320余幅戏剧影像资料照片,戏剧剧种的文字介绍约6万余字。作者把这些种类不同的民间戏剧以*鲜活*真实的状态拍摄记录下来,充分展现了我国戏曲艺术的悠久历史和丰富内涵。
这是一部设计完整,图文并茂的地方戏曲类图书,用摄影艺术作品的方式展示了逐渐消失的各类地方戏曲剧种。全书分为【棒子腔系与弦索腔系】【多声腔剧种】【少数民族戏剧】【民间小戏】【傩戏】【木偶戏】【皮影】【民间戏曲与民俗活动】八个部分,每部分讲述一个地方的戏剧类别,语言精确、简练,图文并茂地展示了逐渐消失的各类地方戏曲剧种的历史和传承方式,对研究地方戏曲艺术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
本书出版之后,在国际的反响要远远大于国内,很多外国友人对中国民间戏剧这一个内容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很多外资企业购买画册作为赠送的礼品。12月2日,瑞典西哥特兰省贝克斯特伦省长夫妇为各国驻瑞典哥德堡总领事夫妇举行圣诞节聚会上,张卫华总领事亲手将这本摄影画册作为礼品赠送给了省长夫妇。而意大利和土耳其的书商也在和作者洽谈国外出版事宜,他们要把地道的中国传统民间文化,介绍给欧洲和全世界。
在十几年的拍摄过程中,*让于晓江难过的是,有些戏种随着他的拍摄而眼睁睁地后继无人,马上消失了。在河南安阳市内黄县马上乡八里庄村,扁担偶唯一继承人袁有恩,已经76岁高龄,老艺人50年来,挑一副六七十斤重的扁担四处卖艺为生。一根扁担,一头是道具,一头是舞台,一个人就是一台戏,老人能演200出戏,吹拉弹唱都是一个人完成,功力非凡。又辛苦又难学,没有年轻人愿意继承这一古老的民间戏种。拍摄结束时,老人默默地把于晓江送出5里之外,这种独特的扁担偶,也许就这样走向消亡了。
百姓戏曲,也就是民间戏曲,它具有着与文人戏曲截然不同的美学风貌,它是民间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更是民间文化的一个载体。它与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从乡间的宗祠神庙、旷地草台到城市的勾栏瓦舍和茶园酒肆,无处不有它的踪迹。上古的傩仪、俳优的智慧、百戏的纷呈、隋唐的歌舞戏弄、宋金的勾栏杂剧、明清的花部俚曲、直到近现代百花齐放的地方戏,民间的戏曲是
九州四海之内、天圆地方之间中国社会的大写意。是描摹百姓生活的无墨无笔的图画,有声有色的文章。
百姓的戏曲是百姓心中的二十五史,是承载着天理、国法、人情、良心的经史子集和春秋大义。“世上有、戏上有”,“戏园者,实普天下人之大学堂也,优伶者,实普天下人之大教师也”。
百姓的戏曲不是文人趣味的昆曲那般,没有亭台楼阁之内的顾影自怜,也不需要在画堂锦屏之间低吟浅唱,它产生于路歧艺人的冲州撞府和撂地做场,所以它在因陋就简中形成质朴与生猛的独特表现力。
无论是秧歌还是道情,也无论是灯戏还是影戏偶戏,甚至那些充满了神秘之感的祭祀傩仪……统统都没有那些轻拢慢捻的闲情悠意,更不需要丝竹管弦才能表现出来的清词丽曲。百姓戏曲,它只要怡红快绿的装饰打扮、只要锣鼓喧天的伴奏击打就足以酸心热耳、激越昂扬。
民间的戏曲是苦难而智慧的中国人的**娱乐。乡野的高台上,皇帝总是昏君、奸臣总是当道、忠良总是被杀、书生总要落难、小姐总要花园赠金、岳父总要爱富嫌贫,到头来总要来一个欢欢喜喜的大结局,忠臣孝子总要战胜奸佞小人,才子佳人总要终成眷属。也许有人会指责这些套路的迁腐和陈旧、也许有人会轻蔑这些定势的浅薄和乏味。可他们没有看到这个只是喜欢喜剧的
民族历经了多少的苦难,他们的脊梁因为生存的重压反而挺立得更为笔直,他们在黄天后土之间双脚行走,靠得就是一路看天不低头。家天下、父母官,对于老百姓来讲,儒家的弘毅与仁恕很遥远,道家的超然与淡泊做不到、佛家的许诺与救赎太空虚,只有天子的威严和民间的疾苦能够被真切地感受到。于是,他们让“公忠者雕以正貌,奸邪者刻以丑型”,在庙台之上演出那“卑贱者*聪明、高贵者*愚鑫”的理想故事。
我们那些穷苦的祖先,置身于万头攒动、锣鼓喧天的戏场之中,如醉如痴、神蓠情迷,忘却了生存的艰难和离别的忧伤、忘却了耕作的劳累和剥削的残忍,以“一日之乐”来补偿“百日之劳”,借他人酒杯浇心中块垒,一吐胸中不平之气,在覆盆不照太阳辉的朗朗乾坤中偷得浮生半日闲。他们在戏场里表达着那“二妹子想哥哥吃不下饭”的爱情,歌颂着为生民请命、为天地立心的青天大老爷。只要戏台上还有一个铁面无私的包公,他们就会继续耕自己的地、睡自己的觉、生自己的孩子、放自己的羊,连同Q都要唱一句“我手持钢鞭将你打”。这就是百姓戏曲的魅力密码。
于晓江,1969年生于大连,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民俗摄影协会硕学会士。从2000年开始,自费游走于中国十多个省份、行程数十万公里,着力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戏剧部分的研究、寻找、挖掘、拍摄等项工作,其间发现很多的戏剧种类已经消亡或濒临消亡,痛惜之余也意欲唤起国人共同参与、关注古老的中华文明,保护并传承先人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
中国民间文化 内容简介 文化不仅是上层的、精英的,也是下层的、民间的。然而,在大学的课程体系中,似乎完全被精英文化所覆盖,几乎没有下层文化的位置。随着非物质文化...
楹联文化通论 本书特色 楹联是汉字意符独体单音形式在文学形式创造中的独特体现,是古典汉语文学运演的结果,是中国*独特的文学形式,是中国文学艺术思维的结...
原著小说《澳门人家》故事的时间跨度从上世纪80年代至今,真实还原三十年来澳门发展的一段史诗画卷。在绵延的历史长河里精心严谨选择每个重要的历史节点:九十年代的亚洲...
问吧14 有关中国文化的101个趣味问题 本书特色 《问吧14:有关中国文化的101个趣味问题》由中华书局出版。问吧14 有关中国文化的101个趣味问题 目录 ...
長期被某幾種音樂類型綁架了嗎?《造音翻土》邀請你透過聽覺感知進入歷史之中翻轉,重新發現一種聆聽與解釋台灣聲音的角度。戰後至今,台灣聲響文化的討論一直付之闕如,或...
作者简介沃尔特·惠特曼(1819—1892),19世纪美国最伟大的诗人,人文主义者。他生于纽约长岛的农民家庭,一生经历坎坷,早年辍学后进入印刷厂做学徒,后来分别...
◆备受宫崎骏推崇赞誉的日本动画大师、《攻壳机动队》导演押井守精准剖析导演工作,深度阐释导演的胜利之道【编辑推荐】1、日本动画大师《攻壳机动队》导演押井守根据多年...
济公传说 本书特色 世上真的有个济公吗 济公传说从哪里开始 济公传说说的是什么 翻开本书,谜底将在这里揭开!本书为“中国民俗文化丛书”中的一本,讲述民间关于济公...
北南,晉江文學城網路小說作家。
科学翻译影响下的文化变迁 内容简介 作者考查了20世纪初科学翻译的文化影响的几个方面:科学翻译输入的大量词汇丰富了作为文化载体的汉语语言,其影响所及甚至达于此后...
载驰载驱:中国古代车马文化: 本书特色 书稿选取孙机先生中国古代车马文化的研究成果,共八篇,包括《始皇陵2号铜车对车制研究的新启示》、《中国古代独辀车马的结构》...
《古代汉语》习题集-(修订本) 内容简介 《(古代汉语)习题集》是根据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即培养学生阅读古书的能力进行编写的。全书共十四个单元。每个单元均包括有文...
闲话之三:无关娱乐 目录 “燕大校花”赵萝蕤的才学人生/言文徐志摩与袁昌英的一段情/蔡登山吴宓:殉情殉道两手空/王开林1930年代的蓝苹/大漠“百科全书音乐家”...
周永亮,知名战略管理专家和创新导师,国富咨询集团创始人兼董事长、北京大学MBA管理咨询协会高级顾问。孙虹钢,人文学者,国学管理及企业文化专家。曾任湖南日报报业集...
吕叔湘文集(第六卷) 内容简介 这次编文集,并没有把所有写过的文字一概收入。有些散篇,有些单刊,出于这样或那样的考虑,没有收进去。文集共有六卷。一卷是《中国文法...
文化人类学与课程研究-方法论的启示 本书特色 中国课程始终在批判与继承、 借鉴与创新、多元与统一的矛盾中 艰难前进。在没有合理的理论基础 准备下,世纪之交的基础...
每天学点中国哲学 本书特色 中国哲学被视为世界几大类型的传统哲学之一,对人类文明史做出了卓越贡献。影响及于日本,朝鲜、韩国、越南及其他东南亚国家,并曾对法国启蒙...
十四十四金陵人,自小喜愛讀書,曾被父母戲稱「只要紙上面有字都能看進去」。因看的故事衆多而萌發寫書欲望,到如今一發不可收拾。喜歡「若教眼底無離恨,不信人間有白頭」...
中国烟草的世界 本书特色 该书从烟草这一独特的植物在中国的传播出发,展现中国世俗社会的一个切面,管窥中国人的生活与精神世界。于中国人而言,香烟虽是“舶来之物”,...
中华文化与21世纪 内容简介 进入新世纪,全球环境剧烈恶化和各种文明音质冲突及非典疫情等等,给我们心灵留下累累伤痕。21世纪人类向何处去? 中国人所拥有的中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