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锡山日记》的特点,正如薄一波同志所言,“是在每一个历史阶段表达他的思想”,用阎自己的话说,“不记事而记事之理”,“记事是主观的,记理是客观的;记事是为自己留痕迹,记理是给人类贡献作准绳”;“余不愿为自己留痕迹,愿对人类有贡献,故记理不记事”。所以,他的日记以总结事物之理见长。了解山西历史乃至整个民国史的读者,或者可从其所记之理的背后,看出相关的历史人物与历史事件,看出阎氏对这些历史人物与历史事件的评价。《阎锡山日记》的台湾印本,由“阎锡山先生纪念会”编,原作《阎锡山先生感想录》,是《阎锡山日记》*全之编本。其中1949年以后内容记录了阎锡山在台湾的行踪与思想,为大陆刊本所无,有很重要的史料价值。由于大陆本中阎锡山为父亲庐墓期间与赵戴文之通信,非日记体裁,台湾本日记出版时,已抽出另出单行本,故本次出版,未收这部分内容。台湾本与大陆本在行文顺序、内容多寡方面微有不同,不予一一对照统一,惟民国三十年七月后日记及民国三十一年、三十二年、三十三年日记为台湾本所无,此次出版,予以编入,并按其时间顺序重新排列,故此本可称《阎锡山日记》迄今为止之全编。
剖析人情事理,记载民国风云《阎锡山日记》*全备之出版物,阎锡山内心世界之独白
《稿本《新疆图志》校理(繁体)》内容简介:本书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对《新疆图志》稿本的版本、内容、价值进行研究,认为稿本出
沉默的智谋-我是王莽 本书特色 重读王莽,感受他从落泊少年到改革皇帝静水流深的权谋智慧。看一个贫穷苦闷少年,如何登上权力列车,步步为营,成为权倾天下的大司马,并...
柳诒徵国史要义 本书特色 柳诒徵编著的《柳诒徵国史要义》非一般意义上的“史学史”或“史学通论”。透过史学要义的诠释,归宗于中国人本主义的弘扬,是为本书的主旨。此...
雅典3000年:一座城市里的欧洲文明史 本书特色 ◎一次跨越3000年的历史之旅古典时代、城邦时代、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奥斯曼帝国……从米诺斯文明到大都会艺术...
(精)甲骨文丛书:文明中的疯癫·一部关于精神错乱的文化史 本书特色 福柯的名著《疯癫与文明》问世后半个世纪,《文明中的疯癫》登上西方各大书店和媒体的图书榜单。当...
革命与血缘.地缘:由纠葛到消解-以江西石城为个案 本书特色 《革命与血缘、地缘:由纠葛到消解(以江西石城为个案)》:中央苏区研究丛书革命与血缘.地缘:由纠葛到消...
《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内容简介:《文化、权力与国家》是以乡村的文化网络为基本结构并考察其功能,这一点
北京孔庙国子监匾联考辨 本书特色 王琳琳编写的《北京孔庙国子监匾联考辨》将孔庙国子监博物馆中现存的大量珍贵的匾联进行了考辩研究,从各个匾联的规格尺寸、外部特征、...
历代蒙求·史鉴节要便读 内容简介 从宋代开始,我国有了以介绍历史知识为主的蒙学书,从宋到清,这类书出了很多种,大致可分为断代蒙求、韵语通史、咏史...
《中古政治与思想文化史论》内容简介:本书从中国古代政治现象的前因后果和发展过程观察相关的制度框架、实施状态,从制度举措及其
世界简史 本书特色 *全面*简短的通俗版世界史,助你一本书读通世界史。 世界史的扛鼎力作,全球狂销200万册,被翻译成30多个国家的文字,...
为臣之道-读史长智慧 内容简介 为臣之道,体现了人类生存的智慧,是一门高深的学问。臣字,在甲骨文字形象一只竖立的眼睛形,表示俯首屈从之意。一直指侍奉皇上的...
李鸿章与晚清四十年 本书特色 “从刀笔小吏到**重臣”全国图书媒体共同评选 第九届深圳读书月重点推荐2008年度十大好书从一介书生到晚清**重臣,给朝廷打报告的...
刺杀希特勒 本书特色 施陶芬贝格和1944年7月20日,一个决定命运对剧性事件和神话。一份德国史上关键的报告。一流的阅读冒险。刺杀希特勒 内容简介 很少有事件像...
《日读古诗词》内容简介:诗赋不产生思想,却对应一天天具体的日子,吟诵具体的天时地利人情。一代代的诗歌,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就
下南洋-历史上的大移民 本书特色 一首广为流传的航海史诗。一幅波澜壮阔的移民画卷。一部坎坷曲折的海外创业史。下南洋-历史上的大移民 内容简介 明朝永乐年间,三宝...
刘少奇冤案始末-知道一点当代史书系 本书特色 独家披露鲜为人知的史实;精心编选精彩的历史图片;客观描述、合理分析、史论结合、情理交融;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和历史意...
黄天树甲骨金文论集 内容简介 《黄天树甲骨金文论集(精)》内容主要是利用传世文献资料、古文字资料等综合考察甲骨文所见的城邑、丧葬制度等,详细介绍了甲骨文金文助动...
《世界文明史》是世界著名哲学家、文化史专家威尔·杜兰特历时四十余年写就的旷世巨著,是举世公认的传世经典,作者因此荣获1968
知识分子何谓-西北联大知识分子群体研究 内容简介 《知识分子何谓:西北联大知识分子群体研究/西北联大与现代文明丛书》主要由徐诵明、侯宗濂、郁士元、张伯生、黄国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