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tto wilhelm thomé的手绘植物图谱形态色彩逼真,绘图精美,具有极高的艺术欣赏和收藏价值,同时图谱详尽地展示了包括解剖结构在内的植物各部分的形态特征。这些特征的展示是普通艺术绘画和彩色摄影甚至真实的植物标本都不可能做到的。因而这些图谱在植物教学和植物分类科研中都具有重要的价值。《奥托手绘彩色植物图谱》不仅是植物学专业师生、中小学植物课师生的重要参考书。也是许多植物摄影爱好到真正植物爱好者的转变过程中,了解更多植物知识的重要指导书。
奥托·威廉·汤姆的手绘植物图谱形态色彩逼真,绘图精美,具有极高的艺术欣赏和收藏价值,同时图谱详尽地展示了包括解剖结构在内的植物各部分的形态特征,这些特征的展示是普通艺术绘画和彩色摄影甚至真实的植物标本都不可能做到的,因而这些图谱在植物教学和植物分类科研中都具有重要的价值。《奥托手绘彩色植物图谱(精)》不仅是植物学专业师生、中小学植物课师生的重要参考书,也是许多植物摄影爱好到真正植物爱好者的转变过程中,了解更多植物知识的重要指导书。
Otto Wilhelm Thomé(1840-1925)德国著名植物学家,植物绘画艺术家,以其手绘植物图谱闻名于世。
阿基米德羊皮书 内容简介 本书是关于当今现存的*伟大的科学抄本——阿基米德羊皮书的真实故事。这部抄本历经劫难不死,迄今已有一千多年。它写成之后,又被人擦除,重新...
生物标志物手册 本书特色 本书原著由瑞士巴塞尔jain pharmabiotech (杰恩药物生物技术公司)的医学博士,kewal k. jain编写。全书内容...
气候文明史-改变世界的8万年气候变迁 本书特色 田家康所著的《气候文明史(改变世界的8万年气候变迁)》试图从亨廷顿的问题意识以及兰姆的观点出发,探讨气候...
青藏高原中东部古近纪盆地演化与高原早期构造隆升 内容简介 本专著是在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G1998040800)“大陆碰撞过程中壳幔物质能量交换”、国...
物种起源-英文版 内容简介 witen on board h.m.s. beagle, as naturalist, lwas much struckwith ...
常见植物识别速查图谱 本书特色 本书是植物爱好者了解认识常见植物的便携式百科全书。书中收录我国南北各地常见植物500 种,通过1000余幅高清彩图和简洁的文字描...
宇宙发展史概论 本书特色 《宇宙发展史概论》内容简介:为了系统整理和充分展现上海世纪出版集团的学术文化资源,进一步拓展我们的文化视域,大力推动中国学术创造与前进...
《还原论的局限:来自活细胞的训诫》简介:罗思曼博士指出,将生命的物质体现或是生命的组成部分的加合等同于生命整体本身,是与对
约翰·R·塞尔以他在语文学与精神方面的研究成果享誉全球。在本书中,他在自身的视野里,继续深入在实用哲学领域的研究,重新探讨
追随进化论鼻祖达尔文的脚步,作者肖恩·卡罗尔在《造就适者:DNA和进化的有力证据》中以轻松的笔调,配合科学实例,从分子生物学
科学的挑战——中国文库 本书特色 “中国文库”主要收选20世纪以来我国出版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文学艺术创作、科学文化普及等方面的优秀著作和译著。这些著作和译著,...
系统宝石学-(第二版) 本书特色 《系统宝石学》于1997年出版,是国家珠宝玉石质量检验师(CGC)考试考前培训指定教材。该教材得到了业内专家、珠宝大专院校以及...
跨越38.42光年,美国军方与外星人长达67年的秘密合作!两艘坠毁的外星飞船,一个存活的外星人,罗斯维尔事件为地球人类打开了通往
物理学家用的随机过程(影印版) 内容简介 随机过程广泛存在于物理学、生物学、化学和金融等领域。本书是一部教材,书中提供了应用于物理学的随机过程和随机计算的基本理...
地理学 本书特色 ★ 16开精装,福建教育出版社出版★ 学界泰斗季羡林为丛书作序,于光远、王元化、王朝闻、任继愈、张岱年等担纲顾问★ 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区...
采动岩体蠕变与渗流耦合动力学 本书特色 《采动岩体蠕变与渗流耦合动力学》是由科学出版社出版的。采动岩体蠕变与渗流耦合动力学 内容简介 本书以采动岩体蠕变—渗流耦...
植物学-下册-第二版 内容简介 本书为高等师范院校教材《植物学》第二版下册,各章基本上由原编者修订,主要根据“打好基础,精选内容、逐步更新、利于教学”的精神,在...
数学物理方法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介绍了三类典型数学物理方程定解问题的多种求解方法。全书重点讲解了分离变量法、行波法和green函数法三种基本的解析方法,及差分法...
动物智慧-我们的动物朋友们的思想和情感 本书特色 你知道蚂蚁会教学、蚯蚓能决策、老鼠喜欢被挠痒痒、黑猩猩也会悲伤吗?你知道一些狗能掌握一千多个词汇、而小鸟在睡觉...
本书探讨了全世界的疾病模式以及不同医学传统与疾病作斗争的各种方法。来自世界各国的160多位医学科学家和社会科学家为本书撰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