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娃的苹果带我们看到这个新世界,牛顿的苹果带我们了解这个新世界,而乔布斯的苹果则带我们体验这个新世界。(《苹果力》)
离开权、钱、车、房,男人的魅力还剩下什么?贪污和腐败的多是男人,飙车和醉驾的多是男人,栽在性事上的多是男人……男性还在,但,男人呢?(《男人没了》)
在大时代的边上,你想要哪一种活法?让大师陈丹青为你拨开迷雾。( 《大时代的边上》)
要了解中国当代艺术,听听局内人是怎么说的。美院教授、艺术生、美术馆馆长、策展人、艺术网站创始人、画廊老板、拍卖行高管、艺术经纪人、艺术家……(《兑现主义》)
2011《新周刊》,记录着中国社会的脉动和世界的变化——三个苹果改变的世界、中国的男人是如何异化的、低成本生活指南……
本书《大时代的边上》收录的就是《新周刊》2011年度佳作,共计79篇。 《大时代的边上》由《新周刊》杂志社选编。
《新周刊》,中国社会变迁敏锐的观察者与记录者。《新周刊》,读者眼中畅快淋漓的“观点供应商”。《新周刊》,媒体同行和创意工作者眼中的“话题发源地”。《新周刊》,商家及投资人眼中不可忽略的“智囊”和“思想库”。阅读着《新周刊》成长的新锐青年,如今已成为推动社会前进的中坚力量。
由《新周刊》杂志社选编的这本《大时代的边上》选编的是《新周刊》2011年度佳作,包括:《中国*幸福的农民》、《低成本生活指南》、《“宅生活”是一种消费生活》、《搞笑诺贝尔的中国赢家》等79篇。
一年一度的《新周刊》年度佳作,精选2011年度《新周刊》发表的最具影响力、最有人气、最有代表性的名人佳作,回味2011年度中国乃至世界上最受关注的热点问题,由名家讲述、点评,观点新颖独到、评论热辣深刻,或针砭时弊,或畅谈哲思,嬉笑怒骂之余,令人感受读者博大的拳拳爱国爱民心,读来余味悠长。
《新周刊》由广东出版集团、三九企业集团联合主办。每期128页全彩印刷,每月1日、15日出版,属于时事生活类杂志。创刊于1996年8月18日,历经十余年发展,已成为中国社会变迁敏锐的观察者与记录者。《新周刊》始终保持对社会潮流动态的高度敏感,彰扬无情解构的犀利风格,并开创多种全新传媒报道模式,“中国最新锐的时事生活周刊”之定位深入人心,是中国期刊市场上最具代表性和舆论影响力的杂志之一。同时,《新周刊》享有传媒界“话题发源地”的美誉。
清末新知识界的社团与活动 本书特色 清末新知识界的社团与活动1899―1905是中国世纪之交的过渡时期,社会结构与社会思潮都在急剧变化中。作者从新知识界社团活动...
力量 内容简介 在剑桥形形色色的各种讲座中,就讲学者的知名度,面向公众的影响力以及在普及与学术的结合、听众人数方面,声望*高、首屈一指的就是剑桥大学达尔文学院的...
社会史:理论与实践 内容简介 本书收集了于尔根科卡(Jurgen Kocka)十二篇具有代表性的学术论文、一篇学术报告与两篇访谈,全面展现了科卡的学术生涯及其在...
文津演讲录.2 本书特色 本书所选讲稿,主讲人多为年近古稀的学界名流、文坛泰斗。他们用毕生心血,焚膏继晷,皓首穷经,故而成绩斐然,蜚声士林。当然,这里所选的部分...
一本杂志和一个时代的体温-新周刊二十年精选-(上.中.下) 本书特色 ★ 16开平装,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新周刊》二十年内容精选,记录了这本杂志二十年观...
世纪之交纽约城的丑闻与轰动时间---镀金城市 内容简介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纽约,曾被人们称为镀金时代。那时城市日新月异,财富滚滚而来;艾迪斯-沃顿,范德比尔...
★ 纳粹意识形态如何逐渐主导德国社会?★ 普通德国民众如何一步步成为纳粹分子?★ 坎迪尔历史奖、古根海姆奖获奖作者★ 美国国家人文基金会二度奖励作者★ 彼得·弗...
-编辑推荐-刷着朋友圈和短视频,你是否在某一瞬间会突然自问:“这到底有什么意义?!”你又是否想过,可能它们的意义恰恰在于它们的无意义?你曾受够了一份工作、厌倦了...
马立诚,曾任中国青年报评论部副主任,人民日报评论部主任编辑,凤凰卫视评论员。已出版的主要著作有:政论:《交锋》(合著)、《呼喊》(合著)、《你投谁的票》,评论集...
作者简介杨绛(1911—),钱锺书夫人,作家、学者、翻译家。主要作品有小说《洗澡》《洗澡之后》,散文《干校六记》《我们仨》《
☆文艺复兴时代的绝妙缩影,建筑史上难以逾越的穹顶☆2000年美国图书馆协会年度好书☆2001年美国独立书商非虚构类年度风云书☆《米开朗琪罗与教皇的天花板》爱好者...
全球学 本书特色 孙国强所著的《全球学》所研究的全球学,是立 足于实现全人类共同利益,实现每一个人全面自由发 展而人人共享的全球化的客观基础之上的。全...
《供应商全生命周期管理》内容简介:这里的“全”字,强调供应商整个生命周期,也就是从供应商准入,到供应商考核、绩效提升等日常
城市(劳工)生活卷-民国时期社会调查丛编-二编-(上.下) 本书特色 本书系《民国时期社会调查丛编》续编(二编)之一种,收集了民国时期有关劳工的调查资料。原稿均...
薛爱华(Edward Hetzel Schafer,1913—1991,旧译爱德华•谢弗),美国著名汉学家和语言学家,二十世纪下半叶美国唐代研究乃至整个西方唐代...
书魂永在-范用纪念文集 本书特色 范用是我国名重一时的出版人,他曾策划出版了巴金的《随想录》、陈白尘的《牛棚日记》、《傅雷家书》;他也是我国著名的杂志人...
作为日本近代资本主义发展史上最为重要的人物之一,涩泽荣一与中国近代史的关系也十分密切。本书以“王霸关系”为分析框架,集中考察涩泽荣一在经济、救济、外交、教育等方...
张先清,现任厦门大学社会与人类学院特聘教授、副院长,博士生导师,考古学、社会学博士后流动站合作导师,哈佛燕京学社访问学者,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兼任中国...
编辑艺术 内容简介 这本《编辑艺术》,是杨牧之同志当年主持编辑《文史知识》的体会,其中包含着他多年编辑工作积累的成功经验,既有高屋建瓴的办刊宗旨和体现时代要求的...
个中滋味 人类学家的田野饮食故事 本书特色 饮食人类学,是对饮食进行研究的人类学分支学科。本书是学术文化普及类图书,主要通过人类学家在田野调查过程中对所遇见的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