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隐身人的秘密》由别莱利曼著,姚锦镕译。别莱利曼是享誉世界的俄国科普作家,趣味科学的奠基人,因其广受欢迎的物理、天文和数学科普书而闻名。他的作品是用一种奇妙的语言写成的,颇有可读性。《隐身人的秘密》适合少年儿童阅读。
这本《隐身人的秘密》由别莱利曼著,姚锦镕译。
别莱利曼是享誉世界的俄国科普作家,趣味科学的奠基人,因其广受欢迎的物理、天文和数学科普书而闻名。他的作品是用一种奇妙的语言写成的,颇有可读性。
《隐身人的秘密》适合少年儿童阅读。
热现象
扇着扇子时我们为什么会感到凉爽
房间里有几个女人扇动手中的扇子,扇着、扇着,她们自然而然地感到身上凉爽起来。她们这么做绝不会对在座的其他人有半点的害处,而且倒要感激她们扇凉了室内的空气。
那么我们倒来看看,事实是不是这样。扇着扇子时我们为什么会感到凉爽呢?原来直接贴在我们脸上的空气是热的,就像一只肉眼看不见的热空气罩,罩住了我们的脸,“烤着”脸部;也就是说,减缓了我们脸上热量的进一步散发。我们周围的空气如果是静止不动的,那么贴在脸上的这层热空气只能被分量较重、但还没有变热的空气非常慢地往上挤。就在我们用扇子扇去脸上这一层热空气的时候,脸部就接触到一份没有变热的新鲜空气;我们的热量不停地传给这些新鲜空气,于是我们身体上的热量散发出去,所以人体便感到凉快了。
可见,女人们扇扇子的时候,不断驱走自己脸上的热空气,代之没有变热的空气。凉空气一旦变热,又被扇走,又被另一份不热的空气所取代,如此循环不断。
原来如此
扇子的功效就是加速空气流通,使整个室内的空气温度很快变得均匀;也就是说,扇扇子的人利用了周围其他人相对来说较凉爽的空气,使自己得到了凉爽。
下面我们还要谈到扇子的另一种作用。有风的时候为什么会感到更冷些
大家都知道,比起无风的日子,刮风的时候人们觉得更冷些。但并非人人都清楚地知道这一现象的真正原因。有风的日子更冷些,只有生物才有这一感觉。如果把温度计放在风里,温度计的水银柱丝毫不会下降。人在有风的严寒里之所以感到特别冷,首先是因为这时候从脸部(其实是从全身)散发掉的热量比无风的时候多得多,而没有风的时候,被身体暖和了的空气不会那么快就被另一份冷空气所替换掉。风力越强,分分秒秒吹过来与皮肤接触的冷空气就越多,因而我们身体分分秒秒散发掉的热量就越多。单这一点就足以说明为什么会引起寒冷的感觉了。
但还有另外的原因。水分始终不断地从我们的皮肤上蒸发出去,即使置身于冷空气中也是如此。蒸发水分就需要热量。这份热量是从我们肌体上,从紧贴我们身体上那份空气中夺走的。如果空气不流动,那么蒸发的过程就很慢,因为紧贴皮肤上的那层空气中的水蒸气很快就饱和了(在饱和了水蒸气的空气里,剧烈的蒸发是不会发生的)。但如果空气是流动的,那么就有新的空气源源不断流向皮肤,蒸发就会频繁发生,这就消耗掉我们身体上大量的热量。
风的制冷作用到底有多大?这要看风速和空气的温度而定。一般来说,这种作用比人们想象的要大得多。举个例子来说吧。假如空气的温度是4℃,丝毫没有风。这种情况下我们肌体皮肤的温度是31℃。假如刮来一阵刚拂动旗子、但吹不动树叶的微风(风速是每秒2米),那么皮肤上的温度就下降7℃;如果刮来的风能让旗子飘荡起来(风速是每秒6米),皮肤的温度就下降22℃,冷到只有9℃了!
原来如此
如此看来,我们不能单凭温度高低一种因素来判断我们所感觉到的冷热,同时还应该注意到风速。同样的寒冷天气,一般来说,在莫斯科感觉起来就比在圣彼得堡好受些,因为波罗的海沿岸的平均风速是每秒5~6米,而莫斯科只有每秒4.5米。到了外贝加尔区,平均风速只有每秒1.3米,感觉起来就更好受了。东西伯利亚的严寒是出了名的,但感觉起来并不像那些习惯于欧洲较强风的人想象的那么难受,因为东西伯利亚全年几乎是不刮风的,尤其在冬季。
为什么沙漠热风会让人酷热难耐
读了上文之后,有的读者也许会说:“如此说来,即使在酷暑的日子里,风也会送来凉爽。那么为什么在这种情况下旅行者还是常常谈沙漠热风色变呢?”
之所以会产生这种矛盾现象,是因为在热带气候条件下,空气的温度要高于人的体温,人在有风的时候不但不感到凉快,反而觉得更热,这就不足为奇了。
原来如此
在那里,不是人体把热量传给空气;相反,是空气把热量传给了人体,所以分分秒秒吹过来与人体接触的空气越多,人就感到越热。
确实,这里的蒸发作用同样因为有风而加强,但热风的影响更明显。所以像土库曼这些居住在沙漠上的人都要穿上保暖的长袍,戴起皮帽子来。面纱能保暖吗
这不,这里出现了一个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物理学问题。女人们众口一词,说面纱可以保暖,不戴面纱时脸就冷得不行。可是,你看面纱的料子那么轻薄,况且有时上面还留着相当大的孔洞。男人们往往是不大会相信这话的,他们都认为:说面纱能起到保暖作用,那只是凭空想象出来的说辞而已。
但是,要是你还记得上文所说的话,那就不会作出轻率的判断了。
……
“别莱利曼因其广受欢迎的物理、天文和数学科普书而闻名。他的作品是用一种奇妙的语言写成的,颇有可读性。”
——宇宙飞行和火箭技术的先驱者、俄国科学家齐奥尔科夫斯基
“唱颂数学和物理的歌者,吟颂天文和航天的诗人。”
——苏联火箭发动机主设计师瓦伦丁·P.格鲁什科
雅科夫·伊西达洛维奇·别莱利曼:享誉世界的俄国科普作家,趣味科学的奠基人。共写了105本书,其中大部都是趣味科学读物。他的很多作品再版几十次,被翻译成几十种语言,至今依然在全球范围再版发行。仅在印度,本书就有七种语言的版本,是销售过两千万的经典科普读物。在他的笔下,科学不再与我们相隔甚远,而是时时刻刻发生在我们的生活里;科学原理不再那么枯燥,而是妙趣横生。同时,他也是一位不遗余力地传播科普知识的编辑与组织者,他创办了苏联第一份科普杂志《在大自然的实验室里》并任主编,担任时代出版社理事,组织出版大量趣味科普图书。1957年,苏联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1959年,苏联发射的无人月球探测器“月球3号”传回了航天学史上第一张月球背面照片,其中拍到的一座月球环形山后来被命名为“别莱利曼”环形山,以纪念这位卓越的科普大师。
黑夜天文观测 本书特色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英国皇家学会大学研究员、世界名校伦敦大学学院天体物理学教授和天文学院副院长拉曼·普林贾倾力巨作...
森林报系列(春+夏+秋+冬)(彩色版)(套装共4册) 本书特色 《森林报》是比昆虫记有趣的自然探索启蒙书,关于大自然四季变化的百科全书。你想象过森林里的尺禽走兽...
愤怒的小鸟星球大战-经典史诗电影背后的科学 本书特色 1.绝对权威,这是世界知名杂志美国《国家地理》为小读者量身订做的知识百科——以*经典电影加*经典游戏的组合...
《根与翅》内容简介:打开《根与翅》,你会看到,在巴别梦想家的爱和陪伴下,一个个贫困的、封闭的乡村孩子,是如何被滋养,如何逐
武器小百科:枪械知识绘本 本书特色 本书详细介绍了多种经典枪械,并配有精美的图示。全书分为5章,对各种枪械按照国别进行介绍,分别为美国、俄罗斯/苏联、德国、意大...
趣味数学谜题 本书特色 中国科学院院士叶叔华,郑时龄郑重推荐趣味数学谜题 内容简介 《趣味数学谜题》介绍了大量世界经典数学问题、数学谜题,其中许多谜题成了今天“...
《MBA-MPA-MPAcc写作高分阶梯》内容简介:本书为管理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联考(MBA、MPA、MPAcc)教材,属于考研类教材。本书严格
泰山木本植物图志/中华泰山文库.著述书系 本书特色 ★16开精装,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布面书脊,内页采用铜版纸印刷,图文全彩,典雅精美,手感舒适,乃欣赏、收藏之...
21世纪十万个为什么:彩色图解版:科技之光 本书特色 《21世纪十万个为什么》一书,努力向青少年传播当代各学科科学研究的新见解、新知识,文章通俗易懂,相信会博得...
(精)大揭秘最酷3D儿童立体百科:人体的奥秘 本书特色 《人体的奥秘》由英国著名科普作家和医学插画团队携手打造的人体科普图书,为孩子带来极为震撼的人体探秘之旅。...
黑夜天文观测 本书特色 ◇想了解神秘的北极光吗?◇我们为什么只看到月亮的一面呢?◇你能数出多少个星座? 从古老的恒星穿梭到稍显年轻的行星,从令人神往的星座飞跃到...
森林报春-世界科普文学经典美绘本-拼音版 本书特色 本套书的特点:1.内容的独创性本套书*大的特点就是其与其他同类书相比的独创性.它在用精美的画面配合文字阅读的...
孟德尔讲的遗传学的故事-002 内容简介 你是单眼皮还是双眼皮?尖下巴还是圆下巴?高鼻子还是塌鼻梁?对你的长相,你有没有留意观察过?也许你会说:“我和爸爸一样是...
《重构零售:新零售时代企业生存法则与经营实践》内容简介:马云说:“纯电商的时代很快就会结束,未来的十年、二十年将没有电子商
儿童成长启蒙读本:社会广角 本书特色 小朋友,你想了解我们伟大的祖国吗?你想了解我们悠久的文化吗?你想培养自己良好的习惯吗?你想读温馨的友情故事吗?你想学习有用...
《关系社会资本新论》内容简介:《关系社会资本新论》一书聚焦个体层面的社会资本,从本体论、方法论和实证研究层面,对社会资本进
《漫画物理学》内容简介:大到太阳、黑洞、星系,小到原子、电子、夸克,从已知到未知——两位科普经验丰富的德国物理学家,跟一位
鸟-全世界800多种鸟的彩色图鉴 本书特色 本书收录了全世界800余种鸟,内容权威性、编排系统,配有800多幅高清晰彩色照片。在作者的精心编纂下,使读者无论在居...
《美哉汉字》内容简介:汉字大美,而汉字美在何处,又让人一时难以解答。本书收录来自文字学、心理学、信息学、历史学、设计学等不
我不洗澡.就不-小鼠米克快乐成长绘本-白金版 本书特色有个性的小老鼠米克,成长中不断遭遇各种难题和挑战,在妈妈的悉心指导下,米克学会了各种成年人应具备的能力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