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鲁迅和胡适,后人对他们的议论可以说不惜笔墨,洋洋洒洒。而韩石山先生的这种比较研究,在汗牛充栋的鲁研胡研著作中,亦有可圈可点之处。即使初版至今六年,评论文字仍络绎不绝。当时,恐怕作者自己也未能料到。对《少不读鲁迅老不读胡适(全新修订版)》的认同基本有三点,一是材料翔实,考证有序;二是观点明确,绝不含糊;三是意犹未尽,留给读者思考空间。有这三点,《少不读鲁迅老不读胡适(全新修订版)》在当今鲁研胡研界,该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存在。至于“少不读鲁迅,老不读胡适”这个说法能否让人接受,已无碍它的流传。
《少不读鲁迅老不读胡适》编辑推荐:我的看法是在读书中发端的,也是在阅读《少不读鲁迅老不读胡适》的过程中完善的。我可以不相信自己的德行与智力,却不敢无视那么多书本的品质,还有它们的作者的诚挚。
胡适的文风
这一章说说鲁迅和胡适两人的文风与社会理念的不同。先说文风。
不管两人的留学背景有什么不同,思想品质上有着怎样的差异,也不管他们生前身后有着怎样的遭际,作为后人,我们看到的是他们的文章,想学的和不想学的一切,也都包含在他们各自的文章中。换句话说,他们的文章写得怎样,能从中学到些什么东西,这才是**重要的。要在不长的篇幅里,全面地谈两人的文风,几乎是不可能的。只能是择其大端,略加论列,有个大致的判断就行了。为了保持论述的公允,每人只选两篇文章,且都是前期的。
先谈胡适,以便谈鲁迅时有个比较。
什么是文学,或者说什么是好文章,胡适有固定的看法,终其一生没有什么改变。
一九二一年年底编辑出版的《胡适文存》,后来称做**集,收有一篇《什么是文学》。一开头便是,他曾说:"语言文字都是人类达意表情的工具;达意达的好,表情表的妙,便是文学。"接下来说,怎样才是好与妙呢,这就很难说了。他曾用*浅近的话说明如下:"文学有三个要件:**要明白清楚,第二要有力能动人,第三要美。"
这是篇文章,也是写给钱玄同的一封信。原信没有署年月日,《胡适文集》的编者注明,此信写于一九二○年十月十四日。信中引用的那句话"语言文字是人类达意表情的工具"云云,就更早了,是他在《建设的文学革命论》中说的。该文载于一九一八年四月十五日出版的《新青年》第四卷第四号。可说是新文化运动初期的作品。
这些,可说是胡适关于文学与文章的*初的主张。
一九五九年,胡适已六十八岁,眼见就是古稀之龄了。五月十六日这天,有台湾大学的六名侨生代表到南港"中央研究院"来拜访胡适,这些学生组织了一个海洋诗社,还带来了他们的刊物《海洋诗刊》。交谈中,胡适说:
"大部分的抽象派或印象派的诗或画,都是自欺欺人的东西。你们的诗,我胡适之看不懂,那么给谁看得懂?我的《尝试集》,当年是大胆的尝试,看看能否把我的思想用诗表达出来;如果朋友们都看不懂,那成什么诗?白居易的诗,老太婆都能听得懂;西洋诗人也如此,总要使现代人都能懂,大众化。律诗,用典的文章,故意叫人看不懂,所以没有文学价值。我的主张,**要明白清楚,第二要有力量,第三要美。文章写得明白清楚,才有力量;有力量的文章,才能叫做美。如果不明白清楚,就没有力量,也就没有‘美’了。"
一九六○年十二月二十三日,胡适和胡颂平聊天时说起,过去有一位朋友请他吃饭,这位朋友的儿子写了一些诗,说是新诗吧,又带些旧诗的样子,已排印好,预备出版了。主人夫妇对他们的儿子很夸奖,要他看一看。他看了之后,发现这孩子写的诗,全是不通的。他在他们家里,他们又预备了很好的饭菜请他,怎么说好呢?这让胡适很犯愁。只好说,这是孩子的老师不好,不肯好好的指点孩子的错误。又对主人夫妇说了下面一段话:
"无论诗或文,**要做通。所谓通,就是通达。我的意思能够通达到你,你的意思能够通达到我,这才叫做通。我一向主张先要做到明白清楚。你能做到明白清楚之后,你的意思才能够通达到别人。第二叫力量。你能把你的意思通达到别人,别人受了你的感动,这才叫力量。诗文能够发生力量,就是到了*高的境界,这个叫做美。"
这两件事,都记在胡颂平整理的《胡适之先生晚年谈话录》里。与一九二一年的看法相比较,将近四十年后六十八九岁的人,和四十年前二十八九岁时说的话,几乎一模一样。
不光对写作,就是一些小的事情上,也是这样。胡适晚年曾在台湾师范大学演讲,提到律诗和京剧,斥为下流。座中喜欢律诗和京剧的人听了大为惊愕,事后梁实秋告诉他们,这是胡先生数十年一贯的看法,可惊的是他几十年后一点也没有改变。确也是的,无论是对文学艺术,还是对社会政治,胡适的许多观点,一生几乎没有什么改变。这有浅的一面,也有执著的一面,常人是难以做到的。
小事中每每隐匿着大的历史事变的开端,可惜这样的见微知著,常是许多历史学家事后的聪明。
——《鲁迅和胡适:同时来到历史的交叉路口》
韩石山,山西临猗县人,生于一九四七年。一九七○年毕业于山西大学历史系。曾任《山西文学》主编,现为山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早年写小说,继而散文、随笔、评论,均有涉猎。近年来潜心于现代文学研究与人物传记写作,主要著作有《民国文人风骨》《徐志摩传》《李健吾传》《寻访林徽因》等。
小事中每每隐匿着大的历史事变的开端,可惜这样的见微知著,常是许多历史学家事后的聪明。
——《鲁迅和胡适:同时来到历史的交叉路口》
韩石山,山西临猗县人,生于一九四七年。一九七○年毕业于山西大学历史系。曾任《山西文学》主编,现为山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早年写小说,继而散文、随笔、评论,均有涉猎。近年来潜心于现代文学研究与人物传记写作,主要著作有《民国文人风骨》《徐志摩传》《李健吾传》《寻访林徽因》等。
屈原大传(全3册) 本书特色 ★ 本书按屈原的官宦之途分为上卷《文学侍郎》、中卷《左徒》、下卷《三闾大夫》共三卷★ 讲述了屈原波澜壮阔的一生,演绎了一个传诵千古...
《单身社会》内容简介:在今天的许多国家,单身人士是增长很快的群体。根据预测,在美国大约有四分之一的新生儿将不会结婚。在瑞典
最后的蔓珠莎华-梅艳芳的演艺人生 本书特色 在音乐方面,梅艳芳歌路纵横,形象百变;她有“东方麦当娜”之称,同时大量改编日本歌曲,又翻唱国语老歌,但在挪用...
天津知青故事 本书特色 本书虽然反映的只是那个特殊年代的一个缩影,但它充分展示了“知青”一代人的精神面貌,也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特征。通过书中篇篇感人的文章,也许你...
《尽忠报国:岳飞新传》主要内容:历史伟人之所以成为伟人,在于他光明磊落的立身行事足以经受得住反面的揭发,在于他的紊高情操足
谢家福日记-(外一种) 本书特色 ★ 32开精装,繁体竖排,苏州博物馆编撰,文物出版社出版★ 谢家福,号桃源主人、望炊楼主人、兰阶主人等。他是清代洋务运动的积极...
开放人文-我的大脑敞开了:数学怪才爱多士 内容简介 本书是著名数学家保罗·爱多士的传记。爱多士是20世纪世界上*伟大的数学家之一,无疑也是*古怪独特的数学家之一...
浙江文化名人传记丛书:坦荡君子——章乃器传 内容简介 浙江文化名人传记丛书。章乃器先生是救国会七君子之一,中国近代史上的著名人物。但近年来很少有人研究他,特别是...
编辑推荐读过卡夫卡作品的人,总会从他的字里行间,读到诸如:孤独、恐惧、绝望、威胁、谎言、审判、衰落、毁灭、死亡等字眼,这
一代天骄——元太祖成吉思汗 内容简介 本书以国内外丰富的史料为基础,多视角、多角度而又真实地反映成吉思汗的一生,反映了成吉思汗君臣不息抗争,积极进取,自强自尊,...
拿破仑流放日记 内容简介 独自一个人站在风雨冲袭的礁石上,远离所有肥沃的土地,迷失在无际的海洋中,拿破仑处于绝望的边缘。他被迫与妻儿分别。他建立的帝国已经瓦解。...
洪亮吉年谱 本书特色《洪亮吉年谱》在吸收已有的学术成果上,全面而具体地展现了洪氏一生交游、游幕、仕宦、学术研究与文学活动的行实,完整地呈现了其毕生的文学业绩、学...
顽固非尽守旧也:晚年林纾的困惑与坚守 本书特色 晚年林纾可谓一个文化符号。因其曾在“儒学存废”与“文白之争”问题上与“五四”新文化阵营对垒,长期以来被史家们定性...
刘道玉传-(上下册) 本书特色 ★ 16开平装,华文出版社出版★ 所叙述历史、人物和事件皆客观、公允,并得到传主本人首肯★ 选用材料丰富,包括自传、随笔、论著,...
《曾国藩家训》内容简介:本书基本上是一个五六十岁的父亲在十年间写给一个二十岁到三十岁、一个十岁到二十岁的儿子的书信汇编。在
《重新定义公司:谷歌是如何运营的》内容简介:官方出品,重装升级版 新增作者序《Alphabet 是如何运营的》,补充8大管理原则 谷歌
莫扎特传 本书特色 音乐天才莫扎特,大凡上过中学的人,都知道这个名字,然而绝大多数人不会了解他那充满欢乐的音乐和困厄连连的悲惨人生。对莫扎特顶礼膜拜的作者胡赫,...
魂兮归来-听杨雨讲屈原 本书特色 1.本书依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端午时节话屈原”系列讲座的讲稿润色整理而成,本讲座将于2013年6月中旬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期...
《钱锺书先生百年诞辰纪念文集》内容简介:2010年是钱锺书先生百年诞辰,钱锺书著作的研究者及亲朋好友等特写文章以兹纪念。本书共
走出女儿国:一个摩梭女孩的闯荡经历和情爱故事,ISBN:9787800885235,作者:(美)杨二车娜姆,李威海著作者简介 一个摩梭女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