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分为7章,主要内容包括:风帆远来;皇家秩序;东方月港;海峡烟云;拓荒年代;风雨南洋;广州遗事。
《大海商》系两岸三地播出的大型电视纪录片同名作品。它以“海上丝绸之路”为背景,讲述了15世纪到近现代,发生在东南沿海的故事。书中,下南洋、渡台湾、闯日本,是海商们不停奔波、勇于拓展的脚步,是福建历史文明中重要的事件,是大航海时代一段可圈可点的辉煌。
胡椒,迄今为止*有价值的热带作物,原产地南印度,大概在6世纪传入爪哇和苏门答腊。这种藤蔓植物的果实在干燥、粉碎后形成味道辛辣的胡椒粉。除了在欧洲人的味蕾上起到了小小的兴奋作用外,在没有电冰箱的年代。据说还是不错的食物保鲜材料。另外,它曾让达·伽马一下子赚足了60倍于远航费用的利润。丁香,桃金娘科植物,从它身上提取的精油是香水的原料,16世纪的欧洲宫廷充满它的香味,直到现代。它的神秘气质仍和香奈儿一起名扬时尚界。豆蔻。一种来自班达群岛的香料,多年生草本植物,果实呈不规则多面状,表面暗棕色,有皱纹,气芳香,味辛凉。豆蔻同样迷倒中国人,唐人杜牧诗唱:“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肉桂,樟科植物,产自越南、印尼、斯里兰卡,中国的福建、台湾、广西、云南也有它的踪迹。桂皮芳香甜辣,磨成粉后和它成熟的果实一样是令欧洲人疯狂的菜肴、酒和巧克力的调味品。*迟在公元1世纪,罗马人的日常生活中已经出现这些东方香料,为了获取这些香料,他们每年组织大型舰队越过阿拉伯海到达印度,在*终返回意大利之前。要在红海港口、尼罗河和亚历山大港停靠。但是,从13世纪开始,蒙古和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切断东西方传统的陆上贸易后,意大利城邦威尼斯、热那亚因为成功地控制到达亚历山大港的航线而垄断整个欧洲香料贸易。由此产生的巨大利益,加速意大利迎来它的文艺复兴。中世纪的欧洲人显然从古罗马人那里继承了这种嗜好。感谢这种嗜好,葡萄牙人因此突然崛起了。这个国家的崛起。需要提到一个叫恩里克的葡萄牙王子。这个被视为具备了虔诚的基督徒的许多品质和冒险精神的中世纪王子,在萨格勒士建立了一所军事学校,汇集起与航海有关的人士,比如航海家、军人、教士、天文学家、地理学家、工匠、水手、破落贵族和亡命徒等。拉开了大航海时代的序幕。*初。这种封建制度和商业活动混合的模式,仅仅是一项看起来缺乏预期利润却充满风险的投资,由充满梦想的基督徒恩里克为它埋单。但是,接下来人们找到了一条把东西方世界连接在一起的航线,随之而来的是巨大财富。使他们拥有了将这个破旧的小国家粉饰一新的能力。另外,他们在航线的另一端遇到了漳州人。那时,东方大国大明王朝已经从成吉思汗的后裔那里夺取了统治权。为了防范元朝军队残部的袭击,他们在北部边陲修建了长城。我们今天所能见到的长城,大致是那个时候修建的。为了防范那些昔日的竞争对手,他们还在东南沿海实行“海禁”政策,尽管那些宿敌早已灰飞烟灭,而他们侥幸生存的子嗣也沦为贱民。然而不能避免的贸易潮还是到来了,无论是对西方航海者,还是早已在亚洲水域游弋的漳州商船,对于这次碰撞,双方一定充满了好奇。就好像远道而来的人一样,既然地狭人稠,大海又在身边,不去航海,又有什么生路?既然做了水手,不去航海,又能做什么?王朝的海禁政策在这里遭遇到挑战,这种挑战*初可能是在小心翼翼中进行的,但是,在葡萄牙人到来前夕的亚洲水域的贸易圈,漳州海商已经是实际上的主导。在葡萄牙人看来,这些漳州人或许是*像他们的一群人。这些人强悍嗜利、结党成风、造船出海、私自贸易、毫无畏忌,从广东到浙江、从印度洋到南太平洋到处都有他们的身影。有时,他们数十条船浮海而来,在当地采购货物,补充淡水、食品,然后又消失得干干净净,就像那些来去自由的天边白云一样。他们这样熟悉亚洲水域,如果有他们参加的航行,总是容易得多。还有,如果喝上他们自带的土酿酒——一种在欧洲人看来像他们家乡的啤酒一样的淡米酒,他们可能就是朋友了。这些人性格颇急躁,但天生擅长贸易,哪怕是和自己的敌人做生意,有时实在分不清敌友,干脆就让自己的舰炮向对方乱轰一气,然而再坐下来谈判,这也是他们招来很多是非的原因。因此,初来的葡萄牙人往往愿意采用和平贸易的方式和这些人打交道。有时,他们以漳州商船“附舶”的方式前往中国。葡萄牙人在中国沿海的几个商业据点——广东的澳门、福建的浯屿、浙江的双屿。*初都是漳州海商引入的。葡萄牙人很快掌握了与这片水域有关的风向、气流、路线和港口知识。然后从欧洲西北部、东南非、印度次大陆到东南亚。建立一条漫长的航线。依靠这条贸易线上的武装据点。他们至少在*初的几十年里形成一种强势贸易。这种情况发生在他们的航海技术和军事实力并不优越于亚洲人的情况下。接下来,过度膨胀的胃口遭遇到消化不良,*起码,他们在中国东南沿海建立的据点——浙江的双屿和福建的浯屿很快被清除干净。这些据点,曾经吸引那么多的漳州贸易船。由此。那个征服中国的计划成了堂·吉诃德式的梦想。但是,这一切已经不重要了,因为,跟在他们后面,西班牙人来了。西班牙,一个充满大海气概和梦幻气息的国度,修道院、教堂、宗教法庭、阳光下灰尘四起的村庄、开满鲜花的庭院、毕加索油画、斗牛士之歌、卡门、堂·吉诃德的梦……热情洋溢又充满没落气息,这是人们向往它的重要理由。那时候,西班牙不过是个刚刚组建的新国家,通过政治联姻,卡斯蒂利亚和阿拉贡两个小王国走到一起。这个野心勃勃的小国家很快表现出瓜分世界的兴趣。还在1494年的时候,葡萄牙和西班牙两个邻居就签订了一份瓜分世界的托尔德西里亚斯签约,条约规定:以佛得角以西370海里处经线为界。将世界分为两个半球,西半球归西班牙。东半球归葡萄牙。这个现在看起来有点不可理喻的条约在1506年得到教皇的正式承认。然后,1578年8月4日,在一次葡萄牙与摩洛哥的战斗中,葡萄牙国王塞巴斯蒂安十分离奇地失踪。西班牙国王菲利普二世以一半的葡萄牙血统理所当然地登上葡萄牙王位,几乎统治了一半世界的葡萄牙王国突然倒塌。西班牙时代来了!与葡萄牙的海洋贸易帝国不同。西班牙人建起了一个庞大的殖民帝国。……
陈子铭,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居漳州。著有散文集《一个人和一座城市的随想》,作品偶见于报刊电视,常在古典文化的意蕴里看时光流转。
赏析金庸 本书特色 《陈墨评金庸系列:赏析金庸》是"陈墨评金庸系列"13部中的**部,是对金庸的15部武侠作品一一赏析,分别有《:开头是错,结尾还是错》《碧血剑...
天下农人 本书特色 这是一本关于山西农村历史和现实的随笔札记。作者长期从事农村问题的研究和写作,掌握大量的调查材料,十分熟悉农村社会和农民生活。在本书中作者把社...
荷塘月色 本书特色 朱自清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名的散文大家。他的散文清新、朴实、优美,风格独特,自成一体,许多作品成为脍炙人口的经典名篇。《荷塘月色》打破了其他选...
《成功智力:比智商更重要的潜能》内容简介:本书主要由“成功宣言”、“成功就是发展”、“成功在于选择”、“成功即为和谐”、“
2017中国最佳短篇小说 本书特色 短篇小说的选本,偏爱于平实的、大众的、贴近现实生活的世情、世态。二十年的坚持与努力,都是为给当代文学历史寻找准确的精神坐标与...
象形-诗性文化读本-[贰零壹贰] 本书特色 我一直悬在你头顶的上空以观测金融危机对爱情的影响以及政治对爱情的动摇。——刘洁岷《后工业时代的爱情》“语言是用来行善...
日本九州大學名譽教授合山究(GoyamaKiwamu)劃時代經典論著明清婦女文學史、社會文化史研究的卓越貢獻,深受學界推崇《明清時代
当我开始与世界独处 本书特色 越过山丘,才发现是自己在等候。 我们从小到大都过着群居生活,是因为我们总以为“孤单”是一个充满悲凉的贬义词,但是,当有一天我们真正...
西路军-生死档案 本书特色 邓小平:赞成这个说明(《关于西路军历史上几个问题的说明》),同意全件存档……”陈云:“西路军过河是党中央为执行宁夏战役计划而决定的,...
二十世纪中国散文大系(全十册) 本书特色 ★ 32开精装,2001年一版一印,书籍设计牛亚勋设计,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 由冰心、季羡林、王蒙、钱理群、余秋雨、贾...
唐诗风情 本书特色 闻一多编著的《唐诗风情》的这几篇文章,对学术论著如何做到既富有理致,又能给人以艺术享受,很能给人以思考。书中每一体(指绝句、律句)前有一段说...
傅璇琮(1933-2016),浙江宁波人。1951年考入清华大学中文系,195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历任中华书局总编辑、编审、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秘书长...
带一本书远离人群 本书特色 《带一本书远离人群》与其说是一本书评集,不如说是关于作家和书籍的古怪记录:哲学家阿尔都塞为何杀妻,是谁在赞助里尔克,随笔作家罗兰·巴...
被猫咪包围的日子:黄阿玛的日常/志铭与狸猫 本书特色 讲述一只叫“阿玛”的胖猫与它的六只猫伙伴、以及两个铲屎官之间发生的生活趣事,已完全...
见鬼:中国古代志怪小说阅读笔记 本书特色 适读人群 :对鬼文化感兴趣的年轻读者、作者粉丝鬼魂,是延伸的人性,是曲折的人心 从微观视角切入,品评鬼世界的爱恨情仇 ...
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插图珍藏版 本书特色 一个美好如天使却注定要夭折的小生命一个情深无限却只能默默守望的爸爸欢乐与悲伤,幸福与痛苦交织的562天留下一个永恒的...
永远新生 本书特色 苦难人生的性情花朵,一笔一画都是生命到老的智慧,一点一滴都是灵魂深处的菁华。永远新生 内容简介 吴冠中的散文,是在自己苦难人生的底色上绘画,...
《从Python开始学编程》内容简介:本书以Python为样本,不仅介绍了编程的基本概念,还着重讲解了编程语言的范式(面向过程、面向对
旅行人信札 内容简介 这些是1981年旅行时寄给北京亲友的信。我哥哥嘉曜极喜欢这些信,说要发表。他不是出版家,说说罢了。1993年回国,住在嘉曜留给我的房子里,...
人间有戏 本书特色 本书精选*能代表汪曾祺先生创作风格的中短篇小说作品,一幅幅原生状态下的民俗风情画卷,散发着真纯的人性之美和悠远恬静的风俗之美,以及简约、纯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