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分为7章,主要内容包括:风帆远来;皇家秩序;东方月港;海峡烟云;拓荒年代;风雨南洋;广州遗事。
《大海商》系两岸三地播出的大型电视纪录片同名作品。它以“海上丝绸之路”为背景,讲述了15世纪到近现代,发生在东南沿海的故事。书中,下南洋、渡台湾、闯日本,是海商们不停奔波、勇于拓展的脚步,是福建历史文明中重要的事件,是大航海时代一段可圈可点的辉煌。
胡椒,迄今为止*有价值的热带作物,原产地南印度,大概在6世纪传入爪哇和苏门答腊。这种藤蔓植物的果实在干燥、粉碎后形成味道辛辣的胡椒粉。除了在欧洲人的味蕾上起到了小小的兴奋作用外,在没有电冰箱的年代。据说还是不错的食物保鲜材料。另外,它曾让达·伽马一下子赚足了60倍于远航费用的利润。丁香,桃金娘科植物,从它身上提取的精油是香水的原料,16世纪的欧洲宫廷充满它的香味,直到现代。它的神秘气质仍和香奈儿一起名扬时尚界。豆蔻。一种来自班达群岛的香料,多年生草本植物,果实呈不规则多面状,表面暗棕色,有皱纹,气芳香,味辛凉。豆蔻同样迷倒中国人,唐人杜牧诗唱:“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肉桂,樟科植物,产自越南、印尼、斯里兰卡,中国的福建、台湾、广西、云南也有它的踪迹。桂皮芳香甜辣,磨成粉后和它成熟的果实一样是令欧洲人疯狂的菜肴、酒和巧克力的调味品。*迟在公元1世纪,罗马人的日常生活中已经出现这些东方香料,为了获取这些香料,他们每年组织大型舰队越过阿拉伯海到达印度,在*终返回意大利之前。要在红海港口、尼罗河和亚历山大港停靠。但是,从13世纪开始,蒙古和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切断东西方传统的陆上贸易后,意大利城邦威尼斯、热那亚因为成功地控制到达亚历山大港的航线而垄断整个欧洲香料贸易。由此产生的巨大利益,加速意大利迎来它的文艺复兴。中世纪的欧洲人显然从古罗马人那里继承了这种嗜好。感谢这种嗜好,葡萄牙人因此突然崛起了。这个国家的崛起。需要提到一个叫恩里克的葡萄牙王子。这个被视为具备了虔诚的基督徒的许多品质和冒险精神的中世纪王子,在萨格勒士建立了一所军事学校,汇集起与航海有关的人士,比如航海家、军人、教士、天文学家、地理学家、工匠、水手、破落贵族和亡命徒等。拉开了大航海时代的序幕。*初。这种封建制度和商业活动混合的模式,仅仅是一项看起来缺乏预期利润却充满风险的投资,由充满梦想的基督徒恩里克为它埋单。但是,接下来人们找到了一条把东西方世界连接在一起的航线,随之而来的是巨大财富。使他们拥有了将这个破旧的小国家粉饰一新的能力。另外,他们在航线的另一端遇到了漳州人。那时,东方大国大明王朝已经从成吉思汗的后裔那里夺取了统治权。为了防范元朝军队残部的袭击,他们在北部边陲修建了长城。我们今天所能见到的长城,大致是那个时候修建的。为了防范那些昔日的竞争对手,他们还在东南沿海实行“海禁”政策,尽管那些宿敌早已灰飞烟灭,而他们侥幸生存的子嗣也沦为贱民。然而不能避免的贸易潮还是到来了,无论是对西方航海者,还是早已在亚洲水域游弋的漳州商船,对于这次碰撞,双方一定充满了好奇。就好像远道而来的人一样,既然地狭人稠,大海又在身边,不去航海,又有什么生路?既然做了水手,不去航海,又能做什么?王朝的海禁政策在这里遭遇到挑战,这种挑战*初可能是在小心翼翼中进行的,但是,在葡萄牙人到来前夕的亚洲水域的贸易圈,漳州海商已经是实际上的主导。在葡萄牙人看来,这些漳州人或许是*像他们的一群人。这些人强悍嗜利、结党成风、造船出海、私自贸易、毫无畏忌,从广东到浙江、从印度洋到南太平洋到处都有他们的身影。有时,他们数十条船浮海而来,在当地采购货物,补充淡水、食品,然后又消失得干干净净,就像那些来去自由的天边白云一样。他们这样熟悉亚洲水域,如果有他们参加的航行,总是容易得多。还有,如果喝上他们自带的土酿酒——一种在欧洲人看来像他们家乡的啤酒一样的淡米酒,他们可能就是朋友了。这些人性格颇急躁,但天生擅长贸易,哪怕是和自己的敌人做生意,有时实在分不清敌友,干脆就让自己的舰炮向对方乱轰一气,然而再坐下来谈判,这也是他们招来很多是非的原因。因此,初来的葡萄牙人往往愿意采用和平贸易的方式和这些人打交道。有时,他们以漳州商船“附舶”的方式前往中国。葡萄牙人在中国沿海的几个商业据点——广东的澳门、福建的浯屿、浙江的双屿。*初都是漳州海商引入的。葡萄牙人很快掌握了与这片水域有关的风向、气流、路线和港口知识。然后从欧洲西北部、东南非、印度次大陆到东南亚。建立一条漫长的航线。依靠这条贸易线上的武装据点。他们至少在*初的几十年里形成一种强势贸易。这种情况发生在他们的航海技术和军事实力并不优越于亚洲人的情况下。接下来,过度膨胀的胃口遭遇到消化不良,*起码,他们在中国东南沿海建立的据点——浙江的双屿和福建的浯屿很快被清除干净。这些据点,曾经吸引那么多的漳州贸易船。由此。那个征服中国的计划成了堂·吉诃德式的梦想。但是,这一切已经不重要了,因为,跟在他们后面,西班牙人来了。西班牙,一个充满大海气概和梦幻气息的国度,修道院、教堂、宗教法庭、阳光下灰尘四起的村庄、开满鲜花的庭院、毕加索油画、斗牛士之歌、卡门、堂·吉诃德的梦……热情洋溢又充满没落气息,这是人们向往它的重要理由。那时候,西班牙不过是个刚刚组建的新国家,通过政治联姻,卡斯蒂利亚和阿拉贡两个小王国走到一起。这个野心勃勃的小国家很快表现出瓜分世界的兴趣。还在1494年的时候,葡萄牙和西班牙两个邻居就签订了一份瓜分世界的托尔德西里亚斯签约,条约规定:以佛得角以西370海里处经线为界。将世界分为两个半球,西半球归西班牙。东半球归葡萄牙。这个现在看起来有点不可理喻的条约在1506年得到教皇的正式承认。然后,1578年8月4日,在一次葡萄牙与摩洛哥的战斗中,葡萄牙国王塞巴斯蒂安十分离奇地失踪。西班牙国王菲利普二世以一半的葡萄牙血统理所当然地登上葡萄牙王位,几乎统治了一半世界的葡萄牙王国突然倒塌。西班牙时代来了!与葡萄牙的海洋贸易帝国不同。西班牙人建起了一个庞大的殖民帝国。……
陈子铭,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居漳州。著有散文集《一个人和一座城市的随想》,作品偶见于报刊电视,常在古典文化的意蕴里看时光流转。
顾炎武文选 本书特色 本书为“明清八大家文选丛书”之一。顾炎武为明末清初著名的爱国学者,是中国古代学术史上屈指可数的“通儒” 之一。他不仅学问深厚,而且人品高洁...
团购:雨果文集6册 本书特色 ★ 32开平装,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 由法国文学研究泰斗,著名翻译家柳鸣九先生主编,收录柳鸣九、许渊冲、徐知免等翻译名家经典译作★...
《太阳与铁》内容简介:◎“多亏太阳与铁的赐予,我学会了一门外语,懂得了肉体的语言。它是我的第二外语,形塑了我的教养。”◎展
茅盾文集-第8卷 本书特色由茅盾编的《茅盾文集(第8卷短篇小说童话) 》为《茅盾文集》中的第8卷,本卷收茅盾在1928年2 月至1933年末创作的短篇小说二十一...
痛并快乐着 本书特色 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资深新闻评论员白岩松*新随笔集《幸福了吗》上市三个月创下50万册销售佳绩。与之一脉相承,白岩松十年前出版、并创下67...
枕草子 本书特色 插图精装版《枕草子》七大珍藏理由—— 1、日本随笔文学开山之作,日本三大随笔之一。 2、与《源氏物语》并称日本古典文学双壁,与《方丈记》《徒然...
人生奇语 内容简介 台湾著名作家柏杨先生的杂文,笔触锋利幽默,语言风趣辛辣,其作品内容十分广泛,包罗万象,探触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对古今中外文化的比较,台湾社会...
张爱玲庄信正通信集 本书特色 1966.6.26—1994.12.1630年亦师亦友的珍贵情谊?135封纸短情长的往复书简一九五六年,张爱玲移居美国...
尊严不是无代价的-从日本史料揭秘中国抗战 本书特色 本书讲了一部抗战史,本书的作者翻阅大量的资料,使我们更全面地了解抗日战争的历史,历史已经过去,现在走在大街小...
该书收入了作者对当代海内外数位著名诗人的访谈,访谈对象包括杨炼、北岛、欧阳江河、谷川俊太郎(日本)、张清华、陈超等人。还
《江苏社科名家文库·洪银兴卷》内容简介:本书在有限的文字内,浓缩了洪银兴30多年来的重要学术精华,展现了他的治学之路和治学风
《记忆的重量(独家首发)》内容简介:一曲献给身患失智症父亲的挽歌 一段失智症患者不断失去的旅程 一场走向衰老和死亡的漫长告别
王水照,1934年生。复旦大学文科资深教授,中国宋代文学学会名誉会长。主要著作有《唐宋文学论集》《苏轼研究》《王水照自选集》等,曾编选《苏轼选集》等。朱刚,19...
过一日山间生活 本书特色 本书是一本记录山间生活的随笔集。作者以流畅自然的笔调记录了生活在山林中的闲适、感悟,描绘了山林中的所有生命。晨间散步,会遇到正在开音乐...
信马由缰 本书特色 这是我的“流水帐”,字数不多,所行所为却也尽都包拢进来了。如果以此为纲,倒是颇有许多可以回忆的。信马由缰,不妨想到哪儿,写到哪儿。信马由缰 ...
《域外诗抄》是施蛰存先生历时五年,从英、美、古希腊、波兰、西班牙、法、比利时、丹麦等八个国家的诗作中,收集、润色、翻译而
杀机-清朝皇权争夺中的绝命者 本书特色 灭顶之灾突然降临她头上:要么自杀,要么由子侄们活活掐死。她为何被迫自尽?是长得太美丽,是先帝留有遗命,还是别的什...
巴金名作欣赏 内容简介 简介和平社品牌经典读物,以崭新的面貌奉献给新老读者朋友。季羡林、周汝昌、袁鹰、苏叔阳、陈丹晨、浦漫汀、于是之、舒乙等名家为我们解读名著精...
《销售实用英语口语》内容简介:本书将商品经营专业教学中推荐商品、存缺货、预约订购、折扣、退换商品、讨价还价、结账等专业知识
魏晋南北朝文学 本书特色 《魏晋南北朝文学(上中下)/文学名家名著故事全集》编著者赵东栓《魏晋南北朝文学(套装共3册)》为文学名家名著故事全集之中的中国卷,讲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