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分为7章,主要内容包括:风帆远来;皇家秩序;东方月港;海峡烟云;拓荒年代;风雨南洋;广州遗事。
《大海商》系两岸三地播出的大型电视纪录片同名作品。它以“海上丝绸之路”为背景,讲述了15世纪到近现代,发生在东南沿海的故事。书中,下南洋、渡台湾、闯日本,是海商们不停奔波、勇于拓展的脚步,是福建历史文明中重要的事件,是大航海时代一段可圈可点的辉煌。
胡椒,迄今为止*有价值的热带作物,原产地南印度,大概在6世纪传入爪哇和苏门答腊。这种藤蔓植物的果实在干燥、粉碎后形成味道辛辣的胡椒粉。除了在欧洲人的味蕾上起到了小小的兴奋作用外,在没有电冰箱的年代。据说还是不错的食物保鲜材料。另外,它曾让达·伽马一下子赚足了60倍于远航费用的利润。丁香,桃金娘科植物,从它身上提取的精油是香水的原料,16世纪的欧洲宫廷充满它的香味,直到现代。它的神秘气质仍和香奈儿一起名扬时尚界。豆蔻。一种来自班达群岛的香料,多年生草本植物,果实呈不规则多面状,表面暗棕色,有皱纹,气芳香,味辛凉。豆蔻同样迷倒中国人,唐人杜牧诗唱:“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肉桂,樟科植物,产自越南、印尼、斯里兰卡,中国的福建、台湾、广西、云南也有它的踪迹。桂皮芳香甜辣,磨成粉后和它成熟的果实一样是令欧洲人疯狂的菜肴、酒和巧克力的调味品。*迟在公元1世纪,罗马人的日常生活中已经出现这些东方香料,为了获取这些香料,他们每年组织大型舰队越过阿拉伯海到达印度,在*终返回意大利之前。要在红海港口、尼罗河和亚历山大港停靠。但是,从13世纪开始,蒙古和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切断东西方传统的陆上贸易后,意大利城邦威尼斯、热那亚因为成功地控制到达亚历山大港的航线而垄断整个欧洲香料贸易。由此产生的巨大利益,加速意大利迎来它的文艺复兴。中世纪的欧洲人显然从古罗马人那里继承了这种嗜好。感谢这种嗜好,葡萄牙人因此突然崛起了。这个国家的崛起。需要提到一个叫恩里克的葡萄牙王子。这个被视为具备了虔诚的基督徒的许多品质和冒险精神的中世纪王子,在萨格勒士建立了一所军事学校,汇集起与航海有关的人士,比如航海家、军人、教士、天文学家、地理学家、工匠、水手、破落贵族和亡命徒等。拉开了大航海时代的序幕。*初。这种封建制度和商业活动混合的模式,仅仅是一项看起来缺乏预期利润却充满风险的投资,由充满梦想的基督徒恩里克为它埋单。但是,接下来人们找到了一条把东西方世界连接在一起的航线,随之而来的是巨大财富。使他们拥有了将这个破旧的小国家粉饰一新的能力。另外,他们在航线的另一端遇到了漳州人。那时,东方大国大明王朝已经从成吉思汗的后裔那里夺取了统治权。为了防范元朝军队残部的袭击,他们在北部边陲修建了长城。我们今天所能见到的长城,大致是那个时候修建的。为了防范那些昔日的竞争对手,他们还在东南沿海实行“海禁”政策,尽管那些宿敌早已灰飞烟灭,而他们侥幸生存的子嗣也沦为贱民。然而不能避免的贸易潮还是到来了,无论是对西方航海者,还是早已在亚洲水域游弋的漳州商船,对于这次碰撞,双方一定充满了好奇。就好像远道而来的人一样,既然地狭人稠,大海又在身边,不去航海,又有什么生路?既然做了水手,不去航海,又能做什么?王朝的海禁政策在这里遭遇到挑战,这种挑战*初可能是在小心翼翼中进行的,但是,在葡萄牙人到来前夕的亚洲水域的贸易圈,漳州海商已经是实际上的主导。在葡萄牙人看来,这些漳州人或许是*像他们的一群人。这些人强悍嗜利、结党成风、造船出海、私自贸易、毫无畏忌,从广东到浙江、从印度洋到南太平洋到处都有他们的身影。有时,他们数十条船浮海而来,在当地采购货物,补充淡水、食品,然后又消失得干干净净,就像那些来去自由的天边白云一样。他们这样熟悉亚洲水域,如果有他们参加的航行,总是容易得多。还有,如果喝上他们自带的土酿酒——一种在欧洲人看来像他们家乡的啤酒一样的淡米酒,他们可能就是朋友了。这些人性格颇急躁,但天生擅长贸易,哪怕是和自己的敌人做生意,有时实在分不清敌友,干脆就让自己的舰炮向对方乱轰一气,然而再坐下来谈判,这也是他们招来很多是非的原因。因此,初来的葡萄牙人往往愿意采用和平贸易的方式和这些人打交道。有时,他们以漳州商船“附舶”的方式前往中国。葡萄牙人在中国沿海的几个商业据点——广东的澳门、福建的浯屿、浙江的双屿。*初都是漳州海商引入的。葡萄牙人很快掌握了与这片水域有关的风向、气流、路线和港口知识。然后从欧洲西北部、东南非、印度次大陆到东南亚。建立一条漫长的航线。依靠这条贸易线上的武装据点。他们至少在*初的几十年里形成一种强势贸易。这种情况发生在他们的航海技术和军事实力并不优越于亚洲人的情况下。接下来,过度膨胀的胃口遭遇到消化不良,*起码,他们在中国东南沿海建立的据点——浙江的双屿和福建的浯屿很快被清除干净。这些据点,曾经吸引那么多的漳州贸易船。由此。那个征服中国的计划成了堂·吉诃德式的梦想。但是,这一切已经不重要了,因为,跟在他们后面,西班牙人来了。西班牙,一个充满大海气概和梦幻气息的国度,修道院、教堂、宗教法庭、阳光下灰尘四起的村庄、开满鲜花的庭院、毕加索油画、斗牛士之歌、卡门、堂·吉诃德的梦……热情洋溢又充满没落气息,这是人们向往它的重要理由。那时候,西班牙不过是个刚刚组建的新国家,通过政治联姻,卡斯蒂利亚和阿拉贡两个小王国走到一起。这个野心勃勃的小国家很快表现出瓜分世界的兴趣。还在1494年的时候,葡萄牙和西班牙两个邻居就签订了一份瓜分世界的托尔德西里亚斯签约,条约规定:以佛得角以西370海里处经线为界。将世界分为两个半球,西半球归西班牙。东半球归葡萄牙。这个现在看起来有点不可理喻的条约在1506年得到教皇的正式承认。然后,1578年8月4日,在一次葡萄牙与摩洛哥的战斗中,葡萄牙国王塞巴斯蒂安十分离奇地失踪。西班牙国王菲利普二世以一半的葡萄牙血统理所当然地登上葡萄牙王位,几乎统治了一半世界的葡萄牙王国突然倒塌。西班牙时代来了!与葡萄牙的海洋贸易帝国不同。西班牙人建起了一个庞大的殖民帝国。……
陈子铭,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居漳州。著有散文集《一个人和一座城市的随想》,作品偶见于报刊电视,常在古典文化的意蕴里看时光流转。
王又曾集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 避暑福城寺水阁、投壶二首、和朱大偶圃冬日村居、城南僧舍、雨后入万苍山、悼室二首、集加谿草堂、对镜篇等。王又曾集 目录王又...
历史透镜看今天 内容简介 本书收录了知名学者雷颐先生近年来对社会现实的分析、评论文章。作为历史学家,从历史的眼光透析转型期的中国社会现实问题,别具洞见。社会转型...
灯火夜微明-京城书店岁时记 本书特色 《灯火夜微明:京城书店岁时记》是关于京城书店的影像和文字,全书记录了让作者难以忘怀的26个书店。清新的语言透露出...
中国诗歌-2011年民刊诗选-第24卷 二零一一第十二卷 本书特色 阎志编写的《中国诗歌(2011年民刊诗选)》收录了《当代诗人》、《潮白河诗刊》、《微光诗刊》...
中国杂文百部卷六-当代合集之一 本书特色 “原来如此,真是顿开茅塞。可是这番话却使我为西湖抱不平了。这样一个内容丰富的西湖,为什么采取了这个公墓形式来表现呢?我...
湘行散记-修订版 本书特色 《湘行散记》是沈从文众多散文作品中的精华。创作于沈从文离开湘西后重回故里之时,1934年,沈从文返回湘西,曾经充满诗意的世界生出了疮...
李煜 本书特色 “中国古典诗词精品赏读书系”选取了历*具代表性的诗人、词人的优秀作品,单独成册,并加以详尽通俗的译注、评解,配以与诗词意...
《自在:关于生活智慧的100个基本》内容简介:自在,不是不争,而是不畏;不是算了吧,而是想明白;不是不后悔,而是拿得起,放得下
性情张抗抗 本书特色 我们用汉语表达。我们搜索并记录一切成熟的汉语文学。或有韧颈的张力,或有绵密的质地,或有韵追传统之空灵,或坐实音形义之厚重,或者要看得见当代...
永恒的乐园——陈祖芬的中国故事十 目录 永恒的乐园佛光多伦多之恋画外音皇帝说亲王成喜四则人之初月亮的女儿和太阳的儿子二十世纪*后一个才子永恒的乐园——陈祖芬的中...
屐痕处处 目录 屐痕处处自序杭江小历纪程浙东景物纪略钓台的春昼临平登山记半日的游程感伤的行旅西游日录出昱岭关记屯溪夜泊记游白岳齐云之记达夫游记桐君山的再到过富春...
成都旧时光 本书特色 成都旧时光全书内容分为五卷:卷一,玩乐(成都人怎样过新年、流光溢彩的灯会、花会的耍法、春天看花节、春游锦江、杂耍江湖、听川剧等);卷二,行...
《有配方的西方艺术史》内容简介:当你翻开书本,或是走在博物馆、美术馆里,一幅幅艺术家的代表作品映入眼帘。不过,你是不是看着
《幽默散文读本》内容简介:本书为名家幽默散文汇编,选取了诸多现当代散文成集,行文皆诙谐、戏谑、讽刺,针对现实中种种无价值的
《一个甲子的畅想:面向未来120项科技预见》内容简介:创建世界一流大学是国家的期望,也是交大人的愿景和梦想。在跨越三个世纪的发
午夜来獾 内容简介 东部半岛上那只午夜出没的獾始终是沉默的它即便发声,我们也无法与它交流,我们只能猜测它的行为以及心绪。它对留恋是一种本能。它在黑夜里嗅着往昔,...
李长之文集-(全10卷) 本书特色 ★ 16开平装,河北教育出版社2006年12月1版1印★ 李长之,现代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文学史家。清华大学毕业,师从著名...
八十八夜——李碧华作品集(15) 本书特色 把关系中断是一种姿态。 *艰难的,是把[心]也抽出来。八十八夜——李碧华作品集(15) 内容简介 本书包括“《八十八...
当代中国散文八大家--华梵灵妙 (金克木散文精选) 本书特色 金克木散文之过人之处在于其“学者的渊博和理性,思想家的敏锐和机锋,诗人的激情和想象”,“出经入史,...
乌苏里山区历险记:在乌苏里的莽林中 本书特色 《在乌苏里的莽林中》既含有高度价值的科普常识,又有引人入胜的文学描写,是布雷姆(德国著名生物学家、旅行家)和库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