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对不同民族及宗教在古代高昌地区留下的建筑、服装、丧葬等门类众多的物质文明状况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探讨与研究,展示了这一地区的历史风貌。
★16开平装,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出版
★本书是1995年中华书局《古代高昌王国物质文明史》的修订版
★ 本书是一部论述我国新疆吐鲁番古代物质文明的重要著作,书中介绍了吐鲁番地区的概貌、历史和宗教建筑、服饰、日常生活、丧葬等方面的情况。书中使用了欧洲探险考古团于本世纪初叶从吐鲁番发掘并携归的资料,书中所附线图和图版尤其珍贵
★ 本书以欧洲众多考古探险团所搜集的丰富资料为基础研究了吐鲁番盆地的建筑问题,并且以中国考古学家们近期在新疆发掘到的资料作进一步的补充
历史上的西域,曾经是东西方文明碰撞与交融的中心,而古代高昌王国——今天的新疆吐鲁番地区,正处这个文明中心的前沿。在这片广阔的土地卜,匈奴、汉族、吐蕃、回鹘等先后涌入,袄教、摩尼教、佛教、伊斯兰教等陆续到来……从而成就了古高昌辉煌灿烂、迥异于中原的物质文明。《中世纪初期吐鲁番绿洲的物质生活》对不同民族及宗教在古代高昌地区留下的建筑、服装、丧葬等门类众多的物质文明状况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探讨与研究,展示了这一地区的历史风貌,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中译本序
当介绍给中国读者的这部著作写成时,其形势与今天截然不同。那时很少有外国人进入中国,特别是很难进入新疆。然而,在当时的欧洲、印度和日本的几家特藏中就存在着有关该地区的丰富文献,包括一些游记、实物、壁画或绘画、写本卷子和就地拍摄的照片。这些文献中的一部分已被刊布。此外,这些旅行家们丰富的获得物也成了大量论著的研究内容,涉及了语言、历史、语言史、艺术史和文学风格等方面的学问。但直到那时为止,大家从未试图再现这些遗迹作为该地区的民族面貌的见证。这些丰富而又千差万别的文献是在20世纪*初几十年中相继赴新疆的大型考古探险团之成果。
随着吐鲁番大绿洲形成一种域界划定清楚的地理单位,它被选择作为一种物质生活的研究背景。此外,该地区的伊斯兰化又为它带来了巨大变迁,形成了在时代方面的一种清晰的界限。
在公元前1世纪初叶的中国汉王朝时代,车师国(它正是以此名而出现在汉文编年史中)被纳入了中国的版图。在当时存在于塔里木盆地的所有小王国中,中国中原人无疑正是在那里出现的*早和影响*深者。然而,回鹘—突厥人于9世纪期间在那里的定居为该地区带来了一种新的组成因素,无论是从民族、语言还是宗教的观点来看均如此,正如我们于今天仍可以看到的那样。
由于我们所拥有资料的类别性质,所以大家无法将本论著视为我们今天所理解的那样一部民族学著作。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觉得必须向读者解释由本书采用的研究方式。
对于建筑,我们掌握有于20世纪初叶由各考察团搜集的一批就地拍摄的照片、平面图和记述。非常遗憾,这些文献往往不能使人按照所希望的那样准确地接近于地面建筑或地下挖掘的建筑物。在当时,从事发掘工作的条件使人无法顾及到作为近代考古研究标志的细心之特征,唯有斯坦因所从事的工程例外。所以,当这一切变得可行时,所有的古文献都与30多年来由中国考古队所完成的工作的成果进行了比较。但只是当这些成果在我们能从欧洲得到的情况下方为可能。
为了研究衣服和穿戴,我们共使用了八类文献。对于唐代之前的服装,由于在古高昌城北的阿斯塔那墓葬中的发现物,我们已经掌握了大量资料。它们都是一些属于汉地传统的衣服、鞋子、陪葬俑和冥器。对于其他时代,则由佛寺的壁画作为我们的入门指导。这些壁画是虔诚的信徒们作为还愿布施而自愿对寺院进行的布置和装饰,这或是为他们自己,或是为了已故的亲人,他们习惯于让人绘画,*常见的是绘在建筑物或石窟中的壁画上。这种习惯已在新疆和敦煌的其他考古遗址中得到了广泛证实。
壁画能够在对日常生活用具或兵器的研究中帮我们很大的忙,而这种内容直到那时为止却很少引起人们的注意。
*后,我们不应忘记中国的史地文献为我们提供的资料的意义。由于历史的曲折复杂,故而它们也未能为我们提供吐鲁番绿洲那动荡历史的完整面貌,但它们仍然是一种价值不可估量的资料。
我们认为列出西文参考书目是很有用的,这样中国的读者就可以理解新疆的古遗址仍在继续使西方产生的兴趣。
我感谢中国社会科学院耿昇先生将此书译成了中文。我希望它在一批数量更大的著作中能成为一座普通的里程碑。
莫尼克·玛雅尔(Monique Maillard)
1992年10月于巴黎
莫尼克·玛雅尔(Monique Maillard,1937-2007)是法国当代著名的西域考古和艺术专家,法国汉学家伯希和的直传弟子韩百诗的得意门生和事业继承人。她在这一领域的著作丰富,有《西域的石窟和建筑》、《西域的历史和文明》(合著)等,并发表论文多篇。
耿昇(1944—2018),河北阜平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会长、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和中国蒙古史学会理事,同时为法国亚细亚学会的国外会员,1995年获得法国政府文学艺术勋章。主要学术专长为中外关系史和中亚史,尤其侧重于明清之际入华耶稣会士与中西文化交流方面的翻译与研究工作。出版译著60多部,译文近200篇,论文及介绍文100余篇。
折戟沉沙温都尔汗 本书特色 过去是未来*好的向导,一个民族要配得上它曾经历的苦难。一代天才名帅阴谋夺权,叛国出逃,横尸大沙漠。林彪叛逃事发突然,震惊海内外,而历...
中国古代史 内容简介 本书时间范围从盘古天地一直到鸦片战争前古代社会的终结。内容涉及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举凡人类社会的起源,夏、商、周国家的建立,春秋...
读书会-民国秘史 本书特色 在民国这个风范十足的时代,文人与大师们挥动衣袖,谱写了华夏文明的又一段春秋,北大的读书声,灯火通明的长安大戏楼,默片的兴盛,国学书画...
锦程-中国丝绸与丝绸之路 本书特色 丝绸之路是东西方之间融合、交流和对话之路,近两千年以来为人类的共同繁荣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丝绸之路见证了公元前2世纪至公元16...
《U型变革》内容简介:纵观整个世界,我们面临着很多问题:金融安全,粮食、燃料、水匮乏,资源短缺,气候变暖,普遍贫困,原教旨主
《犹太人三千年简史》内容简介:犹太人从哪里来?他们如何在几个世纪的颠沛流离中维系强烈的社群意识?当代犹太人为何在饱受蹂躏的
历史侦探:从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 本书特色 国际知名孙中山研究权威学者黄宇和院士,把几十年来结合档案钻研、实地调查、博览群书与历史想象的治史方法与经验,撰写成书。...
发现仰韶 本书特色 震惊中外的考古大发现,曲折艰难的发掘全过程! 20世纪初一个外国人的意外发现牵扯出一个以“彩陶”著称的古文明并由此从河南这片古老的中原大地走...
品读中华历史:历史这样说.先秦 本书特色 人人都是刀俎鱼肉,个个都是君子小人,司马袁茵主编的《历史这样说(先秦插图珍藏本)》解读历史运行轨迹和政治明争暗...
台湾的台-活在日历和画页里的人民史 本书特色 400年纯台湾本土事件,讲述“兄弟”自己的家常事。 以“编日体”形式,精选365条,图文结合讲述台湾人民记忆中的历...
世界文明史:卢梭与大革命:Rousseau and revolution 本书特色 《卢梭与大革命》开创了一个新的时代。 卢梭在文学、教育学、哲学、宗教、道德法...
读罢春秋不成歌 本书特色 从《小话西游》到《晋史笔记》再到《读罢春秋不成歌》,刘勃老师写历史一直是很严肃地讲着冷笑话,但是那些句子又很有意味。笑完了以后你会发现...
文史资料选辑-第一六七辑 本书特色 《文史资料选辑》是1959年在周恩来同志的亲自倡导下,由全国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发起,以当事人“亲历、亲见、亲闻”为特色,...
《薇娅:人生是用来改变的》内容简介:每一次改变都是礼物,每一次蛰伏都是扎根。人生没有所谓的弯路,走过的每一步路,都是到达终
西藏江孜:1904年抗英斗争的历史记忆 本书特色 百年前的血雨腥风已经淡远,中国人民早已走出深重的民族苦难。但历史已镌刻在西藏的河谷山川。西藏人民出版社推出本套...
1644:帝国的疼痛/长江人文馆 本书特色 作者以生动的笔法为读者描绘出1644年中国的社会全景,将一个庞大帝国的崩溃,一个转型社会的失败赤裸裸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旧制度与大革命 本书特色 《旧制度与大革命》出版时,作者对此书的命运忧心忡忡,他写信给妻子说:“我这本书的思想不会讨好任何人:正统保皇派会在这里看到一幅旧制度和...
北宋篇-大宋在这里拐了个弯 本书特色 堂堂大宋为何被10万女真秒杀?大宋的命运为何在此出现转折?本书将以诙谐的语言、犀利的笔锋给你一个全面的解答!北宋篇-大宋在...
《张纯如》内容简介:《张纯如:无法忘却历史的女子》充分证明,张纯如确为她那一代人中的佼佼者,同时,《张纯如:无法忘却历史的
本书为国内著名二战军事专家朱世巍的系列作品之一,其资料翔实,分析缜密。本书讲述了苏联红军在1944年的春天,对法西斯德军的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