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沈龙朱聊往事是一件愉快的事情。他说的故事,有的是我知道的,有的是我隐约知道的,还有更多的细节是我从来不知道的。从细节中,呈现一个更微观的沈从文,恍惚是我命该如此的一个与沈从文的约定。”
学者谢泳说:这本书虽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传记,也不是学院里的高头讲章,但我以为是近年沈从文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贡献,不仅有新材料,更有观察作家的新角度。沈从文的家事,过去虽有涉及,但本书*为全面也*细致。我想,本书可能会成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的一本重要著作。
沈从文长子沈龙朱首次披露沈家那些不为人知的故事,一本真切、坦白的私家历史:自杀疑团、夫妻琐事、父子冲突、沈家与张家、荒唐的纪念……
□亲人为何误解却*终理解了大师的精神世界
□沈从文仅存于世的摄影作品,数十幅首发珍贵图片
在我看来,愈老愈与父亲模样接近的沈龙朱,他说自己的脸没 有父亲的脸宽。而性格上,他这样说:“我和父亲的性格完全不一样 的。我说话哇啦哇啦的。他不这么说话,老是细声细气的。还一直坚 持用湘西话,本性不改。”沈龙朱想不明白,为什么父亲二十来岁就离开家乡了,而一直 放弃不了家乡话?而从小生长在合肥的张兆和,居然就听懂沈从文 在说些什么。我问:“张兆和听沈从文的话没有障碍吗?”沈龙朱说:“嗯,那倒是,甚至于我们小时候还要她翻译。”沈龙朱说:“我父亲湖南腔改不了,我母亲安徽腔改不了,这两 个人都没有改。你看我母亲,她苏州上中学,上海上大学,结果她是 安徽腔,他们家里都是安徽腔。”一九三四年,沈龙朱出生,一九三七年弟弟沈虎雏出生,这样 就有了沈从文的四口之家。在那样艰苦的年代里,吃饭是**重要的 事情。尤其是有了两个孩子之后,张罗家用成了沈从文顶头疼的一件 事。一九三六年十二月九日,他致信大哥沈云麓说:“我们这里一切 都好,小龙朱精神尤好,终日大嚷大闹,天气极寒,惟彼依然想在屋 外寒气中玩。……小龙朱每早就必需吃一个大馒头,半磅牛奶,一个 鸡子,两片饼干,有时且得饶几调羹稀饭,三片咸萝卜,总拢算来,数量也就大有可观了。中午他吃一大碗半稀不干的饭,下午啃一个 大梨,晚上又是一大碗稀饭,真可说是一橡皮口袋,人小空心大!”一九三七年七月三日,沈从文在给大哥沈云麓的信中又说:“小孩子 大小都好,身体健康,脾气正常。小的虽落地不过一月,手脚神气都 如二月孩子。头发极黑,手脚极白,额门宽而高,声音壮大。只是食 量太大,因此吃其母奶以外尚得补充奶粉二次,方能过瘾安睡。”就在这样的一种情形下,孩子们长大了。沈从文说湘西话,张 兆和说合肥话,沈龙朱说北京话,小儿子学说话的时候全家呆在昆 明,于是沈虎雏首先学会了昆明话。结果是,一家四口的日常用语是 四种方言:湘西话、合肥话、北京话、昆明话。沈龙朱虽然年纪不大,但是在昆明以出生在北京为荣,愿意使用北京话。合肥话,属于北方方言中的江淮方言,俗称下江官话。下江官 话主要流行在长江中下游,包括安徽、江苏、江西部分沿江地区。而 湘西话,属于楚语、湘方言。云南话又是怎样一个特点呢?没有在那 里生活过的我,很难想象。这四种方言在一起怎样交流?我设想了一下,将来有机会从这 几个地方请四个人来表演,看他们在怎样有趣地交流,重新呈现一下 沈家当年的情景。孩子们渐渐懂事了,在国乱流离中,沈从文和张兆和要说一些 成年人的话题,也许涉及政治,也许涉及家庭生计,也许是他俩的青 春往事。反正不希望两个小孩知道,于是,他俩发明了黑话。沈龙朱说:“父母两个人有时候要说秘密话,说悄悄话,不想让 我们听见。”我问:“就说湘西话?”沈龙朱说:“不是湘西话,黑话。”我继续追问:“黑话是什么地方的话呢?”沈龙朱说:“实际上就是湘西话加一点土著的词在里头。他比如 说:‘罗果里给老小龙……’,我可以听懂一点,小龙。”小龙,显然 是在说沈龙朱。沈龙朱说:“肯定是说我呢,然后就叽里咕噜说些别 的东西,就听不懂了。”我问:“你们听不懂爸爸妈妈的话?”龙朱说:“听得懂。如果故意不让听就听不懂了,那是黑话呀。”“父母在哪儿说黑话?”“也在床上呀。”独独属于沈从文与张兆和之间的“黑话”,随着其中的一个离世,这种语言的存在就丧失了意义。随着两个人的离世,这种“黑话”就 永远消失了。与沈从文张兆和生活了很长时间的孙女沈红能听懂“黑话”吗?沈龙朱说:“沈红也不会,也不可能听瞳,沈红就很少听见这个东西 了。黑话都是我和弟弟小时候,在云南,住在一个屋里头,睡在一个 床上,一家人挤在一个床上头……”沈龙朱比弟弟虎雏大三岁。他说:“我们两个小时候好极了。在外头 淘气当然也有了,但在家里头淘气,主要是我们两个人。”童年时代,爸爸妈妈睡一张床,龙朱和弟弟睡一张床。早晨,很早就醒了,却并不起床。两个小孩子就听见爸爸妈妈在说悄悄话。有时候,沈从文也会在这个时候给孩子们讲故事。早晨醒了,在被窝 里听父亲讲故事是很有意思的事情。如果父亲不讲,孩子们自己也有乐趣。沈龙朱说:“也有时候就 是我跟弟弟两个人,瞎编故事,胡编。说的是做梦,今天说梦吧,就 说自己的梦,梦可以编得一塌糊涂,钻到地心底下去啊。或者我们叫 地心砖的东西放在车的表面上,我们就可以到任何地方去,火里可以 钻,地里*硬的岩石也能钻过去啊,想象里的这些东西。”一直到沈 龙朱上了初中,弟弟已读小学,他俩还要在床上说半天。沈龙朱回忆说:“有时候,天冷,四个人挤在一个大床上头,两头。我和弟弟两个在一头咕噜咕噜说,他们俩在一头咕噜咕噜说。很多这样 的时候。因为当年的床是很小的。云南的时候,干脆,像冬天,那就是 爸爸妈妈被窝里*暖和了。小孩自己的脚半天捂不过来,钻到父母被窝 里头,啊,舒服极了!本来是我和小虎两个人睡一个小床,他们俩睡另 外一个房子,弄不好我们两个人就都钻过去了。小虎跟我还是满好的。”P2-5
沈龙朱沈从文长子。1934年11月20日,生于北京府右街附近达子营。1957年被划为右派。1979年初,“右派”问题获得纠正。他在沈从文身边生活时间很长,参与《沈从文全集》编辑工作,对父母有独特的理解。
刘红庆
作家,1966年生于太行山。先后就读于晋中师专、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近年致力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与推广。著有《向天而歌》《佛心学侠》《侯宝林:江湖江山各半生》等。
梁漱溟(1893-1988),中国现代著名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现代新儒家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社会活动家、爱国民主人士。原名焕鼎
沙飞和他的战友们 本书特色 《沙飞和他的战友们》编著者司苏实。《沙飞和他的战友们》一书收录晋察冀摄影团队200余幅精选作品,著名解放区摄影史专家、第9届中国摄影...
军事家邓小平--我真正的专业是打 仗(上下) 本书特色 本书是为了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把他的军事思想研究介绍给广大读者。为了帮助广大党员、干部更好地学...
民国红伶往事 本书特色 此情可待成追忆:写尽那些民国传奇女子的奇异往事。走近那些风华绝代的民国女子,体昧她们的落寞,解读她们的惆怅,展现她们的美丽与哀愁。民国红...
活着就为改变世界 本书特色 美国应该再多1000个他这样的人物。——《巴伦周刊》《活着就为改变世界:史蒂夫·乔布斯传》他是2010年《巴伦周刊》全球年度“*受尊...
我的母亲 本书特色 戴高乐、密特朗、希拉克三代法国总统及居里夫人、泰戈尔、瓦乃理、纪德、罗曼?罗兰、萧伯纳、罗素、海明威、齐白石、徐悲鸿、马相伯、欧阳竟无等世界...
《勒热夫绞肉机:一个红军士兵的战争1942—1945》是二战苏联红军士兵鲍里斯•戈尔巴乔夫斯基的回忆录。本书记述了作者的三年战争生
红镜头中的周恩来 内容简介 本书共分为十二章,主要内容包括:情满西花厅;走近周恩来;心系大庆和大寨;“宰相”肚里装着百姓寒;追寻历史的足迹;大树护英才等。红镜头...
"做官要学曾国藩,经商要学胡雪岩"。这句流传民间百年的经典谚语,深刻道出了一个洞悉中国传统内圣外王之术的名臣曾国藩和一个深
《深入浅出RxJS》内容简介:RxJS是ReactiveExtension这种模式的JavaScript语言实现,通过学习了解RxJS,你将打开一扇通往全新编程...
一个日本记者笔下的袁世凯 内容简介 本书分袁世凯和大火焚烧后遗留的珍贵史料两部分,记述了袁世凯的生平事迹、袁世凯与支那种种关系及东西古今人物之比较等等。一个日本...
《杰出青少年的学习法则》内容简介:本书从正确引导孩子学出好成绩、帮助孩子突破学习障碍、正确引爆孩子的潜能、让孩子聪明起来、
民国十大奇女子的美丽与哀愁 本书特色 《民国十大奇女子的美丽与哀愁》:十位民国时期绝世奇女子的秘辛往事。一个世纪前那些乱世佳人的喜怒哀乐、人生起伏。民国奇女子,...
张君秋传 本书特色 《张君秋传》详细地记载了“张派”艺术的形成及发展史,为“张派”艺术的欣赏者,提供了一份精美的精神食粮。张君秋传 内容简介 “四小名旦”之一的...
作为流行音乐史上的巨星,约翰·列侬的影响力早已远远超过流行音乐的领域,而成为一个时代的象征。他组建的披头士乐队、他的音乐
林散之 内容简介 本书包括:生平传略、书法艺术分期、艺术成就、论艺摘选、各家评论摘录五章。林散之 目录 **章生平传略乌江少年初涉人生成家立业投师黄宾虹·远游战...
《直播营销的场景革命》内容简介:本书在梳理移动直播的发展历程基础上对视频直播平台分类进行详述,着重分析了主播的风格类型,并
约翰逊博士传 内容简介 约翰逊是英国18世纪的怪杰,世界上**部像样的英语词典就是他单枪匹马编写的。本书是他的传记。约翰逊博士传 目录 鲍斯威尔的《约翰逊博士传...
霍布斯政治思想研究 本书特色 本书是关于研究霍布斯政治思想的专著,书中具体包括了:霍布斯的哲学观和思想体系、霍布斯的自然哲学及其政治用心、修辞学的方法与公民哲学...
我和爸爸马三立 内容简介 强烈的爱父情感驱使我们拿起写作之笔,三年时间集中写了爸爸和他艺术的价值与魅力,并以大量鲜为人知的事例还爸爸舞台下生活中的原型。书中饱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