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前期总统制度研究(1912-1928)》将尽量全面、系统地论述民国前期的总统制度,在此基础上,从总统职能定位、宪政、公共政策运行等比较多的视角来分析、评论民国前期的总统制度;同时,把制度放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进行考察,并且适当进行中外国家元首制度比较,对总统、议会、内阁要辩证地分析长短,这样才能比较全面、客观一些。另外,争取对制度、人物、思想意识做一些立体性的结合研究。相关推荐:民国史料丛刊续编总目提要民国史料丛刊及续编总目提要(套装全2册)
民国时期总统制是近代中国政治制度现代化的重要表现。中外学者在研究民国史、民国政府与政治、民国政治制度史、民国政治史、民国政治发展、民国民主与民主化、民国现代化、民国宪政、民国法制史以及人物传记时,对民国总统制有所涉及。鉴于此,需要更加明确地把民国时期总统制作为研究对象,在更为广阔的税域里对它进行社会生态分析。董洪亮编著的《民国前期总统制度研究(1912-1928)》将尽量全面、系统地论述民国前期的总统制度,在此基础上,从总统职能定位、宪政、公共政策运行等比较多的视角来分析、评论民国前期的总统制度;同时,把制度放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进行考察,并且适当进行中外国家元首制度比较,对总统、议会、内阁要辩证地分析长短,这样才能比较全面、客观一些。另外,争取对制度、人物、思想意识做一些立体性的结合研究。
第二,命令方面职权的变化。 临时约法时期命令权主要包括执行法律的命令,本于法律的委任发布命令。 新约法时期命令权的变化体现在增加了教令权:为维持公安或防御非常灾害,事机紧急,大总统不能召集立法院时,经参政院同意大总统可以发布与法律有同等效力的“教令”,但是,必须在下期立法院开会的一开始请求追认,当立法院否认时,教令即失去效力。这是扩大了总统的应急处置权。 第三,任免官员方面职权的变化。 临时约法时期,任免官员权中的任命国务员需要经过参议院同意;国务员受到参议院弹劾后应即免职,但大总统可以提交参议院复议一次。 新约法时期,大总统任免文武职官不受任何限制。这是行政权力上一项重大的扩权。 第四,军事方面职权的变化。 临时约法时期,总统统率全国陆军、海军,依法宣告戒严。 新约法时期,总统职权的变化是增加了制定陆军、海军编制及兵额一项。 第五,外交方面职权的变化。 临时约法时期,经过参议院同意,临时大总统有缔结条约之权、有任免外交专使之权与代表全国接受外国的大使、公使之权。 新约法时期,大总统接受外国大使、公使,大总统缔结条约的权力不受限制和制衡,只有变更领土或增加人民负担之条款,必须经过立法院同意。 第六,赦赏方面职权的变化。 临时约法时期,临时大总统可以颁给勋章并其他荣典;临时大总统还可以宣告大赦、特赦、减刑、复权,但是,大赦必须经过参议院同意。 新约法时期,大总统有权颁给爵位勋章并其他荣典;大总统宣告大赦、特赦、减刑、复权,但是,大赦必须经过立法院同意。这方面职权的变化主要是增加了“爵位”一项。 以上六个方面职权的变化都是扩大了总统的权力,但是,当时其他实行总统制国家的总统一般也拥有这些方面的权力。也就是说,在大的方面总统权力的扩张还算遵守了相关各国的通例。 不过,下面新约法时期扩充的三个方面的权力,当时其他总统制国家一般都没有,属于“离谱儿”的,表现了袁世凯的独裁意识和做派。 **,关于立法机构的权力。新约法规定,大总统召集立法院,宣告开会、停会、闭会;大总统经过参政院同意可以解散立法院。贿选宪法时期,大总统可以停止众议院或参议院的会议,但每一会期停会不得超过两次,每次期间不得超过10天。大总统于国务员受不信任之决议时,非免国务员之职,即解散众议院。但解散众议院须经参议院之同意。 第二,关于财政权。大总统有权向立法院提出预算案,为应对非常事变,大总统拥有财政紧急处分权。法律上属于国家义务的支出及法律规定的必需支出、履行条约所必需的支出及军队编制所必需的支出,不经过大总统同意不能废除或者裁减。国家岁出、岁入的决算,每年经过审计院审定后,由大总统向立法院提出报告书,请求承诺。当时资产阶级民主国家的财政权一般都掌控在代议机构即人民代表机关,而袁世凯却将这项大权揽入总统手中。第三,关于宪法方面的权力。大总统不仅可以公布宪法、提议增修宪法,而且有权召集和解散议决宪法的国民会议。通过总统职权在临时约法时期与新约法时期的演变,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袁世凯独裁专制的倾向和做法。其中的原因起码有三个方面:一时袁世凯本人的主观愿望;二是民主体制毕竟刚刚开始,总统制不稳定;三是军队给予袁世凯为所欲为的支撑。总统职权的变化还受当时社会上政治思想的影响,时人有主张总统虚位、国会大权的;也有主张加强总统权力、适度限制国会权力的。比如,王宠惠认为国会是民意的*好的表达机构,“议院曰可,比不啻为国民所许可”,“议院曰否,即不啻为国民之否”,对于议院之可否,总统及其统领的政府不得违抗。吴贯因却持相反的主张,他认为“与其得一强有力之国会,不如得一强有力之政府”。(三)总统的公文程式 总统的公文是总统行使权力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种种公文,总统的各种权力在中央部门和地方即在“条条”与“块块”内执行,在此意义上说,公文为总统权力的运转提供了保障。同时,公文记录了总统权力在现实中的执行过程、程序以及当时权力运转的状况。公文是总统职权的外在表征之一,因此,将总统的公文程式与总统的职权一并讨论。
董洪亮,1966年出生,河南省滑县人。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毕业,历史学博士。1990年研究生毕业考入中国教育报社,1995年调入人民日报社,从事新闻工作20多年,出版有新闻作品集《中国教育:观察与思考——一个教育记者20年的知行漫记》。其间,借调国家教委办公厅新闻办公室工作8个月;挂职担任河南省永城市市委常委、政府副市长1年,被考评为优秀挂职干部;参加2011年“博士服务团”,挂职担任贵州省黔西南州州长助理。
中国历史研究法 内容简介 中国历史可读耶?二十四史,两通鉴,九通,五纪事本末,乃至其他别史,杂史等,都计不下数万卷,幼童习焉,白首而不能殚,在昔犹苦之;况于百学...
家世-百年中国家族兴衰 本书特色1. 《非常道》作者余世存历时五年撰写百年中国家族兴衰 2.赠送印刷版作者手书“家世”条幅3.14家百年家族传记,追寻几代...
滇黔志略点校 本书特色 《滇黔志略》所见有两种本子,一是刻本,一是抄本,均产生于清乾隆时期。据《中国地方志联合目录》记载,北京中国科学院图书馆、上海复旦大学图书...
聆听历史细节 本书特色 年轻的中共地下党员突发劫持蒋介石的念头蒋介石的侍从副官掩护如何掩护陈毅和周恩来是谁暴露了中共“龙潭三杰” 毛泽东为什么对会议录音极其反感...
破局入杀越勾践 本书特色 没有人愿意被消灭,这是一场*残酷的较量。作为大禹的子孙,在即将亡国之际,忍辱负重,屈膝投降。时刻不忘会稽之耻,卧薪尝胆,以待时机。 做...
大明王朝-建文悲歌 本书特色 明朝建文年间的“靖难之役”是古今中外少有的历史事件、它是一个藩王谋篡而且反叛成功的事件,它是尾大不掉的强...
《近代日本学者对华学术调查与研究》内容简介:本书明治维新后,受对外扩张的国策影响,近代日本学者涉华实地调查十分活跃,涌现出
1672-1697-准噶尔蒙古与清朝关系史研究 本书特色 黑龙编著的这本《准噶尔蒙古与清朝关系史研究(1672-1697)》首次系统利用《蒙文老档》、《蒙古堂档...
隐没的贵族-当年隐士也疯狂 本书特色 1.本书选择正史中具有代表性的隐士进行剖析,向读者展示他们真实的一面。2.针对备受文学工作者诟病的“浅阅读”,本书反向操作...
近代东外滩 本书特色 《近代东外滩》一书由浦东新区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浦东新区档案馆和新区文史学会三个单位共同编辑。全书分9个部分,为编辑好此书,编辑部的同仁翻...
《风中的蝴蝶》内容简介:下田,原本是个宁静美丽的小渔村,1841年12月10日出生了一名异常美貌的女孩,名叫齐藤吉。12岁时她被迫
帝国的阴阳两面 本书特色 《帝国的阴阳两面》为《知汉系列》的第二部,辩证分析文景两朝对民间休养生息、对宗室残酷压榨的两面性读来如亲历炎凉,真正感受到历史的幽深和...
洋泾浜上海往事 本书特色 洋泾浜,19世纪40年代起成为上海英法租界的界河,1914年至1916年填溪筑路,为法租界与公共租界的界路。初名爱多亚路;1943年改...
周伟驰编著的《太平天国与启示录》从近代西方基督教全球传教史的视野重新探讨了太平天国意识形态的基督教来源,揭示了太平天国跟
《易中天中华史:汉武的帝国》内容简介:《易中天中华史:汉武的帝国》 他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他礼遇知识分子,用法律震慑豪强,厌
《毛泽东年谱(1893-1949)》是国内外首次详细记述毛泽东的思想和生产业绩的编年体著作,经过八年时间精心编撰而成。这部年谱记述
这个世界病了吗?:许倬云说历史 本书特色 史学大师 许倬云 *新力作,指陈现代文明弊病,剖析人类未来困境。 著名文化学者 金耀基 作序,“不论你同意或不同意,都...
《和珅:帝王心腹》内容简介:考场失意后和珅放弃科举,进宫侍卫,虽地位低下,却能亲近天子。苦熬三年,和珅终于抓住了乾隆偶然间
二十世纪中国学术论辩书系:二三十年代中国社会性质和社会史论战(精 历史卷) 内容简介 《二三十年代中国社会性质和社会史论战》主要内容包括有研究状况和论战背景、关...
中国近代史:1840-1949 本书特色 《中国近代史》写于1938年,是一部大纲性质的著作,是被称为“怀太史公之才,抱张骞之志”的民国史学家、外交家蒋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