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前期总统制度研究(1912-1928)》将尽量全面、系统地论述民国前期的总统制度,在此基础上,从总统职能定位、宪政、公共政策运行等比较多的视角来分析、评论民国前期的总统制度;同时,把制度放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进行考察,并且适当进行中外国家元首制度比较,对总统、议会、内阁要辩证地分析长短,这样才能比较全面、客观一些。另外,争取对制度、人物、思想意识做一些立体性的结合研究。相关推荐:民国史料丛刊续编总目提要民国史料丛刊及续编总目提要(套装全2册)
民国时期总统制是近代中国政治制度现代化的重要表现。中外学者在研究民国史、民国政府与政治、民国政治制度史、民国政治史、民国政治发展、民国民主与民主化、民国现代化、民国宪政、民国法制史以及人物传记时,对民国总统制有所涉及。鉴于此,需要更加明确地把民国时期总统制作为研究对象,在更为广阔的税域里对它进行社会生态分析。董洪亮编著的《民国前期总统制度研究(1912-1928)》将尽量全面、系统地论述民国前期的总统制度,在此基础上,从总统职能定位、宪政、公共政策运行等比较多的视角来分析、评论民国前期的总统制度;同时,把制度放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进行考察,并且适当进行中外国家元首制度比较,对总统、议会、内阁要辩证地分析长短,这样才能比较全面、客观一些。另外,争取对制度、人物、思想意识做一些立体性的结合研究。
第二,命令方面职权的变化。 临时约法时期命令权主要包括执行法律的命令,本于法律的委任发布命令。 新约法时期命令权的变化体现在增加了教令权:为维持公安或防御非常灾害,事机紧急,大总统不能召集立法院时,经参政院同意大总统可以发布与法律有同等效力的“教令”,但是,必须在下期立法院开会的一开始请求追认,当立法院否认时,教令即失去效力。这是扩大了总统的应急处置权。 第三,任免官员方面职权的变化。 临时约法时期,任免官员权中的任命国务员需要经过参议院同意;国务员受到参议院弹劾后应即免职,但大总统可以提交参议院复议一次。 新约法时期,大总统任免文武职官不受任何限制。这是行政权力上一项重大的扩权。 第四,军事方面职权的变化。 临时约法时期,总统统率全国陆军、海军,依法宣告戒严。 新约法时期,总统职权的变化是增加了制定陆军、海军编制及兵额一项。 第五,外交方面职权的变化。 临时约法时期,经过参议院同意,临时大总统有缔结条约之权、有任免外交专使之权与代表全国接受外国的大使、公使之权。 新约法时期,大总统接受外国大使、公使,大总统缔结条约的权力不受限制和制衡,只有变更领土或增加人民负担之条款,必须经过立法院同意。 第六,赦赏方面职权的变化。 临时约法时期,临时大总统可以颁给勋章并其他荣典;临时大总统还可以宣告大赦、特赦、减刑、复权,但是,大赦必须经过参议院同意。 新约法时期,大总统有权颁给爵位勋章并其他荣典;大总统宣告大赦、特赦、减刑、复权,但是,大赦必须经过立法院同意。这方面职权的变化主要是增加了“爵位”一项。 以上六个方面职权的变化都是扩大了总统的权力,但是,当时其他实行总统制国家的总统一般也拥有这些方面的权力。也就是说,在大的方面总统权力的扩张还算遵守了相关各国的通例。 不过,下面新约法时期扩充的三个方面的权力,当时其他总统制国家一般都没有,属于“离谱儿”的,表现了袁世凯的独裁意识和做派。 **,关于立法机构的权力。新约法规定,大总统召集立法院,宣告开会、停会、闭会;大总统经过参政院同意可以解散立法院。贿选宪法时期,大总统可以停止众议院或参议院的会议,但每一会期停会不得超过两次,每次期间不得超过10天。大总统于国务员受不信任之决议时,非免国务员之职,即解散众议院。但解散众议院须经参议院之同意。 第二,关于财政权。大总统有权向立法院提出预算案,为应对非常事变,大总统拥有财政紧急处分权。法律上属于国家义务的支出及法律规定的必需支出、履行条约所必需的支出及军队编制所必需的支出,不经过大总统同意不能废除或者裁减。国家岁出、岁入的决算,每年经过审计院审定后,由大总统向立法院提出报告书,请求承诺。当时资产阶级民主国家的财政权一般都掌控在代议机构即人民代表机关,而袁世凯却将这项大权揽入总统手中。第三,关于宪法方面的权力。大总统不仅可以公布宪法、提议增修宪法,而且有权召集和解散议决宪法的国民会议。通过总统职权在临时约法时期与新约法时期的演变,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袁世凯独裁专制的倾向和做法。其中的原因起码有三个方面:一时袁世凯本人的主观愿望;二是民主体制毕竟刚刚开始,总统制不稳定;三是军队给予袁世凯为所欲为的支撑。总统职权的变化还受当时社会上政治思想的影响,时人有主张总统虚位、国会大权的;也有主张加强总统权力、适度限制国会权力的。比如,王宠惠认为国会是民意的*好的表达机构,“议院曰可,比不啻为国民所许可”,“议院曰否,即不啻为国民之否”,对于议院之可否,总统及其统领的政府不得违抗。吴贯因却持相反的主张,他认为“与其得一强有力之国会,不如得一强有力之政府”。(三)总统的公文程式 总统的公文是总统行使权力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种种公文,总统的各种权力在中央部门和地方即在“条条”与“块块”内执行,在此意义上说,公文为总统权力的运转提供了保障。同时,公文记录了总统权力在现实中的执行过程、程序以及当时权力运转的状况。公文是总统职权的外在表征之一,因此,将总统的公文程式与总统的职权一并讨论。
董洪亮,1966年出生,河南省滑县人。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毕业,历史学博士。1990年研究生毕业考入中国教育报社,1995年调入人民日报社,从事新闻工作20多年,出版有新闻作品集《中国教育:观察与思考——一个教育记者20年的知行漫记》。其间,借调国家教委办公厅新闻办公室工作8个月;挂职担任河南省永城市市委常委、政府副市长1年,被考评为优秀挂职干部;参加2011年“博士服务团”,挂职担任贵州省黔西南州州长助理。
战争事典:战争电影中看历史 本书特色 战争事典系列丛书是战争、历史类综合读物,由资深历史、战史作家宋毅主编。《战争事典:电影中看历史》通过剖析电影《铁甲衣》、《...
《会员经济》内容简介:亚马逊、网飞、爱奇艺等国际国内知名企业,都在推行会员制,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由会员制进一步发展而来的
四海一心:国民革命军海军将官录:1925-1949 本书特色 本书收录国民政府在大陆时期任职于海军的军事将领计164人。全书以年谱简编的模式介绍相关将领的生平,...
鸦片战争 本书特色 晚清帝国风云系列,是关河五十州近代历史写作的重磅作品。本系列参阅了国内外丰富的史料,运用多重的观察视角,深入地理解当时历史现场各方的立场,和...
撒路斯特与政治史学 本书特色 “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学界侈谈所谓西方文化,实际谈的仅是西方现代文化,对西方学术传统中所隐含的古今分裂或占今之争,迄今未予重视,...
图说天下:中国通史(下卷) 本书特色 黯淡的刀光剑影,远去的鼓角争鸣,尘封的简牍丹青,神秘的地宫王陵,在这里汇聚、复原成一幅有色有色、鲜活灵动的历史画卷。中国学...
本书由三个部分组成。一是政治哲学的基本概念、学科结构以及学科边界。这部分着重介绍了现代政治哲学的基本架构。二是中西政治哲
新民说吴钩说宋 风雅宋:看得见的大宋文明/新民说 本书特色 本书稿是讲述宋朝“风雅”生活的一本趣味图书。作者从宋画这一新颖角度入手,结合文献记载和前人研究成果,...
《云战略(第2版)》内容简介:传统企业如何“互联网+”,是简单地把渠道放到线上,还是为产品添加更复合的功能?也许,不理解互联
中华史典(权威珍藏版) 本书特色 本书是一本浓缩中华历史文化知识精粹的储备手册,融知识性、趣味性、实用性于一体,让您趣味阅读中华五千年悠久的历史,轻松掌握中国历...
文明的故事 本书特色 本书是英国著名作家韦尔斯的史学巨著——《世界史纲》的普及版,是一本写给大家看的世界文化史。主要内容包括:生命的起源;*初的游牧民族;早期的...
帝王学的迷津:杨度与近代中国 本书特色杨度曾主张君主立宪,与帝王学密不可分,周旋于二者之间,杨度说“非立宪不能救国,非君主不能立宪”。只是当宪政梦与帝王学发生冲...
皇权的异化:垂帘听政-中国宫廷文化丛书 本书特色 后宫垂帘听政是中国封建社会特有的一种皇权统治式,是封建专主义与帝王后宫制度相结合的产物。本书力图对这一化事象加...
御苑兰馨记:珍藏版 本书特色 本书是《清宫秘闻纪实》系列之一,《御苑兰馨记》又名《慈禧恋爱史和她的权威》,为德龄郡主用英文所作,李葆真译,有阿德·析克斯写的序文...
民国名人未解之谜 本书特色 你知道张大千为什么要毁坏敦煌壁画?蒋纬国到底姓“蒋”还是姓“戴”?末代皇后是否有“红杏出墙”之举呢?黄金荣为什么不去香港?青帮大亨张...
1.本书作者系著名国际关系学者、中美问题研究专家袁鹏,在国内外国际关系领域皆有重要的影响力。2.前国务委员戴秉国、澳大利亚前
历史选择中国模式 内容简介 礼制是中国古代文化的基本内涵,是中国智慧的集中代表。礼制的发生、发展与成熟、完善是中国古代社会的独特经历,是中华文明的核心特色,也是...
新密新砦-1999-2000年田野考古发掘报告 本书特色 本书为“1999-2000年田野考古发掘报告”,该报告正文共分十章,插图348幅,图版570幅,插表7...
《帝国政界往事(全2册)》内容简介:李亚平“帝国政界往事”系列成名代表作,另类解读大清是如何拿下天下的。从努尔哈赤“十三副遗
《恶病年代》内容简介:在英格兰的漫长历史上,1272年至1399年这一百多年无疑是一个动荡不安、狂暴喧嚣、疫病横行的苦难年代。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