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是人类文明的编年史,是人类历史的载体,是人类理性和智慧的结晶。一个人的阅读史,便是一个人的心灵史和精神成长史。书籍是抚育杰出人才的珍贵乳汁,是支撑伟大心灵的富贵血脉,是铸就高贵灵魂的丰富给养。读书,应该成为我们的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存在方式、一种审美情趣、一种精神追求、一种生命寄托、一种人生境界。《文字是我的亲人(Ⅲ)》收录了《写作的原动力》、《城市与文学》、《阅读的敌人》、《文学是一种注定》等八篇文章。
书籍是人类文明的编年史,是人类历史的载体,是人类理性和智慧的结晶。一个人的阅读史,便是一个人的心灵史和精神成长史。书籍是抚育杰出人才的珍贵乳汁,是支撑伟大心灵的富贵血脉,是铸就高贵灵魂的丰富给养。读书,应该成为我们的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存在方式、一种审美情趣、一种精神追求、一种生命寄托、一种人生境界。这本《文字是我的亲人(Ⅲ)》(作者叶兆言、阿来、王立群)是“安徽广播电视台新安读书月丛书”系列之一。
我相信现场很多鼓掌的朋友一定都是叶兆言先生的粉丝。自从叶兆言先生要来合肥进行演讲这个消息传出去之后,我们的索票热线接到了很多观众打来的电话,有些人喜欢叶兆言笔下的民国往事,也有一些人偏好他的散文。那么,叶兆言先生的作品究竟有哪些特点?为什么会让我们如此喜爱呢?接下来我们有请安徽省文联主席、安徽省作家协会主席季宇先生,来为我们详细地介绍一下叶兆言先生的作品,有请季主席。 季字:读者朋友们,大家好!今天是“新安读书论坛”开坛**场,就非常高兴地请来了著名作家叶兆言先生。我和叶兆言先生认识很多年了,在我的印象里,兆言不仅作品写得好,而且学识渊博、谈吐睿智风趣。 不过交往这么多年,我还从未听过他的演讲。因此,现在我和大家一样,对这场演讲充满期待。 大概是很多年前吧,记得应该是1992年前后,我和兆言一起参加过一次黄山笔会。那次笔会来了不少作家,有苏童、刘震云、肖克凡、赵玫等。当时天气很热,我们从黄山下来以后,就到黄山脚下的游泳池去游泳。 大家在游泳的时候闲聊,兆言说他刚开始写作的时候用了很多笔名,可作品老是被退稿,后来改用真名,就带来了好运。当时苏童在一边插话说他恰恰相反,他刚开始写作的时候用的是真名,结果老是不走运,后来改用笔名苏童这才火了起来。当然这是笑谈,一个人的成功与他用什么样的名字没有太大关系。不过可以肯定的是,随着一部部优秀作品的问世,叶兆言这个名字在中国文坛越来越响亮,这是毫无争议的事实。 叶兆言出身于文学世家,受到得天独厚的、良好的文学熏陶,他的作品中散发出浓厚的中国文人的品质、学者风范和书卷气息。叶兆言是一个高产作家,他的作品题材广泛、主题多样,体现出了丰富的社会与历史内容。特别是他追怀民国时期的前尘旧事的小说,被文学史家们称为从民间的角度来重写民国史。他注重探索,手法平实,淡定却不拘一格。近年来除了小说创作之外,他的散文、随笔也引人注目,其文字收放自如、犀利俏皮,自由穿越于现实和历史之间,无论是漫谈古城南京,闲话文化名人,还是追怀亲朋好友,都显得学识渊博、坦诚真挚,散发出平和、恬淡的儒雅气息,表现出浓厚的文人情怀。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叶兆言是一个淡泊、平静的作家,他不受文坛浮躁之风的影响,潜心创作,这一点尤其值得我们钦佩。我想现在大家都迫不及待地想听叶先生的演讲了,我的话就到这里,谢谢! 主持人:非常感谢季主席的介绍。通过刚才季主席对叶兆言先生的介绍,很多观众的好奇心和注意力更多地会转移到叶兆言本人的身上。叶兆言的祖父是叶圣陶先生,那叶兆言的父亲其实大家也很熟悉,他就是曾经担任《雨花》主编的叶至诚先生,应该说他们一家三代都和文学有缘。或者也可以说是一家四代,因为叶兆言的女儿叶子现在也从事写作。这样的家庭在中国可以说是并不多见的。那么叶兆言先生走上文学之路是不是和家庭有关呢?在他的背后又会有哪些鲜为人知的故事呢?接下来就让我们掌声欢迎今天的主讲嘉宾叶兆言先生讲述他的故事。 叶兆言:大家好!谢谢大家来参加这样一个活动。先说一句老实话,刚才主持人和季宇主席说了很多话,我听了挺慌的,真的感到很紧张,我觉得讲得都不太像我了。我是一个非常不会说话的人,在公众场合尤其紧张,所以我希望大家能做好准备,接受一个不太会演讲的人的演讲。 我是一个地道的南京人,我出生在南京。作为一个南京人,我觉得到安徽来演讲很亲切,因为南京和安徽的关系非常特殊。我觉得我们的关系非常近,从我家去火车站我用了一个半小时,然后我坐上了火车到达合肥只需要一个小时。在南京那个地方是非常容易感受到安徽的气氛的。我举一个非常简单的例子,我们南京有一个禄口机场,我们南京的老百姓都经常说这个话:我们南京的这个机场是为安徽人建的。因为禄口机场离安徽的马鞍山非常近,近到了从马鞍山去南京禄口机场的距离要比从南京市区去马鞍山还要近。所以南京人对安徽的印象就是我们身边的一个邻居。还有,从我个人的体会来说,我也觉得非常近。我在南京郊区租了一个房子,在那儿写作,实际上是一个小产权房了。这个房子离我南京市的家是四十多公里,离马鞍山只有七公里。我每次一去那个房子的时候,就会发生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我的手机的短信首先就会响了,短信内容就是安徽人民欢迎我。……
《她来自马里乌波尔》内容简介:◎一部家族史,百年世界灾难缩影 ◎20世纪东欧灾难实录,填补二战东方劳工史出版空白 ◎堪与温弗雷
梦鞋匠 本书特色 这是有关一个意大利鞋匠的生平故事。作者之所以细述自己的事业,只因他的毕生理想--那份教他不能自己地献身的工作--才是他*擅于向大家诉说的故事。...
杨天南北京金石致远投资管理有限公司CEO、财经专栏作家。美国圣地亚哥大学金融MBA。第一个亲赴奥马哈与巴菲特握手的中国人。出身
《女孩绘》内容简介:美术是一项很受人们亲睐的特长,它不仅能培养人的能力而且能让人感受到生活的美好,陶冶人的情操,而素描则是
这是一部独特的家族史,作者戴维•洛克菲勒违背了祖父“洛克菲勒家族的人不出自传”的遗训,写出了历史上第一部,也是惟一的一部洛
《不要等到毕业以后(升级版)》内容简介:一直在答疑、从不知疲倦的秋叶大叔,曾为几十万名大学生答疑解惑。回答问题之余,秋叶大
张居正大传 本书特色 张居正是明朝中后期杰出的政治家,中国历史上六大改革家之一,是万历时期的内阁首辅,辅佐万历皇帝朱翊钧开创了“万历新政&rdquo...
牛棚杂忆-图文纪念版 本书特色 ★ 纪念季羡林先生诞辰100周年,由其子季承首次授权出版的图文珍藏版。 ★ 书中包括大量季羡林先生生前各个人生阶段的珍贵照...
虎口索食第一人-晚清外交家曾纪泽 内容简介 曾纪泽是晚清外交界*具传奇色彩的人物,他博通西学、会讲英语,担任大清国驻外公使八年,立功无数,却累遭保守派弹劾和慈禧...
杨虎城年谱 内容简介 在收集资料编撰《杨虎城年谱》的三年里,得到了有关单位和许多同志的热忱关照和大力支持,他们或无私地提供资料,或热情地为收集资料提供多方便利,...
牛顿 法拉第 本书特色 牛顿是人类历史上出现过的*伟大、*有影响的科学家,同时也是物理学家、数学家和哲学家;法拉第是英国物理学家、化学家,也是著名的自学成才的科...
我的父亲丰子恺 本书特色 可以看出产生大师的时代,领略大师的艺术风采,窥视大师的独特心灵。我的父亲丰子恺 内容简介 当个人的历史成为社会史的一部分,私人记忆与公...
孔祥熙大传 本书特色 《孔祥熙大传》号称“国民党内的理财专家”充满争议的民国政商大亨。百幅珍贵历史图片再现历史关头的风云人物。孔祥熙从1933到1944年,掌控...
国比天大:宋庆龄 内容简介 在宋氏三姐妹中,宋庆龄是个“异数”。 在她的心目中,国比天大。早年她追随孙中山,万难不辞。后来,为了追求真理,她不惜将蒋氏政权反目,...
罗纳德•威尔逊•里根,是美国第40任总统。里根曾是好莱坞的一名著名演员,就任美国总统时已经70岁。时至今日,他仍是美国人民心目
慈禧与晚清六十年 本书特色 作品是晚清史专家马平安先生对慈禧时代晚清政治的梳理,内容涵盖崛起于后宫;向*权力挺进;力挽危局;王朝虽大唯我独尊;帝党与后党之争斗;...
老兵不死-麦克阿瑟回忆录 本书特色 麦克阿瑟:在本书中,我亲手书写了我一生的经历,书写我所参与的伟大战斗。这些战斗关系到民族存亡、人类自由和政治平等。在书写过程...
20世纪30年代,活跃于日本国际传媒和政治外交领域内的作者,是日本首相近卫的智囊和“私人驻华代表“,被称为“超派阀的重量级人
范伯子研究资料集 内容简介 范伯子先生是晚清著名诗人,属于以诗传人的这一种。他无意于科名,以一介布衣而终,而把毕生的愿力钟于诗文,遂使他的生命在诗文中大...
奇士王世襄 本书特色 ★ 16开软精装,北京出版社出版★ 王世襄先生的主要成就集中在文物鉴赏、文物收藏、美术史研究、音乐史研究等几个方面,他所取得的成就璀璨夺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