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没有必要成为孩子完美的榜样,知道这一点很重要。人有时难免会发脾气。如果我们能够承认并检讨我们的错误,而且为我们的所作所为道歉 ,我们的孩子就能从中学到极为重要的一点:妈妈和爸爸也还在继续学习处 理自己感情的更好方法。这对我们的孩子来说是一个很好的示范,告诉他们愤怒不是需要抵抗的敌人,而是需要灵活掌握的能量。怎样处理这一能量,怎样疏导它,都关系到我们自己和全家人的身心健康。总之,我们每天的一 举一动造就了我们的家庭模式,而我们的孩子会继承这种模式并传给他们的下一代。
《好父母才是好老师》从情商的角度切入,以诗歌《孩子从生活中学到什么》的每一句诗(共计19句,句式均为“如果孩子生活在……中,他们将学会……”)为引,列举实例传达出一个简单的信息:孩子总是从父母那里受到熏陶。所举的例子都是日常生活小事,容易使读者产生共鸣,容易借鉴。 孩子总是注意着父母,不只是父母的语言,还有父母的行为。孩子是一面镜子,给他什么样的环境,他就会形成什么样的性格。故而提醒为人父母者抽出时间来整理家庭生活,在养育孩子时相信自己的感情和直觉,一定要懂得欣赏并培养孩子的内在特质和自我表达能力。多倾听,多观察,不应告诉孩子怎么做,而是帮助孩子得出自己的结论。 作者希望每一句表达了理所当然的含义的诗句,能够成为架在每一对父母潜在的智慧与生活常识之间的桥梁。
我**次读到《孩子从生活中学到什么》是在20世纪70年 代初,那时我正在写一本关于如何在课堂上帮助孩子建立自信的 书。我马上就爱上了这首诗,并复印给我当时执教的那所学校里 的所有老师。我直观地感受到每一句都包含着一条真理,我无法 不为它短短的词句中所蕴含的无数的智慧而惊叹。 那时我不曾见过这首诗的作者,但是若干年后,在一个心理 学研讨会上我真的见到了多萝西和她的丈夫克劳德。他们盛情邀 请我去他们的房间,而他们对我的接纳、体贴、鼓励、友好正如多 萝西在诗中所写的那样。那个夜晚我终生难忘。他们一定难以想 象他们的爱与关怀给了当时的我多么大的影响。我那时还是一个 年轻编辑,正在苦心学习爱自己,并教自己的学生爱自己、接受 自己。 《孩子从生活中学到什么》成为我和学生们交流的行动指南, 后来还被用来指导我如何与三个儿子相处。我一直遵循这些原则 生活并教育孩子。 我做了三十年的教育工作者和育儿研究小组的组长,我相信 大多数的父母真心希望给予孩子爱、友好、体贴、认同、诚实和公 正。问题在于,大多数的父母上过的课程中,从来没有一节是专 门教授与孩子沟通交流的方法和技巧的,或是讲解如何实践体贴、 关怀、诚恳和公正的育儿规则的。 没有任何一对父母一早醒来会对自己的配偶说:“我想好了 四个绝好的办法去摧毁小比利的自信。我们可以批评他、嘲笑他、 羞辱他,还可以欺骗他。”没有人愿意伤害自己的孩子,尽管父母 们有时会那样做,但他们不是故意的。往往是由于毫无觉察,不 懂害怕,父母们才把他们偏执的信条和感情方面的困惑传递给了 他们的孩子。 这种消极、有害的亲子沟通方式或许在不知不觉中已经占据 了主流地位,父母们需要拿出勇气和决心才能打破它,我们需要 有意识地在生活中树立我们的目标,即培养健康、快乐并且适应 社会的孩子。 在《孩子从生活中学到什么》这首经典诗作中,多萝 西’劳。诺尔蒂结合一些典型事例一句句教授给我们怎样把这些 原则运用到生活之中。她以简洁易懂的语言告诉我们怎样才能对 孩子少些挑剔多些忍耐,少些批判多些包容,少些羞辱多些鼓励, 少些敌意多些友善。 阅读这本书还会令你有额外的收获:不仅可以学习怎样成为 更合格的父母,还可以学到怎样成为一个更好的伴侣、教师和经 理。因为这首诗介绍给我们的原则和方法是全世界通用的,它们 会引导我们营造出彼此尊重、相互激励、充满友爱的人际关系。 我深信,如果每个人都能在他所有的人际关系中运用这些原则, 这个地球上就会少些暴力,少些战争,职场里也会少些罢工,使生 产力得以提高,教室里也会少些捣乱,让我们把更多的时间花在 学习上,监狱、福利院、戒毒中心里的人也会减少。其实,我们今 天所面临的那些棘手的难题大多源于家庭,做一名合格的父母, 就是为解决那些难题做贡献. 无论你现在是一名多么出色的父母,这本书都将带你游历一 个充满魔法的世界。它将教会你如何培养出一个自信进取、耐心 慷慨、心怀感激、富有爱心、目标明确、诚实公正、礼貌友善的孩 子,还有什么事情比这更令人骄傲呢!试想,如果全世界的孩子 都具备这些美德,当他们长大成人的时候,世界将会是什么样? 如果华盛顿的政治家都具备这些美德并以身作则,华:盛顿将会是 什么样?我期待这一天的到来。我知道多萝西也会。我坚信这一 美好愿望就是我们这些教育工作者的原动力,推动我们再接再厉。 为人父母是一项非常光荣的工作,千万不要低估自己的能量, 请相信你正在创造一个更美好的未来,不仅为了你的孩子,也为 所有的人。这本书肯定能帮助你成为你一直想成为的理想中的父 母,教会你把孩子培养成总能令你引以为荣的孩子,并指引我们 把这个世界改造成我们理想中的美好家园。
孩子就像海绵,他们会吸收我们所有的言行举止。他们每时 每刻都会从我们身上学到些什么,无论我们是否意识到自 己在教他们。所以如果我们陷于一个批判的模式中,抱怨孩子、 他人、周围的一切,那正是给孩子示范如何指责别人,甚至是教孩 子如何自责。我们的批评传递给他们的是世界的丑恶,而非世界 的美好。 批评有很多种表达方式,可以是词语、声调、动作,也可以只 是一瞥。投去指责的目光或在话中加人否定的词语,对我们来说 都不是难事。小孩子对大人的说话方式非常敏感,会牢记在心。 父母可以说“该走了”,没有其他意思。而另一个赶时间又没耐心 的家长虽然说同样一句话,却蕴含着责备:“都怪你耽误了这么 长时间。”孩子能听出前后这两种语气的不同,第二个孩子会感到 内疚。 当然,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毛病,也多少会批评某些 人或事。在我们批评这些人或事的时候,孩子可能就在旁 边。尽管这种批评与终日鸡蛋里挑骨头似的挑剔的生活态度 是不同的,但批评过多,不管针对任何人,日积月累,*终只 能形成一种消极、苛刻的家庭氛围。作为父母,我们既可以选 择挑剔、苛刻的家庭氛围,也可以营造支持、鼓励孩子的家庭 氛围。 六岁的艾比站在厨房的餐桌边,把她采来的野花插进一个装 满水的塑料罐子里。突然,罐子翻了,水、叶子和花弄得到处都 是。艾比自己也弄湿了,站在一片狼藉中哇哇大哭。她妈妈马上 跑过来,生气地说:“天啊!你怎么那么笨哪?”我们都说过这样 的话。不经思考的**反应。我们自己都感到惊讶,这样的话怎 么会脱口而出?也许因为我们累了,也许我们正在为毫不相干的 其他事担忧,可是我们已经来不及更改刚才的语气,来不及阻止 自己夸张的斥责给孩子带来打击,令孩子的自尊心受到伤害。如 果艾比的妈妈能抑制住自己的怒气,平静下来,为刚才的大喊大 叫道歉,那么收拾残局将会比较顺利。艾比也会为自己闯的祸感 到抱歉,但不会为自己感到难过。如果艾比的妈妈还继续批评艾 比,那艾比会真的觉得自己是个没有能力的笨人: 我理解要压抑心中的愤怒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即使我们 明白心平气和会对孩子更好。我们大多数人都应该努力了解和控 制自己的感情冲动,这样才有可能做出不同于上述的其他反应。 比如问“罐子怎么翻的”,就把重点放在了事件上,而不是针对孩 子。这样处理不但避免了孩子产生挫折感,而且为孩子的进一步 学习创造了空间。通过鼓励孩子描述事情的经过,你也可以了解 到事情是怎样发生的,甚至发现将来解决这类麻烦的更好办法。 只要花费足够的时间去计划并在开始时立好规矩,就能避免 一些麻烦。孩子多半想要取悦父母,我们可以事先明确地告诉孩 子我们的目的,那么孩子做起来就会比较容易。给孩子提出的建 议应该明确并符合孩子的年龄,这样孩子才能从中获得有益信息, 更好地完成要做的事情。 一个雨天,四岁的本跟妈妈说,他想和小朋友一起用橡皮泥 捏小动物。他的妈妈正在埋头处理一堆账单,若换了别人,大概 只是轻轻地答应一声,就让孩子们自己玩去了。而她却立即站起 身来,找出一幅她专门为这种游戏预备的旧浴帘铺在地上,然后 向孩子们解释说:“坐在浴帘中间,我们可以把它抻平,这样就有 足够的地方建你们的大农场了。” 孩子们把橡皮泥堆到塑料帘子上,本问妈妈:“我们用菜刀切 一下行吗?” “菜刀可不行。菜刀可不是玩的。用切曲奇的小刀怎么样?” 她回答道。 “好吧。木头勺子能用吗?”本又问。 “当然可以了。”妈妈说着又找出一堆炊具,“记住,玩完了你 们得帮我把这里收拾干净啊。” 尽管本的妈妈一开始被孩子们打断,但是如果没有那几分钟 的准备,*后地毯肯定弄得到处都是橡皮泥,她还得一边压制住 心中的怒火不去训斥他们,一边吭哧吭哧地擦地毯。妈妈的参与 同时给了本与妈妈商量的机会,选择可以玩的厨具。虽然这个选 择的过程需要时间,但是能给孩子提供一个很好的机会来训练如 何做决定。如果每天都能积极地参与决定,必将帮助孩子建立积 极的自我意识。
……
多萝西•劳•诺尔蒂(Dorothy Law Nolte, Ph.D.,1924-2005),国际著名诗人、儿童教育专家、儿童教育机构创办者、家庭关系咨询师,也是三个孩子的母亲。多萝西博士开设家庭关系与家庭教育课程并发表相关演讲达40年以上。1954年,她创作了儿童教育诗《孩子从生活中学到什么》,给父母们带来教育孩子的灵感和启示,也启发了教师们形成基本的教育思想,影响深远,成为经典的教育诗作,享誉全球。
雷切尔•哈里斯(Rachel Harris, Ph.D.),美国心理学家、从业多年的家庭关系咨询师,也是一位成功的儿童教育专家。她和多萝西•劳•诺特一起从事儿童教育工作长达30余年。
懂得尊重才有朋友-培养尊重的好习惯 本书特色 每个生命都平等片面要求孩子“听话”不利于孩子发展尊重少数人就是尊重自己有效沟通=有效倾听+有效表达欣赏能产生奇迹有...
早教的秘密-如何发现并唤醒孩子的天赋.让孩子嬴在未来? 本书特色 3岁看大,孩子生命的*初3年影响他们未来发展的30年!越来越多年轻父母在孩子3岁前不辞辛苦地陪...
教育就是习惯培养-好习惯.好人生 本书特色 习惯是人的思想与行为的领导者。” 一一一一一[美]爱默生“习惯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
学霸是这样炼成的-一用心.你就是天才 本书特色 华裔少年凯孝虎8岁开始念大学,11岁时即以全a的平均成绩获得文科准学士学位,成为美国历史上获得准学士学位年...
我的宝宝想说什么 内容简介 这本书的阅读对象是打算生孩子或者1岁前孩子的父母们。大多数父母都热切地期盼着自己孩子的降生,共同度过美好的时光。在即将分娩之...
好名好运受欢迎的起名改名宝典 本书特色 妙想偶得的名字、五花八门的起名方法、名字是时代的烙印、与姓名、命理相关的五格计算方法、与姓名、命理相关的三才、姓名里蕴涵...
称职父母的95个教子法则 本书特色 “爱,不是百依百顺”、“不要随便向孩子许诺”、“警惕孩子的"暴力"倾向”、……一本家有3-18岁孩子父母的经典读本,国内著名...
和孩子一起游戏 本书特色 长销30年的儿童游戏指导手册,首度引进中国,华德福教育经典译丛。和孩子一起游戏 内容简介 让孩子玩得自由而富有想象力,是华德福幼儿园游...
皮亚杰儿童数学能力开发-赠送:3D手工折纸 本书特色 本书融合了皮亚杰儿童早期教育思想及数学启蒙理论,编入相应的游戏,并尽可能地给予文字指导。每部分游戏由浅入深...
3岁-亲子早教10分钟 内容简介 每天10分钟亲子互动,迈出成功**步。每天10分钟全脑训练,塑造天才**步。每天10分钟智能开发,多元发展**步。3岁-亲子早...
《妈妈,我要吃辅食》内容简介:研究表明,在宝宝成长初期,更能促进其智力发育的5种营养包括:维生素和矿物质、必需脂肪酸、均衡血
蒙台梭利教育法 内容简介 本书是蒙台梭利*具有实用价值的经典著作,是其开创性的教学方法的集大成之作。采用本书中的方法,儿童就会自主而快乐地学习,3~6岁的孩子所...
图说胎教280天 内容简介 本书共分七篇,内容包括:胎教前的知识准备、胎教从孕前开始、激发胎儿的潜能、胎教应讲究安胎养胎、行之有效的胎教方法等。图说胎教280天...
最热的26种宝贝才艺培养全书-0岁起步的才艺培养实用指南 本书特色 怎样为0-3岁孩子才艺启蒙?怎么给孩子选兴趣班?乐器从几岁开始学合适?怎样激发孩子的兴趣?画...
玩耍精神:会玩的孩子真的有出息 本书特色 美国顶级发展心理学家彼得格雷(peter gray),面临儿子在传统教育体制下,长期受到强迫性教育模式的摧残,产生激...
30岁后怀孕不再怕 本书特色30+女性,备孕、安胎、分娩、产后调养的完整指南 北京妇产医院产科主任医师 范玲 和睦家医院妇产科副主任医师 赵燕玲 权威审定推荐 ...
外星爸博学妈的教育论 本书特色 本书立足于****的教育前沿,用领先的教育理念,风趣的教育方法,实用的教育课程,新颖的教育体系,实现你经久不衰的成长之路。外星爸...
儿童教育哲思哲语(套装共5册) 本书特色 ★ 32开平装,北方文艺出版社出版★ 儿童教育理论著述家、作家王忠民所著★ 既有哲理性的语丝,也有实例和亲身感受,亲切...
这样表扬,孩子进步快!这样批评,孩子改正快! 本书特色 更多亲子教育,名人家教,新书、热书、畅销书,点击进入:入托、入园、入学前 育儿百问经典工具书!给孩子一生...
爸爸改变孩子一生的14堂课 本书特色 在儿子面前。我不是总统,而是父亲。——美国第26任总统西奥多·罗斯福我一向认为。如果教育得法,大多数孩子都会成为非凡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