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没有必要成为孩子完美的榜样,知道这一点很重要。人有时难免会发脾气。如果我们能够承认并检讨我们的错误,而且为我们的所作所为道歉 ,我们的孩子就能从中学到极为重要的一点:妈妈和爸爸也还在继续学习处 理自己感情的更好方法。这对我们的孩子来说是一个很好的示范,告诉他们愤怒不是需要抵抗的敌人,而是需要灵活掌握的能量。怎样处理这一能量,怎样疏导它,都关系到我们自己和全家人的身心健康。总之,我们每天的一 举一动造就了我们的家庭模式,而我们的孩子会继承这种模式并传给他们的下一代。
《好父母才是好老师》从情商的角度切入,以诗歌《孩子从生活中学到什么》的每一句诗(共计19句,句式均为“如果孩子生活在……中,他们将学会……”)为引,列举实例传达出一个简单的信息:孩子总是从父母那里受到熏陶。所举的例子都是日常生活小事,容易使读者产生共鸣,容易借鉴。 孩子总是注意着父母,不只是父母的语言,还有父母的行为。孩子是一面镜子,给他什么样的环境,他就会形成什么样的性格。故而提醒为人父母者抽出时间来整理家庭生活,在养育孩子时相信自己的感情和直觉,一定要懂得欣赏并培养孩子的内在特质和自我表达能力。多倾听,多观察,不应告诉孩子怎么做,而是帮助孩子得出自己的结论。 作者希望每一句表达了理所当然的含义的诗句,能够成为架在每一对父母潜在的智慧与生活常识之间的桥梁。
我**次读到《孩子从生活中学到什么》是在20世纪70年 代初,那时我正在写一本关于如何在课堂上帮助孩子建立自信的 书。我马上就爱上了这首诗,并复印给我当时执教的那所学校里 的所有老师。我直观地感受到每一句都包含着一条真理,我无法 不为它短短的词句中所蕴含的无数的智慧而惊叹。 那时我不曾见过这首诗的作者,但是若干年后,在一个心理 学研讨会上我真的见到了多萝西和她的丈夫克劳德。他们盛情邀 请我去他们的房间,而他们对我的接纳、体贴、鼓励、友好正如多 萝西在诗中所写的那样。那个夜晚我终生难忘。他们一定难以想 象他们的爱与关怀给了当时的我多么大的影响。我那时还是一个 年轻编辑,正在苦心学习爱自己,并教自己的学生爱自己、接受 自己。 《孩子从生活中学到什么》成为我和学生们交流的行动指南, 后来还被用来指导我如何与三个儿子相处。我一直遵循这些原则 生活并教育孩子。 我做了三十年的教育工作者和育儿研究小组的组长,我相信 大多数的父母真心希望给予孩子爱、友好、体贴、认同、诚实和公 正。问题在于,大多数的父母上过的课程中,从来没有一节是专 门教授与孩子沟通交流的方法和技巧的,或是讲解如何实践体贴、 关怀、诚恳和公正的育儿规则的。 没有任何一对父母一早醒来会对自己的配偶说:“我想好了 四个绝好的办法去摧毁小比利的自信。我们可以批评他、嘲笑他、 羞辱他,还可以欺骗他。”没有人愿意伤害自己的孩子,尽管父母 们有时会那样做,但他们不是故意的。往往是由于毫无觉察,不 懂害怕,父母们才把他们偏执的信条和感情方面的困惑传递给了 他们的孩子。 这种消极、有害的亲子沟通方式或许在不知不觉中已经占据 了主流地位,父母们需要拿出勇气和决心才能打破它,我们需要 有意识地在生活中树立我们的目标,即培养健康、快乐并且适应 社会的孩子。 在《孩子从生活中学到什么》这首经典诗作中,多萝 西’劳。诺尔蒂结合一些典型事例一句句教授给我们怎样把这些 原则运用到生活之中。她以简洁易懂的语言告诉我们怎样才能对 孩子少些挑剔多些忍耐,少些批判多些包容,少些羞辱多些鼓励, 少些敌意多些友善。 阅读这本书还会令你有额外的收获:不仅可以学习怎样成为 更合格的父母,还可以学到怎样成为一个更好的伴侣、教师和经 理。因为这首诗介绍给我们的原则和方法是全世界通用的,它们 会引导我们营造出彼此尊重、相互激励、充满友爱的人际关系。 我深信,如果每个人都能在他所有的人际关系中运用这些原则, 这个地球上就会少些暴力,少些战争,职场里也会少些罢工,使生 产力得以提高,教室里也会少些捣乱,让我们把更多的时间花在 学习上,监狱、福利院、戒毒中心里的人也会减少。其实,我们今 天所面临的那些棘手的难题大多源于家庭,做一名合格的父母, 就是为解决那些难题做贡献. 无论你现在是一名多么出色的父母,这本书都将带你游历一 个充满魔法的世界。它将教会你如何培养出一个自信进取、耐心 慷慨、心怀感激、富有爱心、目标明确、诚实公正、礼貌友善的孩 子,还有什么事情比这更令人骄傲呢!试想,如果全世界的孩子 都具备这些美德,当他们长大成人的时候,世界将会是什么样? 如果华盛顿的政治家都具备这些美德并以身作则,华:盛顿将会是 什么样?我期待这一天的到来。我知道多萝西也会。我坚信这一 美好愿望就是我们这些教育工作者的原动力,推动我们再接再厉。 为人父母是一项非常光荣的工作,千万不要低估自己的能量, 请相信你正在创造一个更美好的未来,不仅为了你的孩子,也为 所有的人。这本书肯定能帮助你成为你一直想成为的理想中的父 母,教会你把孩子培养成总能令你引以为荣的孩子,并指引我们 把这个世界改造成我们理想中的美好家园。
孩子就像海绵,他们会吸收我们所有的言行举止。他们每时 每刻都会从我们身上学到些什么,无论我们是否意识到自 己在教他们。所以如果我们陷于一个批判的模式中,抱怨孩子、 他人、周围的一切,那正是给孩子示范如何指责别人,甚至是教孩 子如何自责。我们的批评传递给他们的是世界的丑恶,而非世界 的美好。 批评有很多种表达方式,可以是词语、声调、动作,也可以只 是一瞥。投去指责的目光或在话中加人否定的词语,对我们来说 都不是难事。小孩子对大人的说话方式非常敏感,会牢记在心。 父母可以说“该走了”,没有其他意思。而另一个赶时间又没耐心 的家长虽然说同样一句话,却蕴含着责备:“都怪你耽误了这么 长时间。”孩子能听出前后这两种语气的不同,第二个孩子会感到 内疚。 当然,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毛病,也多少会批评某些 人或事。在我们批评这些人或事的时候,孩子可能就在旁 边。尽管这种批评与终日鸡蛋里挑骨头似的挑剔的生活态度 是不同的,但批评过多,不管针对任何人,日积月累,*终只 能形成一种消极、苛刻的家庭氛围。作为父母,我们既可以选 择挑剔、苛刻的家庭氛围,也可以营造支持、鼓励孩子的家庭 氛围。 六岁的艾比站在厨房的餐桌边,把她采来的野花插进一个装 满水的塑料罐子里。突然,罐子翻了,水、叶子和花弄得到处都 是。艾比自己也弄湿了,站在一片狼藉中哇哇大哭。她妈妈马上 跑过来,生气地说:“天啊!你怎么那么笨哪?”我们都说过这样 的话。不经思考的**反应。我们自己都感到惊讶,这样的话怎 么会脱口而出?也许因为我们累了,也许我们正在为毫不相干的 其他事担忧,可是我们已经来不及更改刚才的语气,来不及阻止 自己夸张的斥责给孩子带来打击,令孩子的自尊心受到伤害。如 果艾比的妈妈能抑制住自己的怒气,平静下来,为刚才的大喊大 叫道歉,那么收拾残局将会比较顺利。艾比也会为自己闯的祸感 到抱歉,但不会为自己感到难过。如果艾比的妈妈还继续批评艾 比,那艾比会真的觉得自己是个没有能力的笨人: 我理解要压抑心中的愤怒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即使我们 明白心平气和会对孩子更好。我们大多数人都应该努力了解和控 制自己的感情冲动,这样才有可能做出不同于上述的其他反应。 比如问“罐子怎么翻的”,就把重点放在了事件上,而不是针对孩 子。这样处理不但避免了孩子产生挫折感,而且为孩子的进一步 学习创造了空间。通过鼓励孩子描述事情的经过,你也可以了解 到事情是怎样发生的,甚至发现将来解决这类麻烦的更好办法。 只要花费足够的时间去计划并在开始时立好规矩,就能避免 一些麻烦。孩子多半想要取悦父母,我们可以事先明确地告诉孩 子我们的目的,那么孩子做起来就会比较容易。给孩子提出的建 议应该明确并符合孩子的年龄,这样孩子才能从中获得有益信息, 更好地完成要做的事情。 一个雨天,四岁的本跟妈妈说,他想和小朋友一起用橡皮泥 捏小动物。他的妈妈正在埋头处理一堆账单,若换了别人,大概 只是轻轻地答应一声,就让孩子们自己玩去了。而她却立即站起 身来,找出一幅她专门为这种游戏预备的旧浴帘铺在地上,然后 向孩子们解释说:“坐在浴帘中间,我们可以把它抻平,这样就有 足够的地方建你们的大农场了。” 孩子们把橡皮泥堆到塑料帘子上,本问妈妈:“我们用菜刀切 一下行吗?” “菜刀可不行。菜刀可不是玩的。用切曲奇的小刀怎么样?” 她回答道。 “好吧。木头勺子能用吗?”本又问。 “当然可以了。”妈妈说着又找出一堆炊具,“记住,玩完了你 们得帮我把这里收拾干净啊。” 尽管本的妈妈一开始被孩子们打断,但是如果没有那几分钟 的准备,*后地毯肯定弄得到处都是橡皮泥,她还得一边压制住 心中的怒火不去训斥他们,一边吭哧吭哧地擦地毯。妈妈的参与 同时给了本与妈妈商量的机会,选择可以玩的厨具。虽然这个选 择的过程需要时间,但是能给孩子提供一个很好的机会来训练如 何做决定。如果每天都能积极地参与决定,必将帮助孩子建立积 极的自我意识。
……
多萝西•劳•诺尔蒂(Dorothy Law Nolte, Ph.D.,1924-2005),国际著名诗人、儿童教育专家、儿童教育机构创办者、家庭关系咨询师,也是三个孩子的母亲。多萝西博士开设家庭关系与家庭教育课程并发表相关演讲达40年以上。1954年,她创作了儿童教育诗《孩子从生活中学到什么》,给父母们带来教育孩子的灵感和启示,也启发了教师们形成基本的教育思想,影响深远,成为经典的教育诗作,享誉全球。
雷切尔•哈里斯(Rachel Harris, Ph.D.),美国心理学家、从业多年的家庭关系咨询师,也是一位成功的儿童教育专家。她和多萝西•劳•诺特一起从事儿童教育工作长达30余年。
让你的孩子从不到是-说服孩子的艺术 本书特色 当您期望孩子随时都顺从您时,当孩子没有马上听从您的要求时,当您借助唠叨、羞辱、指责、贿赂甚至用巴掌或其他暴力行为威...
月子护理与新生儿保健专家指导 本书特色 《月子护理与新生儿保健专家指导》是由北京玛丽妇婴医院产科专家刘欣欣编写。本书从分娩前到分娩后,提供全面的分娩知识和保健方...
协和专家:宝宝疾病与意外防护手册 本书特色 《协和专家宝宝疾病与意外防护手册》由原北京协和医院儿科医师孙秀静博士主编。本书介绍了50种儿科常见疾病的家庭预防与护...
国学胎教经典故事 本书特色 国学经典不仅是中华民族的灿烂遗产,也是中国人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本书的故事里,有对亲情、友情的赞颂,那些爱的付出与回报;有对美德、品...
无敌青春期-父母送给孩子最好的青春期礼物 本书特色 《无敌青春期:父母送给孩子*好的青春期礼物》: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让爱与理智陪伴孩子成长。无敌青春期-父...
不打不骂把孩子送进常青藤 本书特色 常青藤盟校是精英教育的发源地,常青藤的学生是各界精英。灵魂它为一个人一生要做什么事情指引方向。灵魂是一个人的信念、原则、立场...
3-4年级.陪孩子走过上下衔接转折期 本书特色 3-4年级是小学中年级阶段,对孩子的小学学习起到重要的上下衔接作用。这个阶段,孩子的学习任务加重,学习方式变化加...
金牌月嫂教你坐月子 本书特色 本书着重介绍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把握坐好月子的日常生活细节、月子期吃好一日三餐、新生儿护理的方方面面。本书不仅阐述了传统坐月子的...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大全集(4卷) 本书特色 俗话说:“没有种不好的庄稼,只有不会种庄稼的农夫;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孩子的妈妈。”好妈妈光有爱是不够的,还应...
280天怀孕必读 内容简介 本书介绍了孕前、怀孕、分娩的基本知识,安全生产及产后康复应注意的问题,还简要介绍了新生儿的护理。280天怀孕必读 目录 **篇 孕前...
《儿童青少年成长心理学》内容简介:为何父母给予孩子的爱越来越多,孩子却越来越“叛逆”?孩子成长问题的背后其实是成人的无知。
0-3岁Baby喂养护理百科-妇幼安康文库 本书特色 随着一声嘹亮的啼哭声,宝宝呱呱坠地,告别妈妈温暖的子宫来到了人间。新手爸妈怀抱着肉嘟嘟的小家伙心里...
刘墉-超越自己(黑皮21.00) 本书特色 一个成熟的人,*基本的表现,是他关心自己的前途,也创造自己的未来。他不再是什么都指望父母解决,而有了独立思考的能力…...
打造你的孩子 本书特色 如何教育孩子、如何培养出成功孩子的书一直是出版界的热门,每每出一本畅销一本,现在书市上又推出了《打造你的孩子》,目标读者锁定年轻的爸爸妈...
独立的男孩最省心-培养男孩的独立性.好父母一定要做的60件事 本书特色 在孩子独立前,爸爸妈妈需要从哪几方面对孩子进行培养,让他们为独立做好准备呢?本书从男孩的...
大龄怀孕方案 本书特色 权威认证,诚挚关怀;精心细致,体贴呵护;*新*全面的健康指南;科学合理的养育、哺乳及应急措施。大龄怀孕方案 内容简介 为了使您了解怀孕的...
朗读手册-最终修订版 本书特色 为什么一定要为孩子朗读?什么时候开始给孩子朗读?怎样做才能延长孩子集中注意力的时间?不同年龄的孩子适合读什么书?电视看多了到底会...
0-3岁儿童最佳的人生开端:中国宝宝早期教育和潜能开发指南(正常儿卷) 本书特色协和儿科教授鲍秀兰专家团队30余年协作研究的结晶 献给年轻父母、早期教育者和早期...
儿科营养手册 内容简介 本书分为两部分。**部分为正常儿童的营养和生长,介绍了儿童的生长、生长评价、各生长期的营养要求等。第二部分为儿童临床营养,介绍了患先天性...
《宝山版画教学与研究》内容简介:本书通过对上海市宝山区自20世纪40年代发展至今形成的宝山版画历史,以及宝山版画非遗项目杨行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