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方军从1997年开始采访曾参加抗日战争的老兵,并以口述实录的形式将这些采访整理成文。本书所集,为方军自2003起采访到的曾服役于原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九军的幸存老兵,共17人。侥幸活至今天,他们已成为活着的历史巨著。方军将他们当作活着的历史,一篇篇记述下来,其中既有老兵们口述的战争经历:如何在缺少兵器的情况下用大刀杀敌,在卢沟桥事变中,作为*前沿的部队,如何应对敌人的挑衅,以及如何在后方照顾伤兵,等等;也有方军从采访者的角度,对他们现在生活的实录。对于这些耄耋老人曾经遭遇的种种悲欢离合,甚至不公待遇,方军有自己的看法:抗日英雄不应被忘记,无论他是国军还是八路军。
抗日烽火初起,宋哲元已为二十九军立下军训: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七十五年过去了,有未战死的幸存老兵,他们重回卢沟桥,做*后一次集结。之所以说他们是幸存老兵,一方面,是因为从抗日战起到今天,已近八十年,当年英勇的壮士如今已近百岁,长寿百岁的普通人尚且不多,更何况历经战乱的他们?另一方面是因为战争的残酷。而二十九军恰处于抗日战起的*前线,从1933年的喜峰口抗战到1937年的卢沟桥事变,他们英勇且顽强,抱有必死之信念。方军采访那些老兵,听他们讲战争,讲人生,讲得失,讲命运。从一个有悲悯心的愤青,一直听到现在,他成了那个愿意将悲悯和愤怒平静叙述的讲故事的人。听故事的人,也许悲悯,也许愤怒。但这就是历史,不容忘记。
吾兄方军以《我认识的鬼子兵》夺走“历史专家”的冷灶,又以《最后一次集结》来抢“职业记者”的热饭。如果上个世纪是小说的文本世纪,那么未来百年则是直播的3d纪元。方军新作《最后一次集结》为读者竖起一面历史的巨镜,颠覆自娱自乐的痴人说梦、坐井观天。如果非吹毛求疵,往死里批判,唯一缺陷是——缺少老鸭的“语像”摄影。——唐师曾老萨15年前读方兄大作《我认识的鬼子兵》时已心潮澎湃,如今再读《最后一次集结》,万千感慨,化作一句话:耻辱和英雄,都不应被忘记。感念方兄多年辛苦采访,还望读者与老萨一样,读懂在老兵的尊严与渴望之外的历史回音。——萨苏
方军,1954年生于北京。1984年,方军为《读卖新闻》北京分社服务,是日本记者的助手;1991年,在日本留学期间,方军偶然结识了一些曾参加侵华战争的日本老兵,与他们聊天带给方军的震惊感不是用他所能了解到的历史来解释的,于是,他把所有的聊天整理成采访手记,并于1997年回国后出版,书名就叫:《我认识的鬼子兵》。这本书因对老鬼子们独特的战争反思和沉重的负罪感的口述实录而震惊了国人,轰动一时。回国后,方军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工作,在这个便利的工作环境中,他又以各种方式结识了更多的中国老兵。中国老兵给他带来的采访感受与日本兵完全不同。那种感动和无奈流露在字里行间,令读者不禁与他一起唏嘘不已。感谢网络,他将这些文字放在他的私人博客里,让更多的中国人看到,那些无论曾是国军还是八路军或飞虎队员的老兵,曾经怎样为国家而战,如今过着怎样的生活。
重装集结-美国军用半履带车辆全集 本书特色 潘晓滨编著的这本《重装集结:美国军用半履带车辆全集》主要围绕美国半履带战车系列型号的研制开发,以及战车部队的训练和作...
决策内参-大国的烦恼 本书特色 洞察时局变迁,审视社会脉动,聚焦高端争鸣,干部决策参考。决策内参-大国的烦恼 内容简介 洞察时局变迁审视社会脉动,聚焦高端争鸣干...
《分裂的美国》内容简介:人文主义曾在过去的几个世纪中整合了西方社会,但自20世纪60年代起,身份认同政治开始崛起,对人文主义发
我为什么入党-做合格共产党员 本书特色 根据党的十九大精神编写党员学习培训资料。 基本知识+人物实例+新党章。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我为什么入党,对每名党员来说是...
美国对华政策文件集:1949~1972.第一卷 上下 内容简介 上卷主要涉及1948年冬到1950年6月朝鲜战争前的一年半时间里,美国决策者对蒋介石集团绝望,开...
《周国平致家长:做不焦虑的父母》内容简介:周国平从自己的育儿经验入手,重点论述儿童的特点、父母的责任、儿童的心智等。切中今
《不可思议的蚂蚁》内容简介:不可思议的蚂蚁(国家出版基金重点资助项目)蚂蚁是一种体型非常小的完全变态型昆虫,自其一亿年前在
中国古代战略思想新论 本书特色 三千年间中国有其不同命运,有其不同战略思想,更有许多作为战略思想源头之战略家(后家)与战略著作(兵书)。古今中外已有许多人与书研...
《MBA、MPA、MPACC、MEM管理类联考(199科目)综合能力逻辑高分突破》内容简介:本书是逻辑考试辅导专家、名师杨武金教授,编写的一
《农民健康锦囊》内容简介:长期劳作给农民群体带来腰肌劳损、皮肤病、慢性鼻炎、沙眼、晒伤、甲沟炎、静脉曲张、关节炎、慢性胃肠
国民党高官败逃台湾真相-(第三部) 本书特色于右任、朱家骅、马鸿逵、吴铁城、王云五、周至柔、余汉谋、王世杰、张厉生、王叔铭……这些曾经在南京国民政府的版图上叱咤...
清代进士群体与学术文化 内容简介 科举制度首创于中国,是中国古代制度中*具特色的内容之一。本书对清代进士群体与学术文化关系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以2600多名清代进...
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全编-彩图全解版 本书特色 “ 用兵如孙子, 策谋三十六”,《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代表着我国古代军事理论的*高水平。本书将《孙子兵法》和《...
1941年,原苏联作家斯捷潘诺夫(A·CTEIIAHOB)著就了长篇历史小说《旅顺口》,忠实而生动地再现了日俄战争中的旅顺口防御战,记
作品目录译者前言中文版前言致谢第一章 国际政治的四种社会理论国家体系研究工程国家中心论体系理论新现实主义及其批评者结构理
丝瓷之路-古代中外关系史研究-II 本书特色 余太山等主编的《丝瓷之路--古代中外关系史研究(Ⅱ)》的出版得到这个社会科学院重点学科建设项目经费资助,主要由内陆...
马克思主义人学视域中的思想政治范式转换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为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课题结项成果。全书全面探讨了马克思主义人学视域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范式转换问题,分七章...
初心一叶-党史中的人与事 内容简介 为了配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讲好中国共产党的故事,讲好中国共产党人的故事,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业务人员撰写的82...
乾隆皇帝与马戈尔尼 本书特色 马戛尔尼使团访华失败之后,英国于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又派阿美士德侯爵率领使团再次来华,企图使用外交手段敲开古老中国封闭的大门...
理解中国 内容简介 简介1975年,施密特结识了毛泽东。1990年5月,他作为西方国家制裁中国后的**个欧洲政治家访问了中国,并同邓小平进行了私下谈话。从毛泽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