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分别对叶圣陶、黎锦熙、张志公、朱光潜等四位现代*著名的语文教育大师作了系统、深入的研究。在开阔的时代和学科视野上,对他们毕生的语文教育探索作了精湛的概括和评述,对他们所作的贡献作全面的、条分缕析的、“互文”式的审视,清晰地展现了四位*著名的语文教育家
本书分别对叶圣陶、黎锦熙、张志公、朱光潜等四位现代*著名的语文教育大师作了系统、深入的研究。在开阔的时代和学科视野上,对他们毕生的语文教育探索作了精湛的概括和评述,对他们所做的贡献作全面的条分缕析的“互文”式的审视,清晰地展现了四位*著名的语文教育家的精神特质和对语文教育实践的思考进程。对他们的见解,不但有正面的肯定和褒扬,也有中肯的批评和检讨,努力探求语文教育成效不彰的原因。通过对他们的语文教育观的细致梳理和描述,较为完整地勾勒出我国现代语文教育理论与实践的轮廓,覆盖了现代语文教育探索的百年历程。——在这一基础上,寻求疗救现代语文教育痼疾的良方,为今天和未来的语文教育实践提供借鉴。
语文魂、世纪梦:一个平民教育家的精神苦旅
——走近叶圣陶
导言:全中国孩子、语文教师的良师益友,一位纯粹的知识分子,我国语文教育史无法绕过的精神存在。为现代语文教育奠定了平民化方向,为此践履毕生。
实用主义教育家的大悲悯,平民教育理想:应付生活论和工具论。前者为本体论,后者为功能论、教学论。“应付生活论”“应需论”,是20世纪语文教育的元理念。
针对“重写”倾向,提出阅读是写作的“根”,是“基础”,认为阅读还是一种独立的能力与目的,确立了“阅读本位”指导思想,形成了现代语文教育的“重读”“精读”传统。
为文学教育提供鉴赏理论和方法——意义:观;态度:玩;本体:我;预备:知识、语感;途径:词句的字面和背面;凭借:生活、经验、想象、语文素养;参考:他人的评论。
精心结撰了20多套教材,周到和精致,达到了时代的极致。和夏丏尊合编的《国文百八课》,精湛的教材理念,精彩的“文话”和“文选”,令现今编写者徒叹奈何。然而,解放后的教材远不如前期。
……
语文新时代的揭幕者:语文教学新潮的弄潮儿
——走近黎锦熙
导言:现代语文教育的揭幕者,帅才兼实干家。以语言学家的身份研究语文教育,语文教育观引领时代新潮。是现代语文教育前期用力*专,著书*多,活动范围*大,影响人比较多,工作比较持续,成绩*卓越的领军人物。
划时代成就:打出“言文一致,国语统一”的旗号,撰就《新著国语文法》《新著国语教学法》《国语运动史纲》等,为现代国语教学立法张目。所拟“国语教学之目的”,鞭辟入里、历久弥新,比今天新课标“三维目标”更加深刻。
引领时代“新潮”,推崇“设计教学法”,注重生活化、生成性、表现性,全方位达成国语教学目的。体现了师生、生生合作,自主开发教学资源,实施校本课程,打破学科界限等先进的教育理念。
……
困窘中的坚守:学术饥荒年代的学者楷模
——走近张志公
导言:20世纪60年代,代表了语文学者良知,填补了语文教育史研究的空白,80年代后引领语文教育的主流,在语文教育的科学化,语言学的实用化方面作出了历史性贡献。
开中国语文教育史研究之先河。对传统语文教育作出了**手的梳理,以教材研究为本,精辟地归结出了一系列的规律、方法和问题,给当代语文教育以借鉴,也奠定了自己崇高的学术地位。
语文教育“统筹规划”——幼教:语言训练;小学:读写训练、识字、写字三条线分进合击;初中、高中:增设文学课,按照知识与实践的合理关系组织语文课。由此可见出他的继承传统的教学观。
……
永不凋萎的美:文学、写作教育理论的奠基人
——走近朱光潜
导言:我国现代*杰出的语文教育理论家。从未当过语文教师、没有写作语文教育学著作,他对语文教育理论的贡献,比起同时代语文教育家的总和还要多。他的学海无涯、曲径通幽的治学观,发人深省。他的研究方法代表着语文学研究的方向。
开创了美感和美感教育理论,美育是为了“尽性”“脱俗”与实现完美人生,是超越利害、培养“无所为而为”的心性。为文学审美教育开辟了通道、确立了价值,也为语文、文学教育打下了基础。
文学是人格的流露。使文学教育回归到普遍的人格修养和趣味上。“趣味”是其核心概念。反对低级趣味,培养高尚纯正的趣味,主要途径是读诗,是“佳妙”的领悟。有所付与才有所得。实践上兼顾写实与想象。
……
附录 语文学科呼唤科学态度和理性精神
——我国现代语文教育的世纪反思跋
能读到这样让我引起语文思考的书,又能让我坚信自己教改方向的书,真的不多。
——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管建刚
该书对长期致力于语文改革的研究者和辛勤躬耕于语文圣地的一线教师而言,不仅是一次精神的沐浴,同样也是一次思想的施洗。它不仅滋养和舒展了语文原野的一颗心,而且拨亮和燃烧了语文天地的一片火,而此前我们只能在大部头的著述中探寻语文教育思想的洞天。
——张华
潘新和,生于1952年12月,福州人。现为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写作学会副会长,福建省写作学会会长,国际汉语应用写作学会副会长,中国现代写作学研究会顾问,福建省教育厅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专家组成员、学科指导组顾问。在中国写作、语文教育史,写作、语文教育教改研究方面成绩颇丰,在国内语文界、教育界广有影响。担任北师大版初中《语文》教材副主编。潘新和教授从教近三十余年来,在《教育研究》《课程?教材?教法》《光明日报》《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写作》《语文建设》等报刊发表论文二百余篇。出版《语文:表现与存在》(上、下卷)《语文:回望与沉思——走近大师》《语文:审视与前瞻——走近名家》《语文高考:反思与重构》《中国写作教育思想论纲》《中国现代写作教育史》《写作:指向自我实现的人生》《新课程语文教学论》《高等师范写作三能教程》等著作和教材十余部。
古代汉语辅导及习题精解-第三册-新版 本书特色 《古代汉语辅导及习题精解(新版)》是为《古代汉语》(校订重排本·第三册)编写的配套辅导书。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学好...
北河沿日记 本书特色 《北河沿日记》收录了苏民生的日记、散文、诗书画评论等十余篇,内容涉及方方面面。他的日记、散文,有许多关于老北京风情人物的记叙,其中提到的一...
青少年科学知识精粹文库:科学创造无限 本书特色 《青少年科学知识精粹文库:科学创造无限》一书主要介绍了太空大开发,环境新能源,军事研究,以及人类未来生活所关联的...
2009-咬文嚼字绿皮书 本书特色 《咬文嚼字绿皮书(2009)》是由上海锦绣文章出版社出版的。2009-咬文嚼字绿皮书 内容简介 《绿皮书(2009年版)》由...
古文字学初阶 本书特色 我们的前人创造了无与伦比的灿烂文化。春秋战国的诸子哲学、汉魏六朝的丰碑巨制、韩柳欧苏的大块文章、明清之际的人生画卷,无不表现了对社会国家...
十二月花神 内容简介 本书介绍了十二月令的代表花和花神,观赏花姿花容,品读花画花诗,进而引出与十二花神相关的民俗,如九月代表花为菊花,花神相传为陶渊明,每逢九九...
《说文解字注》研究文献集成(上中下册) (精) 本书特色 ★ 16开精装,湖北教育出版社出版★ 《说文解字》是东汉学者许慎所撰我国头一部系统分析汉字字形和考究字...
☆鬼才漫画家马克-安托万·马修的成名之作☆打破漫画的创作规则、颠覆纸书的呈现形式☆欧洲漫画界卡夫卡的先锋艺术实验☆令人无比焦虑的荒诞世界,究竟是梦境还是现实?☆...
《写给全人类的数学魔法书》内容简介:这是一本能真正提高你的数学能力、快速拯救考卷分数的“数学宝典”。全书只讲解了10种基本解
中国人的精神 本书特色 清末怪杰辜鸿铭,东方文化代表作!可以不看三大殿,不可不看辜鸿铭!精通九国语言,“东南西北人”的文化旋风!中国人的精神 内容简介 本书是辜...
中华文明读本 目录 序:回到轴心时代·刘东一 信仰与哲学原始巫术·萧兵数的崇尚·庞朴儒家道统·牟钟鉴释氏空门·赖永每道教修炼·葛兆光人格神崇拜·王毅民间俗神·刘...
《汗简》、《古文四声韵》新证 本书特色 《汗簡》和《古文四聲韻》這兩部傳鈔古文字書 ,自宋代成書後,研究者對其評價一直貶褒不一。但 近幾十年來,随着戰國文字研究...
阿根廷的西班牙语中为什么会夹杂那么多的意大利词语?为什么华人和犹太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少数中间人群体?生活在俄罗斯、巴拉圭、澳大利亚和其他不同社会里的德国人为...
圣经的故事-(青少版) 内容简介 《世界文学名著宝库:圣经的故事(青少版)》内容选自《圣经》。《圣经》的内容博大精深,圣洁高雅,它从天地万物的起源说起,一直说到...
梅葛 本书特色 《梅葛》本书稿全诗共分四大部分:“创世”,“造物”,“婚事和恋歌”,“丧葬”。本书稿反映了彝族人民在远古时代的世界观和对事物的丰富想像,反映了彝...
文化悖论-关于文化价值悖谬及其超越的理论研究-文化价值哲学三部曲-二 本书特色 司马云杰编著的《文化悖论--关于文化价值悖谬及其超越的理论研究》文化价值哲学三部...
欧洲最神秘的教堂 本书特色 穿越过世纪的钟声沉重地调醒,透过浮华世界的倒影,沉淀出沉郁的悲凉。刹那浮光,一生不忘。一座城市深情凝重的剪影,一段随风飘走的岁月长歌...
中国历史文化知识丛书:中国文化在东南亚 内容简介 这本题为《中国文化在东南亚》的小书,旨在对中国文化在东南亚地区各国的传播及影响的概貌作一个比较全面的综述。作为...
胡适选专业-大师们的大学生活 本书特色 本书是各位大家对大学生活的回忆录。冯友兰,专杨亮功,田炯锦讲述老北大趣闻轶事,梁实秋,何炳棣抒发对清华的感激之情,郑骞介...
中国古代太监-中国传统民俗文化-人物系列 本书特色 《中国传统民俗文化:中国古代太监》共分两大部分。**部分简要介绍了太监的产生与演变,以及太监制皮的来龙去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