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作者王冀出生于民国政要家庭,其父亲王树常系原东北军高级将领,与蒋介石、宋美龄、张学良、张群、顾维钧、陈立夫、韩复榘等国民党政要,以及毛泽东、周恩来、林彪、聂荣臻、杨尚昆等中共领导人往来密切。作者从小耳濡目染留下了关于这些名人的许多鲜为人知的记忆。
1949年作者来到美国求学,并通过自己的奋斗成为美国国会图书馆中文部主任。在此期间,作者频繁穿梭于中美两国和台湾、香港地区之间,不仅与台湾地区的国民党领导人交往密切,而且与美国政要、中共高层领导人也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作者是尼克松访华后**位具有官方背景返回大陆的华侨,亲身见证并参与了抗日战争、中美建交、中美学术文化交流、两岸会谈、1995年宋美龄国会演讲、江泽民、胡锦涛访美、连战访问大陆等重大历史事件,为中美关系与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作者与张学良将军和宋美玲女士交往密切,曾经积极为张学良秘密访问大陆穿针引线,并成功地策划了1995年宋美龄在美国国会的第二次演讲,轰动世界。作者对这两段交往的回忆为我们揭示了许多重大历史事件的内幕。
王冀:他是克林顿、希拉里、宋楚瑜的老师;他“在美国政府机构中地位甚高”,他是中美40年交往的亲历者,历史细节缔造了一个人物的传奇。
★中美建交之际,美国国务院为何偏派他秘访大陆?
★张学良终获自由,回归大陆之计为何夭折?
★50年后,宋美龄究竟如何重返美国国会山发表震惊世界的演讲?
★从反目到联合,2004年台湾“大选”“连宋配”怎样达成?
★2005年,国共领袖再次握手,连战怎样终登大陆?
当时家里有一位年轻人,名叫王志龙,加州大学柏克利分校新闻系的学生,他的父亲曾是东北军团长,阵亡在战场。他本人留学美国,因为没有工作许可非法打工被查出,在1941年遣送回国到了香港。父亲在美国时见过他,他到了香港无处落脚,父亲就安排他住在自己家里,不收钱,唯一的条件是每周抽空帮我补习英文。父亲还帮助王志龙找到一个报馆的记者工作。他向我介绍很多美国的情形,我那时对美国的了解全都得益于他,到了周末还常带我去看外国电影,为我讲解电影背景。他在英文《虎报》做记者,后来父亲介绍他去昆明工作,之后回到美国,在中国大使馆武官处做翻译,我来美国时还与他见过面。
1941年香港局势紧张,很多人开始搬离香港去西南大后方避难。12月7日珍珠港事件爆发,12月8日日军进犯香港,从九龙向港岛炮击。因为虎豹花园是英军炮兵阵地,成了日军攻击的主要目标之一。我们家也被炮弹打中,一个佣人被炸死在车房,还有一个佣人一只眼睛被炸瞎。我们全家躲在跑马地父亲的一个朋友家,他是佛教徒,我们都喊他王居士,他是潮州人,香港富豪,对我们家帮助很大。到了圣诞节时,英军投降,香港沦陷,我们搬回自己的房子住。当时香港严重缺粮,生活用品短缺,一片萧条,大家的处境都相当拮据艰难。大街上经常看到被俘的英军士兵垂头丧气、失魂落魄的抱着头被押走。还有一次我看到日军把一个中国人吊在树上鞭打。曾经繁荣安宁的香港如今一片悲惨凄凉。
有一天,几辆日本军车停在家门口,佣人们不知发生了什么都很紧张。车上下来几个日本军官走近敲门,递上名片,说是来找父亲,其中一个从领章上看军衔级别很高。他们见到父亲立即立正,然后一个九十度鞠躬,父亲和他们用日文聊了一会。他们告辞时都向后倒退着出门。我不会日文,听不懂他们的谈话内容,等他们走后赶忙问父亲出了什么事。原来这个人是日军驻香港司令酒井隆中将,他是我父亲在日本陆军大学读书时的同窗。
……
王冀先生丰富的一生,主要有两种身份:一是担任美国国会图书馆中文部主任,并协助成立香港中文大学的图书馆,另一是在冷战时期穿梭于中美两国和台湾、香港地区之间,促进互动,协助结束冷战时期,引向和平。《从北京到华盛顿》一书,正是他生动可读的自传。
——余光中
当代著名作家、诗人
王冀博士在美国政府机构中地位甚高,在中美知识界重启交流大门的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并为通过和平对话解决台湾问题作出杰出努力。作为名门之后,若留在中国,他也许将另有一番发展;而在美国,他同样成长成为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他和他所遇到的人,造就了一段传奇的人生故事。相信此书定会让你手不释卷。
——傅立民大使
资深外交家,前美国国防部助理部长前美国驻华公使,前美国驻沙特阿拉伯大使 尼克松访华之行首席翻译
王冀的回忆录《从北京到华盛顿》追述了他只身从中国到美国留学、创业的故事。由于他的军政首长家庭背景和生长在一个大动乱的特殊年代,这本书揭示了许多当代风云人物的生活侧面和重大历史事件的内幕。
——亓冰峰 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教授
王冀在美国60年,作为大学教授培育了不少英才,也积极促进中美文化的交流,对内地与香港、大陆与台湾都有着透彻了解,也清楚很多历史事件背后的运作过程和周折,还曾促成蒋夫人宋美龄参加美国国会举行的第二次世界大战50周年活动,并发表演讲。本书非常值得一读。
——张汉昇 美国《世界日报》社长
王冀,1932年生,祖籍中国辽宁,为东北军高级将领王树常之子。1949年赴美国求学,
1957年进入美国国会图书馆工作,1975年担任国会图书馆中文部主任,直至2004年退休。20世纪70年代,王冀受美国国务院指派秘密访问大陆,为中美两国文化交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995年,发起并成立了美中政策基金会,旨在加深美中两国从高层到民间的广泛交流。王冀先生交友广泛,常年频繁穿梭美国与中国、大陆与台湾、香港与内地之间,不仅与台湾地区的国民党领导人交往密切,而且与中美两国的政要也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他亲身见证并参与了中美建交、中美文化学术交流、江泽民与胡锦涛访美接待等重大活动,并一手策划了1995年宋美龄在美国国会的演讲、2006年连战访问大陆等重大历史事件。
1921-1949-建国录-毛泽东别传-(全四册) 本书特色 ★ 16开平装,华文出版社出版★ 民国史学者,著名畅销书作家陈冠任撰写★ 一本来自民间的毛泽东传记...
聂荣臻元帅画传 内容简介 《聂荣臻元帅画传》精选350余幅聂荣臻元帅不同时代的图片、手迹、资料,分十章图文并茂,生动、翔实地展现了聂荣臻元帅光辉的一生。全书主题...
戴振考据学研究 内容简介 作为“乾嘉之学”领军人物的戴震,其研究领域之广泛、著作之弘富、影响之深远,一直为国内外学界所重视。《戴震考据学研究》从戴震考据学背景及...
蒋家恩仇录 本书特色 三年前,以极其矛盾冲突的心情,写完《我在蒋介石父子身边的日子》一书后,始终在内心萦怀一个心愿,要为蒋家在台湾这四十年的统治过程,作一个客观...
1983年,当世界上最著名的建筑师之一——贝聿铭被授予普利兹克奖(PritzkerPrize)时,评审团对这位善用光线、空间和几何图形的大
蒋介石大传上中下 本书特色 刘红编著的《蒋介石大传(上中下)》详实生动的记录了蒋介石从出生到病逝台北的整个人生历程,忠实地再现了这个历史风云人物的一生。大量珍贵...
殊途同归-励耘三代学谱 本书特色 《殊途同归:励耘三代学谱》以口述史的形式,全面展示我国近代新会陈氏三代史学家的学术奇迹。陈垣与陈寅恪、胡适等人的交往,与故宫、...
历史的丰碑:新大陆的发现者哥伦布 本书特色 欲知大道必先知史。回溯人类的足迹,人们首先看到的总是那些在其各自背景和时点上标志着社会高度和进步里程的伟大人物。他们...
杨度 本书特色 ★ 16开精装,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 《唐浩明作品典藏系列》之一,唐浩明先生亲自撰写总序言★ 杨度是袁世凯首席幕僚,鲜为人知却又对中国近代历史产...
埃利亚斯·卡内蒂(EliasCanetti,19O5~)的国籍问题,至今众说纷坛,这与他一生游踪不定有关。他生于保加利亚北部鲁斯丘克(今
季羡林 目录 季羡林:我的心是一面镜子季羡林小传季羡林的故事季羡林 节选 季羡林:我的心是一面镜子在北京,两次拜访季先生,一次是聚会晚宴,一次是为他祝寿。在祝寿...
《人类群星闪耀时》内容简介:本书用十四幅“历史微型图画”向我们展现的或是重大历史事件,或是某些代表性人物经历的激烈内心斗争
潮落潮生:王国维传 本书特色 浙江是一块人杰地灵的宝地,在这里,它诞生了无数个文化界名流,其中,王国维就是其中之一。然而,这个文学天才却英年早逝。他留给了我们无...
切·格瓦拉之死 本书特色 本书将成为一部具有细节详尽、因果明了、信息充分等特色的格瓦拉全书,它把人类解放史上*激动人心的故事呈现在读者的面前。——古巴记者联合支...
眉轩香影 陆小曼 本书特色 她出身名门,生性高傲,却因为父母之命与自己不爱的王赓结婚;为了真爱,奋不顾身与诗人徐志摩走到一起,却因种种原因,婚姻并不幸福...
末代皇帝溥仪的生死时刻 本书特色 《末代溥仪的生死时刻》:溥议研究首席专家王庆祥,首次独家揭秘末代皇帝鲜为人知的生死瞬间,蛩吓、陷肼、爆炸、下毒、暗杀、迫害……...
近代变局中的历史人物 本书特色 台湾中研究历任院长张玉法先生,为现代著名史学家,尤在研究清末民初社会政团、政党的著名学者。本书收录的十五篇论文,均为张玉法先生精...
埃利亚斯·卡内蒂(EliasCanetti,19O5~)的国籍问题,至今众说纷坛,这与他一生游踪不定有关。他生于保加利亚北部鲁斯丘克(今
中国十大文豪:柳宗元 本书特色柳宗元,字子厚。其祖先世居河东(今山西永济),故人称“柳河东”;又曾官贬柳州刺史,亦被称为“柳柳州”。其父柳镇(739—93年),...
兴国皇后-孝庄(图文版) 本书特色 她是个野性的女人,来自茫茫的蒙古草原;她是一个美艳的女人,先后征服了两个逐鹿天下的男人;她是一个睿智的女人,翻转于政治的风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