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怀瑾的*后100天》为著名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晚年亲自指定的口述传记作者王国平,对南怀瑾去世前一百天生活的真实记录。一代宗师南怀瑾在生命*后关头的隐秘细节,在书中如画卷般逐次展现于世人眼前。南怀瑾对自己一生的回顾和总结,以及临终前对中国文化与历史的*后思考,尤其值得关心中国文化命运的人们深思和记取。
一本近距离记录南怀瑾临终前的生活和情怀,回顾总结南怀瑾生平的著作。
记录南怀瑾口述的许多珍贵往事,早年在川的从政、参学等传奇故事;晚年的文化教育活动;不为人知的生活细节;南师临终前对中国文化与教育等问题的开示。
温家宝评价南怀瑾:“先生一生为弘扬中华文化不遗余力,令人景仰,切盼先生学术事业在中华大地继续传承。谨向先生亲属表示慰问。”
2012年6月26日,这注定是一个将被我一生铭记的日子。
这一天,我背着简单的行囊,向一个名为“太湖大学堂”的地方而去,随身携带的是:一台笔记本电脑、一支录音笔、几件换洗的衣物和几本书。那是为口述历史和创作传记而准备的图书,计有《宫女谈往录》《胡适口述自传》《曾国藩》《季羡林口述历史》《变革社会中的人生与学术》和三卷本民国人文史诗著作《南渡北归》。
上午9时15分,我如约和四川省历史学会会长、著名历史学家、口述史学家谭继和先生在他家中见面,请教有关口述的问题。谭先生得知我要去江苏做南怀瑾先生的口述,非常高兴。他谈到上次我做的南先生关于四川的口述非常好,他在发表前专门就那篇文章向何郝炬和章玉钧做了汇报,大家都很感兴趣,在《当代史资料》上发表后,引起了非常好的反响。
谭先生接着说:“南先生是海内外人所共仰的大学者、大宗师,在儒、释、道等诸多领域造诣精深,有大成就,他的口述非常重要,无论是对个人,还是对历史,都有重要意义,一定要认真对待,严肃治史。希望你这次去南先生那里,静下心来工作。同时,要特别注重两个问题:一是请南先生谈他的重要学术思想之缘起,二是要请南先生谈重要学术活动的组织。这是其他学者容易忽视的问题。”谭先生说,他以前就一直想做有关恩师徐中舒先生的学术思想整理,由此可见,这个内容之重要。
随后,谭先生从书架上取下一本自己的重要学术著作《巴蜀文化辨思集》,签名后,托我送给南师。
10时40分,去成都双流机场。
12时10分,飞机起飞。
坐在飞机上,看着舷窗外的云卷云舒,我心潮澎湃,今日之行仿佛还在梦中。过去,自己想都不敢想的事,现在竞已成真。此时,飞机托起的,不仅有我的体重,更有巨大的喜悦。
15时50分,抵达上海虹桥机场。
17时50分,抵达太湖大学堂。在七号楼总台,我刚一报名字,服务员就说:“您就是王先生!房间已经为您准备好了,就在6211房间。”随后,南师的学生牟炼打来电话,说马上到餐厅吃晚饭,南师已经在等着了。我匆匆放好行囊后直奔餐厅而去。
南师一袭白衣,精神矍铄,正在与同桌的人说话,不时传来欢笑声。这时,牟炼告诉南师:“国平来了。”南师高兴地对我说:“来了好,路上还顺利吧!”然后让我坐下来吃饭。我选了个位置落座,左边是少林武术大师王洪欣。
晚餐桌上,南师仔细询问路上的情况,并非常热切地询问寻找做川菜的家常菜厨师的事宜。早在一个月前,曾在四川待了十年,喜欢吃川菜的南师便让人发短信给我,希望在都江堰市找两位会做家常菜的乡下老太太,来太湖大学堂做川菜。可惜事不凑巧,这么简单的事情偏偏还没有完成,老太太们都觉得太远了,不肯来。南师听完后说:“没事,慢慢找。”
晚饭后,闲聊至9时,南师对我说:“国平啊,从今天起,我们就是一家人啦,你在这里不要客气,跟在自己家里一样。你刚来,很累啦,先休息几天,我们再开始口述,好不好?”
南师取下拐杖时又说:“你初来这里,可以到处走走,附近的几个小镇都是江南名镇,有时间的话,可以慢慢地去看看。”
回房间的路上,王爱华告诉我:“国平,你很有福气啊,你住的6211房间,正是老师初来太湖大学堂时住过的房间,老师把他以前的房间腾出来给你住,说明老师很看重你啊!”
P15-17
我对南怀瑾先生一直敬仰有加,曾读过他的《论语别裁》《老子他说》等若作,他的形象、气质都深深打动了我,能感觉到他是个谦虚、和蔼、有涵养、学问渊博的老人。很多网友都说南怀瑾先生与我长得很像,就像我们家族的前辈,这是我的荣幸。
——六小龄童
既有南师口述的忠实记录,又有作者客观的侧面描写,加上许许多多与南师有着密切关系的人的故事,使得本书血肉丰盈,角度多变,南师的形象便在这精巧的编织中逐渐浮现,逐渐清晰。让我们暂时合上厚厚的典籍,在日常生活的点滴中感受南师的儒雅睿智。如今,大师远去,揖别众生。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
——格一 刊于《珠江商报》
这本书名字里的时间是最后的100天,但书中所述,不只是南师的100天,而是南师的一个时代。于是,虽不能邂逅这万人敬仰的一人,却可进入这一人所构建的传奇和世界。
——毛毛 百瓣网读者
王国平,“70后”代表诗人、著名作家。四川江油人。现居四川都江堰,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理事、四川省作家协会全省委员会委员、四川省作家协会非虚构与报告文学委员会委员、成都市作家协会副秘书长、巴金文学院签约作家、成都文学院签约作家、都江堰市作家协会名誉主席、奎光书院院长。
著有《南怀瑾的最后100天》《现在的我们——“5·12”大地震都江堰幸存者口述》《挽歌与颂辞》《琴歌》等作品,作品曾获四川省“五个一工程”奖、四川文学奖、四川省社科奖、金芙蓉文学奖等。
永恒的信心 本书特色 《永活的信心》编辑推荐:政治与宗教如何分离,总统与信待能否合一?信是所望之事的实底,是未见之事的确据。美国前总统吉米·卡特的信仰之路。《纽...
数学我爱你-大数学家的故事 本书特色 数学作为人文学和科学这两种文化之间的桥梁,是靠近各种教育活动的中心的。科学文化的突出特征之一是定量化。因此,数学在现代教育...
我的先生王蒙--愿我们的福气让所有善良的人世男女分享 本书特色 我们是世上*平常的一对。天塌地陷了,我们过着我们平常的日子。风风火火了,我们还是过着我们平常的日...
探秘中国民间医-同名纪录片本-第一册-附光盘 本书特色 本书取材于中央数字电视《央广健康》频道播出的同名电视系列纪录片,包括26个人物的纪实性跟踪采访和报道,宗...
国学大师丛书:康有为评传 本书特色 《康有为评传》:康有为,又名祖诒,字广厦,号长素,又号长素、明夷、西樵山人、游存叟、天游化人,晚年别署天游化人,广东南海人,...
李健吾传 内容简介 李健吾——小说家、散文家、剧作家、翻译家、文学评论家,法国文学研究专家,不是聊备一格沾点边儿,而是实实在在,都有煌煌的建树,有些至今仍无人企...
《巴尔扎克传》内容简介:《巴尔扎克传》是斯·茨威格的传记力作,他以小说家的笔法记录了文坛巨匠巴尔扎克的传奇一生。一方面让我
弗洛伊德 本书特色 弗洛伊德的观点对20世纪的思想和文化造成了革命性的冲击,他的思想从根本上改变了我们对于自身在这个世界中的位置。我们对他了解*多的是他的精神分...
尼采自传-重估一切价值-图文本 内容简介 无疑,尼采是哲学史上“翻页”的人物,如果说苏格拉底开创了两千多年来西方哲学的传统,那么尼采则是这~体系的掘墓人。...
《价值捕手》内容简介:近年来,主权财富基金、公共养老基金、社保基金、央行储备基金、国有企业和其他主权资本支持的实体,已日益
柳青传 本书特色辛亥革命已经过去五个年头,陕北黄土高原仍然和清朝末年一样荒凉和贫瘠,只是战乱更加频繁,灾难越发深重。 近来,在黄河西岸吴堡县的群山里,常有几股...
赫尔曼.布洛赫传-不情愿的诗人 本书特色 赫尔曼.布洛赫,奥地利小说家,1886年生于维也纳,与卡夫卡、穆齐尔、贡布罗维奇一起被昆德拉称为“中欧文学四杰”。45...
马塞尔.普鲁斯特 本书特色 《马塞尔·普鲁斯特》引介自企鹅人生(penguin lives)书系中的《普鲁斯特传》,作者爱德蒙·怀特是英国知名的小说家、文学评论...
隋唐历史人物:唐肃宗评传 内容简介 《唐肃宗评传》的作者,在潜心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史料的搜集、考辨,令人信服地证明,肃宗李亨在平定安史之乱的过程中功绩显著,而且...
奇官罗崇敏 本书特色 其行,挑战尺度其思,超于常道其政,频现奇观奇官罗崇敏 内容简介 他 “30岁念初中”、38岁当上副科长、年近50成为正厅级的“一方诸侯”。...
大师的风度与风骨 本书特色 复原巨擘底色、杂色、亮色再闻大家骂声、哭声、笑声大师的风度与风骨大师的风度与风骨前言 20世纪的文化大师是近年来学术界津津乐道的话题...
张东荪卷-中国近代思想家文库 本书特色 张东荪一生“以哲学兴趣为主,而又不能忘情于政治”,其活动和思想主要集中在政治和哲学领域,故本卷除收录了1911年到194...
《怪奇事物所2》内容简介:你知道吗?你家的猫根本不知道你长什么样,狗狗天生就会无条件相信你,有些人就是爱拖延改不了,发呆其实
名门-鲁豫有约 本书特色 《鲁豫有约》,香港凤凰卫视王牌节目,中国大陆*受欢迎的人物访谈节目之一。鲁豫钩沉国事风云,名门细说红墙内外。名门-鲁豫有约 内容简介 ...
《从实践中学习Web防火墙构建》内容简介:本书是一部由浅入深地讲述如何构建Web防火墙的佳作。书中循序渐进地介绍了TCP/IP和OSI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