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十七年”文学版本史话的选本,介绍1949年10月至1966年4月当时引起读者广泛关注的文学作品的初版图书,囊括那个历史时期各种体裁。“十七年“文学中成就*为突出的“三红一创、青山保林”等长篇小说和其他名作名篇在中国当代文学史都有专门的章节论述,书中提及的版本不少是作者的“**本”藏书。本书根据**手资料梳理初刊、初版本,厘清了其中的版期误植,更对每本书的作者、内容、写作背景做了简介,较详细地介绍了文学作品的初版、重版等版本源流。这些初版书影很好地展现出“十七年“文学作品的封面设计风格和风貌。
★16开平装,金城出版社出版
★“十七年“文学中成就较为突出的“三红一创、青山保林”等长篇小说和其他名作名篇在中国当代文学史都有专门的章节论述,书中提及的版本不少是作者的“第壹本”藏书
★百多幅建国初期的图书初版书影轻松把读者带回那个激情四溢的年代,既让年轻读者能够领略从前的那段历史风貌,也让年老的读者感慨回味起自己的年轻岁月
★每一幅书影都是当年的那一批老艺术家所作,不仅使读者了解文学作品的写作背景,同时也欣赏到艺术家们不同时期不同的艺术风格,有一种沧桑的怀旧感
★朴实的行文风格亲切、自然,与已满是岁月斑驳的书影相得益彰
★对广大图书收藏爱好者有很好启发和借鉴作用
很早就有喜欢一睹初版本真颜的爱好,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阅读基本没有选择,是书就看,许多书随着岁月流逝虽然记不得内容,如果看到熟悉的封面却能够唤起读书记忆。因此,像“上海十年文学选集”(《短篇小说选》)、黄雨石译泰戈尔《沉船》等等,几十年后饶有兴致通过网络淘来,就是了结重睹初版本之愿。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期开始,老书陆续重版重印为读者“解渴”,我却先乐于窥得版本异同,继而对版本变迁产生兴趣,之后渐次配齐有关书目的书刊,零零散散写成二百多篇关于版本的小文章,我称之为版本史话,本书即从中选辑而成。
十七年文学特指一九四九年十月至一九六六年五月出版的作品。中国当代文学史有专门的章节论述十七年文学的名作名篇,其文学价值有颇多专家和研究者评论,并有专著行世。我根据**手资料梳理出一些文学作品初刊、初版、重版等版本源流,厘清有的当代文学史对十七年文学作品的版期误植。十七年文学初版本虽然远未达到民国版书刊那般“热度”,作为一个时代的读者的精神食粮和绕不过去的一个文学时期,在电脑当笔、科技作画的今天,自有不可复制的独特之处和看点。仅从三个方面举其要端:
从阅读角度看。各种体裁的作品至今仍然列入文学选本,如大型丛书“中国新文学大系”(上海文艺版)“中国新文艺大系”(中国文联版)均将一九四九年至一九六六年划为一个时期加以遴选。成就比较突出的长篇小说不仅列入一些出版社的文库重版,并且改编成电视剧推向荧屏,也使这些原作的初版本得到读者的重视。此外,相当多的作品是作者的成名作和**本书,具备情趣,有的仅有一次刷本,其发行量并不比现在一些作品少,也有一定的可读性。由于可以理解的原因,现在读到的重版文学作品经过多次修订,与初版本存在一定的差异,从我们的阅读心理来说,当然更愿意看到初版本的文字。
从欣赏角度看。十七年文学作品的书封无论简约或是图版都比较容易辨别,设计风格为作品内容服务是十七年文学作品书封鲜明的特点。我们今天看到的一些封面与作品内容不尽贴切,盖因要为销售服务,虽无可厚非却让人感到十七年文学的初版本书封更具观赏性。
此外,许多作品的插图值得称道,如戚单为《农村速写》插图、吴静波为《山乡巨变》插图、林曦明为《线秀》插图、宋广训等为《红岩》插图,以及众多画家为《红色少年》丛书、《儿童文学》丛刊插图等等,现在看来几乎是不可思议的事情,因此也具备不可复制性。从收藏角度看。十七年文学的初版本渐次吸引了读者的注意,尤其想买到一本品好的长篇小说初版本,善价也不一定就能收入囊中,文学与经济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结合的如此紧密。已经有藏家把目光转向十七年文学的初版本,分别专事小说、散文、诗歌、插图本、少儿读物、译作等类别的购藏。但是得到真正的初版本并非易事,“一版一印”不等于初版本,十七年文学作品的一版一印分别有版社的不同和租型刷本的区分,无论实体和网络的旧书市场中,卖家和买家不乏有被版权页标注一版一印所惑的事例。《创业史》《太行风云》《连心锁》等一些篇什的梳理对读者了解初版本有一定的帮助。
这些版本史话主要发表在《藏书报》《上海新书目》《温州读书报》《出版史料》《悦读时代》等报刊,收入时因为体例需要没有采用原来的篇目。十七年文学的初版本书影赏心悦目,如果只是一种展示似乎有所欠缺,版本史话因此有对作品情节的简介。为了比较广泛反映十七年文学的作品,也选入若干译作,以期达到有识家关注该时期文学创作的多个侧面,为今后的研究者提供便利。《藏书报》十几年来发表有大量十七年文学的版本史话,足资证明十七年文学的版本研究方兴未艾,而厘清初版本的来龙去脉显然是**位的工作。
版本史话只是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尽管冠以版本史话,其实也只能着重在初版本上“史话”。一篇完整的版本史话足可写出一本小册子来,所以作品版本、版次、版别、内容之间的异同不可能详尽叙述。此外需要说明的是还有一些作品如《浮沉》《铁道游击队》《三家巷》等等限于篇幅未能收入,《芳草地》的谭宗远鼓动并帮助我整理出来“大陆十七年长篇小说书目”,因为需要进一步完善亦未附录本书。这本小书如能引起读者的兴趣和批评,我将会喜出望外,希望识家对这些版本史话勘误与指正,也希望今后有机会奉上内容更丰富的增补本。
与我只有一面之交的山东薛原看好这个选题,承其推介居然短期成书,出乎意料。我没有告诉他,其中的山东作者比较多,收入的作品也多,如峻青一人就有三部作品。我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但我觉得很有趣。
李传新,供职于北京理工大学人文学院,编辑 、作家、图书藏家,编辑过《书友、《崇文》等内发报刊,著有《拥书闲读》等作品。
不上流.不下流 本书特色 个人个范,自有说法 各门各圈,犀利评断通透娱乐圈“高光群体” 讥诮时尚界“名流假象”全方位贴身采访报告 非虚构写作试验样本这是...
古典诗文述略-大家小书 本书特色 本书收入了作者历年来发表的有关古典诗歌的评论。1984年初版,1991年在原版的基础上进行增订,作为作者治古典诗文历程的印记。...
昌耀诗歌对主流诗坛的疏离中显示的民间性质,生命感悟之独特的原始本能性质,意象之粗朴、自然性质,语言节奏之凝重、元初性质,
《四溟诗话姜斋诗话》内容简介:王夫之,字而农,号姜斋,衡阳人,学者称船山先生。明崇祯壬午举人,永历时官行人司行人。入国朝
何乃英自选集 本书特色 《励耘文库:何乃英自选集》所收录的论文,均系作者自选的代表性作品。这些写作于不同时期、关注不同论题的学术文字,不仅是对作者学术生涯的一次...
多多的诗 本书特色 多多,原名票世征,1951年生于北京,1969年到白洋淀插队,后来调到《农民日报》工作。1972年开始写诗,1982年开始发表作品,1989...
审判 内容简介 震惊国内外的沈阳“慕马大案”早已尘埃落地。但这并不意味着此案将成为尘封的历史,尤其在办案人员的心头,它留下了太多的思考。作为一个历史时期的政治丑...
《罗马人的故事9:贤君的世纪》内容简介:这是一个罕见的幸福年代。公元二世纪是当代罗马人口中的黄金世纪,图拉真、哈德良和安敦尼
张炜文学回忆录 本书特色 《张炜文学回忆录》为“文学回忆录”系列的其中一种。《张炜文学回忆录》以自传形式,记录了著名作家张炜从少年到青年...
《庄一拂《古典戏曲存目汇考》补正》内容简介:1982年出版的庄一拂《古典戏曲存目汇考》是迄今为止规模较大的一部古典戏曲总目,汇
当民国文人有了朋友圈:珍藏版 内容简介 《当民国文人有了朋友圈(珍藏版)》主要内容包括:叛逆女子逐爱记、忧郁才子遇见多事之秋、“大马先生”的婚姻悲喜剧、原来男人...
2017-中国散文年选 本书特色 花城文学年选之一种。2017年仍为散文创作丰收年,佳作迭出,涉猎面广。全书54篇,令人不忍释卷。作者大都是读者仰之弥高的大家名...
爱是地狱冥犬-巴别塔诗典 本书特色 巴别塔诗典 经典诗歌 经典翻译我始终一手拿着酒瓶,一面注视着人生的曲折、打击与黑暗……对我而言,生存,就是一无所有地活着。—...
陶景侃卷-陇上学人文存 内容简介 《陇上学人文存(陶景侃卷)》是一部论文集。陶景侃,1978年12月到兰州大学哲学系工作。1993年6月任教授,1993年10月...
《像水一样吧,朋友》内容简介:让一代天才武术家和灵魂探索者李小龙的人生哲学带给你强大的内心和定力! 给每一个年轻人走出低谷、
“杨子荣”与童祥苓 内容简介 童祥苓因在现代京剧样板电影《智取威虎山》中“杨子荣”一角而大红大紫,作者客观地回忆其与江青“四人帮”的关系,这些鲜为人知的珍贵史料...
《二十首情诗和一首绝望的歌》内容简介:送一首诗给你的爱情!《二十首情诗和一首绝望的歌》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20世纪“最伟大的
津轻 本书特色太宰治“人生三部曲” 自传性暖心归乡记, 带你重新认识太宰治 “读者们,请带着勇气向前走,切勿绝望!”——太宰治 太宰治鲜有自传作品, 温情描述...
驴皮记-外国文学经典.名家名译(全译本) 本书特色 《驴皮记》是巴尔扎克发表的**部长篇哲理小说。本书别出心裁地用一张驴皮来象征人的欲望和生命的矛盾,并借此概括...
收获60周年纪念文存:珍藏版:散文卷(1993-2000):苏东坡突围 草木春秋 本书特色 本书为当代作家的散文集集,收录了以汪曾祺、余秋雨为代表的中国当代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