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内容包括:北海道螺钉、成绩下来了、丹麦人的快乐童年、广告先生的游戏规则、环保巡视员邓肯、将十字架换成羔羊。
《异域掠影/青年博览精品系列丛书》编著者《青年博览》编辑部。《青年博览》是深受青年读音喜爱的杂志,曾获得《全国*受大学生喜爱的十佳报刊》、《全国百家优秀报刊和第三届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一等荣誉。《青年博览》关注社会、关注心灵.拓展视野、寻求新知,是青年读者的良师益友。近年采,《青年博览》刊登的文章,三次切中高考作文命题。
有愤青说,小小蒙古灭了大宋,并不证明蒙古强大,而是证明宋朝有问题。真知灼见。要知道,指挥元军灭宋的,是河北涿州汉人张弘范。元军后来打弹丸小国越南和日本都攻不进去,可十几万元军,却击败超过一百万的宋军。当然是宋朝自己出了问题。我们就应当讨论一下出了什么问题。这是中国**次亡国。清军长驱南下。明朝养了无数个干日的武将们降了一地,只一介文臣史可法死守扬州七天七夜方告失守,清军屠城十天十夜,史称“扬州十日”,死难者逾80万。一年后,清军下令江南人民十日内剃头,“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嘉定入黄淳耀遂率嘉定人民起义。在徐州守城时望清军旗帜而降的明朝总兵官李成栋此时大勇,亲率清兵攻入嘉定屠城,杀两万余人。1662年。明朝末代皇帝永历被吴三桂绞杀于云南。1683年,降清明将施琅率清军攻入台湾击败郑成功后人,明朝监国宁靖王朱术桂自杀殉国。这是中国第二次亡国。谁代表中国性格?元军铁骑攻破长沙,岳麓书院数百书生以赤手空拳相抗,全数战死,无一降者。七百多年后,汶川大地震,四川绵竹东汽中学51岁教师谭千秋力抗断墙,身殉学生。谭千秋毕业于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就是湖南大学前身!元至元十六年(1279年),张弘范率元军在崖门(在今广东新会)全歼南宋残余部队。末代宰相陆秀夫身背9岁小皇帝投海,张弘范在崖山石壁刻“张弘范灭宋于此”,高奏凯歌而还。后人在前加刻二字,变成“宋将张弘范灭宋于此”。崖山海战。南宋军民集体跳海殉国,次日海面浮尸10万!所以才落下了那句话:崖山之后,再无中国。中国人,从未认可这句话!史可法城破被俘,清军多铎劝降,史可法说:“我中国男儿,安肯苟活!城存我存,城亡我亡!我头可断而志不可屈!”慷慨就义,尸骨无存,家人只好将其衣帽埋在城外梅花岭作衣冠冢,迄今尚在,后获谥“忠正公”。1645年,江阴入因“剃发令”公推阎应元和陈明遇为首领造反,24万清军围攻这个弹丸小城,81天不下,连丧“3位王爷和18员大将”。8月20日城破,杀红眼的清军下令“满城杀尽,然后封刀”,全城人民连囚犯与妓女在内“成以先死为幸,无一顺从者”。屠城持续三天三夜,死者十七万二干余,仅余老幼53人。从战略上讲,史可法、文天祥、陆秀夫、黄淳耀、阎应元做的事情毫无意义。他们保卫的政权,已经从上到下烂透了,他们拼上满腔热血身家性命,也根本无法挽亡国狂澜于既倒。从人类文明史上讲,只有他们做的这些事情才有意义!没有他们,谈何中国性格!你真认为这些长年在朝的高官不明白国家政权已经腐朽堕落?你真认为这些身经百战的将帅不明白什么叫做“战略”?你真认为这些饱学之士是书呆子,不知道什么叫做“意义”?设想一个只有张弘范和李成栋,而没有文天祥和史可法的中国,那样的中国。还可能存在吗?还有必要存在吗?佟麟阁,中华民国陆军二级上将,抗战时北京南苑大战前,平津卫戍司令宋哲元下令佟麟阁撤军回城。他夫人更来信称其父病重盼归,佟麟阁回信:“大敌当前,此移孝作忠之时,我不能亲奉汤药,请代供子职,孝敬双亲。”乃集合所部大呼:“此杀敌报国之时也!”果然求仁得仁,以身殉国。移孝作忠!壮哉佟麟阁!北京复兴门内,至今尚有佟麟阁路。文天祥、史可法的中国性格中国性格。是顽强!什么叫做顽强?顽强就是“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中国文明从未灭绝,端赖“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宋臣文天祥顽强抗元,1278年12月20日被张弘范击败于五坡岭,吞冰片自杀未死。张弘范将他押往崖山,让他写信劝降宋军,文天祥抄下自己的诗《过零丁洋》给张弘范。张读到“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时掩卷长叹。遂不再强迫。文天祥被囚4年,降元丞相留梦炎前来劝降,文天祥不见;降元宋恭帝赵显前来,文天祥北跪于地,泪流满面,仰脸朝天日:“圣驾请回”。赵显无颜以对,颓然而返。*后元世祖忽必烈亲自出马许以宰相之位。得到的回答是“天祥为宋状元宰相,宋亡,唯可死,不可生,愿一死足矣”。1283年1月9日,47岁文天祥在大都(北京)菜市口面南而跪,引颈就刑,永照汗青。乾隆读史可法写给多尔衮拒绝降清的回信后叹道:“惜可法之孤忠,叹福王之不惠,有如此臣而不能信用,使权奸掣其肘而卒致沦亡矣。”遂下令将原为禁书的该信原件全文刊刻,彰表天下,并称“支撑残局、力矢孤忠。终蹈一死以殉”的史可法为“完人”。满清屠遍中原,也没能让中原人全盘接受满清文化,而中原文化没杀乾隆身边一个人,他却心悦诚服地全盘接受中原文化。那么,到底谁征服了谁?或者说:哪一种征服才能称之为征服?爱国并非“狭隘的民族主义”五千年来,中国文化就是一个巨型炼钢炉,无论有多少不肖子孙,无论有多少叛臣国贼,它永远炉火烧得通红,外质一旦进入,其中的杂质就会变成一缕青烟消失,而其中的铁质就会锻造成为精钢。这才是真正的中国性格。中国性格不是吴三桂,不是洪承畴,不是李成栋,也不是张弘范。如同宋恭帝赵显并不代表中国。中国性格是岳飞,是史可法,是文天祥,是陆秀夫,是佟麟阁,是谭千秋,是历尽三屠仍“无一降者”的嘉定百姓,是“成以先死为幸”的江阴人民。他们才是中国!中国。是他们的中国。……
2014-中国年度散文 本书特色 由中国散文界选家选编的2014年度散文,是从全国的报刊当年发表的散文作品中精心挑选出来的,旨在检阅当年度散文的创作实绩。公正客...
闻一多(1899—1946),中国现代著名作家、学者、民主人士。曾留学美国,任教于清华大学、西南联大。著有诗集《死水》、《红烛》
《Protel 99 SE印制电路板设计教程》内容简介:本书主要介绍了设计印制电路板应具备的知识和技能,并将其分解到不同的项目和任务中
人间谬误-查尔斯.兰姆散文选 本书特色 查尔斯·兰姆的一生穷困潦倒,犹如刺棘沼泽对这个如此不爱他的世界,他却从无一句抱怨他不躲避苦难,也不诅咒人生他的摔跤,曾引...
威尼斯幻想还有五分钟 本书特色 一本关于时间的书。六百年前,此城有四万个水手,威尼斯经历了120个总督,苍老了。威尼斯的十一月,时间在上、水在下。大运河边的古老...
论语派作品选 本书特色 论语派,现代文学流派。因《论语》半月刊而得名。主要代表人物为林语堂。主要刊物有《论语》《人间世》《宇宙风》,以刊登小品文为主,提倡幽默、...
问津文库·来新夏著述经眼录 本书特色 ★ 16开平装,天津古籍出版社出版★ 浙江文史学者孙伟良以自己收藏的来新夏先生著述为依据,以编年体撰写★ 本书所收来新夏作...
鲁迅(1881—1936),浙江绍兴人,字豫才,原名周樟寿,后改为周树人。中国现代文学家、思想家。鲁迅作品有《呐喊》《彷徨》《故事新编》《野草》《坟》《热风》等...
沧海月明:李汉荣心灵散文 本书特色 作品多次入选全国多地小学、初中、高中和大学语文教科书以及中考、高考语文试题。 帮助学生作文写作,纾解心灵压力,领略生活之美。...
王小波杂文 思维的乐趣 本书特色 我常常觉得王小波就像《皇帝的新衣》里面那个天真烂漫口无遮拦的孩子,他就在那个无比庄重却又无比滑稽的场合喊了那么一嗓子,使所有的...
唐诗观止-(下) 本书特色 本书录了唐代*为脍炙人口、*具代表性的众多名作,以作者为纲,以作品为目,按朝代分体,依序排列,每篇都附以题记。由国内数十位著名学者选...
舌尖上的节气 本书特色 二十四节气是自然的节奏,是大地的心跳。循节气而食,我们品味的不仅是时令美食,还有古老的生存智慧,以及人与大地的深厚感情。节气和大地所共酿...
《新媒体时代的应急管理与危机公关》内容简介:本书全面响应“总体国家安全观”的要求,将应急管理与危机公关纳入广义的国家安全与
当代学者文史丛谈--走进困惑 目录 序言/来新夏灵前的忏悔华粹深先生的“戏曲情结”书生悲剧――哭政扬师学者风范――追忆王季思先生的学术贡献送别继馥克服思维惰性,...
上海格调 本书特色 为何上海有重穿着不重人的风气?上海的契约精神和市民精神从何而来?上海崇洋而不媚外到底是为什么?上海人怎样过“日脚”?上海人该不该讲上...
記取噴迫剎那的撒落,而且泛起笑意,不會有萎謝的戀情,不會有愁。說我殘缺的星移,哎!我從霧中歸來……歸來 此書彙集楊牧十年
《艾利卡·埃瓦尔德之恋》内容简介:《艾利卡·埃瓦尔德之恋》是茨威格的中短篇小说集,收文8篇,以其早期作品《艾利卡·埃瓦尔德之
《出路》内容简介:本书是“左联”作家戴平万的作品集,收录了《出路》《流浪人》《激怒》《小丰》《陆阿六》《交给伟大的事业》《
辛弃疾全词详注 本书特色 ★ 16开平装,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 邓广铭的《稼轩词编年笺注》自五十年代问世以来,迭经重版,行销数十万册,蜚声海内外。本版以上海古籍...
滕伟明诗词选 内容简介 一、本叢書编入當今健在之老輩與中青年詩詞家別集,擇其質量上乘、經编委會審閱通過者。二、選取詩詞别集,以『情真、格高、格高、語美、律嚴』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