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刑事诉讼法典百年(1906年-2012年)(套装上中下册)》通过清未改制以来百余年间官方拟定或颁布的中国刑事诉讼法草案、法典,全面反映了中国刑事诉讼法制发展的百年历程,是研究中国刑事诉讼法制及其现代化演进的**之选。《中国刑事诉讼法典百年(上中下1906年-2012年)》共分五辑:
**辑“清末修律”,收录了1906年《刑事民事诉讼法(草案)》、1910年代民事刑事诉讼暂行章程(草案)》、1911年《刑事诉讼法(草案)》及其相关奏章、立法理由。同时,考虑到法院组织法在当时司法实践中的实际作用,特将诸法院编制法及其奏章一并附录于后。
第二辑“中华民国时期的刑事诉讼法”,收录了1921年以降中华民国颁布的主要刑事诉讼法典。
第三辑“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草案”,收录了我国五、六十年代拟定的六部刑事诉讼法草案以及起草人的相关报告。
第四辑“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编制了1979年刑事诉讼法与1996年及2012年修正后的刑事诉讼法的对照表。
第五辑“中国台湾地区刑事诉讼法”,反映了1967午以来我国台湾地区刑事诉讼法典的历次修法内容及其立法理由。
★16开平装,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出版
★诉讼法学专家吴宏耀、种松志主编
★ 关于清末、民国时期法典,每部法典之前都有一个简短的导读
★ 是研究中国刑事诉讼法制及其现代化演进的**之书
《中国刑事诉讼法典百年(1906年-2012年)(套装共3册)》通过清末改制以来百余年间官方拟定或颁布的中国刑事诉讼法草案、法典,全面反映了中国刑事诉讼法制发展的百年历程,是研究中国刑事诉讼法制及其现代化演进的**之选。全书共分五辑。
吴宏耀,河南省禹州市人。法学博士,中国政法大学诉讼法学研究院副教授。
种松志,河南省项城市人。法学博士,现任河南省洛阳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2006年被最高人民检察院授予“全国检察业务专家”称号。
沙青青,专栏作家、学者。长期关注中日近现代史,近年专业研究成果见于《中国社会科学》、《历史研究》、《近代史研究》、《中共党史研究》、《抗日战争研究》等学术刊物。...
《利维坦》全书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开宗明义宣布了作者的彻底唯物主义自然观和一般的哲学观点,声称宇宙是由物质的微粒构成,物体是独立的客观存在,物质永恒存在,既非人...
社会工作综合能力 内容简介 为更好地反映我国社会工作发展进程,满足广大读者的要求,进一步推动我国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在民政部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对200...
*与克拉克、阿西莫夫、海因莱因同享盛誉的传奇科幻大师,世界奇幻奖“终身成就奖”得主杰克·芬尼的最佳小说。*4度被改编成好莱坞影片,妮可·基德曼、新007、唐纳德...
中华名方(全四册) 本书特色 ★16开平装,线装书局出版★中华名方,从古至今被临床广为应用,是中药医学这个伟大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所收方剂,以古代一直沿用至今的...
This volume showcases 116 masterpieces arranged into the four major themes that ...
六里庄,是唐时国都长安以东六里许的普通村庄。《六里庄遗事》凡十二卷,包括近600则片断文字,大多是对六里庄内人物及相关人等事迹的钩沉杂忆。本书是作者东东枪酝酿十...
本书对美国的自由主义、宪政主义和民主理论的产生和实践进行了严谨的学术探讨,并针对冷战后的现实情况,对以上三种政治学理论在当前的发展进行了评述。第一章 互利无意的...
作品目录why are you guys so quiet?farewell!Mr. vampire!!you can't hold someone w...
First published in 1966, and since translated into 16 languages, this remarkable...
奥斯卡:男,生于70年代,一向混迹于各BBS。突然很想琯点东西,于是就写啦。希望大家多多棒场。如果能多结识些朋友,那是我最开心的事情。
简·莫里斯(Jan Motris),一九二六年出生于英国,集诗人、小说家、旅游文学作家于一身。曾担任《泰晤士报》与《卫报》记者,后专事写作。著作超过三十部,包括...
WhenmandevelopsaweaponthatfinallyputsthemonthelevelofGod,twosoulmatescometogethe...
克里斯多福•孟:一位在个人及团体教练的领域上有近三十年经验的国际演说家、生命教练和咨商师。他的教学遍及中国、日本、马来西亚、新加坡、美国以及加拿大。近三十年来他...
2004年,沉寂了十年的格非推出长篇小说《人面桃花》,重新点燃了我对中国文学的希望。《人面桃花》选择20世纪初的中国为背景,情窦初开的少女秀米一天遇上了革命党人...
《重新发现社会》对身处“历史三峡”中的中国及其前途作了一次通盘思考,内容涉及政治、经济、社会以及历史、文化、互联网等领域。作者以“中国,重新发现社会”为大脉络,...
主编:韩寒,作家,赛车手。绘画:赵闯,科学画家,21岁时其作品即登上Nature(《自然》杂志,英国)封面,之后成为全球多家著名科学期刊和研究机构长期合作艺术家...
作者简介:艾莱娜•吉纳耐斯奇:意大利人,在博物馆工作,对意大利油画有着浓厚的兴趣及爱好。译者简介:刘梦子 刘黎亭:精通意大利语,从事专业的外文翻译工作多年,已有...
格雷厄姆·艾利森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贝尔福科学与国际事务中心的主任,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的创始院长,美国著名国际政治问题研究专家。他曾担任助理国防部长,并为...
蒲慕州,1952年生。台湾大学历史系毕业(1975),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埃及学博士(1984)。现任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研究员,台湾大学历史系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