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年:1956年4月
籍贯:江苏东台市
职务:苏州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专长:唐宋元明清诗文、地域与家族文学
生平简介
罗时进(1956—),男,江苏东台市人。文学博士,导师为我国著名学者钱仲联先生。苏州大学文学院原院长,现任苏州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古代文学学科带头人、苏州大学敬文书院院长、《苏州大学学报》常务副主编、苏州大学古典文献研究所所长。兼任教育部中文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唐代文学学会副会长、江苏省吴文化研究基地首席专家、重庆国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联合会理事、苏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联合会常务理事、苏州市高校图书情报工作协会主任、苏州南社文化研究院院长、苏州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等学术职务。
曾任台湾东吴大学客座教授、日本京都大学文学部教官,并任日本花园大学国际文化交流教职、日本国立奈良女子大学高级访问学者;在美国马里兰大学作短期进修,多次受邀参加在俄罗斯圣彼得堡大学、日本京都大学、韩国全北大学、台湾台北大学、台湾东吴大学举办的国际学术会议和两岸学术讨论会,受邀在日本东京大学、日本大阪市立大学、台湾大学、台湾师范大学、台湾东海大学、台湾淡江大学作专题学术讲演。
主要研究唐宋元明清诗文、地域与家族文学。出版《唐诗演进论》、《丁卯集笺证》(修订本)、《地域·家族·文学:清代江南诗文研究》、《明清诗文研究新视野》等多部学术著作,在《中国社会科学》、《文学评论》、《文学遗产》、《文艺研究》、《中国文学报》(日本京都大学)等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学术论文150多篇,多篇学术论文为《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等转载,另有多篇专题评论为《新华月报》、《学习时报》、《报刊文摘》转载。
承担《清代江南文化家族递嬗与文学发展关系研究》、《清代环太湖地区文学社团与文化生态研究》等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和多项省部级项目,曾获华东地区古籍优秀图书一等奖、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三等奖、江苏省高等学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
学术成果
一、著作
二、论文
(一)国内发表:
(二)海外发表:
(三)其他评论:
(说明:以上篇目不包括本人参编的著作,以及图书情报学方面的著作和论文)
人物简介 曹旭,字升之,号梦雨轩主人。 1947年至1958年,童年和小学在农村度过; 1959年至1967年在上海读完小学和中学; 1968年11月至1978...
巩本栋,汉族,1955年生,江苏丰县人。1980年3月至1982年7月,在南京师范学院中文系学习;1984年9月入西南师范大学中文系学习,师从徐无闻、林昭德教授...
人物简介 欧阳中石(1928年-2020年11月5日),山东省泰安市人,中国著名学者、教育家、书法家,中央文史馆馆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第八、九、十...
生平简介 何兹全,1911年9月7日生,山东菏泽人。1935年在北平大学史学系毕业后,去日本留学,翌年因病回国。1939-1940年接受中英庚款董事会的专款资助...
生平简介 汝企和(1949——),江苏苏州人。现任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副主任,历史文献教研室主任。为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会员、...
汤一介,1927年2月16日生于天津,湖北省黄梅人。195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曾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哲学与文化研究所所长,《儒藏》编撰中...
刘大年于1915年8月出生于湖南华容县一个中小地主家庭。抗日战争前家境已经衰落。六岁入小学,大部分时间念私塾。1929年—1931年,湘鄂西苏区开辟至华容,他积...
程志华,1965年生,河北省武强县人。1983年9月至1987年7月,在河北大学哲学系哲学专业学习,获哲学学士学位。1994年9月至1997年7 月,在河北大学...
美国莱斯大学钱南秀教授,因患癌症,不幸于2022年11月16日在休斯敦逝世,享年75岁。 钱南秀教授1947年6月18日生于南京,1981年毕业于南京大学中文系...
一、小传 李浩,1960年6月出生,陕西靖边人,汉族,文学博士。曾在复旦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现为西北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副校长。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教...
黄锡全,男,汉族,1950年12月出生,湖北省江陵县(现为荆州市荆州区)人。1975年8月本科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学习期间参加了北京房山琉璃河西周遗址...
麻天祥,男,1948年生于河南。幼入学,嗜读书。20世纪60年代毕业于医学专科学校,从医十余年。80年代初弃医从文,并获英语本科学历。1986年底考取西北大学中...
袁行霈,字春澍,1936年4月18日生于济南,原籍江苏武进。著名古典文学专家,享誉海内外。现任北京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国学研究》年刊主编、北京大学校...
江灿腾,1946年11月3日生,台湾桃园大溪人。小学毕业后,因家变,失学多年,后来勤奋用功,自修文学、法律、史学等,又通过初、高中学力检定考试,再考进台湾师大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