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字孟皇
生卒:不详
朝代:东汉
籍贯:安定乌氏(今甘肃平凉)
成就:书法家,以善八分书知名
梁鹄,字孟皇,生卒年不详,安定乌氏(今甘肃平凉)人,东汉末年至曹魏时期著名的书法家。少好书,受法于师宜官,以善八分书知名。初举孝廉为郎。光和元年(178),入鸿都门学,出任凉州刺史,后入朝提升为尚书。时值天下大乱,群雄割据,梁鹄奔赴荆州(今属湖北),投归刘表。建安二十三年(208),荆州破,梁鹄复归曹操,被待为上宾,授以军假司马,使在秘书以勤书自效。
三国时期,书法则承汉末洪流,大家辈出。魏为最盛,吴次之,蜀又次之。曹操聚天下书法英才于许都,其中如师宜官、梁鹄、钟繇、邯郸淳、韦诞等,皆精八分书,但曹操独爱梁鹄书,常将梁鹄书迹悬于帐中或挂于壁间观赏,认为梁鹄的书法在气势上要胜过师宜官,因此曹操宫中的题署多出自梁鹄之手。
南朝梁袁昂《古今书评》云:“梁鹄书如太祖忘寝,观之丧目。”庾肩吾《书品》云:“孟皇功尽笔势,字入帐中。”列为上之下可品。唐李嗣真《书后品》列梁鹄书为上之中品,评云:“梁氏石书,雅劲于韦(诞),蔡(邕)。”张怀瓘《书断》卷中列粱鹄书为妙品。韦续《墨蔹•九品书人论》列梁鹄八分书为上之上品。晋卫恒《四体书势》云:“梁鹄宜为大字,邯郸淳宜为小字。鹄谓淳得(王)次仲法,然鹄之用笔,尽其势矣。”
梁鹄的书迹流传下来的极少。传说王羲之学书时,曾赴许昌访得梁鹄、钟繇墨迹。宋洪适《隶释》称《鲁修孔子庙碑》是曹植文、梁鹄书,评曰:“魏隶可珍者四碑。鹄《修孔子庙碑》为之冠,甚有《石经论语》笔法。”康有为也认为此碑是鹄所书。宋欧阳修在《六一题跋》中说:“《魏受禅碑》世传为梁鹄书,颜真卿又以为钟繇书,莫知孰是?”至于《魏公卿上尊号表》,唐贤多传为梁鹄书,今人或以为非,乃钟繇书,未知孰是。也有将《受禅碑》说成是王朗撰文,梁鹄书丹,钟繇刻字,故又称三绝碑。
“大魏天人”刻石也是一块鲜为人知的稀世珍品,这是20世纪中叶梁鹄故里文物工作者从民间散落的“汝帖”中放大刊石的,共16字。书迹骨气凝重,筋力丰足,笔势雄健,意志戆宕,充分体现了八分书的精熟和超迈,完全证实了善书大字的雄浑和壮阔。远远超越了同时期的师宜官、钟繇、邯郸淳、韦诞等人。
生平简介 班彪(公元3年~54年),东汉史学家、文学家,字叔皮,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出生于官宦世家,从小好古敏求。其祖先于秦汉之际在北方从事畜牧业致富...
左伯,字子邑,东汉东莱(今莱州市)人。特工八分,与毛弘等列,稍逊于邯郸淳,擅名汉末。北魏王愔《古今文字志目》中卷列秦、汉、吴五十九人,中有左伯。南朝梁庾肩吾《书...
人物生平 韩愈诞生于唐代宗大历三年(768)的长安,出生仅仅三年之后,他的父亲韩仲卿便去世了,自那时开始,幼年的韩愈便开始随长兄韩会生活,视兄嫂一如父母,并在韩...
唐尧,为帝喾次妃陈锋氏女庆都所生,祁姓,名放勋,号陶唐,谥曰尧,因曾为陶唐氏首领,故史称唐尧。尧有圣德,有如天之涵养,如神之微妙,如日之光照临天下。这位德化广大...
师宜官,东汉灵、献帝时人,生卒年不详,籍居南阳(今河南省南阳市)。曾为袁术部将。工书法,尤擅长八分书,书迹为时人所宝。 西晋卫恒《四体书势》云:“灵帝好书,时多...
生平简介 沈约,南朝文学家、史学家。字休文,吴兴武康(今浙江德清)人。历仕宋、齐、梁三朝。幼孤贫,笃志好学,博通群籍。宋孝建中,为奉朝请,历安西外兵参军、征西记...
云“昔殷纣使师延作靡靡之乐”以下,皆《史记·乐书》之文也。言卫灵公之时,将之晋,至於濮水之上,舍,夜半之时,闻鼓琴之声,问左右,皆对曰:“不闻。”乃召师涓,听而...
庄子(约前369-前286),战国中期哲学家,庄氏,名周,字子休(一作子沐),汉族,宋国蒙(今安徽蒙城,又说河南商丘)人。做过宋国地方漆园吏。庄子是我国先秦(战...
生平简介 司马谈(?-前110年),西汉时史学家,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城市芝川镇附近)人,司马迁之父。他博学多识,曾随当时著名天文学家唐都学习天文历法知识,从哲...
张芝,生年不详,约卒于汉献帝初平三年(约公元192年),字伯英,敦煌酒泉(今甘肃安西县东)人,东汉大书法家,有“草圣” 之誉。张芝出身官宦之家,为家中长子,其父...
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名轲,字子舆(待考,一说字子车或子居)(按:车,古文;舆,今字。车又音居,是故,子舆、子车、子居,皆孟子之字也)。战国时期邹国人...
生平简介法藏(643——712),字贤首,生于唐贞观十七年,俗姓康,因此也常被人称康法藏、康藏、康藏国师等。他是康居国(今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撒马尔罕一带)人。对...
生平简介 陈寿(公元233-297),字承祚,西晋巴西安汉(今四川南充)人。西晋史学家。陈寿少时勤学,曾拜谯周为师,研读《尚书》、《春秋》、《汉书》、《史记》等...
人物生平 桑弘羊(公元前155年—公元前80年)出身于洛阳的一个较为富裕的商人家庭,这个家庭给了他自幼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以及对商业、商业经营较为全面的认识。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