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代:夏朝末年
籍贯:河南
简评:引黄图直谏
《韩诗外传·卷四》载:
桀为酒池,可以运舟。糟丘,足以望十里。而牛饮者三千人。关龙逢进谏曰:“古人之君,身行礼义,爱民节财,故国安而身寿。今君用财若无穷,杀人若恐弗胜,君若弗革,天殃必降,而诛必至矣。君其革之。”立而不去朝,桀囚而杀之。君子闻之曰:“天之命矣。”
关龙逢,夏桀时大夫,一作豢龙逢,古代豢氏之后,为人正直,敢于直谏,为桀所忌恨。桀暴虐无道,奢侈无度,筑琼宫、修瑶台,累肉山,造脯林,为酒池,百姓皆怨。他直谏:“君用财若无穷,杀人若无胜,民惟恐君之后亡矣。人心已去,天命不佑,盍少悛乎?”桀拒不纳谏,且加之罪,将其囚而杀戮。
【忠谏被杀】
关龙逢可以算是中国有史以来第一位因进谏而遭杀戮的忠臣,关于其忠谏被杀的说法很多。
【说法一】
据档案馆文献史料记载:关龙逄也称豢龙,是古代豢龙部族的后代。夏桀荒淫无道,不理朝政,筑倾宫,饰瑶台,远贤臣,亲小人,谏者皆杀之。夏桀终日与美女妹喜寻欢作乐,对妹喜言听计从还十分狂妄地把自己比作永远不落的太阳。对于夏桀的暴行,作为夏朝的大夫、贤臣,关龙逄实在看不去。他多次向夏桀进谏,要他关心百姓与国家,但夏桀根本听不进去。经过长期思考之后,关龙逄决定以献黄图进谏。所谓黄图就是一种地图,关龙逄想借此说明形势危急,夏桀应多关心朝政。关龙逄献了黄图,故意立而不去。夏桀看到关龙逄的样子,心里很不耐烦,就说:“你还有什么惑众的妖言要说?”关龙逄怒目而视。夏桀早就对这人絮絮叨叨、净说难听话的关龙逄厌恶极了,什么也不问便把黄图烧毁,接着喊来兵士把关龙逄囚禁起来,不久就杀了。
【说法二】
夏桀时大臣,因忠谏而被桀所杀。据《韩诗外传》记载,夏桀时,建造的酒池中可以运船;堆起的酒糟足有十里长,池中之酒可供牛饮者三千人。关龙逢向夏桀进谏说:古代的君王,讲究仁义,爱民节财,因此国家久安长治。如今国王您如此挥霍财物,杀人无度,您若不改变,上天会降下灾祸,那时定会有不测的结果。他恳请国王改变这种情况。说毕,立于朝廷不肯离去。夏桀大怒,命人把他囚而杀之。关龙逢因忠谏被杀,在夏王朝内外引起很大不满,很多人都不敢直言进谏,只想远远离去。
【说法三】
夏王桀让关龙逄陪他在瑶台观看炮烙之刑。夏桀问:“观看这种刑罚快乐吗?”龙答:“快关龙逄乐!”桀反问:“观看酷刑为何不悲伤?”龙逄答:“天下人认为最苦的恰恰是君认为最乐的,我是君的臣,为何不高兴呢?”桀说:“现在我听你说,说得对我就改正,说得不对我就对你施加酷刑”。龙逄说:“我看君头上悬着危石,脚下踏着春冰,头顶危石无不被石覆压,脚踏春冰无不下陷。”桀笑道:“你是说国家灭亡,我要同国家一起灭亡。你只知我要灭亡,却不知你现在就要灭亡吗?”桀对龙逄施以炮烙之刑,关龙逄赴火而死,葬在今灵宝市孟村村西。
不管关龙逄被杀原因如何,有一点是肯定的,即夏桀杀了关龙逄后,更加肆无忌惮。而商民族日益兴盛起来,一举灭了夏朝,夏桀和妹喜一同逃奔到安徽南巢(今安徽巢湖)死于亭山。
【名留后世】
据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记载“龙城,在县东南二十里,相传夏臣关龙逢所居。”关龙逄虽遭受了“炮烙之刑”,但由于他敢为民请命,勇于犯上死谏,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拥戴。唐朝时,人们为关龙逄树碑,碑上刻:“夏直谏臣关公之墓。”清代诗人许鹏扶写诗赞颂:“肝胆空披死谏君,黄河曲里有孤坟,末绵夏祚终余恨,但殒微躯岂足云。吊古三杯田横酒,诔芳一部屈原文,慎无说坏天王圣,知是忠魂不忍闻。”民国诗人初元方亦写下《关龙逄墓》一首:“死谏开先第一人,千秋从此解批鳞,空言盛世能旌善,坯土何曾表直臣。”
后人十分怀念有史以来第一位因进谏而遭杀戮的忠臣,亦将他和被纣王剖心而死的比干一同纪念。修建了“双忠祠”。到了明代中期,著名文学家,号称“十才子”的李梦阳,撰文写了碑文。李梦阳在碑文中对这两位以死谏君的忠臣表现了无限的哀思和深深的敬仰。因为李梦阳文章写得好,字又写得好,《双忠祠碑》堪称一绝;再加上两位忠臣品德高尚,故人们称此为长垣“三绝”,直到清代还有人赋诗赞颂,诗曰:“劲草堂前古柏垂,双忠遗留使人悲。欲知直节匡前代,更读中原三绝碑。”
国学网老秦编辑
赞曰:自古书契之作而有史官,其载籍博矣。至孔氏籑之,上断唐尧,下讫秦缪。唐、虞以前,虽有遗文,其语不经,故言黄帝、颛顼之事未可明也。及孔子因鲁史记而作《春秋》,...
诸葛瑾(174年-241年),字子瑜,琅琊阳都(今山东省沂南县)人。东汉末年三国时期东吴重臣,官至太傅。诸葛瑾是蜀汉丞相诸葛亮的胞兄,其子诸葛恪也在东吴官至太傅...
人物生平 班固的祖先于秦汉之际在北方从事畜牧业致富。后来世代从政,并受儒学熏陶。曾祖父况,举孝廉为郎,成帝时为越骑校尉,况女被成帝选入宫中为婕妤。大伯祖父伯,受...
人物生平 韩愈诞生于唐代宗大历三年(768)的长安,出生仅仅三年之后,他的父亲韩仲卿便去世了,自那时开始,幼年的韩愈便开始随长兄韩会生活,视兄嫂一如父母,并在韩...
人物生平 桑弘羊(公元前155年—公元前80年)出身于洛阳的一个较为富裕的商人家庭,这个家庭给了他自幼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以及对商业、商业经营较为全面的认识。两...
生平简介 裴松之士族官僚家庭出身,祖父裴昧官居光禄大夫,父裴圭曾任正员外郎。裴松之从小喜爱读书,8岁时已熟知《论语》、《诗经》诸书。后博览典籍,学识日进。晋孝武...
云“昔殷纣使师延作靡靡之乐”以下,皆《史记·乐书》之文也。言卫灵公之时,将之晋,至於濮水之上,舍,夜半之时,闻鼓琴之声,问左右,皆对曰:“不闻。”乃召师涓,听而...
生平 萧何(前257年-前193年),秦朝沛县丰邑(今中国江苏省丰县)人。是汉朝初年丞相、西汉初年政治家。谥号“文终侯”,汉初三杰之一。辅助汉高祖刘邦建立汉政权...
对曰:“不闻。”乃召师涓,听而写之。明日即去,乃至晋国,见平公,平公享之。灵公曰:“今者来闻新声,请奏之。”平公曰:“可。”即命师涓坐师旷之旁,援琴鼓之。未终,...
陈蕃(?-168年),字仲举,汝南平舆人氏(今河南平舆北)。东汉末大臣,汉桓帝时为太尉,汉灵帝时为太傅。蕃为官耿直,桓帝朝时因犯颜直谏曾多次左迁;灵帝朝虽得信任...
萧何(前257—前193),沛县人。早年任秦沛县吏掾,秦末辅佐汉高祖刘邦起兵反秦。汉军攻入咸阳后,萧何不取金帛,独收秦丞相、御史府所藏律令、图书,掌握了全国的山...
金日磾(日音“mì”,磾音“dī”)(前134~前86),字翁叔。本名为日磾,汉武帝赐姓金,故称为金日磾。原是匈奴休屠王的太子,西汉元狩年间(前122年—前11...
许慎(约58—约147),字叔重,汝南召陵万岁里(今河南省郾城县东),东汉著名经学家、文字学家、语言学家,中国文字学的开拓者,有“字圣”之称。师事贾逵,曾任太尉...
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名轲,字子舆(待考,一说字子车或子居)(按:车,古文;舆,今字。车又音居,是故,子舆、子车、子居,皆孟子之字也)。战国时期邹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