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名容,字和伯
朝代:西汉
官职:博士
简评:西汉今文《尚书》欧阳学说开创者
欧阳生字和伯,千乘人也。事伏生,授倪宽。宽又受业孔安国,至御史大夫,自有传。宽有俊材,初见武帝,语经学。上曰:“吾始生字和伯,千乘人也。事伏生,授倪宽。宽又受业孔安国,至御史大夫,自有传。宽有俊材,初见武帝,语经学。上曰:“吾始以《尚书》为朴学,弗好,及闻宽说,可观。”乃从宽问一篇。欧阳、大小夏侯氏学皆出於宽。宽授欧阳生子,世世相传,至曾孙高子阳,为博士。高孙地馀长宾以太子中庶子授太子,後为博士,论石渠。元帝即位,地馀侍中,贵幸,至少府。戒其子曰:“我死,官属即送汝财物,慎毋受。汝九卿儒者子孙,以廉洁著,可 …
——摘自“国学宝典”东汉·班固《汉书》-卷八十八·儒林传第五十八/百衲本
《前书》云:济南伏生传《尚书》,授济南张生及千乘欧阳生,欧阳生授同郡宽,宽授欧阳生之子,世世相传,至曾孙欧阳高,为《尚书》欧阳氏学;张生授夏侯都尉,都尉授族子始昌,始昌传族子胜,为大夏侯氏学;胜传从兄子建,建别为小夏侯氏学:三家皆立博士。又鲁人孔安国传《古文尚书》授都尉朝,朝授胶东庸谭,为《尚书》古文学,未得立。
——摘自“国学宝典”南朝宋·范晔《後汉书》-卷七十九上·儒林列传第六十九上/武英殿本
欧阳歙字正思,乐安千乘人也。自欧阳生传《伏生尚书》,至歙八世,皆为博士。
——摘自“国学宝典”南朝宋·范晔《後汉书》-卷七十九上·儒林列传第六十九上/武英殿本
欧阳生(前206年-公元25年)名容,字和伯。西汉千乘郡千乘县也就是今山东省广饶县人,出身于王侯世家,是越王勾践的后代。在中国历史上《尚书》欧阳氏学比较出名,有“八世博士之学”的美称。所谓的“八世博士”是指随经学大师孔子弟子虑子贱的后裔伏生受《尚书》的欧阳容,以及他以下的欧阳巨、欧阳远、欧阳高、欧阳仲仁、欧阳地余、欧阳政、欧阳歙等八代子孙。欧阳生受《尚书》于伏生,将《尚书》29篇分解为31篇,为《周诰》、《殷庚》作了详细注解,著有《欧阳章句》41卷、《欧阳说义》2篇,成为西汉今文《尚书》欧阳学说的开创者。
欧阳生著名弟子是倪宽。倪宽又传授给欧阳生的儿子,世世相传至欧阳生曾孙欧阳高。高,字子阳,为博士。当时以治《尚书》著称的林长宾、夏侯建(世称小夏侯)等人都出自欧阳高门下。欧阳高孙子欧阳地余,汉宣帝时,以中庶子授太子经,后为博士。太子(即元帝)即位后,欧阳地余升为少府。欧阳地余少子欧阳政为王莽的讲学大夫。东汉初年,裔孙欧阳歙复因传《尚书》显名,在郡教授数百人,后官至大司徒。
自欧阳生治《尚书》至欧阳歙,凡八世,史书称“欧阳八博士”,也称“欧阳尚书学派”。欧阳家的八代都以研习《尚书》闻名,致使《尚书》自此有了欧阳氏之学,并与大、小夏侯氏三家,都被立于“宫学”,这就是《尚书》中的齐学。今天的广饶境内有欧阳八博士墓。其中六座位于县城西南2.5公里的广饶镇东冢头村东和村北,村东一座,村北两座,村东北三座,一座位于县城西南9公里的李鹊镇小张村北,另一座位于李鹊镇南赵村东。宋代著名文学家、政治家欧阳修在《文忠公谱图序》中曾有这样的叙述:“欧阳氏处于禹,禹之后有越王勾践,勾践之后有无强者为楚成王所灭,无强之子皆楚封,封之乌程欧阳亭者为欧阳氏。汉世有仕为涿郡守者,子孙遂北,有居翼州之渤海,有居青州之千乘。”那么,青州之千乘在今天的什么地方呢?古时的千乘县城就是今天的广饶县城,由此看来,汉代欧阳氏北迁分两支,一支居住在翼州之渤海郡,还有一支居住在青州北的千乘县,千乘县成为北迁欧阳氏的一支。自汉以后,这支欧阳的后裔世代定居在千乘县城,他们世代研究学问,逐渐受到皇帝的认可和重视,成为千乘县的贵族。而欧阳仕汉为博士,所谓“欧阳尚书者也”,就是指千乘欧阳氏世代研传《尚书》之事。
董仲舒,广川人也。以治春秋,孝景时为博士。下帷讲诵,弟子传以久次相受业,或莫见其面,盖三年董仲舒不观於舍园,其精如此。进退容止,非礼不行,学士皆师尊之。今上即位...
许慎(约58—约147),字叔重,汝南召陵万岁里(今河南省郾城县东),东汉著名经学家、文字学家、语言学家,中国文字学的开拓者,有“字圣”之称。师事贾逵,曾任太尉...
人物生平 韩愈诞生于唐代宗大历三年(768)的长安,出生仅仅三年之后,他的父亲韩仲卿便去世了,自那时开始,幼年的韩愈便开始随长兄韩会生活,视兄嫂一如父母,并在韩...
叔孙通者,薛人也。秦时以文学徵,待诏博士。数岁,陈胜起山东,使者以闻,二世召将即反,罪死无赦。愿陛下急发兵击之。”二世怒,作色。叔孙通前曰:“诸生言皆非也。夫天...
宁戚欲干齐桓公,穷困无以进,于是为商旅,赁车以适齐,暮宿于郭门之外。桓公郊迎客,夜开门,辟赁车者执火甚盛从者甚众,宁戚饭牛于车下,望桓公而悲,击牛角,疾商歌。桓...
生平简介 班昭家学渊源,尤擅文采。她的父亲班彪是当代的大文豪,班昭本人常被召入皇宫,教授皇后及诸贵人诵读经史,宫中尊之为师。清代女作家赵傅“东观续史,赋颂并娴”...
袁安(?—92)字邵公,汝南汝阳(今河南周口市西南)人。出身于儒学世家,其祖父袁良,习《孟氏易》袁安自幼得习祖父之学,性格庄重威严,为州里人所尊敬。初任为县中功...
刘德升,字君嗣,颍川阳翟(今河南禹州市)人,东汉桓、灵帝时著名书法家。因创造了介于楷书与草书之间的“行书” 书体,被后世称为“行书鼻祖”。 刘德升自幼酷爱书法,...
刘褒,生卒不详,汉桓帝(147~167)时,官至蜀郡太守。善画。绘有《云汉图》和《北风图》等,今均不存。晋张华《博物志》称赞其绘画的逼真:“尝画《云汉图》,人见...
乱世奇僧佛图澄是晋代的一位高僧。竺佛图澄,本姓帛,西域龟兹(今新疆库车一带)人。他很小就出家了,勤奋好学,诵习佛经数百万字,擅长讲解文义。他未读过中国的儒家经典...
杨震(公元?一124),字伯起,东汉弘农华阴人。他出身名门,八世祖杨喜,在西汉高祖时因诛杀项羽有功,被封为“赤泉侯”。高祖杨敞,汉昭帝时为垂相,因功被封安平侯。...
陈蕃(?-168年),字仲举,汝南平舆人氏(今河南平舆北)。东汉末大臣,汉桓帝时为太尉,汉灵帝时为太傅。蕃为官耿直,桓帝朝时因犯颜直谏曾多次左迁;灵帝朝虽得信任...
生平简介 裴松之士族官僚家庭出身,祖父裴昧官居光禄大夫,父裴圭曾任正员外郎。裴松之从小喜爱读书,8岁时已熟知《论语》、《诗经》诸书。后博览典籍,学识日进。晋孝武...
云“昔殷纣使师延作靡靡之乐”以下,皆《史记·乐书》之文也。言卫灵公之时,将之晋,至於濮水之上,舍,夜半之时,闻鼓琴之声,问左右,皆对曰:“不闻。”乃召师涓,听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