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简书刊误》·二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国朝毛奇龄撰。是书刊正三《传》、《经》文之误。其以《简书》为名者,盖仍执其《传》据策书、《经》据简书之说也。大旨以《左传》为主,而附载《公》、《穀》之异文,辨证其谬。因胡安国《传》多从《穀梁》,并安国亦排斥之。其舍《左氏》而从《公羊》者,惟襄公十四年“卫侯衎出奔齐”一条耳。考《左传》虽晚出,而其文实竹帛相传。《公》、《穀》虽先立於学官,而其初皆经师口授,或记忆之失真,或方音之递转,势所必然,不足为怪。奇龄所考正者,如会袲不当有齐侯;单伯送王姬,不应作逆;齐人来归卫俘,据《书序》知俘即是宝,非《经》、《传》有异;公伐齐纳子纠,不应无子字;齐人歼于遂,不应作瀐;曹羁出奔陈,赤归于曹,与郑忽出奔卫、突归于郑同例;会洮,不应有郑世子华;栾书救郑,不应作侵郑;召公来锡公命,不应作赐命;襄公五年救陈,不应有莒子、邾子、滕子、薛伯;会虢之卫齐恶不应作石恶;齐栾施不应作晋栾施;叔孙婼不应名舍;公会齐侯盟于黄,不应作晋侯;卫赵阳不应作晋赵阳:皆极精核。至於《经》书“冬,宋人取长葛”,《传》乃作“秋”,但知《经》、《传》不符,而不知宋以先王之后用商正,取以建酉之月。则此冬而彼犹秋,实与晋用夏正,《经》、《传》皆差两月一例。又“卫师入郕”,《公羊》“郕”作“盛”,遂诋其宋将作送,卫将作彗,不知《穆天子传》所载盛姬即郕国之女。《考古图》“许”或作“鄦”、“鲁”或作“卤”,俱勒诸钟鼎,断非讹写。古字异文,如斯者众,未可尽以今文绳之。又谓“昔恒星不见,夜中星陨如雨”,昔字训夜,虽见《列子》,然不应一作昔,又一作夜。不知《列子》称“夜则昏惫而熟寐,昔昔梦为国君”,又称“夜亦昏惫而寐,昔昔梦为人仆”,正昔夜二字并用。又谓皋陶可作咎由,由於音同;西乞术不可作西乞遂,由於音异。是以后世之平仄,律古人之转音。不知《檀弓》以“木”为“弥牟”,《战国策》以“包胥”为“勃苏”者,不一而足也。如斯之类,特以偏主一家,曲加排斥,均为未得其平。甚至“于”作“於”、“飨”作“享”,《经》、《传》处处通用,於《公》、《穀》亦缕摘之,益琐屑矣。然其可取者多,瑕究不掩其瑜也。
《春秋说》·三十卷(永乐大典本)宋洪咨夔撰。咨夔字舜俞,於潜人。历官端明殿学士,事迹具《宋史》本传。是书有咨夔《自序》,
《春秋三书》·三十二卷(副都御史黄登贤家藏本)明张溥撰。溥有《诗经注疏大全合纂》,已著录。是书第一编曰《列国论》,凡二十
《春秋通训》·六卷(永乐大典本)宋张大亨撰。是书《自序》谓少闻《春秋》於赵郡和仲先生。考宋《苏轼年谱》,轼本字和仲。又苏
《箴膏肓》·一卷、《起废疾》·一卷、《发墨守》·一卷(山西巡抚采进本)汉郑玄撰。《后汉书》玄本传称,任城何休好《公羊》学
《春秋或问》·十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元程端学撰。端学既辑《春秋本义》,复历举诸说得失以明去取之意,因成此书。盖与
《春秋集传》·十卷(湖南巡抚采进本)国朝李文炤撰。文炤有《周易本义拾遗》,已著录。是书大旨宗胡《传》而稍采诸说,变其面貌
《春秋谳义》·九卷(浙江汪启淑家藏本)元王元杰撰。元杰字子英,吴江人。至正间领乡荐。以兵兴不仕,教授乡里以终。昔程子作《
《春秋阐义》·十二卷(浙江汪启淑家藏本)明曹学佺撰。学佺有《易经通论》,已著录。是书朱彝尊《经义考》注曰“未见”,盖不甚
《春秋正传》·三十七卷(礼部尚书曹秀先家藏本)明湛若水撰。若水有《二礼经传测》,已著录。此书大旨以《春秋》本鲁史之文,不
《春秋深》·十九卷(湖北巡抚采进本)国朝许伯政撰。伯政有《易深》,已著录。是书谓孔子既因鲁史作《春秋》,其史中所载事实,
《春秋集注》·十一卷、《纲领》·一卷(江西巡抚采进本)宋张洽撰。洽字元德,清江人。嘉定中进士,官至著作佐郎。端平元年,朝
《春秋一得》·一卷(编修周永年家藏本)国朝阎循观撰。循观有《尚书读记》,已著录。然《尚书读记》多推求文句,未能阐帝王经世
《春秋平义》·十二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国朝俞汝言撰。汝言字石吉,秀水人。前明诸生。是书多引旧文,自立论者无几。然自宋孙复
《春秋左氏传小疏》·一卷(江苏巡抚采进本)国朝沈彤撰。彤有《尚书小疏》,已著录。是编以赵汸、顾炎武所补《左传》杜《注》为
《春秋左氏传说》·二十卷(两江总督采进本)宋吕祖谦撰。祖谦有《古周易》,已著录。其生平研究《左传》,凡著三书:一曰《左传
《春秋左传正义》·六十卷(内府藏本)周左丘明传,晋杜预注,唐孔颖达疏。自刘向、刘歆、桓谭、班固皆以《春秋传》出左丘明,左
《空山堂春秋传》·十二卷(通行本)国朝牛运震撰。运震有《空山堂易传》,已著录。是编说《经》,不信三《传》,动相驳难,盖宋
《春秋详说》·三十卷(两江总督采进本) 宋家铉翁撰。铉翁号则堂,以荫补官。后赐进士出身,官至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事
《春秋透天关》·四卷(永乐大典本)旧本题“晏兼善撰”,不著时代。据其兼及合题,是元人也。其书专为场屋而作,义殊肤浅。如解
《春秋属辞》·十五卷(两江总督采进本)元赵汸撰。汸於《春秋》用力至深。至正丁酉,既定《集传》初稿。又因《礼记·经解》之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