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地理考实》·四卷(安徽巡抚采进本)
国朝江永撰。永有《周礼疑义举要》,已著录。是编所列《春秋》山川国邑地名,悉从《经》、《传》之次。凡杜预以下旧说已得者仍之,其未得者始加辨证,皆确指今为何地。俾学者按现在之舆图,即可以验当时列国之疆域及会盟侵伐之迹,悉得其方向道里。意主简明,不事旁摭远引,故名曰《考实》。於名同地异,注家牵合混淆者,辨证尤详。如谓《隐公元年传》“费伯帅师城郎”,其地在今废鱼台县,去曲阜二百里许。而《九年经》书“城郎”及《桓十年》“齐侯、卫侯、郑伯来战于郎”、《庄十年》“齐师、宋师次于郎”者,别为鲁近郊地名,则《公羊传》所谓“吾近邑”、《左传》记公子偃自雩门出先犯宋师与《哀十一年》“师及齐师战于郊”、《檀弓》作“战于郎”者,皆无疑矣。《僖公三十年传》:“烛之武见秦伯曰:许君焦、瑕。”杜预以焦、瑕为晋河外列城二邑,与《传》所云晋惠公赂秦以河外列城之五,东尽虢略,南及华山,内及解梁者不合。永则谓之武所言,乃於河外列城举焦,於内及解梁城者举瑕,以该所许之邑。引《水经注》云:“涑水西迳郇城,又西南迳解县故城南,解梁即斯城也。又西南迳瑕城,晋大夫詹嘉之故邑也”云云。且考定郇城在解故城东北二十四里,瑕城在解西南五里,二地相距三十里许。杜预於《成公六年》“绛大夫言郇瑕氏之地沃饶近盬”合郇瑕为一,於《僖公十五年》瑕吕饴甥以瑕吕为姓,皆失之。其订讹补阙,多有可取。虽卷帙不及高士奇《春秋左传地名考》之富,而精核则较胜之矣。
《春秋读意》·一卷(浙江汪启淑家藏本)明唐枢撰。枢有《易修墨守》,已著录。其论《春秋》,以为不当以褒贬看圣人,只备录是非
《春秋义》·十五卷(山西巡抚采进本)国朝孙嘉淦撰。嘉淦字锡公,兴县人。康熙癸巳进士,官至吏部尚书协办大学士。谥文定,嘉淦
《春秋微旨》·三卷(内府藏本)唐陆淳撰。案陈振孙《书录解题》称《唐志》有淳《春秋集传》二十卷,今不存。又有《微旨》一卷,
《春秋或问》·十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元程端学撰。端学既辑《春秋本义》,复历举诸说得失以明去取之意,因成此书。盖与
《春秋名号归一图》·二卷(两江总督采进本)蜀冯继先撰。陈振孙《书录解题》载是书所列人名,周一、鲁二、齐三、晋四、楚五、郑
《学春秋随笔》·十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国朝万斯大撰。斯大有《仪礼商》,已著录。斯大曾编纂《春秋》为二百四十二卷,毁於火。
《春秋录疑》·十六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明赵恒撰。恒字志贞,晋江人。嘉靖戊戌进士,官至姚安府知府。是书本胡氏《传》
《春秋纂》(无卷数,山西巡抚采进本)明朱之俊撰。之俊有《周易纂》,已著录。是书大抵随文生义,罕所根据。如“成风请救须”句
《春秋地名考略》·十四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国朝高士奇撰。士奇字澹人,钱塘人,居於平湖。以诸生荐直内廷,授中书舍人,改翰林
《春秋穀梁传注疏》·二十卷(内府藏本)晋范甯集解,唐杨士勋疏。其《传》则士勋《疏》称,穀梁子名俶,字元始,一名赤。受《经
《春秋稗疏》·二卷(湖南巡抚采进本)国朝王夫之撰。夫之有《周易稗疏》,已著录。是编论《春秋》书法及仪象典制之类仅十之一,
《春秋论》·二卷(江苏巡抚采进本)国朝严珏撰。珏字佩之,无锡人。前明诸生。是书凡九十九篇。每篇略如袁枢《纪事本末》之例,
《春秋管见》(无卷数,奉天府尹采进本)国朝魏枢撰。枢有《东易问》,已著录。是书杂采《春秋》三《传》及胡《传》之文,亦以己
《春秋皇纲论》·五卷(内府藏本)宋王晰撰。自称太原人,其始末无可考。陈振孙《书录解题》言其官太常博士。考龚鼎臣《东原录》
《春秋说》·三十卷、《附录》·三卷(山东巡抚采进本)明王浸大撰。浸大字幼章,合肥人。崇祯丁丑进士。是书杂采诸说,断以己意
《春秋笔削微旨》·二十六卷(陕西巡抚采进本)国朝刘绍攽撰。绍攽有《周易详说》,已著录。是编采《公》、《穀》二传附会之说,
《春秋揆》·一卷(浙江汪启淑家藏本)明黄道周撰。道周有《易象正》,已著录。是书以天人之故,若表之於晷景。《春秋》以天治人
《春秋四传》·三十八卷(内府藏本)不知何人所编。首载杜预、何休、范宁、胡安国四《序》,次《春秋纲领》,述各家议论。次《春
《春秋年考》·一卷(浙江巡抚采进本)不著撰人名氏。后有《自跋》,称初成於天启甲子,重订於崇祯辛未。自署曰“天畸人”。有三
《春秋集注》·十一卷、《纲领》·一卷(江西巡抚采进本)宋张洽撰。洽字元德,清江人。嘉定中进士,官至著作佐郎。端平元年,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