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类考》·十二卷、《春秋疑义》·一卷(两淮盐政采进本)
国朝华学泉撰。学泉字天沐,无锡人。顺治中布衣。其书取《春秋》大事分八十八门,以类排比。每事之下,附以诸家之注,间缀己说。大旨崇尚宋儒,尤多主胡《传》。其《疑义》一卷,则专抒《类考》中未尽之蕴。然有无庸疑而疑者。如谓《司马法》一甸五百一十二家而出兵车一乘、甲士、步卒七十五人。若万二千五百人为军,当八万五千三百家而后足一军之数。天子六乡止七万五千家,不能供一军。不知一甸五百一十二家出七十五人,此采地出军之法也;每一家即出一人者,乡遂出军之法也。天子六军出自六乡,不出自采地。六乡以七万五千家而出七万五千人,何患不足六军之数?学泉混二法而为一,宜其疑也。如此之类,颇为失考。近时顾栋高著《春秋大事表》,体例亦略仿此书,而大致皆不出宋程公说之《春秋分纪》。疑二人皆未见公说书也。
《春秋左传事类年表》·一卷(浙江鲍士恭家藏本)国朝顾宗玮撰。宗玮字廷敬,吴江人。其书每一年为半页,横分十格:一曰周,二曰
《春王正月考》·二卷(两江总督采进本)明张以宁撰。以宁字志道,古田人。元泰定丁卯进士,官至翰林侍讲学士。入明仍故官。洪武
《春秋集解》·三十六卷(内府藏本)宋吕本中撰。旧刻题曰吕祖谦,误也。本中字居仁,好问之子。《宋史》本传载其靖康初官祠部员
《春秋三传同异考》·一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国朝吴陈琬撰。琬字宝崖,钱塘人。其书取三《传》人名、地名相异及事之不同者,各著
《春秋笔削微旨》·二十六卷(陕西巡抚采进本)国朝刘绍攽撰。绍攽有《周易详说》,已著录。是编采《公》、《穀》二传附会之说,
《春秋胡传考误》·一卷(通行本)明袁仁撰。仁有《尚书砭蔡编》,已著录。是书前有《自序》,谓宋胡安国愤王氏之不立《春秋》,
《春秋究遗》·十六卷(安徽巡抚采进本)国朝叶酉撰。酉有《诗经拾遗》,已著录。是编多宗其师方苞《春秋通论》,而亦稍有从违。
《春秋测微》·十三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国朝朱奇龄撰。奇龄字与三,号拙斋,海宁人。康熙中贡生。是书前冠以《王朝列国世次族系
《春秋事义慎考》·十四卷(江苏巡抚采进本) 国朝姜兆锡撰。是书凡上、中、下三《考》,共十二卷,而附以《考前》、《考后》各
《春秋参义》·十二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国朝姜兆锡撰。兆锡有《周易本义述蕴》,已著录。是书仍以胡安国《传》为宗。其所必不安
《春秋传注》·三十六卷(浙江吴玉墀家藏本)国朝严启隆撰。启隆字尔泰,乌程人。前明诸生。其说谓孔子欲讨陈恒而不得,故作《春
《春秋遵经集说》·二十六卷(两淮盐政采进本)国朝邱锺仁撰。锺仁字近夫,昆山人。康熙戊午应博学宏词,老不与试,特赐中书舍人
《公穀汇义》·十二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国朝姜兆锡撰,其书以《公》、《穀》二《传》主於发义,与《左传》主於纪事者不同。且《
《春秋识小录》·九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国朝程廷祚撰。廷祚有《大易择言》,已著录。是书凡《春秋职官考略》三卷,《春秋地名辨
《春秋传》·三十卷(通行本)宋胡安国撰。安国事迹详《宋史·儒林传》。案《玉海》载绍兴五年四月诏:“徽猷阁待制胡安国,经筵
《春秋左传典略》·十二卷(江苏巡抚采进本)明陈许廷撰。许廷字灵茂,海盐人。万历中诸生,以荐授兵部司务。其书每一公为一卷,
《春秋续义发微》·十二卷(两淮马裕家藏本)明郑良弼撰。良弼字子宗,号肖岩,淳安人。万历中举人。此编取胡安国《传》所未及者
《左氏释》·二卷(江苏巡抚采进本)明冯时可撰。时可字敏卿,号元成,华亭人。隆庆辛未进士,官至湖广布政司参政。事迹附见《明
《春秋透天关》·四卷(永乐大典本)旧本题“晏兼善撰”,不著时代。据其兼及合题,是元人也。其书专为场屋而作,义殊肤浅。如解
《春秋分纪》·九十卷(两淮马裕家藏本)宋程公说撰。公说字伯刚,号克斋,丹棱人,居於宣化。年二十五登第,官邛州教授。吴曦之